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谷声熊新童书研究所 的执行主编@鱼鹰发来了他们最后编辑完成的采访稿。
我和@鱼鹰说,还真是从来没有完整地写过“满满的小书“是怎么开始写的,然后一直以来是抱着什么想法在做。
因为一直觉得自己来写自己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哈哈哈(天蝎座的毛病~)。
谢谢她和我做的这次超长对谈,给了我一个机会去进行一次回溯和梳理。
好,关于“满满的小书“你们想知道的所有小秘密,都在这里啦~
下面是超过万字的采访全文,欢迎来读。
谢谢我们有机会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偶然地相遇,谢谢你们的陪伴和支持。
2020年3月初,微信公众号“满满的小书”主人满满妈收到凤凰阿歇特编辑的微信:公司面临转型,取消童书业务,很多书如果不能卖出,将会清库销毁,变回纸浆。“这些书报废了就瞎了,到读者手里就值了。”编辑说。以惜书爱书的心情,满满妈在公号发出了凤凰阿歇特3折清库的消息,没想到短短四天,她的微店产生了4000个订单,售出凤凰阿歇特16000套书,几乎占了这次阿歇特清库销售数据的95%。而“满满的小书”,订阅读者不到10万,用满满妈的话说:“到目前为止,也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个人号”,一直安静、自在地写着童书评论、推荐的文章。 这并不是“满满的小书”第一次创造令人惊讶的团购数据。
从体量而言,它与那些动辄粉丝上百万的亲子、教育大号不在一个级别,但2019年,有许多次,“满小书”团购的书销量都接近或超过了1000套,甚至包括读小库的《名人传记》和《大师名作》这种价格超过700元一套的书。在人们不断感慨公号红利期已过的当下,“满满的小书”以自己的节奏慢慢成长着。更难得的是,它是少有的,将“独立”二字写进简介的公号。满满妈说,她既不希望被利益、人情裹挟,也不希望被读者的期待裹挟,“独立”是她的公号自始至终希望保有的坚持。你抱着什么样的阅读态度去给孩子读书,和你抱着什么态度去养育他,完全是相通的,和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相通的。”这位家藏8000册童书的“发烧友”,究竟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在读童书、写童书?什么样的书令她心动、着迷?在童书江湖游泳5年、当了5年书与读者间的桥梁,她有怎样的观察和思考?以下是一份我们的超长对谈。谈话虽因童书而起,但你会发现,一切的一切,最终都会指向人生。G-还记得你爱上的第一本绘本吗?当时是什么打动了你?那时是因为有了孩子才开始接触绘本吗?M-我买的第一本绘本,是法国作者塞吉·布罗什的《我等待……》。买这本书应该是在2011年或2012年,肯定是在有女儿满满之前。为什么买这本绘本,其实已经记不太清了,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它讲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状态。故事里的人物一生都在等待,等待长大、等待爱情、等待婚姻、等待生病的伴侣恢复健康、等待一段平平安安的生活,然后等待最终的终点到来。2010年,我妈妈突然地患病,很快就去世了,可能有这个原因我在买其他书时注意到了这本绘本。但买回来之后,我并不知道它就是绘本,也不觉得它是一本给儿童读的书,因为整个故事儿童其实是很难理解的。塞吉·布罗什在那本书里用一条红线串起了一个人既长又短的一生,是一本成人才会理解也更有回味的书。所以它虽然是我买的第一本绘本,但是我并没有因为它关注到绘本这个领域。真正全面地接触绘本,还是在2013年年底有了女儿满满以后,从为她选绘本读绘本开始的。G-你是电影学硕士,从爱电影到爱绘本是很顺理成章的事吗?它们有什么共通之处?M-我是在北师大念的电影学硕士,当时研究的方向是电影理论和电影史。从爱电影到爱绘本的确有一些关联性,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首先是电影和绘本这两种艺术形式本身,有不小的共通性。最明显的一点,是它们都在用图像来叙事,只不过电影的工程更加浩大复杂,而绘本相对单纯简短。
