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顶尖自媒体 只说真话和笑话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 犀牛娱乐
文|涼亭 编辑|夏添
上一期《声临其境》犀牛君最小化了视频窗口,把“看”变成了“听”,想着这不是一档主打声音的节目吗,那就听听,可当节目只留下声音这一种元素的时候,声音本身的魅力却被弱化了。
2018年1月6日,《声临其境》开播,这是湖南卫视推出的全国首档原创声音魅力竞演秀,每一期节目分三节,第一节是“经典之声”,让嘉宾们为经典影片配音;第二节是“魔力之声”,嘉宾现场挑战拗口台词或者配音;最后一轮“声音大秀”,四位嘉宾走到前台,上演共同筹备的大戏。
除比拼声音的嘉宾外,节目还设置了专家评审团以及新生班。在每一期结束之后,由现场300名观众选出当期的“声音之王”进入年度声音大秀。
本季的年度大秀将会在今晚播出,届时又会有什么惊喜,都还未知。但依照首播至今的势头,会有新记录产生也不是不可能。
这档节目从开播伊始,就广受关注。首播当晚获得省级卫视双网收视第一,网络上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人们惊叹于赵立新的语言大秀,被朱亚文的一声“宝贝儿”酥了三个月。
观者恨不得把节目中那些多余的边角料通通马赛克,大多否定的声音也是源于这些边角料,新生班设置多余,主持人尬聊,参赛人员带装出场对声音本身的分离都成为人们不满的缘由。
怎么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人,不能断舍离吗?不能把那些聒噪的尴尬拿出去吗?
前日一试,果真不能。
吵吵闹闹的掌声、欢呼声,主持人、新生班、参赛人断断续续的说话声,穿插着影视原声的播放,现场突然传入的配乐声,脑海中至少回荡着八种以上的声音。
曾经让人期待的那些低沉的、温柔的、细腻的、可爱的声音都变成了这一片吵闹声中的一部分,它不再具有那种瞬间吸引人的气质了,令人甚至有点想要关掉它。
声音本身的魅力
需要“边角料”的烘托与映衬
打着“中国首档原创声音竞技秀”的旗号,《声临其境》的节目制作组再一次挖掘了明星们的内在价值,在综艺这一类别里,用“声音”完成了更细致的切分。真正用声音实现与观众的交流和对话——这是人们对这档节目的最本真的期待。
一个明星,一张A4纸,一只麦克风,是不是只有这么精简的三种元素就够了。
不需要画面,不需要闲杂人等,不需要那些多余的赛制程序,如此呈现一个日式的清淡综艺,是不是更好,细想起来,其实无论是谁,在做这种假设时,都已经忽略了声音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部分。
这些被挖掘的声音依附于那些大众化的明星,他们的声音属于他们个人气质的一部分。
“宝贝儿”因为朱亚文硬朗男子气的映衬才不会被曲解为油腻,没有了朱亚文那个干净的形象放在那里,听筒里传来的那一声也许就不是酥了,而是输了。
现场观众被征服,新生班被折服,其实这就代表着更多的受众被影响。他们的反应其实就是你我他的反应,他们词穷、除了“好像啊!”“好棒哦!”没有别的话,观众有吗?
很多人说新生班的存在很鸡肋,但其实,没了新生班,节目本身对观众就失去了引导的一环。
他们的反应可能就是节目制作者所期望看到的那个时候观众该有的反应,这更像是一种隐蔽引导式的存在,代入感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因为观众不会代入到参赛人的世界里,大部分观众的心理都是“如果我在现场,那么……”
《声临其境》终究是一档电视综艺节目,无论声音本身的魅力被如何放大,它仍然需要靠其他诸多因素的配合完成带来欢愉体验的使命,这是电视与生俱来的使命,也是依托于电视的综艺需要完成的。
关掉画面的那一刻,这才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很多。
表演者的神态、说话时五官的位移,他们握拳了吗?蹲下了吗?鼻孔会动吗?耳朵在抖吗?是的,真的在好奇这些,声音远不是孤独的斗士,它的魅力因为有了更多其他因素的填充才更丰满。所以坚持了三十分钟后,还是还原了画面。
细分综艺会不会成为雨后春笋
把声音或演员台词能力的重要性上升到何种高度,亦或是如很多人说的那样能够让更多的配音演员走到台前,这都是大多数人们的美好期待。
但这都不是这个节目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为这一切靠一个节目是不可能完成的,节目本身只是一次尝试和探索,只是一个苗头,以后怎么长,还得看天气和人的努力程度。
就综艺而谈综艺,暂不附加诸多社会影响在里面。所以最觉有意义的是《声临其境》为综艺打开了一个新的小门。
在各类户外真人秀,明星竞技节目层出不穷,且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下,对于众多节目制作者而言急于找到一个新的出路。买版权、公然盗版,如果这样的综艺套路继续发展下去,那对于电视行业来说是极大的危机。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一扇小门的成功开启,使这个行业有了新的发挥和拓展的余地。
从今年一月初开播至今,宣传力度并不大的《声临其境》实现了同时段收视“九连冠”。观众喜欢看,为什么?徐晴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声临其境》最大的不同是在於它的切口,目前来说它的切口是最垂直最细分的一个东西——声音。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认为《声临其境》是电视艺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全新阶段的开始。它在一个新的维度里实现了突破,这个突破还得到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双重认可。
细分综艺还可以细分到何种程度,接下来可不可以有以脸部为主的《迷之五官》,以五官的变化来展现演员们的技巧和能力,回应现在的众明星面瘫演技;会不会有以某一表演为主的《何为生气》,把某一情绪作为节目的核心卖点等等。
这些都是未知的可能,也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但我们希望可以有更多的花样出现,这才是娱乐本身的意义,应时而生更多的新意。
关于声音的节目,韩国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看见你的声音》。
这是一档音乐推理类的综艺,让大家在不知道职业、年龄和演唱实力的神秘演唱组合中,通过外貌展示、对口型、证据展示等环节判断对方是实力派歌者还是音痴,至今已经有了第五季。
江苏卫视也在2016年将这一节目引进播出,但并未形成更大范围的反响。
所以细分综艺到底能不能成为雨后春笋还有待观察,毕竟2018年才刚刚开始。这些已经成型的节目应该被更多的参考和借鉴。但借鉴虽好,可不要贪多,借成抄袭就是共同的损失。
END
欢迎扫描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xialin6691
犀牛娱乐诚招记者、实习生、兼职若干名,要求对泛娱乐领域产业报道有态度、有热情、有文笔,善于观察和思考。有媒体经验者优先,财经和新闻相关专业优先,对影视、网生内容有较深入了解者优先。
简历或作品请投递至邮箱309795777@qq.com或加工作人员微信联系。
▶ 阅读犀牛娱乐(微信ID:piaofangtoushijing)往期热文
扫码关注犀牛娱乐(ID:piaofangtoushijing)
犀牛娱乐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新浪看点丨一点资讯
猫眼电影丨腾讯新闻丨网易新闻
天天快报 | 界面 | 钛媒体 |百家号
牙牙丨微博 |虎嗅 | 36氪 | U C头条
雪球 | 知乎 | 淘票票| 搜狐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