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NOTE | Jenny Holzer 珍妮·霍尔泽
| 藝術外食研究所 |
策展人研究笔记 / 73
Jenny Holzer
珍妮·霍尔泽
01
艺术家
珍妮·霍尔泽 (Jenny Holzer b. 1950) ,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作为当代重要的艺术家之一,霍尔泽作品多通过过文字的力量,探讨人性并阐述真相,促使人们自我剖析。在她的作品中,真理不言自明。创作媒介包括户外投影、广告看板、或公共装置等,尝试介入公共空间企图激发大众思考。早期希望成为抽象画家的霍尔泽,在俄亥俄大学学习油画及版画专业,后前往罗得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攻读艺术硕士学位。
珍妮·霍尔泽求学阶段的上世纪70年代正是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兴盛时期。在申请加入了惠特尼美术馆的独立研究项目(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Independent Study Program),才算是真正奠定了霍尔泽往后的艺术生涯发展方向。惠特尼美术馆独立研究项目的丰富的资源让霍尔泽认识到许多艺术家,也开始接触到女性主义,并从中获得许多启发。
霍尔泽可说是将文字与广告媒介发挥极致的艺术家:她的作品形式包括石椅、指示牌、投射、海报、绘画、织物和招牌。文字是她的作品的核心,最早的作品便是将自己写下的超过250句的个人宣言,这些口号和格言一般的语句也成为她的首个代表作《真理》(Truisms,1978–87)。“我喜欢把文字内容放在人们会看到的任何地方,可以是置于杯底、衬衫或帽子上,也可以投放在河面或整个建筑物上。”霍尔泽在采访中曾说道。
1989年,珍妮·霍尔泽成为第二位代表美国参与威尼斯双年展的女性艺术家,并于1990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荣获金狮奖。自1993年后,霍尔泽逐渐脱离作者的身份,开始大量引用其他作家和诗人的作品,包含诺贝尔文学奖得住波兰作家Wislawa Szymborska、伊拉克現代詩人Fadhil Al Azzawi、以色列诗人Yehuda Amichai等等。她将关注转向战乱、暴力、疾病、性别议题,她的作品的立场与观点更加鲜明,但仍旧没有落入说教的俗套,而是提供观众不同观点,启发更多的思考与辩证,去多理解我们身处的世界。
这位以文字为媒介、直言不讳的女艺术家,在1996年获得世界经济论坛的水晶奖(奖项宗旨在表彰那些为改善世界状况而努力的杰出艺术家)、2011年获得巴纳德学院成就奖。其作品也被全世界知名的大型艺术机构收藏,包含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古根汉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纽约惠特尼美术馆、圣地亚哥当代美术馆、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等。
02
作品赏析
珍妮·霍尔泽在1977年开始创作《真理》(Truisms,1978–87)系列,当时她还是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的独立研究项目学生,研究项目提供了一份广博的阅读清单;到1979年,霍尔泽已经从她的阅读之中,提炼出自己的心得感想,并书写了几百条句子。《真理》的文字采用多元的立场,表达人性中的各式偏见和信仰,并邀请观众自行玩味并自行解读字里行间的意义。《真理》如今已成为公共领域的一部分,里头的句子曾经陈列在店面、出现在户外墙壁和广告牌上,以及博物馆、画廊和其他公共场所,包含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型屏幕上。
