沈伯俊:《三国演义》:“说大事”的影响力
马瑞芳老师说,《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我完全同意。不过,如果要论对我们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影响最大的作品,无疑是我讲的《三国演义》。
《三国志通俗演义》
我曾经多次写到,在中国小说史上,《三国演义》拥有六个第一:
1、它问世已经六百多年,是公认的我国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
2、它总共写了一千二百多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大约一千余人,为广大群众熟悉的至少有几十个,这在所有古典小说中位居第一。
3、根据它改编的文艺作品门类之广,数量之多,在所有古典小说中位居第一。
4、与它有关的名胜古迹分布于全国各地,总数难以计算,仅在台湾就有大约400座关帝庙,还有孔明庙、赵云庙,这在所有古典小说中又是第一。
5、与它有关的传说故事数量之多,流传之广,在古典文学名著中同样是第一。
6、就是上面所说的,论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影响之广泛与深远,它也是第一。
《三国演义》邮票
在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独具一格。
与《水浒传》相比,《水浒》凸显的是敢作敢当的好汉气概,《三国》展示的则是志在天下的国士情怀。
与《西游记》相比,《西游》将奇幻的艺术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三国》则凝聚着丰富切实的历史经验和人生智慧。
与《红楼梦》相比,《红楼》关注的是人的命运,尽情抒发了对封建专制下爱情悲剧、家庭悲剧的伤悼和对诗意人生的追求;《三国》则是一部“说大事”的书,它关心的不是日常生活、家庭关系:曹操有几位夫人,多少个儿子?关羽的夫人姓什么?赵云的家庭生活怎么样?他后来娶的夫人有没有他曾经拒绝娶的樊氏漂亮?罗贯中都没有告诉我们。
他关心的是天下大势、国家兴亡、社稷苍生。这种关心,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与亿万民众的爱憎褒贬血肉相连,因而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对这种影响力,可以进行多方面的阐释,这里着重讲三点:
图三
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向往国家统一、渴望安定太平的共同心理。
在世界上几个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的一个种族不曾灭亡,文明没有中断的一个。为什么?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很早就形成了追求国家统一、向往安定太平的共同心理。这种共同心理,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聚合力。因此,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定,成为我们民族一贯的政治目标,是一个牢不可破的优良传统。
几千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民族曾经饱受分裂战乱之苦。但是,每遭受一次分裂,人民总是以惊人的毅力和巨大的牺牲,清除了分裂的祸患,医治了战争的创伤,促成重新统一的实现。
在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汉末大动乱时期,以及罗贯中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元代末年,广大人民对国家安定统一的向往更是特别强烈。
吴湖帆绘蜀主刘备
罗贯中敏锐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通过对汉末三国时期历史的艺术再现,鲜明地表现出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是《三国演义》的政治理想,也是其人民性的突出表现。
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谁是真正的英雄?竞争的结果,曹操、刘备、孙权三家脱颖而出。
尽管《三国演义》对三家的态度有所区别,但肯定了他们共同的一点:他们都是眼观天下,志在统一的英杰。三分鼎立,实际上是迈向重新统一的一个阶段。在三分鼎立的局面形成以后,三方都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力求达到全国的统一。
因此,当蜀汉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时,《演义》写道:“成都之人,皆以香花而迎。”这里没有对蜀汉灭亡的深哀巨恸,有的却是对统一事业的衷心拥护。
当司马炎接受魏主曹奂禅让时,《演义》又写道:“此时魏亡,人民安堵,秋毫无犯。” 在人民心目中,国君姓什么是无关紧要的,国家的统一与安宁却是至为重要的。当吴国最后灭亡时,情景同样是“吴人安堵”。
《绣像第一才子书》
