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4:退而未休名千古

点击关注→ 每日一首古诗词 2021-02-28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46ynjk1n&width=500&height=375&auto=0
 

画外音:在前面的节目当中,我们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欧阳修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欧阳修才华横溢的绝世文采,极富正义感的政治良知,耿介不屈的人格,甚至两次令人啼笑皆非的绯闻案,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天的节目中,康震老师将对欧阳修的人格与历史功绩进行一个小结,除了一篇篇传颂千古的妙手文章之外,欧阳修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精神财富呢?

 

康震:

  欧阳修在我们的心目当中,对大多数人来讲,当然他首先是个非常杰出的文学家,可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欧阳修不仅在北宋的文化史上,而且在中国的文化史上都是一个顶尖的人物,他对于后代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欧阳修能诗、能词、能文,能为史学;能为经学;能为文学批评;能为金石之学。跟大家说句这样的话吧,一个作家,他未必能做学问;一个学问家,未必能从事文学创作;一个诗人,他未必能够从事文学批评;一个所有这些都具备了的人,他可能未必能够进行史学的研究。所以能够把这所有的一切都**于一身的人,我们对他的评价就既要慎重,同时又不可不抱着一种敬畏之心。

 

  王安石也是旷代的大学者、大政治家,他对欧阳修的评价是非常精准的,他说什么?说欧阳修:

“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

 

  用我们现在的话怎么讲呢?一个人,他自己有深厚的底蕴,有高远的见识,有非常丰厚的学问,这样的人写出文章来、讲出话来,他的思想必然是超越千古的。这样的人他必然的具有一种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而且特别是对欧阳修来讲,他一直到死,他的这个气质都没有改变过。欧阳修对后代,对他当时那个时代,首先的一个影响力就是他的人格,但他的人格是从哪来的呢?是从他丰厚的学养,是从他的高远的见识当中来的。我们都知道,晚唐五代以来,因为战争太多,流离失所太多,社会道德伦理普遍地沦丧,所以欧阳修首先一个重大的意义在哪里呢?他以他高洁的人品,以他刚直的人格,为当时的社会树立了一个典范,这就好比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为士大夫人格的确立、理想的施展指出了向上的路,这是非常重要的,是时代的标杆,是社会的典范。

 

  欧阳修人格里边首先第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他性格刚正、做事直道,不拐弯,宁折不弯的一个人。我们在前面讲了那么多,对欧阳修这个特点已经很了解了。欧阳发,他(欧阳修)的儿子,在回忆他的父亲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说他的父亲“虽祸患在前,直往不顾。”前面就是有一个大坑,有悬崖峭壁,我都往下跳。我敢,为什么我敢呢?因为我的心正,因为我的心是忠诚的心,我敢于为国家献出我的生命,我在所不惜。

 

  有一年,宋英宗在位的时候,在朝廷上为一个官员的任命争执起来了,争执的双方是谁呢?这是宋英宗,这边是中书里边的宰相,这边是谏官。比方说我们要张三做这个官,谏官是反对的,中书是赞成的,皇上站在哪一边呢?宋英宗是站在宰相这一边的。这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宋英宗就斥责谏官,说什么呢?已成之事,何可改议?不要再罗嗦了,事已经定下来了,哪能说改就改呢?欧阳修当即纠正宋英宗的话,说你这话说得不对,说不是因为事情定下来就不能改的,是因为事情要在情在理,所以不能改。您这话没说对,虽然你是向着我这边的,但你这话说得没有原则。宋英宗后来又说,谏官他们想要夺权。因为谏官他就是给皇上提意见的,就是给朝政提意见的,所以有时候话也说得很直,说得宋英宗给怒了,说谏官想要夺权,他们想要干嘛?超越自己的职权吗?欧阳修马上反对他,开始为自己的对立面辩护,说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从古以来,谏官都是要直言谏事,他们只是就事论事,为什么就事论事呢?只有他们敢言了,你这朝政才能端正,他只不过是跟我争论这件事情,你怎么能说他要想夺权呢?长此以往谁还敢说话?您这说得就不对,虽然今天您站在我们这边,但我照样还说你。直吧?直在哪儿啊?他占理。可是问题是这个世道太坏了,占理的人不敢说话,所以歪理就出来了。欧阳修只是说应该说的话,而且他一片忠心,所以宋英宗听了以后心说那今儿你是两边都占理,你都不得罪,挺好。

 

