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法明传[2024]173号
4
中共中央
5
写小说
6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7
赵紫阳
8
九边
9
帝国政界往事
10
南京李志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法明传[2024]173号
4
中共中央
5
写小说
6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7
赵紫阳
8
九边
9
帝国政界往事
10
南京李志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法明传[2024]173号:关于加快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附下载链接)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学校、校长、教师都安静下来,才是教育最该有的样子!
必达建设更好的学校
2020-09-01
教育界的浮躁之风经久不息,反常识甚嚣尘上,几成气候;
强调守本分,或许能让那些恪守常识的老师安心教学。
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是我对教育的期待。
一名教师,即使能力有限,作用有限,如果能保持独立思考,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就有可能在整个教育中起作用。
面对流行风潮,学校和教师只要敢于放弃,就有可能保持学校和课堂的安静。
教师有能力,管理者有务实的决心,既敢于抵制“政绩观”折腾,也不纵容民粹思潮干预教育改革,改变教育状态,不是没有可能。
有老师问,我在《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中为什么反复强调“常识”?
很简单,我是教师,背离教学常识,就误人子弟。
我说过,我天分不高,遵守常识让我的教学少犯了错误,仅此而已。
教育界的浮躁之风经久不息,反常识甚嚣尘上,几成气候;
强调守本分,或许能让那些恪守常识的老师安心教学。
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是我对教育的期待。
缺乏智慧的基础教育等于没教育
人接受教育养成良好习惯,学会学习,成为有智慧的人;
如果基础教育的任务仅仅是教会学生对付考试以升入高一级学校,那就无所谓“基础”,真正的教育也就没有发生。
学生成了考试机器,没有问题意识,缺乏批判思维,不关心社会,甚至不思考自己的明天,这种“教育”,即使有社会风气支撑,教育者也不能认同。
基础教育如果缺乏理想与智慧,等于没有教育;
更危险的是教育违反常识,背离常识的教育是“反教育”。
目前最令人担忧的是反常的“教育”变得堂而皇之。
教育目的一旦被庸俗化,简约的教育内容被繁复的形式所替代,师生疲于奔命,教育没有让人变聪明,而是把人逼向愚昧;
更令人困惑的,是人们无视愚蠢教育的危险性,而热衷不切实际的鼓噪。
基础教育不可能“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学校教育不宜提倡“竞争”,学校管理不宜过多强调“特色”“成功”等等,这些,本是常识,然而,瓦釜雷鸣,终于念出一套歪经。
浮躁之风让教学失常
教育关涉人的未来,任重道远,不能因为有困难就可以背离基本常识。
基础教育一直遭遇各种困境,但解决问题的阻力变得越来越大。
此中原因,固然在于社会开放后人们能公开主张争取个人利益,另一面,也和社会不良风气有关。
浮躁的风气和急功近利纠缠在一起,酿成校园的浮躁之风。
在一些学校,看到的,经不起想,听到的,经不起问。
比如,一些学校宣传推行“高效课堂”,既然“高效”了,那就意味着可以少上些课了,然而教室课表上主要学科的课时,竟然大大超过部颁标准,简直自打耳光。
又有学校大张旗鼓地组织学生“夜间步行活动”,请来媒体大事报道,轰动一时;
但让老师们不能理解的是:
校长悄悄下令把每周体育课减去了一节。
关于校园阅读,我很疑惑,为什么需要特定的一天进行“阅读推广”?
学校本就是读书场所,学生应当每天读书,每天阅读。
而不是做做样子后继续做试题卷子。
学校如此热衷作秀,就不能不上升到职业廉耻高度加以评判了。
一所学校,能把无教育价值、甚至反常识的事在形式过程上做到极致,以如此的坚毅去从事低智商活动,这种示范,对中小学生思维的伤害很可能是终生的。
因为浮躁,往往无视常识也不讲逻辑。
多次看到这样的“经验介绍”:
某个学生“月考名次落后,年级组和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
什么叫“月考”?
为什么要排“名次”?
学生某门课成绩有浮动,是不是非得去寻根究底?
学生本人有没有思考能力?
找家长“沟通”的作用是什么?
如果学生学习有问题就通知家长,那么学校和教师的职责又是什么?