电影除了画面,还有包括台词在内的文字脚本、演员的表演,舞美道具音乐等等等等,是各方面素材结合、相互交织融合发生作用,最终形成一个艺术整体。绘本也一样,至少是文字和图画结合在一起来讲述一个故事,文字和图画之间要协奏、互补,两者不可分割。除此之外,电影在用图像叙事时,特别讲究结构、节奏、视角……同时会追求作者也就是导演的个人风格化。而上面这些因素,结构、节奏、视角、风格化等等,在绘本创作里同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兔子雅各的生命颂歌》中,雅各和他所爱的人艰难翻过陡峭山崖的画面,就很有镜头感因为我有过相对专业的电影学的学习,加上本科念的是中文系,这两段学习经历的积累,会让我更加无障碍地进入绘本这个艺术门类,也相对更有辨识力,大概是这样。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当时在北师大,每周可以买大量的碟片,观影量不小,我估计我看过大概2000部左右的电影。
在这个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风格的影像,电影的尺度比儿童绘本要大得多也深入得多,这是一个很长时间的很宝贵的积累。
有这个基础,我会对风格千姿百态的绘本更加敏锐,同时也会更加宽容。一些小众的绘本,先锋的绘本等等,也会引起我的注意。我觉得,不管面对的是哪一种艺术,好的鉴赏能力只能从足够宽的视野里产生。G-最开始写微信公众号“满满的小书”是因为什么?一边带孩子一边写作不是容易的事,起初是什么推动你写?因为我在生满满之前的工作,和出版、书籍都没有任何关系。那时做了差不多7年品牌管理和传播的工作,一直在一种高强度的职场环境里。所以当我生完满满之后,发自内心地想让自己放松下来,就特别投入和专注地带我的小满满,很安静也很自足。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给满满读绘本,我们在一岁之前已经读了不少适合婴儿的绘本。满满大概7,8个月的照片,就是被一堆纸板书围绕着很快乐地笑着。在那种状态下,我基本不了解公号,也不看什么公号,就是单纯地享受着和满满一起读书的快乐。到了满满一岁半左右,因为已经陪她看了很多书,我开始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满满每天读小书”,这样一个小主题,就写今天我又和满满读了什么书,写得很轻松随意,是自己的一种记录。很多朋友喜欢看这个记录,其中有两个朋友,一个是同一个小区的一位妈妈,另一位是我原来的大学室友,她俩就分别建议我说,“你要不要开一个公众号?”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公众号是什么东西?第二个反应是,要写童书的公号是不是得作者特别专业才能写?这就是我那时候真实的想法,因为念过中文系文艺理论电影学电影理论……我本能的反应是,要在文章里评论一本书,即使它是一本童书,对作者的能力都是有要求的。书评人,是有门槛的。但后来朋友们的鼓励越来越多,慢慢就开始考虑要不要尝试一下,就把公号当作一个更大的自我写作和表达的平台,是不是也可以?于是在满满不到两岁的时候,开始写了“满满的小书”这个公号。从名字也可以看出来,这个公号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妈妈育儿号,它就是一个阅读公号,相对纯粹,专注于这个领域。所以我其实是顺水漂流一样,非常自然地走到了这一步。G-这些年亲子教育类的公号海量涌现,以“绘本妈妈”、“读童书”等主题命名的也不少,列书单更是几乎所有母婴亲子教育号都会做的事。你心底希望“满满的小书”有什么不同?你希望你的读者怎样认知、介绍这个公号?M-在我打算写公号的时候,已经有很多教育类和育儿类的公号了,儿童阅读类也有很多,大号也很多。的确,只要是一个内容和儿童有关的公号,都会涉及到阅读的内容,推荐童书,开书单等等。但就像前面谈到的,在评论书这个垂直领域,我的理解是哪怕评论的是一本童书,也是需要一定的专业度的。这样的专业度,和作者个人的视野、积累、能力、态度等等,都密不可分。热爱童书是没有门槛的,许多人都发自内心地爱着童书,这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但是能不能相对中肯地把握一本童书的价值,能不能通过文字将一本书的脉络趣味内涵向读者更好地传递,这对写作者是有要求的。尤其是在这个流量为王、变现为王的公号生态里,读者常常看到许多公号推荐的书单,都是千人一面经不起推敲;或者是某套热门童书上市时,大号小号一拥而上地去推介。这些操作既缺乏童书推荐的专业度和多元性,还存在一个更大的真实性问题,就是它们到底是不是来自号主对这些书的真实感受?对我自己来说,如果一位读者在和朋友们分享我的公号时,会说,“满满妈总是能带我看到不一样的童书”,或者“会很信任满满妈的推荐”,或者是“连我自己都很喜欢满满妈推荐的童书”,我觉得就足够了。G-你感觉公号读者对于亲子阅读、对绘本主要的疑问有哪些?家长们偏好什么样的书?M-大家对于绘本的疑问,最常见的就是实用性问题——“我的孩子遇到了什么问题,想问问有什么书可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一体两面的问题就是,“我觉得这种绘本一点儿都没用!”。