  可是你知道欧阳修这样做,他的确是有他的道理的,欧阳修不怕贬官,为什么?他有个信念,他说“以言被黜,便是忠臣”。我如果因为我的话说得你不爱听,我说的真理你不爱听,我被贬了,我告诉你,我才不会颓废呢,我才不会颓丧呢,我告诉你,我是忠臣。

 

  所以欧阳修被贬不像别人,他一点都没有被贬的那种心理,而且他坚决反对他的同事们被贬之后就作出那种“戚戚之文”。什么叫“戚戚之文”呢?说写点文章发发牢骚啊,说生活很苦闷,心灵很孤独,是吧,渴望得到对方的同情。没有。欧阳修认为凡是见我被贬的人,到我跟前来表达同情心的,那都是不了解我的。我告诉你,真理在我手中,我就被贬了,我还是真理的掌握者,总有一天真理放出光芒,我的道理就可以彰显于人世。

画外音:欧阳修的直言敢谏、宁折不弯是一股涤荡朝野的正气,但有时不免也会伤害到自己,但他并不畏惧,更不曾改变初衷。一般来说,拥有这样性格的人对人对事难免苛刻,那么欧阳修是否是一个刻薄的人?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他又会如何面对呢?

 

康震:

  欧阳修虽然直,但他襟怀坦荡,宽以待人。因为我们知道一般比较执拗的人,他怎么样呢?他严于律己,他也严于律人。这种人比较吓人,他严于律己,他要能宽以待人,这比较好。他两面都严,生活的空间就变得很小了,人们不爱跟这种人打交道。可是欧阳修不是,欧阳修是严于律己,但是他宽以待人,他是个很真诚的人。当时在朝廷里头流传的一句话,叫朝廷里面有“四真”之人,什么叫“四真”之人呢?当时的富弼在中书做宰相,欧阳修做翰林学士,胡宿在太学,包拯做御史中丞,所以当时的人说,富公是个真宰相,欧阳修是个真翰林学士,胡先生是个真先生,包公是个真中丞。

 

   “富公真宰相,永叔真翰林学士,胡先生真先生,包公真中丞” ——欧阳发【先公事迹】

  意思说,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是既真诚又真实,同时又是非常刚正的人,时人谓之“四真”,这是很高的评价。

  他“真”到什么程度?他宽容到什么程度?我讲两个例子,一讲大家就明白了,大家都还记得欧阳修的第二次绯闻案件,那是非常倒霉的,谁告的他呀?就是当年依附他,想踩着他的小肩膀往上爬的蒋之奇,这个蒋之奇告了他一通,最后也没告倒嘛。后来欧阳修就到青州做知州,事情就这么巧,蒋之奇的亲弟弟蒋之仪就在青州下属的一个县做县令,他得罪了当地的官员,这些官员一看机会到了,就赶紧给欧阳修说他(蒋之仪)的坏话,这人太坏了,这个人干了很多的错事,做了很多的坏事,你看他哥哥就不是好人,这个亲弟弟也好不到哪去,正好嘛这不是?千载难逢,你整他。按一般人,就坡下驴也就把他整了,欧阳修没有这么做,欧阳修通过非常严谨的调查以后,知道这个蒋之仪没有什么大的过失,所以力排众议,全力地保他,蒋之仪才没有因此获罪。给大家说句实话,他到快60岁的时候让那蒋之奇告了他一通,泼他一身的脏水,很多人恨都来不及呢,哪儿还可能宽容呢?可是在这个问题上,他是秉公而断,这是快60(岁)的时候那桩绯闻案。

 

  你还记得第一桩那绯闻案的时候,就是他30多岁快40岁的时候,当时主持办案的一个人叫陈执中,这是宰相,陈执中当时要往死里整欧阳修。可是陈执中后来也没得着好,朝廷里边很多的官员都弹劾他,说这宰相太糟糕了。欧阳修也不例外,欧阳修上表朝廷弹劾这个陈执中,说他什么呢?说这个人他做宰相,私人和公家都受损失,天下老百姓流离失所,而且这个人曲意奉迎,专门就是给皇上说好话。总而言之,不学无术,曲意奉迎。他做了宰相,天下老百姓就算倒了霉了。什么话都说了。当然不是欧阳修一个人弹劾了,大家归堆儿一块儿去弹劾他,最后就把这陈执中给弹劾掉了。陈执中在这之前跟欧阳修是不来往的,欧阳修去拜见陈执中,陈执中是闭门不见,后来欧阳修也不理这陈执中。这次把他弹劾下去了,按理说大快人心,作为欧阳修本人也觉得出了一口气,可是紧接着有个问题,他被免了宰相之后,他要被外放到地方上去做官,去做官的时候要由翰林学士起草一个什么呢?一个制文,这个人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长处,现在皇上任命他做什么什么官,对不对?就像一个任命书一样,得写呀,这谁来起草呢?欧阳修负责起草。那陈致中一想,完了,他要起草这任命书,那不得给我写成个鬼啊?就是这没好,这词儿肯定好不了。大出他的意外,欧阳修在这封任命书上怎么说的?说陈执中此人

