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钱江新城二期——杭州海塘文物遗址综合保护利用专项城市设计

规划一分院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2-10-15


01 背景与意义

▲ 钱江新城二期具有独特韵味的世界级滨水区域示范区


钱塘江海塘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之一,被誉为“水上长城”,是人民抗御潮患的历史缩影和智慧结晶。其规模宏大,江两岸遥相呼应,且形式多样,工程技艺成熟,是我国先民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


国家层面上为落实文化强国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层面上为彰显城市历史记忆,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地区层面上为再现“江堤城”历史空间图景,展示海塘现代城镇段独特魅力,通过公共空间构建串联海塘遗址及其相关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水空间,实现海塘遗址价值的最大化。


▲ 古海塘由建设限制向空间内涵载体转变


钱江新城作为杭州城市拥江发展时代的新中心,是杭州打造世界级滨水空间的重要节点,是市民公共生活的重要空间。亚运时代,钱江新城二期是城市重要门户形象区域,作为海塘遗址全线唯一滨水的同时拥有较大体量腹地的段落,必须要充分展现海塘遗址优势,并兼顾海塘遗址保护和滨江建筑形象。海塘遗址不仅是对钱江新城二期建设的限制,更是丰富城市空间内涵的重要载体。


沿线海塘长度为4.3公里,本次规划分两个层次开展。层次一为导则编制范围,对涉及海塘的地块进行保护设计;层次二为总体设计范围,对保护地块周边的街区进行衔接研究。




02 特色与难点


现状考古情况

目前规划范围内的海塘遗址已完成考古挖掘工作,并已编制相应的保护规划。七堡以东段(杭州海塘大王庙路段)分布主要为石塘、柴塘等;西段(杭州海塘四七堡航海路段)主要为土塘、柴塘,还有少量民国时期石塘。


▲ 现状已完成考古挖掘工作


海塘遗址以明清古海塘为主,局部地区发掘判断为民国时期的石塘遗址,考古发掘结果表明七华路与大王庙路交叉口以东段发现保存完整的柴塘和石塘的双塘结构海塘。

▲ 柴塘、石塘

▲ 鱼鳞石塘

▲ 柴塘

▲ 古海塘保护格局


杭州高级中学(钱江校区)以东段(杭州海塘七堡大王庙路段)的石塘、柴塘等,具备较高的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价值,较为适宜展示观赏;杭州高级中学(钱江校区)以西段(杭州海塘四七堡杭海路段)的土塘、柴塘,还有少量民国时期石塘,展示利用难度大,后续遗产保护、展示利用应充分结合石塘段进行。

▲ 古海塘总体分布


保护的难点和开发的困局 


一、遗址保护对地块的影响


塘体的位置分布特征导致大量待开发用地与海塘交叠,建设受限。通过开发条件评估发现,遗产廊道控制后,多处地块在建筑排布、地下空间开发等方面受影响较大。


▲ “江、潮、堤、城”互动紧密,历史遗存与现代江岸共存的区段


遗址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具体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包括与遗址现存状况不佳的矛盾、与建成地块调整的矛盾、与未出让地块调整的矛盾、与地铁上盖物业的矛盾、与场地内重点项目(连堡丰城)的矛盾。


▲ 遗址保护的具体矛盾


二、城市建设诉求的协调


该区块作为城市重点发展建设区域,各项工程稳步推进,在不突破文物保护要求的基础上,寻求通过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矛盾的路径,协调好城市建设的需求;为优化城市天际线,展现钱塘江岸最美界面,需要在保护过程中通过景观廊、簇群组团的建构,协调城市沿江天际线,形成自身天际线特征,延续钱江新城一期天际线特点形成簇群式、高低错落、富有韵律的城市天际线;同时落实TOD集聚复合开发,打造多层次空间网络的要求,提高四大TOD区域开发强度,保障地区功能完备,在城市中最大限度留出海塘遗址的保护范围,以协调城市发展和遗址保护的关系。


▲ TOD集聚复合开发,打造多层次空间网络



03 路径与创新


探索1:协调保护和开发矛盾,探索科学活化利用路径
在充分保护遗址的基础上,发挥遗址的价值,将其融入到动态发展的城市空间环境中,探索遗址保护与展示的积极路径,使其成为丰富城市文化和功能内涵、增加公共空间趣味的积极空间,避免遗址割裂城市空间、阻碍城市潜力地段发展。与城市功能相得益彰才能更好的宣传海塘文化。

▲ 遗址活化利用的转变


对照现有遗址保护规划的管控要求,探索对不同管控区内不同用地性质的遗址活化利用方式。


▲ 探索活化利用的方式


探索2:因地施策,探索差异化保护和开发路径

分段细化遗址类别,识别各段特征,制定整体保护框架下兼具差异的保护措施。细化梳理地块地面到相应段落海塘遗存标高、海塘遗存本体规模、材质等条件进行分析,在现有海塘遗址保护规划划定的本体保护范围、建设控制范围等区划基础上,结合遗址与实际地形的关系,对各规划地块进行分类、分区,细化保护范围、涉及控制范围和相关要求。创新保护利用模式,以公共空间控制为主,辅以重点区段建筑上跨保护利用。做到“东西分区、差异保护、总体谋划、创新利用”。


▲ 分段保护策略


探索3:构建具有保护要求特色的设计导则系统
结合各地块具体情况,在对遗址充分保护的基础上,编制具有较强操作性、实时性的城市设计导则,对具体实施建设进行相应的指导与管控。内容包括保护要求与主要管控要求、各类控制线与剖面设计要求、地下工程与空间形态控制要求,以及文物保护展示效果指引等。
▲ 衔接保护规划要求

▲ 遗址保护剖面设计的要求

▲ 文物保护与展示效果指引


探索4:探索多样式的展陈方式

结合具体地块,探索古海塘的多样的展陈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线性展示。以设置绿化为主,通过绿带与公共活动空间的串联,展示海塘整体的线性空间。

▲ 线性展示


二、揭示展示。根据海塘保存状况,对有条件的部分进行局部揭示展示。为避免所展示的遗址受日照、雨水等自然因素的进一步破坏,可在上部设置保护性构筑物。在揭示展示过程中,可考虑对不适合露明的部分,如夯土、木桩等进行回填。

▲ 揭示展示


三、标识展示。在海塘线性上,以景观手法表现海塘肌理,主要通过地面标识、展牌、碑等方式对海塘进行标识。

▲ 标识展示



供稿部门 | 规划一分院
项目联系 | 詹 敏 13606500338              
文稿作者 | 宣 甲、蒋一心
文稿编辑 | 蒋一心、李星月、童 心


推荐阅读:










联系我们


业务咨询 | 0571-85117872

人才招聘 | 0571-85117326

转载联系 | 0571-85117653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828号
www.zjplan.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