这种形式也延续到了《煽动性文章》(Inflammatory Essays,1979-1982)系列作品的创作中,但文字内容更加的尖锐与激进。《煽动性文章》使用黑色斜体大写字母,将由短句构成的一百字短文随机印刷于25厘米的正方彩纸上。文字读起来像是对当下社会及时事新闻的评论,其中夹杂著自相矛盾的句子,有着不同的语气和内涵。《煽动性文章》以涂鸦艺术家经常使用的小麦胡方式,打印出来的彩纸张贴与曼哈顿各处。
《生存》(Survival,1983)则是一系列警世文本,它通过一句话的告诫、通知、质疑,探讨个人对其政治、社会、生理和心理环境的回应方式。也是同时霍尔泽开始尝试以电子形式展示作品,她通过电子公告牌来展示《生存》系列的句子,并加入了声音信号等元素,也是霍尔泽打破了传统纸张材料的限制,实现创作上的一大突破的阶段。 “保护我不受我的欲望伤害”(Protect me from what I want)如今是《生存》(Survival)作品中的最出名的句子,经常出现在电影和流行乐之中。
另外,在1989-90年古根汉美术馆替珍妮·霍尔泽举办的个人回顾展中,安装了一个163米长的LED霓虹灯,在美术馆著名盘旋而上的螺旋形坡道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霓虹圆圈,其中播放的便是选自《常理》、《煽动性文章》、《生活》、《生存》、《岩石下》等多个霍尔泽创作文字作品的集大成。
霓虹灯作品形式,也成为霍尔泽作品的重点,那些巨大简短的标语以第一时间的穿透力传递艺术家的思想,或严肃,或深刻。
在2000年后的作品,也可见将霍尔泽在不同国家展出时,将自己的标语文字翻成当地语言,接触更多的人群。
大型户外投影 | 1990-2015
▼
Site: Arno River, Palazzo Tempi, Via de’ Bardi, Florence, Italy September 20-22, 1996 Text: Arno, 1996 Projection: Skypictures; Aubert Lee Photo: Attilio Maranzano
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霍尔泽对作品媒介进行了拓展,她开始使用激光、投影和氙气灯来创造更巨大的文字装置作品,投射到建筑或自然景观上,打造壮丽的夜间景观。1996年,珍妮·霍尔泽在佛罗伦萨的阿诺河畔推出了她的第一个户外投影作品,用“I SMELL YOU ON MY SKIN”(我在我身上闻到你的气味)和““I SAY YOUR NAME”(我说出你的名字)等词语覆盖在一家水边妓院的建筑上。
霍尔泽认为户外投影形式,是尽可能对最多人说出事情的方式。这些文字的出现之处无一不经过霍尔泽精心挑选而来,字体、色调亦与地点互相匹配,文本也都经过深思熟虑,与当地文化历史也有着更深一层的关联与互动。
“For New York City,” by Jenny Holzer, featuring “To the Forty-third President,” from “Blackbird and Wolf,” by Henri Cole. Cathedral Church of Saint John the Divine, New York City, 2004.
霍尔泽与美国诗人Henri Cole有着长期合作,也曾将Cole的十四行情诗投影在威尼斯政府大楼之上。后来,Cole将这次合作过程刊载于《The New Yorker》:“她用氙气灯将我的爱情诗《Blur》(一首十四行诗序列)的文本投影于威尼斯警署总部的所在地。在二战期间,这座建筑对于威尼斯人来说是可怖的,因此将色情诗句投影于其立面之上的做法亦将种种矛盾放大,极富冲击力。”
“Xenon for the Peggy Guggenheim,” by Jenny Holzer, featuring “Blur,” from “Middle Earth,” by Henri Cole. Palazzo Corner della Ca’ Granda, Venice, Italy, 2003.
