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述:我被“培训贷”坑骗的经历,比“校园贷”还可怕!

2017-11-15 小菲 菲凡烽火台

毕业四个多月的我,不仅没有工作,还背负了上万元的债务。刚迈入社会,就跌入巨坑,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培训贷”

 


今年七月份,在网上海投简历之后,我收到了河南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HR的电话邀请,去面试客服的职位。面试过程中,他们不断给我讲述公司如何如何好,并夸我有天赋,当时的我被夸得飘飘然,觉得这家公司很靠谱。一连串自夸、夸人之后,HR又说公司正好缺一个UI设计师,让我考虑一下,工资挺高的,就是要接受3个月的岗前实训。


 

“你知道的,公司培养你3个月,到时你有了相关技能,我们很担心你离开公司,这样就白白浪费了公司的人力物力。”面试我的HR满脸真诚的看着我,“为了保证你能在公司待够一年时间,你需要在江苏X公司以培训的名义贷16800元的款。”我一听要贷款,有点不解,正准备问她的时候,她又开口说道:“你放心,公司所有职员都是这样的流程,在你实训3个月结束后,会安排你转正。同时,公司会帮你还相关的贷款费用,不用你还一分钱。”


听HR说完这一大段话,我还是没太明白模式到底是怎样的,但最后一句话——“不用我还一分钱”让我卸下了防线。


 

就这样被轻松录取了,我感觉前程一片光明,心想终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回家的路上高兴的给家里打电话报喜。

 

三个月过去,终于到了转正的时间,公司却说要给我重新找工作,他们承诺会给我找到更高薪的工作,叫我不要担心。接着我就成了“无业游民”,静静等待公司安排新工作,但过了一个月公司那边没有任何通知。

 


让我白白等了一个月后,他们又换了说法:把我留在公司可以,但是要通过考核。“不幸”的是我考核没有通过,培训的贷款还要我自己还。一次又一次的忽悠,让我彻底丧失耐心,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从面试第一天到现在,全是公司的套路,至今一分钱都没得到的我,不仅工作没了,还要还一万多的高利贷……




烽火点评


和案例中的受害者一样被骗的求职者还有很多,继“校园贷”之后,“培训贷”成了祸害大学生的又一种网络贷款,而与校园贷不同的是,培训贷依托在培训机构的外衣下,隐藏了更多的套路,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危害一:还没就业就让年轻人背一身债,后期还不上贷时,被催债逼债,劳心伤神。

危害二:培训内容多是浅显无用,培训完了还是找不到好工作。

危害三:维权困难,合同坑死人不吐骨头。

危害四: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金钱。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第22条则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正常的用人单位招聘,即便组织培训,既不会也不得向求职者收取费用,更不用说要求求职者以贷款的方式支付培训费用。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社会阅历浅、求职心切,缺乏应聘常识是他们受骗的重要原因。

 


据多名大学生表示:在贷款过程中,只需一通电话或简单签字就完成,几乎全是培训机构一手包办,没有贷款平台的工作人员在场。


求职大学生刚出校门,无房无车、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般是不符合贷款人资质的,可“培训贷”怎么就这么容易放下来的?


可见是某些贷款平台与培训机构暗中合谋,放宽了对贷款人资质、身份的审核。培训机构、贷款平台各取所需,而求职大学生刚出校门,工作没找到不说,还欠下一屁股债……


因此,加强贷款平台的监管尤为重要,只有彻底斩断某些无良培训机构与贷款平台合谋分肥的利益链条,才能令一些涉世未深的求职大学生免于为之贻害。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来源于菲凡烽火台

(以上内容请读者仅供阅读,不做投资参考)



微信推送太少,下个App更及时

照亮风险、远离金融骗局



   “资本运作”的洗脑威力有多大,连胡歌都被骗去搞传销?

   赵薇又摊上大事了!遭遇四次丑闻的她能否躲过此劫?

   慈善超市:“呼之即来"万人受骗,挥之即去亿元善款!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项目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