  “杜门却扫,苦避权贵以远嫌;处事执心,不为毁誉而更变”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

  这个人有个特点,做事情凭的是良心,不会因为外力而改变自己的内心。这个人还有个特点,不畏权贵,离权贵稍着远远的,这俩特点。

 

  这制书一下来,陈执中不知道是应该吃惊呢还是应该感动呢?还是应该觉得奇怪呢?他就觉得不应该呀?太不应该了,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太意外了。他就给别人说,说老天爷啊,就是跟我相交甚深的人都不能了解我这个特点,怎么会是他呢?我恨不能跟这个人结识得早。他就把那个任命书“复印”了一本,送给他的门客们。

 

  你看,前后两桩绯闻案的操办者应该说对他的伤害是巨大的,但是欧阳修以德报怨。这个人品不是说别人吹起来的,而是要通过很具体的事情你才能够看得出来。

 

  还有那个宰相我们说过多少次了,吕夷简,那老宰相,就老不下台的那个,后来让范仲淹、让欧阳修他们给轰下台的。吕夷简的儿子吕公著后来也步入政坛,欧阳修的官职比他高,欧阳修不但对他没有打击报复,反而多次向朝廷推荐吕公著,认为吕公著可堪大任,可堪什么大任呢?能够为皇上负责起草诏书,这是非常重要的职责。

 

  这个人襟怀坦荡,这个真的很值得我们在座的朋友学习。应该说欧阳修在这一生当中,政治上不知道别人给他塞过多少的绊脚石,可是呢,他都能够以宽广的胸怀来看待。

画外音:这些曾经伤害过欧阳修的人,我们不能说欧阳修没有过抱怨或者憎恶,但他以绝对正直的人格品性秉公执事、以德报怨,不仅征服了对手,更征服了人性的自私,展示了欧阳修高洁的人格,正是这样一位欧阳修才能够引领北宋文坛,成为一代宗师。那么,作为老师的欧阳修在提携后学方面又有着什么样的成就呢?

 

 

康震:

  欧阳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品质,也是很多学有所成、很有地位的老前辈们值得学习的,他奖掖后进,这个太厉害了,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北宋文坛的宗师,就是他乐于奖掖后进。

 

  像我们所熟悉的曾巩,就那“八大家”里头我们背着背着老想不起来的那个,这个曾巩啊,说句实话,要不是有欧阳修的奖掖和提拔,他很难出头。他前面几次考科举都考不中,欧阳修就多次给他写信,勉励他、鼓励他,并多次给别人讲这是我自己最得意的门生。曾巩家境很贫寒,欧阳修也多方地给他经济上的资助。

 

  还有王安石,王安石是很骄傲的人啊,曾巩把王安石介绍给了欧阳修,希望王安石多多地跟欧阳修交往,可是王安石是一个比较骄傲的人,他不愿意去主动地拜访和结识这个欧阳修。就在曾巩给他推荐完之后,过了十年以后,两个人才有机会见面,这一次一见面,欧阳修立刻向朝廷推荐了王安石。

 

  这就是说对像曾巩这样家境贫寒的,跟自己性情比较相近的年轻人,他当然乐于推荐。对于像王安石这样比较各色的人,但是有才华,他依然推荐。对像吕公著这样,虽然他的父辈迫害过自己,但他本人于国、于家、于社稷有用,他也乐于推荐。所以我给你讲,这就跟前边他那个直是一样的,他乐于奖掖后进,根本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呢?只要是天下之英才;只要是人品端正;只要是对国家有用的,我就推荐,我不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这极为难得的、纯净的、纯真的人品。所以怎么能说四个真呢?他真就真在这个地方。

 

