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怡微译:白保罗(Frederick P. Brandauer)所著《董说评传》(Tung Yueh)序

张怡微译白保罗著 古代小说网 2022-05-13


译者按:

《西游补》在中国虽未曾流行,但早在1978年,两部与《西游补》有关的专著就在美国问世。一部是白保罗所著《董说评传》。

《董说评传》(Tung Yueh)

同年,《西游补》的英译本也问世,更名为《万镜楼》(The Tower of Myriad Mirrors),全译原书16回,包括所有诗文,另有译作者之一舒来瑞(Larry Schulz)写作序言。1981年12月,柳无忌于台湾《清华学报》刊文指出几处错译,“唯以秦桧妻王氏译成a certain Mr. Wang为大误,其余仅为美玉之瑕疵。”

《董说评传》由作者的博士论文改成,适逢纽约Twayne出版社刊行了一套中国作家传记丛书,出版有多种传记。白保罗参用刘复编的新式标点本,及有辛巳中秋嶷如居士序的原刊影印本。在正文开始前,有一页董说生平简略年表,也是参照刘复《西游补作者董若雨传》所成。

刘半农校点本《西游补》

值得注意的是,《董说评传》采用了比较文学派的批评方法来分析一部十七世纪的中国小说。白保罗所谈到的三个“世界”实际上也就是他的老师刘若愚(James J.Y. Liu)首译人间词话时所用的“境界”(World),参见1962年刘氏所著《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所以三个世界,既不是“三界”,也不是“青青世界”、“古人世界”、“矇瞳世界”,而应当理解为“梦境”、“讽刺”、与“神话”。


这本书完成了两件事:

其一,关于十七世纪无名却重要的中国作家董说的简明传记;其二,完成了关于董说所著最著名的中国文学作品《西游补》的深入研究。

《西游补》

虽然就研究材料的长度和体量而言,本书的重点无疑聚焦在后半部分,但全书采用的组织架构,体现了以上双重的书写目的。

《西游补》是一部重要的白话小说,所以我的这本书既可以被看做是对一位中国作家简明生平事实的、总概式的呈现,而关于他的作品的讨论也可以被当作是对中国传统小说所作的文学批评的研究范例。

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被同时作为文学传记和严肃的文学批评来看待。在我写作这本书时,有一个假设存在于前,即如果我们要充分理解一位作家的重要性,就需要具备一种明智的鉴赏能力,看到独特的文学作品的优异之处。

在第一章节必要的背景信息介绍之后,本书的主干被分成了两部分。我尝试在传记的章节所做的工作是介绍董说其人。

《丰草庵诗集》

第二章将给出一些基本事实的梳理,在董说族谱的三个分支中找出一些基本事实,爬梳董说生平的主要事件、及他的写作。

第三章的视线将从董说的生平转移至理解分析的层面,主要将视线置于董说的个性以及他所参与的活动。讨论会特别关注到刘复认为董说有精神疾病的主张,旁涉董说的政治参与,及他最终投身佛教的人生选择。

第三章的讨论为之后我们联结到本书最关键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帮助。掌握了董说的个性、爱好、兴趣以及人生经历的背景材料,对于帮助我们充分理解他的小说而言至关重要。

在对于董说《西游补》的关键性研究中,我尝试介绍董说、也就是这部小说作者运用的文学技巧及其实现的艺术成就。

《董说评传》卷首之董说小传

有三个章节致力于小说质料的爬梳,三个章节聚焦于小说中的“世界”。这里所说的质料,包括了言语(verbal)的质料(文字),叙述(narrative)的质料(故事),观念(conceptual)的质料(主题)。这三种质料,显然在许多时候是重叠呈现的,我们甚至很难分开讨论。举例而言,小说的故事和主题在小说开篇与结尾的章节就是重叠进行的。并且,这三种质料互相支持。故事和主题彼此加强,且他们都依赖于语言的呈现。

尽管三种质料具有彼此交织、互相依赖的功能,但它们仍然是有区别的。在第四、第五、第六章节将对此分别作出分析描述,同时也会和第七、第八、第九章节做对比,这三个章节的讨论是整体性的。

在“西游补”的“世界”中,小说的设计者展示了三个不同的境界。

梦境世界,小说中作为主要人物的孙悟空,同时也是一位虚构的做梦者,身处于一个像梦境般的世界中,于此董说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心理写实主义的研究风貌。