这些白纸黑字的“经验介绍”会留存史册的,未来的教育史家会在安静的时代阅读今人留下的教育事迹,他们会比我们有智慧。
我们不能再留下笑料了。
教育要教会学生思考,教育者本身即应当是一个思考者,如果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回避矛盾,不能对学校的教育现象作出解释,我们也就很难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学校、老师、课堂需要安静
在教育界的喧哗嘈杂中,我渴望能有安静的学校;
学校静下来,有价值的教育才会出现。
在安静的校园,教师安静教书才能敬重常识,保持理性思维,既能深刻地思考复杂的问题,又能展示简洁平易的教育风格;
学校不折腾,教师不盲从,富有智慧的教师站在讲台,学生庶几可以安心地学习。
在一些相对安静的学校,人的心境会变得辽阔。
有校长对我说:
“
我们是所普通学校,生源一般,升学率不太高,也没有什么特色。
”
老师说:
“没什么人来听课参观,领导不常来,评比没份,学生没吃太多的苦,蛮好的。
”
校园整洁,没什么标语横幅,会议室布置简朴,没什么奖牌奖杯,学生举止礼貌,老师态度温和。
我觉得很好,正常,像从前的学校。
有一次在郊外看到某校长跟着学生春游,有些意外,因为很多学校取消了春游;
学校要学生交“家长签字同意”,动辙以各种借口取消春游秋游。
这位校长说,市里通知一句“要特别注意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一些学校便以此为借口,名正言顺地不安排春游秋游和社会活动,但补课却十分主动,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学校安静了,教师的心平静了,课堂正常了,学生的学习开始了,教师的职业素养也会提高。
有这样的学校:
例行的检查验收,由“班子”接待应付,尽量不劳烦教师,让他们安心教学;
某项节外生枝的检查或评比落后,被上级批评,校长恬然自安,不以为耻,因为学校不愿为了一纸表扬逼迫老师学生参与形式主义的折腾。
有所学校,校长一学期只开了三次教师大会,校长解释,“学校本没那么多事,不要折腾老师”。
他认为,每天和老师在一起,听到很多有益的建议,教师最了解学生,最有话语权,学校必须倾听教师的教学主张。
的确,每所学校都有学养高的教师,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他们能远离尘嚣,保持冷静,以他们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带领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
然而,学校为何始终静不下来?
为什么有那么多管理干部热衷制造“特色”,编出各种排比句顺口溜?
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师热衷上表演课,追逐“赛课”?
中小学怎么会有那么多“课题”?
为什么有那么多检查评比?
为什么许多学校特别重视“与媒体搞好关系”?
能不能不要去骚扰学校
学校能不能不自我折腾
没那么简单。
非喧嚣则难以出名,不折腾则无以获利。
领导东张西望,老师左右为难,学生疲于奔命,学校的喧闹,不可能不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果学生长期被过重的学业负担困扰,如果学校和教师的“业绩”要通过学生考试成绩来体现,这样的教育怎么可能培养出创造精神?
现今校园中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坚守常识反而比胡闹困难。
我们不能过高估计人对抗环境的能力,一名教师在喧嚣的氛围中要付出极大代价才能保持自我,随波逐流则省时省力;
但是,放弃教育常识,对一些教师来说是极其痛苦的事。
教师能不能保持职业理想,能不能从工作中感受职业幸福,既取决于他个人对教育的理解,也取决于学校的教育追求。
如果教育价值观混乱,学校文化必然变质。
“理想主义”有害么?
教师富有教育激情是幼稚么?
教师职业态度为什么不能单纯一些?
如果他服从民粹顺应世俗,心中只有教育之利而无教育之美,他的学生能学到什么?
教育者就应该是理想主义者,如果他过于“现实”,他教出的学生至多是精致的市侩。
如果“现实”落后庸俗,教师是不是也得“尊重现实”?
有没有其他选择?
是顺应现实还是改造现实?
顺应落后的教育状态,并不难,只要装作没看到就行了。
可是,学生在看着教育者,学校和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留存在学生的记忆中。
老师和学校有能力去保持独立性
我不认为一名教师只配“顺应潮流”,听天由命,我也不认为一所学校无力保持理智保持独立性。
在现有条件下,仍有把事做好可能。
事在人为,一些本可以做到的事,就是因为软弱、不作为、生事、争利、避责,拖成了老大难;
面对流行风潮,学校和教师只要敢于放弃,就有可能保持学校和课堂的安静。
教师有能力,管理者有务实的决心,既敢于抵制“政绩观”折腾,也不纵容民粹思潮干预教育改革,改变教育状态,不是没有可能。
这些年结识了不少老师,他们对我讲述课堂上发生的事,讲教学之难和教学之美,我从他们的讲述中感受到炽热的职业激情,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教师遵循规律,恪守常识,是职业素养。
当今之世,这种职业态度也许平淡无奇,甚至学生受时风影响对正常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然而一名有理智的教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未来的时代也必然敬重这种平凡教育的高度和品质。
我尊敬那些安静的老师,他们完全不顾一波波涌来的浪潮,对喧哗嘈杂充耳不闻,他们静心教学,静心读书,静心思考。
他们不愿被社会风气绑架,不肯牺牲学生的学习去争升学率,不让庸俗的名利观玷污职业荣誉。
他们乐于在“普通学校”当“普通教师”,过普通的生活,在平凡的工作中提升职业品质。
一名教师,即使能力有限,作用有限,如果能保持独立思考,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就有可能在整个教育中起作用。
在安静的学校,学生安静地学习,他们的思想在自由地飞翔。
一所安静的学校,会成为学生的童年记忆青春记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他们能体会到“正常”的重要。
童年只有一次,少年并不漫长,属于校园的青春,也只有几年,如果学校能真正的安静下来,学生也许能得到他们渴望的美丽人生。
编辑 | Alicia
来源 | 语文学习、校长派
图片 | 网络
近期活动
↑ ↑ 点击图片 ↑ ↑
即刻阅读
往期精选
▼
「你的每一个
在看
对我们都是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