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彤恩:异国图书馆之——“不可能”的寻书任务
去年上了苗怀明老师的课,课程最后介绍《红楼梦》的其他语言翻译本的基本情况,向同学们展示书影。看到马来文版的《红楼梦》书影从缺,便向老师毛遂自荐补齐这个缺。
原先答应老师寒假下首都一趟,但是因诸多阻扰无法成行。这次暑假,终于安排好了一切,出发前往马来西亚最著名的学府马来亚大学的图书馆去寻觅它们的倩影。
当日早上抵达马大后,恰巧是马大中文系开古典小说戏曲的研讨会。处处都是路标,似乎与行程遥遥相应。抱着不问不知的精神,我寻路标到马大中文系所在处。看到在负责操办研讨会的学生,便想着自己找到了书本在何处的阿拉丁神灯。但最后的结果,也许我是个路痴,走到了西天却取不到经。
意兴阑珊到了图书馆入口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身着深蓝色连体衣的我,被挡在图书馆门外。因为,衣服是无袖设计。
马来西亚是回教世俗国,对于着装要求较为保守。国立大学属于公共管辖区域,自然会对此有要求。在向友人求救后,他给我送来了一件连帽卫衣。穿上卫衣后,总算在人群中不扎眼了。
横竖一条心,带着“我是马大学生”的自信溜入图书馆。自然而然地到图书馆的电脑去查书籍的所在。系统的名字叫PENDETA DISCOVERY ,PENDETA这一词源自于梵语,是有识之士的意思。
靠着友善的马来图书管理员,我顺利地找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西游记》。迅速为它们拍靓照。但,我最在乎的《红楼梦》却找不着。后来叔叔发现,这套悉数被借走,而另外一套在东亚图书馆收藏。据管理员在系统上查到的还书日期,他推测应该是被讲师教授级别的用户借走。这一借,就是一整套。
马大的路依山坡而建,作为不是其学生的我压根就无法从迷宫寻到合适的路。只能顶着大太阳,穿着那件“战衣”,往另外一片未知地进发。当然,依旧要带着那份“我就是马大学生”的自信继续寻书。
老掉牙的开场白来了,“皇天不负有心人”,还是轻易的找到了它们。一口流利的马来文还真的为我添了羽翼,让我心想事成。也迅速的拍了照,离开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任何一片云彩。其间带着谍战剧的紧张刺激,拿着一张不全的藏宝图寻宝的感觉竟在这个寻书之旅上获得。
书的介绍怎样还不开始?稍安勿躁,说书人总要来点悬念延宕。
四大名著,到底哪一部作品率先进入马来文市场?
《水浒传》是也。
早在2001年就出版了,而且翻译得相当诗意,叫做Hikayat di Pinggir Air,Hikayat一词在马来语就是传奇、Legend的意思。如果按照大白话翻译就是《水边上的传奇》。
据译者向马来文读者们写的导读,《水浒传》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动荡不安的宋末,北宋王朝统治者只耽于自身享乐而引发了一群英雄好汉因各种因缘际会聚在一起,同时也说明水浒传是宋代灭亡的社会百科全书。
译者基本介绍了《水浒传》的版本情况,也把宋江和我们的马来西亚传奇英雄汉督亚(Hang Tuah)作了一些比较。
《水浒传》用马来文版翻译成了四大册。
第二部在马来文市场出版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同样的,都以Hikayat作为题目的开头,因此翻译过来则是Hikayat Tiga Negara。
在出版的序言中,可以看到马来文主编关注《三国演义》所写三国中的将领如何作战的模式,认为存在可以与经典的马来语传说进行比较和相互理解的空间。这里提及的除了Hikayat Hang Tuah以外,也提到更古老的一部 Hikayat Merong Mahawangsa。主要还是提及翻译这样的文学作品能更好的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
毕竟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这样的翻译工程除了单纯的文化交流,有时候也带着缓解种族之间情绪的需要而进行。通过翻译经典,他族有机会理解我们文化的经典,进而促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而这一点在马来西亚这种多元社会里更是重要。
《西游记》(Jelajah ke Barat)马来文版则是配合马中建交40周年的象征式出版物。
对于美猴王这一角色,在电视机前我们并不少见。这一部作品在被正式翻译成全本之前,坊间其实有许多儿童版的马来文绘本(年代久远要找有点难,下次找到再和大家分享)。
但是对马来文读者来说,《西游记》还是处于Cerita Dongeng、童话故事的位置。当然这个问题苗老师也曾撰文讨论过,我在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记得关注古代小说网微信公众号啦)。
有个点在序文里谈得相当好,就是《西游记》里的妖魔鬼怪其实都是为了考验角色们而存在,它们其实就是我们心中各种欲望和邪念的化身。序文甚至还把《西游记》放到与《鲁滨逊漂流记》、《老人与海》那种“探险小说”的风格来进行对比。
最后一部,隆重登场的便是《红楼梦》啦(Mimpi di Mahligai Merah)。
据可靠消息,翻译《红楼梦》花了至少10年时间,而且工程庞大。事实上,《红楼梦》的马来文翻译本在去年的下半年才面世。序文中也谈到了“红学”这个概念,说有1793年传到日本的本子,也谈了1832年到俄罗斯的本子(谁上苗老师的红楼梦课还不知道这两个版本的,小心被苗老师点名)。
其实主要的是,马来文版补全了东南亚语系中的一个重要译本,翻译出来的本子我还没有机会细细拜读,但是靠着我对英文翻译本的阅读经历,翻译《红楼梦》这种伟大的小说还真的是不容易。
同时,还要配合读者的理解不足来准备注释,画出《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图,这些都是看似简单但却不容易的工作。
通过这次探险,我发现了文学作品翻译背后的重大意义。
除了让不同文化交流,也同时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在多元化的社会中让我们的文化更容易被其他族群理解。同时也发现到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读着这些精通马来语的前辈们翻译的作品,真是惭愧。提醒自己做学术还是要尽可能的掌握各种语言。我身在马来西亚都不愿意把马来文学好的话,又能抱怨谁呢?
这个分享,我去年上完苗老师的课答应帮他寻找书影,拖到今年他的红楼梦课又开讲了,才算是完成使命,也实在是过了好久。
彤恩在马大图书馆的寻书历险记到此为止,谢谢大家的参与。
P.S.感谢林同学,替我解了衣服无袖便无法入馆之危。希望明年你能在马大医学院顺利毕业。
【相关阅读】
本文经作者授权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