比如,我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我还需不需要读绘本;我觉得这本绘本很低幼,还适不适合我的孩子?……这一类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父母本身对绘本的了解还停留在低幼读物的阶段,大大低估了绘本的价值。
比如我的孩子怎么总是反复读一本书?一类书?比如我的孩子在这个阶段突然什么书都不要看了怎么办?……父母把这些很细节的,阶段性的问题放大了,产生了焦虑。G-公号写作有没有让你困惑的地方?你觉得怎样与读者沟通是好的沟通?好的沟通会影响流量吗?M-公号写作和我们以前所理解的传统写作是完全不同的形态。这中间需要转化的首先是号主自己,需要摆脱对传统写作的那种执念。公号文章需要更短更直白,然后同时逻辑要更清楚,观点要更鲜明。但是同时我也认为,如果是一个个人为主而非团队运作的公号,那么文章仍然要有号主自己的风格,从选题到行文都需要保持这种风格。这种风格不是随便找一个编辑或者助理就能模仿、复制的。这是个人原创号的价值所在。和读者的沟通就是真实坦诚了。个人公号要有自己的态度,不需要讨好所有读者,但是需要珍惜和认真对待真正喜欢自己公号的读者。G-怎样平衡“推荐”与“商业”?团购童书你的选品标准是什么?不过可能要先谈谈我的公号介绍上,一直放在最前面的两个字——“独立”。“独立”就是我希望不论在什么时候,我写文章推荐书也好,团购书也好,都不会被太多别的因素影响。比如首先不会被利益裹挟,不会因为什么书好卖就去写什么书,相反绝大多数特别好卖的书我都不会推。第二我不希望它会被人情裹挟。因为写了好几年,也有了很多出版圈、童书圈的朋友,但我尽量不会被人情裹挟。我喜欢什么书就会特别激动特别主动地去写,相反如果不是那么喜欢,我也会明确地表达。第三,我也不会被读者的期待所裹挟。我不会因为读者可能特别喜欢什么书,就去迎合这种需求写什么书,更不会利用读者的某种需求去推销一些书。独立性我觉得是很重要的,它会是公号的一个特点。很多读者刚刚看公号很难辨别,因为现在公号实在太多了,但是久而久之,他们会发现这个号主在选书上有自己独到的一面,会慢慢有真正的信任产生。满满妈曾在公号推荐过法国著名图画书大师克劳德•旁帝和其作品,让很多读者认识了这位大神级的人物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平衡:个人爱好和公众爱好的平衡。我自己因为接触到的童书更多范围更广,会喜欢一些很小众的书,或者文学性特别强的书,这一类我个人即使非常喜欢,也可能不会在公号上特意推荐。因为绝大多数普通读者,确实没有必要像发烧友那样收集那么多类型的童书,书实在是太多了。
大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书呢?是那些能够把发烧友和普通读者都同时吸引过来的书。在童书这个领域,最好的那些书,是完全有这个能量的。比如去年我们推荐过的吉竹伸介的书,或者我们公号读者都特别喜爱的《包姆与凯罗》那套书,等等,就是这样的代表。童书发烧友也好,普通的读者也好,都会为它们的魅力折服。所以有读者会这样评价,“满满妈推荐的许多书,既不曲高和寡,也不会流于大众,是真的让大人和孩子都发自内心喜爱的书”。