光绪元年上海申报馆铅印本《西游补》

讽刺世界,孙悟空在一个讽刺的世界里变身为某人,在变形的梦境中直面晚明社会某些令人痛心的问题。在这里,董说通过一种非常有效、且十分微妙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他独特的社会抗议。

神话世界,因为最终在一个神话的世界里,孙悟空代表了人类的集体思维(collective reflection),首先是作为一个普通人,随后在某种程度上特别代表了中国晚明时期的某人。

在神话的层次上,孙悟空成为了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单一神话(monomyth)中的原型英雄(archetypal hero)。尽管在董说笔下,这个形象成为了佛教版本的例子,这个形象依然隶属于“单一神话”。

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

三种质料与小说里所表现的三个级别的世界(译者按:论文所定义的“梦境世界”、“讽刺世界”、“神话世界”)的关系,是小说所建构的复杂性中精彩的关联性之一,就类似于在许多玻璃碎片和其组成的形态所构成万花筒(Kaleidoscope)。即使质料保持不变,通过旋转仍然可以看到多样化的层次,它们不断变化,也就不断形成新的样态。

举例而言,《西游补》中心主题的观念质料(conceptual materials),认为欲望是人类麻烦的来源。孙悟空的个人欲望令他做了一个不好的梦,这个梦境形成了一个讽刺的世界,在这个讽刺世界中一个明代社会中人,因欲望导致了各种社会罪恶的发生。而在这个神话世界中,孙悟空化身为民众集体的欲望,导致了极大的幻觉,误认为这就是人类生活本身。

刘复《西游补作者董若雨传》

在处理(董说在小说中构建的)“世界”的问题上,我并没有认为有三个世界的存在,相反,我意会到这是同一个世界的三种境界(level),区分它们非常重要,因为所有这三个境界都是小说所构建的整体世界的一部分。如果董说写作小说的艺术目的要被充分理解、评估、与鉴赏的话,这三个境界都必须被加以识别。

我并没有对《西游补》做全本的翻译,也没有对小说内容做概述。对每一卷小说分别提供完整的注释和翻译,在我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有两位有能力胜任的学者完成了这项工作,一位是林顺夫(Shuen-fu Lin)教授,一位是舒来瑞(Larry Schulz)教授,仅待付梓。

那些需要英文概述的朋友或可以参考何谷里(Robert E. Hegel)的硕士论文,论文中包含有简明却十分有用的逐章的小说内容概述。

林顺夫(Shuen-fu Lin)、舒来瑞(Larry Schulz)英译《西游补》

我自己关于董说的兴趣,首先是通过他的小说《西游补》。十年多前,当我还是匹兹堡大学的学生时,我第一次接触到伟大的“西游记”的文学传统,并且开始阅读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但严肃的研究工作直到后来才开始,那时我已经到了斯坦福大学,修习中国小说方面的研究生课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得知了董说的续作,当我将研究兴趣转投于此方向上,很快我发现自己彻底被吸引了。首先当然是因为小说的精彩,之后则是被这位不同寻常的作者所吸引。如果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可以和读者分享我通过这项研究所获得的巨大快乐和满足,哪怕是一小部分,我也将会感受到我的努力获得了充分的回报。

第八章和第九章中的部分内容已经发表于《淡江评论》(Tamkang Review)和《美国东方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详见参考文献)。

《中国诗学》(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

还有许多我的老师、朋友、家人曾给我提供建议和帮助,我在此表示感谢。尤其要感谢斯坦福大学的刘若愚教授(James J.Y. Liu)教授,王靖宇(John C.Y. Wang)教授,威廉·莱尔(William Lyell)教授,为我最初的研究阶段提供帮助。他们常常将我从严重的误读和误译中拯救出来。

我在斯坦福求学的过程中,很幸运地获得了几项政府奖学金和补助金,使得我可以继续学业,对此我表示感谢。我还要对胡佛研究所东亚馆藏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尤其是我在查找和翻阅地方志时得到的帮助。

《情关西游:从西游记到西游补》

除却这些珍贵的、慷慨的帮助,本书在内容、分析、及风格上所可能出现的任何错误,将由我独自承担。

白保罗

华盛顿大学


【相关阅读】

(美)白保罗撰、张怡微译:“狗尾”(A DOG'S TAIL)的意义——《续西游记》的评论

林顺夫:游戏人之典范——缅忆恩师高友工先生

林顺夫:“亦师亦友”悼亨兄


本文经译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