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视角|旧文新读|如何看待录取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却又不入学的行为?

朱步忠 作文与随笔 2023-08-06




写在前面

这是我在2016年9月8号写的文章,当时发在其他杂志和公众号上。

如今又到了高校录取的时候,今天把发表在供大家参考讨论!

这几年录取后不报道或者中途退学复读的情况依然存在,在有的省份或者有的地区情况还很严重,一方面法无禁止,当然可以在游戏规则内行事。另一方面升学志愿是考生意愿的体现,也是考生对录取院校的书面承诺,录取时充分尊重考生志愿,严格按志愿投档,被录取后应如期到校报到。

按所报志愿录取后不报到,既浪费宝贵的招生计划,浪费高校的教育资源,客观上也占用了他人的升学机会。

我们也欣喜的看到部分省份或地区对于被录取不去读上学这种情况,为维护入学机会公平,教育考生增强诚信意识、履行志愿约定,对于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不履行志愿约定的考生,会将考生履行志愿约定情况将如实记入其电子档案,甚至会直接停止录取,或减少明年的志愿填报数量。因为这毕竟是一种浪费高校招生名额的行为。

事实上被高校录取后不去读这种情况很普遍,但总的来说影响很小,但我还是希望各位考生,如果被录取了尽量去读,因为复读的压力大,而且相关政策每年都变,变数太大。

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2016年9月5号的南京日报刊登了一篇《南审校长给未报到新生写信引关注,985、211高校也有学生“爽约”》的文章。





文章说:南京审计大学新生828日报到,结果,46名新生没来。29日,校长晏维龙给未来报到的新生寄去了一封信。这么好的大学,为何还有学生不来?记者了解到,个中原因多样。其实,即使985211高校,不来报到的也大有人在。 据南京大学招办介绍,该校本科新生也是28日报到,今年录取新生3300多人,到目前为止,大概有10多名学生没来;东南大学27日本科新生报到,今年录取新生3967人,到目前为止,约有20名新生明确表示“不来”。调查后得知绝大部分是对学校不满意,希望复读;一小部分是出国。没有一例是因为家庭困难。


我想不仅江苏高校有这种现象,全国高校都或多或少存在。读后我觉得自己有话要说。为什么会如此,我想从四个方面分析.







一名校情结,热门专业,是放弃入学的催化剂。


打量复读生们的心态,不难发现他们多是冲着学校的招牌或热门专业的光明前景而去的,于是一些同学和家长不上985/211这些高校不甘心;更有学生和家长非清华北大或者哈佛等世界名校“誓不收兵”。


即使进了这些学校如果没有进所谓的热门专业都觉得低人一等。而不是考虑自己能从高等教育中获得怎样的培养,对心智的成长有何帮助。大家把目光投向了结果,而忽略了高等教育这个该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高等教育培养的应当是各种类型专门人才,如果大家都往热门专业挤,不但会导致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而且使我们的经济建设大受影响——人才的分布极不平衡。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高校全面繁荣了,考生就业才能得以有真正的保障。试问大家都报金融,财经专业,就业能不难吗?今天热门的专业,十年后还热门吗?


尽管我也承认在名校就读热门专业,首先,就业形势好;其次,名校的奖贷助学金体系完善,能真正实践不让一个优秀大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诺言;其三,名校的成才环境很好。


但是南大东南的调查结果好像又不是这回事。据记者了解,放弃就读的学生和所报专业自身的“冷”“热”关系不大,南京大学未报到的新生中,法学、公共管理、社会学、经济学等热门专业的都有,东大最强的土建、电子、信息等王牌专业,也有新生不来。不知道这又该如何解释。


家长和孩子都觉得要赢得人生起跑线,不能一开始就比别人差。其实大学并不是人生的起跑线,对于孩子而言,学会抬脚,自己迈步才是他们人生的真正开始。




二极度自私,缺乏诚信,是放弃入学的兴奋剂。


既然不打算上干嘛要填报呢?非要把选择留到最后,名额先占下来再选择。这是一种极度自私的表现。况且这也不是很差的学校,一大堆人想来,你这样做浪费了名额,导致一种新的不公平,使相当多本可以顺利考上大学的同学被迫进行高四高五的学习,从而出现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的最终结果无疑会极大地伤害当前的中学教育。


今天的大学教育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终身教育,复读的意义不大。更重要的一点是,高考一次,可谓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都极大,况且,高考的变数越来越大,若复读之后,被录取的学校比原来的还差或者干脆掉了榜,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那对考生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即使很差的学校你报了录取了也不该如此,人的契约精神在哪里,你的诚信在哪里?言而无信人不知其可!在我的价值观里:诚信比生命更重要!当初也没有人拿刀拿枪逼你填报该学校。也许你自己认为被调剂到不好的专业,但服从志愿也是你自己填报的啊。也许你认为你的目标学校是清北或者哈佛,自认为本次考试发挥失常,别人认为已经很牛的学校,在你却觉得很LOW,你自认为还有再次追逐梦想的权利。但是填报志愿并确认后就是一种约定。任何人不得违反,违反就得接受惩罚。