这是一个让人非常开心的评价。我会不断去寻找这样的书,努力把握这样的平衡。G-2016年左右公号团购童书曾被认为是有可能制衡电商的新渠道,很多大号一小时团书量就达好几千,此后又迅速回落。你亲历这个过程,有怎样的体会和观察?“满小书”的团购轨迹似乎与之不同?M-就像前面所说,在我开始写公号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告诉我过了红利期了。但是当时我的公号根本不考虑这样的问题。我有将近2年时间基本是一周更新一两篇,也完全没有团购,更多是作为个人博客存在。所以别的公号一套童书能卖多少量能赚多少钱,都不怎么关注。后来开始做团购,也慢慢听到各个方面的声音,比如公号团购是如何迅速下滑,童书的团购尤其变得艰难等等。但这些问题和我们公号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大。根本的原因是,到目前为止“满满的小书”也仍然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个人号,根本谈不上有没有搭上红利快车,我们就是很安静也很自在地一点一点做。所以我们的粉丝也好,团购也好,数量来看都是一直在上升。去年一年,公号也有不少的书销量接近或超过1000套,其中还包括读小库的《名人传记》和《大师名作》,这种价格很高超过700元一套的书。
上周刚刚结束的凤凰阿歇特的转型特促,几天的销量更是超过了4000个订单,累计超过16000套书。这样的销量相对于我们的粉丝数量来说,算是很不错的表现。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一直有非常好的粉丝黏性。这两年很多读者在微店下单都累计超过30单、50单、100单甚至150单,他们一直给予了公号很多的信任和支持。从2018年开始,我也注意到一个明显的变化,读者们变得越来越有判断力。他们也开始认识到哪些公号是流量号营销号;哪些公号有号主真正个人的、有意义的一些东西,他们会有所选择。所以虽然公号现在也还很小,但是它一直在慢慢地发展,比较良性。G-有没有哪些书是被“满小书”发掘才被众人所知的?你是怎样发掘这些书的呢?M-谈不上发掘吧,其实公号一直在做的是桥梁的工作。首先肯定是各个童书品牌的版权编辑们,他们去发现发掘了各种各样世界上最好的童书,付出努力引进到中国。
中国可能是现在唯一一个能够在同一时间,看到全世界各个地方各种各样童书的一个市场,而且数量非常巨大,其实作为读者是很幸运的。而我所做的工作是什么呢?就是一下子进入市场的童书太多了,每年的新书也太多了。
有很多很小的童书品牌,书非常好,但他们就是默默无闻很难被人看到。然后我机缘巧合正好看到了,经过我的推荐,就可能会有更多的读者,能够看到它们。比如前段时间我推荐过一本法国绘本天后海贝卡·朵特梅的新书《兔子雅各的生命颂歌》。
那本书是极好的作品,但是知道的人极少。我写了一篇文章介绍它。写之前我也没有去了解这本书背后是谁引进的,纯粹是因为喜欢就写了。写完之后,不仅是读者们喜欢上了这本书,很快这本书的引进团队也主动联系到了我,这样,从读者到评论者到编辑到作品(甚至可以到作者)的通路就被联系起来了,一本好书也有了更多的机会被更多人看见。满满妈最喜欢《兔子雅各的生命颂歌》的一页:海滩上,众人正缓缓走回岸边,而雅各小小的身影,远远地背对着人群,独自望向杳不可及的远方……我之前曾写过,“每一本书印出来的时候,都在等待它的读者;是阅读,真正赋予了一本书生命”。
通过我的推荐,可能会让更多好童书有被读者阅读的机会,我做的就是这样的桥梁的工作。G-你怎么看待童书推广这个圈子?“阅读推广人”这个名号似乎门槛并不高,四处存在?M-童书推广在中国,现在确实蛮热门的,“阅读推广人”这个标签也的确被用得太滥了。我常常和我的读者妈妈说,她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荐书人,她们都可以把自己对一本童书的喜爱,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说不定就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爱上童书,这想想就是很棒的一件事。但如果不是友情推荐,而是准备给自己贴上“阅读推广人”的标签,要以此作为全职或兼职的工作,那么相应地,就需要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很长时间里我都拒绝给自己贴标签,一直到去年年底,为了提高公号的辨识度,我开始在介绍里加上了一个标签,“童书发烧友”,这里面有单纯的热情在,我挺喜欢这个标签。我也注意到童书推广这件事,在许多相关机构的推动下慢慢在规范化,这是挺好的变化。G-你自己在阅读时会特别信任哪些“阅读推广人”的推荐文章?为什么?M-国内的话,我自己会特别信任阿甲老师,姬炤华老师,彭懿老师,台湾的宋珮老师等等。
阿甲老师,是国内最早开始真正研究童书、推广童书的前辈,他对童书的发展历史,国内外童书的现状,都有很深厚的积累。姬炤华和宋珮老师呢,他们对图画书的解读会更多从图画的角度出发,谈得细致和专业。国内目前大多数写童书评论或者导读的文章,仍然都是个人感受派居多,所以每次看到从图画角度进行的专业解读,都会觉得很受益。彭懿老师更多是以童书译者、作者、摄影家等等身份为大家熟悉,但其实彭懿老师也写过不少图画书阅读的工具书,也研究过宫泽贤治的童话,他的这些文章也都很有价值。