尽管西晋统一只是短暂的,但这种统一比起国家四分五裂的状况来,毕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此罗贯中忻喜地写道:“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矣。”
与曹、刘、孙三家相比,刘表虽然拥有荆州九郡,本是用武之地,却划境自保,不图进取;刘璋虽为天府益州之主,却暗弱无能,坐以待毙:他们都是作者嘲笑的对象。
比之刘表、刘璋来,罗贯中对袁绍集团的态度是更有代表性的。平心而论,在东汉末年的社会大动荡中,袁绍并非凡庸之辈,亦非仅靠高贵门第以成大事之人。他有雄心,有魄力,有眼光,堪称际会风云的英杰之士,也有统一天下的雄心。
《三国志》
然而,在与曹操的抗衡中,他的种种弱点却暴露无遗。罗贯中肯定了袁绍在诛灭宦官、讨伐董卓等斗争中的积极作用,但又一再讥笑他外宽内忌、赏罚不明、好谋无断、色厉内荏,不是统一天下的真正雄主。因此,他最终只能成为曹操的手下败将,无可挽回地走向灭亡。
作品不遗余力加以鞭挞的,是董卓集团和袁术集团。董卓败坏朝纲,残害百姓,造成天下大乱,罗贯中对他自然是痛加贬斥。
林散之书曹操诗句
董卓余孽李傕、郭汜之流,也是一伙狐群狗党,混世魔王,为天下所不容,也为罗贯中所嘲骂。
袁术狂妄自大,轻薄无能,急于过皇帝瘾,却既无统一天下的本领,又不顾百姓死活,同样为罗贯中所不齿。
这就毫不含糊地告诉人们:谁破坏国家的统一,他就是民族的罪人;谁不让老百姓过太平日子,他就没有好下场!
二、为广大民众普及了历史知识,影响了民众的历史观。
三国时期,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只是非常短暂的一段。严格说来,真正的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10月曹丕代汉建立曹魏,到280年3月西晋灭吴,只有短短的六十年。
《三国演义》人物绣像
按照这个尺度,董卓、吕布、孙坚、孙策、袁绍、刘表、周瑜、鲁肃等人都不算三国人物,甚至连关羽、曹操也不算三国人物(关羽被杀于219年12月,距曹丕代汉将近一年;曹操卒于220年正月,距曹丕代汉尚有九个月)。
所以,我们通常讲三国,都加上从184年黄巾起义算起的东汉末年(或曰“前三国时期”);即使这样,也不到一百年。若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它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汉、唐、宋这几个大的时代。
然而,这却是普通老百姓最熟悉的一段历史,这一时期的人物也是老百姓最感亲切的。其实,95%以上的中国人并未完整地读过史书《三国志》和《后汉书》的有关部分,这里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
张义水绘诸葛亮
就拿“诸葛亮崇拜”现象来说吧,历史人物诸葛亮固然确实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他的文治武功是相当有限的,就历史功绩、历史地位而言,数千年中国史上超过诸葛亮的政治家、军事家至少可以举出几十个;然而,要论在亿万人民群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谁也比不上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年轻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而在今天,诸葛亮比管仲、乐毅的知名度高多了。这里有多种艺术长期渲染的合力,但《三国演义》的成功塑造显然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虽然老百姓了解的三国知识,与历史事实有一定出入,但他们毕竟知道了许多,许多地方比正史记载更接近历史真相。
木雕关公像
《三国演义》不仅给了老百姓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而且也影响到文人学士,以致使他们不知不觉地把小说情节与史实混在一起。
清代名气很大的诗人王士祯(号渔洋山人),曾写过一首《落凤坡吊庞士元》。庞统死于落凤坡乃是《三国演义》虚构的情节,学识渊博的王士祯却把它当成了史实,这证明《三国演义》已经影响到上层文士的知识结构。
王士祯画像
即使是现代,这种情况依然存在。据一家报纸在一批青年中进行的问卷调查,在他们最熟悉的二十名中国古代人物中,三国人物占了将近三分之一。
现代许多政治家、军事家、知识分子谈到三国人物和事件时,实际上往往是根据《三国演义》的。《三国演义》之深入人心,由此可见一斑。
台湾《三国演义》邮票
《三国演义》还影响了广大民众的历史观。比如:“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国家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义观;“举大事必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对政治家“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的评判标准,等等。
三、成为“人生的启示录”
几年前,日本一家著名的出版社组织《三国演义》知识竞赛,10名获奖者可以到中国参观三国遗迹一次。
第一名获奖者是一个中学女学生,她的获奖感言是:“《三国演义》是人生的启示录。”对于中国的年轻人来说,《三国演义》当然更可以成为人生的启示录。这里拈出六点,供大家参考:
戴卫绘张飞立马
1.“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崇高理想。