说实话,其实你来不来都无所谓,中国人有的是,起码和学校打个招呼说明一下吧?做人的基本准则都没有,就是以后考上再好的大学出来也是废物。这些人的选择,不仅改变了一部分被他们挤掉的考生的命运,也改变了下一届部分考生的命运。想当初,为减招,家长玩命的争取一本以上学校录取名额,现在增招了,学校却被你们耍了。试想一下,假如你被南大,东大,南审录取了,这些学校现在和你一样,不和你做没有任何交流,就不录取你了,你会怎么样?你肯定会呼天抢地,大喊社会不公,暗箱操作,甚至求助媒体帮你,责问学校为什么?


这时候的你,就会以弱者的身份在肆意抱怨。甚至有的人会说,学校不会补录啊,怎么补?每个阶段志愿填报都有截止时间,总不能无限期的等下去。更可怕的是有人还会说维护规则的人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假道学。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的孩子差一分上南大,正常情况下,你只能抱怨孩子考的不好。假如就因为有些人报考而不上占了指标拉高分数线,而导致你的孩子上不了南大,你又会怎么想?


更可气的是一些早已拿到国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你想参加高考检验一下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理解,可你为什么还要填报志愿,录取也不上啊。你家里既然不差钱,又何必去挤兑寒门学子,阻塞他们求学的通道啊?要知道录取的总盘子是一定的,录取你,也许差一分的他就要再去寒窗苦读一年,耗钱耗时,下一年还不一定考得上。


要知道穷人的家长一年辛苦下来,也许不够复读费;更要知道穷人的孩子耽误一年光阴就是耽误一生啊。他们本来就比你们差了一大截,也许因为你的名额浪费,他再用18年努力也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况且你这样做,使得教育产业化的大学又会损失多少金钱啊。就拿南审来说,假如46个人每年学费6000元,4年就是一百多万被你们耽误了。全国一年又有多少学生录取大学不入学啊!这样大学得少收多少孔方兄?怪不得南审校长晏维龙给未来报到的新生每人寄去了一封信。问:这么好的大学,为何还有学生不来?我看问的对。当然我没有仇富心理,请记住。




三沽名钓誉,急功近利,是放弃入学的炒作剂。


现在一些学校为了所谓的政绩,鼓励和争抢高分学生复读,以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这也是许多学生考上大学不入学的原因之一。高分复读现象造成的直接结果是每年高考成绩一出来,各种诱惑复读的宣传纷至沓来,专门接收复读生学校的生源火爆,财源滚滚。


高分考生复读后考上了名牌大学,对其所在的复读学校是最有力的宣传,而这种宣传的直接后果便是有更多考生在与北大、清华等名校失之交臂之后,拿着高分成绩单走进复读学校。对学校来说这可能是一种良性循环




据了解,有些学校为了抢夺生源,甚至不惜重金悬赏。如杭州某学校在去年便制定政策重奖高分考生。该校学费经物价局划定为每年1万元,而对于那些过了一本线而来报名复读的考生,校方一律发放2.5万元的助学金。这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吸引。因为现在有的人的目标就是“一切像钱看,像厚赚”。你也许听说过因此有的人考进清北退学,再考再退学,也许为的就是那几十万的奖励吧。


面对这种现象,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担忧:考生会不会因为一味去挤名牌大学而变成考试机器?接收复读生的学校会不会也因此而变成生产考试机器的车间?




四监督不力,缺少惩罚,是放弃入学的助推剂。


记得刚开始搞“五严”时,学校的风气很正。今年变的非常奇怪,各种升学的数字都出来了,好像每个学校都第一。有录取率第一;有录取总人数第一;有高分段第一;有985/211录取率(人数)第一;有上升幅度第一;有清北录取人数第一。以至于现在老百姓戏称:教育出数字,数字出金钱。依我看,就是变着法子糊弄老百姓。难道生源好的学校多考点好大学,多录取几个人,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教育部门的监督哪里去了?


我知道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应该支持勇敢的人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但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占了又轻易浪费掉。对这种行为应该有所惩戒。对这种考上学校不上的,没有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的考生,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限制其几年内不得再录取,而且必须将其诚信和信用打入黑名单。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汽车火车飞机等退票还要收退票费呢,改签还有时间限制啊!如果没有实质性政策出台,这种放弃入学重读或者出国损害其他考生利益的现象会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遗患无穷。


愿学生和家长都有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愿教育部门尽早出台录取不入学的惩罚机制,加强监督和管理。如此教育才有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