  还有苏轼,不光苏轼,那“仨苏”,他爸爸苏洵,苏轼、苏辙。苏轼和苏辙咱不用说了,他本来就是欧阳修(做)主考官的时候考中的,是他们的老师。那苏洵从来就没做过官,他之所以他的文章能在京城里边广为人知,一夜之间名噪一时,主要是由于欧阳修的推荐。可你大家要知道,后边我们讲到苏洵的时候会说到,苏洵最早结识的是四川的地方官叫张方平,可张方平跟欧阳修关系并不好,张方平就把苏洵介绍给欧阳修,欧阳修并没有因为他跟张方平的关系很一般就冷落了苏洵,反而是反复地推荐给朝廷,反复地誉扬苏洵的文章,苏洵这样一个布衣才能够在诺大的京城里边,他的文章才能放出光彩。

 

  你看,这个王安石、曾巩、“三苏”这宋代就六大家,那五大家都跟他有这种渊源的关系。你说,一个杰出的人物如果他有宽广的胸怀,那就会有千百个杰出的人物涌现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杰出那是不行的,一枝花成不了春天,这枝花出来了引得万紫千红,这才叫春色,欧阳修就是这第一枝报春的花。

 

  大家说那欧阳修乐于奖掖后进是不是我给他写篇文章、我给他说两句好话,他就给我推荐了?否。褒贬,他是有原则的,这原则还很铁。他的朋友石介,前边我们曾经讲过这人,死倔死倔一个人,这石介头一次见欧阳修的时候就给他写了一篇文章,欧阳修看了以后提了两个很尖锐的意见:第一,你这文章文法很奇怪,语言呢也很狂傲,而且自恃太高,自诩太高,对这个时政诋毁的太多,不可取。第二,您的字太奇怪了,我认不清楚。我不知道您为什么要这样写字?实际上我们知道石介这个人写文章和写字他有个特点是什么呢?他就要标新立异,这是他的特点。当然石介跟他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他说话很直,我就事论事,我不针对你这个人,你做得不对我就要给你指出来。

 

  曾巩,这是他很得意的学生了吧?曾巩啊,请他给自己的祖父写篇墓志铭,这个你要写墓志铭之前,你自己得先写一篇你祖父有哪些事、有哪些事,你的先祖的先祖的先祖都有些什么事,你写给这欧阳修,他照着你这个,他才写啊。你以为欧阳修就是你拿来什么我照抄一下、换个语气就行?不是。欧阳修看完之后说,你写的这些你先祖的先祖的这些事啊,我查了,都不靠谱。他是史学家,他说我认真地查了之后,你的很多的材料都颇虚妄,所以他在写墓志铭的时候,有些材料他用了,有些曾巩提供的材料他就没有用。曾巩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论述士族的,欧阳修看了之后毫不客气,说你写的这些东西我觉得顺序有问题,年代有问题,很多的元素都很混乱,所以你得重写。

 

  所以我跟你讲,这欧阳修他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他很正直,他很刚直,但是他又很宽容。他善于奖掖后进,但是他对年轻人要求又很严格。所以你要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你有个困难的地方,就是你的人格必须要健全,你的人格要健全了,你才能够了解他的内心是在想什么。你要老是揣着一颗私心,你老觉着这老头子他对我有成见,完了,那你要跟欧阳修打交道,没法打交道。因为欧阳修是本着一颗公正的、刚直的心在跟你打交道,他跟你说的话都是很真诚的,但是你要是揣着一颗私心,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那你不可能跟他成为朋友,你也不可能成为他的学生。

画外音:正因为欧阳修无私的帮助与提携,才成就了今天“唐宋八大家”的集体阵容,也彻底改变了北宋文坛的格局。作为文学家的欧阳修,我们多数人所了解的仅仅是他的妙手文章,那么,在文章之外,关于读书,关于做学问,欧阳修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心得?又能给今天的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康震:

  欧阳修他能够对别人要求严格,首先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是个克己奉公、精益求精的人。他年轻的时候被贬到夷陵县做县令的时候,查以往办过的案子,发现冤案、错案非常多,他就感慨,感慨什么?说这么一个穷乡僻壤的县里边都有如此多的冤假错案,那全国这样的案子不知道有多少啊,所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从今往后我为政不敢有一点点的疏忽。

 

  大家还都知道,他跟范仲淹的关系比较好,范仲淹把吕夷简给得罪了,被贬了。他自己不是写了一篇《与高司谏书》吗?就把那个谏官骂了一通,说那是“君子之贼”,他自己也被贬了。后来,范仲淹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提出也要提拔欧阳修,欧阳修坚决地拒绝了,他讲一句话,说什么呢?说,

 

  “吾初论范公事,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欧阳发【先公事迹】

 

