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介|易德波:《说书:扬州评话的口传艺术》

易德波 古代小说网 2022-08-09

《说书:扬州评话的口传艺术》,[丹麦]易德波编著,[丹麦]罗爱德摄影,李含冰译,广陵书社2018年12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收入了直接来自说书艺人的引人注目的照片与言辞,以及对这一现存艺术的引人入胜的导引,为我们理解如何生活并谈论生活提供了一个入口。在探寻说书的文化、历史与政治意义中,该书介绍了扬州这座古城,一支古老的说书传统在此地兴盛了数个世纪。我们被引领着穿过扬州古老的小巷、茶馆和隐蔽角落,去了解说书艺人演出使用的布景、道具和技巧。一场典型的说书片段得到了细节地描写,同时我们了解到说书艺人如何代代传承。对七位当代说书大师的访问,配以捕捉他们日常细节的照片,让我们能够难得地瞥见今日说书艺人的私人生活与职业生活。每位艺人都描述了自己学艺、进入说书界和身为专业“艺人”的体会。书中的故事记录了各个说书艺人的表演,附有中英文文字记录。这些选自《水浒》《三国》和《西游》的白话文学经典故事,已成为每一代说书艺人书目的一部分。在此它们呈现为独特的个人风格——因为只有扬州说书艺人才能赋予这古老的艺术鲜活的生命力。
目  录
翻译例言前言引言讲故事的艺术第一部分  说书艺术    说书艺术    扬州城    书场    师父与传承    口述技巧第二部分 说书艺人生平记述    王少堂    王筱堂    戴步章    高再华    费正良    任继堂    惠兆龙第三部分 说书选段    扬州评话“水浒”    武松打虎 王少堂口述    武松打虎 王筱堂口述    潘金莲和武大郎 任继堂口述    月下传刀 惠兆龙口述    扬州评话“三国”    斩颜良 费正良口述    看病 高再华口述    扬州评话“西游记”    通天河 戴步章口述参考文献插图说明编辑后记前  言


二十世纪中国最著名的说书艺人王少堂(1889—1968),是本书中唯一一位我们没有亲见的扬州评话艺人。他对我们书中的许多艺人极为重要,因此我们决定收人1998年南京电台的一份馈赠,即1961年王少堂讲述“武松打虎”故事的一段表演录音。

王少堂先生

在我们与扬州评话艺人们会面期间,我们不仅为他们的艺术着迷——我们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所吸引,并为他们散发出的友善与温暖的气息所打动。我们在书中介绍老一代和中生代说书艺人所口述的评话选段。

他们在自己的人生中见证了国家与个人生活境遇的巨大变迁,也见证了说书行业的巨大变迁。书中描述了说书艺人在过去六十年间的发展,或者说—描述了他们的一生。

说书艺人以一种双重意义存在于中国文化中。他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能日复一日地在书场或广播电视中听他表演。他也以叙述者的声音存在于中国白话小说的伟大传统里,例如,那些在大多数亚洲地区广受喜爱的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在本书中可以领略四大流派说书大师的部分作品:出自“王派水浒”的王少堂、王筱堂(1918—2000)惠兆龙(1945—2011)和任继堂(1942—);出自“康派三国”的高再华(1929—2011);出自“吴派三国”的费正良(1931—),以及“戴派西游记”的戴步章(1925—2003)。

从一开始,我们构想一本图文并茂的书。本书中的中国说书艺人不仅通过表演的语言,也通过表演期间的照片展示他们的艺术。

《艺海苦航录》



1996年8月,位于哥本哈根的北欧亚洲研究所(Nordic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主办了“当代中国口述文学国际座谈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Oral Literature in Modern China)。

这是中国说书首次在欧洲为国际听众表演。来自扬州的五位说书大师受邀作为座谈会的名誉访客:王筱堂,戴步章、费正良、李信堂和惠兆龙,其中四位出现在本书中。他们的演出是学术会议中的一个完整部分,其贡献不仅在对一历史悠久的艺术的精湛表现,也创造了一种跨越文化和语言藩篱的相互理解与享受的独特氛围。