2.胸怀天下,博学深思的求学态度。
3.自尊自信,自主创业的人格力量。
4.敢当重任,不避艰险的英雄气概。
5.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道德修养。
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
这里要附带强调一点:近年来,一些人谈论《三国演义》时,往往认为《演义》的主要精髓或主旨是谋略。这种认识,至少是一种误读;就个别人而言,则是一种严重的歪曲。
诚然,《三国演义》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就是擅长战争描写。全书以黄巾起义开端,以西晋灭吴收尾,反映了从汉末失政到三分归晋这一百年间的全部战争生活,描写了这一时期的所有重要战役和许多著名战斗,大大小小,数以百计。
年画关羽、魏延
接连不断的战争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占了全书的大部分篇幅。而在战争描写中,作者信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规律,崇尚“斗智优于斗力”的思想,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对制胜之道的寻绎上。
因此,虽写战争,却不见满篇打斗;相反,书中随处可见智慧的碰撞、谋略的较量,而战场厮杀则往往只用粗笔勾勒。可以说,千变万化的谋略确实是全书精华的重要部分。
然而,谋略并非《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更非书中精华的全部。
《绣像金圣叹批评三国志》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道”是最高层次的东西。“道”有多义,首先是指自然和社会的根本规律,通常指正义的事业,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也。因此,它也是处事为人的基本原则。谋略则属于“术”,是第二层次的东西,是为“道”服务的,必须受“道”的指导和制约。
作为一位杰出的进步作家,罗贯中认为,符合正义原则,有利于国家统一、民生安定的谋略才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而不义之徒害国残民的谋略只能叫做阴谋诡计。因此,只有代表作者理想的诸葛亮才被塑造为妙计无穷的谋略大师、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曹操的谋略可谓高矣,但罗贯中对他却并不喜爱,而是有褒有贬:对曹操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的谋略,罗贯中予以肯定性的描写;而对他损人利己、背信弃义的各种伎俩,则毫不留情地予以抨击。
戴敦邦绘诸葛亮
综观全书,罗贯中从未放弃道义的旗帜,从未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谋略;对于那些野心家、阴谋家的各种阴谋权术,他总是加以揭露和批判;对于那些愚而自用者耍的小聪明,他往往加以嘲笑。
可以说,《三国演义》写谋略,具有鲜明的道德倾向,而以民本思想为准绳。后人如何看待和借鉴《三国演义》写到的谋略,则取决于自己的政治立场、道德原则和人生态度。
如果有人读过《三国演义》却喜欢搞小动作,那是他自己心术不正,与罗贯中无关;恰恰相反,那正是罗贯中反对和批判的。
年画华容道
有人谈什么“厚黑学”,也硬往《三国演义》上扯,更是毫无道理的(参见拙作《〈三国演义〉思想内涵三辨》,载《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是谋略吗?》,载《沈伯俊说三国》,中华书局2005年12月第1版)。
最后我想指出:《三国演义》及其衍生的各种文化现象,不仅是广义“三国文化”的主要内容,而且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清末彩瓷关公神像
它至今仍然富有活力,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流淌于我们的血液之中。它将伴随我们走向未来,再创辉煌……
2007年12月下旬,我应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邀请,担任第十三届“文化讲坛”演讲嘉宾,与马瑞芳(山东大学教授、“百家讲坛”《聊斋志异》主讲者)、周思源(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百家讲坛”《红楼梦》主讲者)、钱文忠(复旦大学教授、“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主讲者)共论“四大名著的中华文脉”。
我演讲的题目是:《〈三国演义〉:“说大事”的影响力》。本文系在演讲稿的基础上,予以修订增补而成。
2008年1月
又及:本次演讲的录音整理稿,已经收入《激荡:文化讲坛实录4》一书(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2月第1版)。
【相关阅读】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苹果手机用户可长按
并“识别图中赞赏码”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