G-到现在为止,你大概读过了多少绘本、童书?和孩子共读的有多少?如果请你选出自己心中的TOP10,会是哪几本?M-我自己大概读过多少本还真没有算过,家里大概有8000本左右的童书,绘本类的大部分都读过,儿童文学类的也不断地在读。和满满一起读过的,估计不到一半吧,因为她还很小只有6岁。选出10本太难了,每年让我选出10本都非常难。我很少写自己最爱哪本书这样的话,因为好书实在是太多了,当你了解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没有了解的还有更多。以刚刚过去的2019年为例,如果要列出年度top10都是非常困难的事儿,我可能大概会写:G-哪些作家、画家对你而言有特别的意义?为什么格外喜欢他们?比如说我很喜欢已经去世的英国名家约翰·伯宁罕,也很喜欢美国的新生代菲利普·斯蒂德夫妇,等等。他们从不同角度,在不断拓展和深化人们对绘本的理解,有的是从主题内涵上,有的是从艺术探索的形式上。
即使是成人,只要是对绘本没有先入为主的偏见的成人,都会被他们的书触动。像约翰·伯宁罕,他不少童书的内核,其实相当严肃而饱含悲悯,他会思考儿童很多方面的困境,而且很多困境就如同成年以后的许多人生问题一样,可能就是无解的,但是他用他的方式尽量去给儿童以安慰,并且毫不留情地推动成人去反思。对这样的作品,只能是表达我们的敬意。菲利浦·斯蒂德夫妇呢,又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书总是格外宁静而抚慰人心,也有很强的文学性,我很喜欢这样的书。菲利浦·斯蒂德夫妇创作的《为月亮先生演奏》充满了治愈这些作者的书如果仅仅被定位为儿童绘本的话,价值是被远远低估了。G-怎样看待绘本的“功能性”?大部分家长还是常常希望一本书能解决孩子的某个问题,你觉得真的可以解决吗?哪些是能通过阅读解决的事,哪些不是?原因就是,我觉得很多问题不是靠阅读来解决的,它靠的是家庭在方方面面给予孩子的影响和帮助。比如说小孩子怕黑,小孩子不喜欢刷牙,小孩子内向……等等这些问题。绘本可以给家长提供一种方法,但是孩子最需要的还是父母的支持。父母通过阅读这一类解决某个问题的书,可以去更加接近孩子的心灵,更加了解他的恐惧或者抗拒到底来自哪里,然后再通过持续的努力去帮助他解决。没有后面这些努力,一本绘本也很难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我不希望放大一本书的功能性,所以我也很少推荐这种功能性的图书,而且这一类书单也非常容易找到,比如说情绪管理类的图画书,在网上随便一搜就有无数书单写过。功能性图画书是有价值的,但它不是图画书存在最主要的意义。我一直在强调的一个观点是,图画书,不是用来教导儿童的。那它是来干什么的呢?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在一个家庭内部,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情感交流的“场”。爸爸妈妈给孩子读故事,围绕一个故事展开各种各样的讨论,做各种各样的游戏,爸爸妈妈首先都是全身心“在场”的。
当我们投入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也是非常积极而愉悦的。这种“在场感”,会让身处其中的父母和孩子都感到最大的幸福。与此同时,经由这些故事,父母和子女之间会更加了解彼此。
共读提供了一个到达彼此心灵深处的最好的通路。这种愿意和家人去交流,愿意对彼此敞开心扉的状态,会储备下很多的能量、信任和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子女之间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隔阂、矛盾,而幼年时储备下的那些能量,会更好地支撑这个家庭走过以后所有可能的困境。这才是阅读好的绘本,进行好的亲子共读,最本质的,最重要的“功能性”,而不是如何去解决那些细枝末节的问题。M-目前国内引进最多的童书,主要是美国日本,然后是英法德,这些国家的童书仍然占了绝大多数。