我们(本书两位作者)在会议期间相识,不久从熟悉渐至合作并成为朋友。在准备随后出版的《中国说唱文学》(The Eternal Storyteller:Oral Literature in Modern China,edited by Vibeke Børdahl,Studies on Asian topics,No.24,Curzon Press,1999)会议论文集时,共同的兴趣与互补的方法将我们带到一起,当时计划将说书艺人的表演选段作为这本论文集末尾的附录,而目前的书的构想就是在此经验之上产生的。

《中国说唱文学》

1997年,我们一起在扬州逗留了一个月,为这本新书做准备。在那期间,扬州电视台开始就我们扬州评话方面的工作录制一个节目。

次年,1998年十月,由仓爱民带队的电视团队到访哥本哈根和奥斯陆,评话艺人任继堂与之同行。任先生在哥本哈根的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和哥本哈根与奥斯陆的几所大学的表演,也是另一个启发因素,鼓舞催生了这本书。

我们曾为此项目做过两次田野调查,其中的第二次行程在2000年5月。那次,我们的朋友——说书艺人和他们的家庭——慷慨地给予了我们他们的艺术与热情好客。

我们同样极大地受惠于其他一些扬州的朋友,感谢他们以多种方式支持了这项工作:已故的陈午楼(1923—1998)以他的热情、勇气,帮助引介我们进人说书艺人的世界;于文祎和王元淑,为本书提供精彩的封面题字和书法插图;南京广播电台的朋友,扬州电视台的李新,赠予我们王少堂电台广播说书的拷贝;黄瑛,在我们造访扬州大学期间所给予的各个方面的帮助照顾;陈世勇在摄影上的技术支持。

《扬州古城与扬州评话》

在此也对我们在丹麦和挪威的家人、朋友和同事表达谢意,他们在我们工作的不同阶段都给予了不可估量的帮助与建议。

感谢Strange Ross连续数月帮助我们处理图片。特别感激Solveig和Knud Hedin,他们一再向中国说书艺人敞开他们哥本哈根的家;以及 Bengta Broby Bolwig的特别帮助,他既担当我们的翻译,又是好客的东道主。

也要感谢Per E.Børdahl与Mette Thelle,通读本书初稿,并给了我们评论;感谢Amund Børdahl、Otto Steen Due,Prem Poddar,Kirsten Thisted和 Søren Wichman 对手稿的一些地方提出了修改意见;感谢费力(费正良)、任德坤(任继堂)、张金声和张蔚文,帮助我们将录音带整理成中文文本;感谢米锋,将中文文本录人电脑并编辑校阅;感谢 Nanna Bisp Büchert 与 Sten Lange 复制了大量照片;感谢在排版、录入和编辑方面帮助解决诸多技术问题的 Bente Gade,Ingar Holst Bjarne Jensen,Ditte Ross,Lone Ross,Trine Ross,Vladimir Stolba和Don我们二人都深深感激北欧亚洲研究所出版社(NIAS Publications)的 Gerald Jackson 对本项目最初的鼓励、不变的关心与无尽的支持。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扬州评话探讨》

本项目大致开始于易德波成为位于哥本哈根的北欧亚洲研究所(Nordic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的特邀研究员(affiliated researcher)之时。历经一年,2001年该书完成于哥本哈根的丹麦人文高等研究所(Danis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the Humanities,DIASH)。

感谢两个研究所的同事富有启发性的讨论,以及此处所拥有的理想的研究条件。罗爱德早在1996年开始在NIAS拍摄说书艺人,并于1997年在扬州、1998年在哥本哈根继续拍摄,2000年在扬州与苏州再次拍摄。