霍尔泽多年来将她许多强而有力的口号,陆续投射到了全球的文化地标上,包括罗马的西班牙台阶(1998)、巴黎的卢浮宫(2001)和纽约公共图书馆(2005)。”我希望它有点像一首歌。你知道,起起落落,”她是如此解释自己的户外装置。
绘画创作 | 2005 至今
▼
进入21世纪以来,珍妮·霍尔泽还重新回到了她最早的媒介创作绘画作品。2005年开始创作的《删涂绘画》(Redaction)系列,通过将油彩涂抹在亚麻布上,霍尔泽企图重现并编辑美国的解密档案和军事文件。这些文件包括从布什时期美军驻军阿富汗和伊拉克以来的文件、FBI收集的可能与恐怖活动相关的详细信息、计算机网络情报、CIA收集的数据,到NSA的全民监控项目星际风(Stellar Wind)中的数据信息。
霍尔泽在画作中用到了大块的黑、红、黄,这是对摄影大师亚历山大·罗德琴科(Alexander Rodchenko)的致敬。在其艺术生涯晚期,罗德琴科热衷地支持俄罗斯政治和政治宣传。霍尔泽特意模仿了罗德琴科的早期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t)美学来展示政府文件,是对受到罗德琴科支持俄国大革命启发的回应。
(左)THE RENEWING, 2017, Graphite and watercolour on vellum, 61 x 46.2 cm
(右)TOP SECRETS//STLW//HCS/COMINT/ORCON/NOFORN, 2016, Oil on linen, 147.3 x 111.8 x 3.8 cm
“对秘密文件的研究赋予了我创作大型抽象画作品的能力。”她在采访中解释道。2019年,霍尔泽也采用特朗普时期发布的文件绘制《唐纳德川普文件》(DONALD TRUMP’S,2019)系列作品,并首次公开发表于《Wallpaper*》杂志上。
03
展览解读
2009/03/12 - 05/31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
2009年在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这场展览《PROTECT PROTECT》精选了霍尔泽1977年至2001年的创作作品,以及她自 2004 年以来使用的诸如美国政府文件的解密页面的原始资料素材。
展览标题“保护,保护”来自伊拉克战争计划的详述文本,同时这个词汇表达的内核也与个人欲望和矛盾力量有关,正如霍尔泽最著名的叙述之一所概括的那样:“PROTECT ME FROM WHAT I WANT”(保护我不受我的欲望伤害)。
“惠特尼的空间将霍尔泽作品中对于保护意味的回顾矛盾而充分地展现出来,其作品的难以捉摸也恰好体现了艺术家对于时代问题的深入参与。”——纽约金融时报(2009)
The 9th Gwangju Biennale, 2012
The Cultural Center of Seo-gu,韩国光州
▼
For Gwangju, 2012/2020, digital video, text from Truisms (1977–9), Korean translation by Kyunghee Lee. Courtesy of Jenny Holzer Studio
受 2012 年第九届光州双年展委托出现在西区文化中心的广告牌上的《For Gwangju(致光州)》,包含霍尔泽从她著名的文本系列《Truisms(真理)》(1977-9)中的 21 个短语。
每个句子都将困难和有争议的想法提炼成看似简单的事实陈述,“真理”对于光州来说,包括“ABUSE OF POWER COMES AS NO SURPRISE”、“ABUSE OF POWER COMES AS NO SURPRISE(滥用权力并不奇怪)”、“MOTHERS SHOULDN’T MAKE TOO MANY SACRIFICES(母亲不应做出太多牺牲)”和“TORTURE IS BARBARIC(酷刑即野蛮)”等韩语字句。
每一个短语广告牌都使用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合成动画,使这个公共展示极富动感、引人入胜。选择这些特殊的“真理”是因为它们或许能够与光州民主运动产生共鸣,并且它们与正面临着霸权主义和国家暴行的世界各地许多地方互为关联。
全新AR委托藏品(2021)
Guggenheim Bilbao, 毕尔巴鄂, 西班牙
▼
珍妮·霍尔泽的作品长期以来一直是Guggenheim Bilbao(古根海姆西班牙馆)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她于1997年为毕尔巴鄂设计的高塔装置《Like Beauty in Flames(如火焰之美)》——曾被委托于博物馆的开幕式呈现的以九根12米的巨型发光柱占据其中庭的宏伟灯群,现由Wallpaper*前客座编辑使用AR的力量将这种长期的关系带入到了一个新的维度。
《Like Beauty in Flames(如火焰之美)》为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其将霍尔泽标志性的基于文本的艺术转化为三种不同的AR 体验:两件特定场域作品与古根海姆毕尔巴鄂的建筑相结合,另一件则可通过世界各地的设备远程访问。
在这里,霍尔泽正在做着她最擅长的事情:使艺术民主化,在公共领域通过挑衅性的、引人注目的、基于文本的干预来激发猜测和反思,并让所有人参与体验。该作品程序由总部位于伦敦的数字机构Holition开发,相关应用可从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下载体验。
04
| 外食TV:珍妮·霍尔泽 x TATE |
YouTube © “Why I Love”, Tate Shots, 2018
卫星联络站 | curatortogo
想法投递 | curator.to.go@gmail.com
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