现在慢慢也能看到更多国家更多地区的作品,比如加拿大、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波兰、巴西、韩国、以色列等等。希望以后可以看到更多国家更多民族更多元的童书。《山中》出自西班牙创作者之手,图画给人无拘无束之感,似乎身体和心灵都被释放另外现在国外,数字类童书已经越来越多。借助平板和手机的呈现,这种童书有更丰富的交互性,让孩子们可以更多地投入进去,甚至创作自己的故事。这一种形态目前国内还没有看到。G-除了对于孩子,你觉得童书对父母自己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吗?你读柳田邦男的“大人也要读图画书”很有触动,主要是触动了什么?M-对,我是很赞同日本的社会学家柳田邦男先生提出的这个理念——大人也要读图画书,也就是绘本。我的感觉是,因为中国和日本的国情、发展阶段都完全不同,所以现在如果让所有中国的成年人都要来读图画书,可能还不太实际。但是至少,妈妈们,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所有的妈妈们都来读一读童书。它会让你发生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对妈妈自己的改变。在共读中我认为最大的一个误区是,很多人都认为,这些绘本都是“给”孩子读的,是我在“给”我的孩子读书。而我一开始就不是这么认为的。在满满两岁三个月的时候,也就是刚写公号不久,“凯叔讲故事”约我写了一篇谈亲子共读的文章。我就写了《两岁2000本图画书,一个绘本妈妈的共读指南》。当时这个标题并不是说满满已经读了2000本书,而是那个时候我们家的绘本已经超过2000本了。为什么屯那么多,原因首先是,我自己也想看!亲子共读并不只是给孩子读书,它其实是你“和”孩子一起读书。读绘本这件事对绝大多数的妈妈而言,同样是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有无限的养分可以汲取。绘本阅读会让妈妈们有更加出色的审美,有更开阔的视野,也会变得更加敏锐和宽容,这些改变,最终都会作用到家庭身上。更重要的呢,我觉得妈妈们自己,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其实是很需要有一种方式去脱离日常的琐碎的。每天都照顾和陪伴小孩子,虽然会有很多乐趣,但同时也会让人有失去自我的不安。这种时候,绘本对妈妈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休憩和庇护。你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抽离,可以一起沉浸在自由和愉悦的氛围中。
那样的时光对妈妈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安慰,要好好享受其中,千万不要错过。G-写什么样的文章让你觉得最有价值感?怎样的阅读理念是你最希望传播的?M-写亲子共读的文章,归根结底是想传递一种阅读观,那其实也是一种育儿观。
你抱着什么样的阅读态度去给孩子读书,和你抱着什么态度去养育他,完全是相通的,和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相通的。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关于绘本的结尾是不是一定要善恶分明。我先谈到了如何去理解一本童书的整体风格。如何从氛围出发,去辨别人物是善是恶,去思考故事的结局是好是坏。
这些内容是希望帮助读者可以更好地去理解一些童书微妙的不确定的趣味,增强文本辨析的能力。然后我还谈到了,我们对一本结尾模糊的绘本的理解,往往也建立在我们对整个人生的态度之上,我们是倾向于乐观还是悲观,我们是倾向于松弛还是严苛,我们是倾向于同情还是批判……我想传递给读者的是,真正伟大的绘本作者,他们会将图画书提升到文学作品的高度。而文学作品的价值,就是让我们得以窥见人生繁复多义的全貌。
通过好的阅读,我们内心的困惑将一次又一次找到同类与回应,让我们更加清醒的同时,也让我们更有勇气。我最愿意写的可能就是这样的文章。虽然这一类在公号上的阅读量都偏低,但是我现在已经不太介意这种数据了。
因为很多读者会写来留言表示真心喜爱和感谢这一类型的文章。能够影响到小小的一部分人,就足够了。对了,那篇文章谈到的书,是凯蒂·克劳泽的《爸爸和我》。|延伸阅读:
2岁宝宝2000册图画书!一位绘本妈妈的共读指南
也欢迎添加满满妈的个人微信manmandexiaoshu,新浪微博“满满妈2019”,一起聊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