本书英文版的面世,得到来自丹麦文学理事会(Danish Literary Council)、丹麦作家协会(Danish Authors'Association)和挪威非虚构作家协会(Norwegian Non—fiction Writers’Association)的资助,使我们能够一起到扬州为本书搜集资料。此外,还惠蒙由Carlsberg基金(Carlsberg Foundation),Daloon基金(Daloon Foundation)与Velux基金(Velux Foundation)提供的资助。

易得波  罗爱德

2001年6月



易德波教授

完成本书手稿数月后,罗爱德于2001年9月7日因癌症去世。她已将亲自拍摄的照片完全做好并仔细编排好了每幅页面。令人悲伤的是,她未能亲历该书的一次次校样,亲见它的出版。

最后要感谢我们的出版人,Cheng&Tsui的Jill Cheng(崔志洁)和她的员工。自1999年3月在波士顿的首次会面开始,我们始终感到来自她的如此温暖一贯的支持。这一切带给罗爱德与我许多慰藉与喜悦,尤其是在我们共度的最后几月的时光中更是如此。

                                                      易德波

                                                 2001年10月



2001年,罗爱德和我完成本书初稿,2002年在美国出版英文本,今年——差不多十八年以后,由扬州古城的广陵书社,重新用中文出版,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易德波教授

本书付印以先,我想在这愉悦的氛围中,借机表达我的感谢:李含冰博士,她是本书翻译者、开路者,我非常了解知道这个工作多么困难,由衷感谢她在此过程中的耐心和执着;汪花荣博士同样对本书出版提供了很多帮助,她本人曾致力于现存扬州评话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作为含冰的同行和好友,她时常给含冰出谋划策,这种专业性的合作保证了本书的译文质量。深深地感谢她们。

同时,我也想给朱已泰先生和令嫒朱茜女士以最热烈的感谢。他们作为英文专业出身的学者,有着丰富的翻译经验,在本书的工作后期,给予了极为重要的改正和校译,他们对本书语言细节的提升常使人“拍案惊奇”。

最后,我要感谢广陵书社的编辑张敏女士以及支持她的同事们。张敏从始至终认真地、专业地承担起这件听上去有些枯燥的工作,敏锐、灵活地帮助这本书在中国出版问世。难以忘记她某个周末专程从扬州到北京来看我,面对面讨论本书的出版后期的所有问题。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一一自从第一次见面,我们就开始了情同意合的合作,并彼此留下深深的印象。

易德波

2019年1月15日

编辑后记


江苏人民出版社版《扬州评话探讨》

2016年初,江西师范大学汪花荣老师辗转找到广陵书社,说丹麦汉学家易德波教授有本研究扬州评话的新书很有意思,要是在扬州出版,适得其所。

出于对扬州本土文化的敬重,以及对海外汉学家的钦佩,我们感受到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接受了这个建议,并确定将这本书收入正在编辑的《江苏学术文化译丛》中。

同年3月,易德波教授来扬州,并应邀到出版社,与社领导和编辑洽商出版事宜,就后来定名为《说书:扬州评话的口传艺术》的本书的编辑出版达成一致。

彼时她的另一本著作《扬州评话探讨》也将面世,谈及我们比较关心的两书是否存在内容重合交叉的问题,她认真地说:“这完全是一本不同的书,内容和目的不一样。

基于《扬州评话探讨》的研究和后续的扬州评话研究材料,我准备了这第二本书。罗爱德(Jette Ross)摄影的插图是这本书的特有奉献。《说书:扬州评话的口传艺术》是为了给一般西方读者介绍扬州评话而写的。”

11月,出版社和本书英文原版出版者美国波士顿 Cheng&Tsui出版社达成版权转让协议。

此后的两年间,依靠邮件、信息、电话等方式,彼此远隔千万里的本书作者易德波教授、翻译者李含冰博士和责任编辑各自独立又协作地完成了这项工作。其间,有关于本书翻译和编校细节问题的争论,但更多的是彼此的鼓励和帮助。

易德波教授

2018年深秋,易德波教授受邀来华参加学术研讨会,借此机会,她和编辑面对面讨论了本书的排版设计等细节问题。

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们彼此提醒,一定要有一份感谢的名单:

已故的罗爱德女士,她的摄影作品是本书不可分割德一部分;Cheng&Tsui出版公司的崔志洁女士及其员工,信任并授权我们翻译出版;韦明铧、汪花荣老师,作为同领域的研究者,为本书策划和翻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路;李含冰博士,在完成清华大学博士课程的同时承担本书翻译工作,她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将会体现在本书精淮的文字间;评话艺术家费力先生,慷慨地允许我们借阅他丰富、珍贵的藏书;黄瑛老师,作为《扬州评话四家艺人》的翻译者,允许我们在本书中使用她的成果,并解答难题、提供建议;徐德明教授,允许我们部分引用《艺海苦航录》的内容,并给了中肯的建议;朱已泰老师、朱茜老师、袁玲女士,在本书初稿的基础上精心的校对工作,使得本书语言更为纯熟流畅;北欧亚洲研究所出版社总编辑 Gerald Jackson先生,他在丹麦中国研究主题出版上的成就与热情,帮助我们化解了很多语言文化上的难题。当我们读到这本书时,不能忘记他们的付出和帮助。

皮五书场

易德波教授喜爱中国文化,尤其对如今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扬州评话情有独钟,为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研究、推广倾注了大量心血,出版了丰富的著述,通过她的不懈努力,在西方撩起了中国说唱文学的神秘面纱,也给了本土的我们许多有益启示。

阅读本书,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过去的说书“明星”们所经历过的生平与时代,是如此的生动而复杂,长久地扣动我们的心弦。

“说书”这一真正雅俗共赏的艺术门类多么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在大师们活灵活现的手势中,在他们惟妙惟肖的语调和面部表情间,有着今天终日面对手机、电脑屏幕的我们最想感受却难以感受到的生命活力。相信这本书与扬州评话都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编辑

作者简介


易德波教授

易德波(Vibeke Børdahl, Ph. D.,Dr. Phil.,1945— ),北欧亚洲研究所(NIAS)高级研究员,曾任教于丹麦奥胡斯大学、哥本哈根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讲授中国语言文学。欧洲中西方文学、文化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她曾组织中国说书艺术家至欧洲演出并广播,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欧洲媒体乃至公众对中国文学和说唱艺术的关注与探索。她的扬州评话研究成就杰出,具有开拓性而蜚声中国。

著有《扬州评话探讨》(The Oral Tradition of Yangzhou Storytelling,Curzon Press,Richmond,1996)(简体中文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再版)、《中国说唱文学》(The Eternal Storyteller——Oral Literature in Modern China,Curzon Press,Richmond,1999)、《扬州评话四家艺人》(Four Masters of Yangzhou Storytelling,NIAS Press,Copenhagen,2004,edited with FeiLi and HuangYing)、《武松打虎》(Wu Song Fights the Tiger,NIAS Press,Copenhagen,2013)、《西汉:扬州评话艺人的脚本》(Western Han:A Yangzhou Storyteller’s Scripts,NIAS Press,Copenhagen,2017,edited with Liangyan Ge)等。

罗爱德女士

罗爱德(Jette Ross,1936—2001),以她视角敏锐、充满表现力的摄影作品享有国际声誉。除在哥本哈根举办摄影展,她还有众多关于中国音乐、艺术和文化的摄影作品发表在丹麦及国际性报刊上。罗爱德关于扬州评话艺术家的作品拍摄于1996年,收入由易德波编著的《中国说唱文学》中。本书的作品,除了1996年在哥本哈根拍摄的,都是1998年、2000年在扬州拍摄的。 

【相关阅读】

苗怀明:国际说唱艺术联盟首届年会观感

刘璇:近十年新出版中国戏曲、说唱英文论著举隅

新书推介 | 董国炎:《扬州评话发展史》

新书推介 | 董国炎:《评话小说通论》

(新书推介)崔蕴华《说唱、唱本与票房:北京民间说唱研究》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