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顾锦艺:南京大学的百变红学课——苗怀明《南京大学的红学课》读后

古小说研究 古代小说网 2022-08-09





“一本正经搞笑,认认真真读书”,苗怀明教授为南大红学课设计的这句口号或许也就是这课程区别于其他红学课的特殊魅力所在。

《南京大学的红学课》,苗怀明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版。

《红楼梦》的美总是被它的晦涩所掩盖,多少人曾兴头十足捧起《红楼梦》,却在拗口的文辞之中败下阵来,让它蒙上了灰。而南大文学院苗怀明教授真就为学生拂去了《红楼梦》的灰尘,揭开了那层迷蒙的纱。

读书是认真的,搞笑也要在行。说到读书,苗怀明教授对于红学的研究可谓深远且透彻,他是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副院长,兼任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和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著有《风起红楼》、《红楼梦研究史论集》、《曹雪芹》、《话说红楼梦》等红学专著,除此之外还整理、主编了多种红学书籍。

苗怀明教授在南大开设红楼梦研究课已有18年之久,红学课可以说就是他精心养育的一个孩子。

18年的光阴,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几经变化,这本《南京大学的红学课》就集合了南大16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红学课成果,也是苗教授顺应时代潮流,大胆创新的一个具有深厚价值的纪念。

红楼梦研究课程师生合影

说到搞笑,苗教授应时地赶了一波“潮流”。借助了新媒体的便捷,在一系列富有原创性的探索和尝试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也让红学课在南大发光发彩,成为一抹不可忽视的亮丽。

书的开场便是苗教授布置给学生的“花式作业”——证明自己是《红楼梦》的作者,还请“红楼梦中人”吃饭,给“金陵十二钗”乱点鸳鸯谱等。苗教授的变着法子的出题让《红楼梦》增添了不少当代感,新颖出挑的话题给了南大文学院学生焕然一新的思考角度和方向,也让他们在苦思冥想之中不断细读作品、查阅资料,加深了对经典作品的理解思考。

在书中可以看到的是“花式作业”的题目和苗教授写的说明,具体的内容以二维码的方式呈现,非常便捷地就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花式作业。

花式作业之后是课程报告、课程作业及相关媒体的报道,依旧是文字与网络的结合形式,将南京大学这门多彩别样的红学课真实且完整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扬子晚报》的相关报道

特地收录的各家媒体报道也是本书的用心良苦所在,身处于网络时代,媒体具有的传播和发散作用绝对不可忽视,南大的红学课若是没有各家媒体的关注和及时报道,也不会在社会上泛起那么大的波澜。尤其是一些媒体的全程跟踪报道,不仅真实还原了红学课全貌,还为后续的教学过程提供了借鉴资料。

若是因为“搞笑”就觉得这门红学课轻松好学的话可就大错特错了。“花式作业”的背后不仅是苗教授绞尽脑汁的出题过程,也是学生苦思冥想的痛苦经历。如何将趣味性与学术性完美结合一直以来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苗教授的出题不仅要建立在学术性基础上突显其趣味性,还要留有一定的想象发挥空间,让学生在定题的范围内思维发散,确定研究方向。

《南京大学的红学课》新书座谈会

苗教授的趣味设计背后藏着他的用心良苦:逼着学生查资料,细读原著,在多读多品之中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再此之上充分发挥主观的创造性。

正如有人评说《南京大学的红学课》:一部红楼新出版,四年桃李庆功篇。苗教授本人也说:“这本书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次记录,也是文学院送给2016级学生的一份毕业礼物。”

这本书具体生动地记录下了苗教授是如何通过别出心裁的课程设计颠覆传统课堂,如何让经典名著走向雅俗共赏,又是如何实现了“寓言于教”、“寓教于乐”、“寓教于技”。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教授为新书出版题写贺联

一教一乐,愈教愈乐,这堂南京大学的百变红学课不仅值得一听也值得一看。阅读到《南京大学的红学课》尾声之际再翻开《红楼梦》,总能有一些微妙的情愫在心中泛起。

【相关阅读】

苗怀明主编:《南京大学的红学课》

苗怀明:《南京大学的红学课》前言

南大文院卡牌公测    优秀学子免费加盟

入南大姊妹喜重聚,见妄言本尊斥民科

来南大和红楼人物做同学,九乡河文理学院开门招生

[头条]南大婚介所开张营业    金陵十二钗乱配鸳鸯

刘玥彤:坐看《红楼》云起时——南京大学红楼梦研究课程总结

本文原刊于2020年8月20日《文学报》,经作者授权全文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