  我当初支持你,我骂了高司谏,那是出于公心。高司谏不是个玩意儿,我骂他不是为我,也不是为你,是为朝廷。因为高司谏,这个高若讷是朝廷的耻辱。我告诉您,您现在又做大官了,我这个人有个特点,我可以与你同退,但我不与你同进,这是我的原则。那要一般人的话,好嘛,您发了,是不是?我跟着您小发一下总行吧?不。你发你的,我走我的。这叫什么呢?这就是一种克己的精神,一种奉公的精神。

 

  这种克己奉公的精神到了文学创作上就变得精益求精。欧阳修说我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哪“三上”呢?“马上、枕上、厕上。”

 

  “予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欧阳修【归田录】

 

  我骑在马上的时候脑子还在想,这文章应该怎么改、怎么写;我躺到枕头上了,眼睛还没闭上,我脑子里还在运动,怎么写;我上着厕所,我还在想这文章怎么写。那就是说无时无刻都在琢磨着文章应该怎么做。

 

  “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陈师道【后山诗话】

  写文章要多看;要多商量;要多写文章,别人问他说,您老人家文章为什么写得那么好呢?唯勤读书而已,多工而已。

 

  “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苏轼【东坡志林】

  多读书、多写多练,就跟念外语似的,你多练,最后成绩就能提高。

 

  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天才,从来不这样认为。后人曾经记录说,欧阳修就是写一二十个字的那样一种,比方说一个请柬、一个便条,都要起草一个稿子。那就是对文章这个事他非常重视,对文章负责任,说到底是给谁负责任?对自己负责任,对对方、对读者负责任。他自己给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编文集的时候,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要看数十遍方才最终定稿。

 

  他的字本来是写得不错的,欧阳修其实是个书法家,只不过他那些成就太多了,其实对这样的人来说,你添个书法家跟去掉书法家都无损大雅。他字写得很好,朱熹还有包括当时的很多人都对他的书法很称赞,但他自己从来不以书家自居,他从来不愿意给别人写可以刻上石、刻上碑的那个字,他不写。这当然是一种谦虚,但是也说明他的水准是很高的。他所要认为能达到书家的那个水平,也许在我们看来,那都得成多大的书法家。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

 

画外音:欧阳修不仅是文学家,更是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在史官欧阳修的眼中,他会如何看待名与利?赢得了生前身后名的欧阳修曾经一度扬名异域,这种文化的力量不仅能教化人心,有时也能救命,这是为什么呢?康震老师又会如何评点欧阳修呢?

 

康震:

  我们知道,宋代的时候给唐代修史,叫《新唐书》。这个《新唐书》有两个人在负责,其中列传的部分是当时著名的史学家宋祁负责,其他的部分由欧阳修来负责。那么宋祁修在前,欧阳修修在后。也就是说,之前这工作一直由宋祁来做,他主要负责的是修列传部分,对不对?那么到了欧阳修的时候呢,修列传以外的东西。但是当时朝廷认为,这个弄成两部分不好。欧阳修当时官大、名气大。规定,你把那列传部分统筹统筹,最好能文体统一在一起,就由您一个人来负责了。欧阳修说,宋祁是我的前辈,而且这个写文章修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怎么好用我自己的意见把他的意见统一来了呢?他就没有再改动列传,维持原来的样子。可是你知道宋代它有个规定,这个修史书,官修史书最后署名作者的时候,谁的官大,就只署他的名字。你比方说,这个欧阳修比方说他是个正部长,这个宋祁他是个副部长,你宋祁就是写了,对不起,只能署欧阳修一个人的名字。这不是欧阳修自己非要这么做的,是当时朝廷这么规定的,但是欧阳修就很不以为然,他说什么?他说宋公修这个列传修得时间很久了,我怎么能掠其功呢?我怎么能夺人之美呢?不行。我们两个一起署名。这种做法是极为少见的,所以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很高。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可是像欧阳修这样的不但没有相轻,反而相重。我讲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作为一个文人,他身上却没有很多的那种小文人的坏毛病,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个大文人,他是一个名垂千古的思想家。对欧阳修来讲,我对我的文章尊重,我对我的合作者尊重,那就是对历史的尊重。所以我们说,欧阳修的人格和人品之所以被王安石如此地推崇,那就是由于这一件一件的小事才能看得出来。

 

  欧阳修从政几十年,一直都是在风口浪尖上。他早年的时候参与庆历新政,后来也并没有反对熙宁变法,他只是在一些具体的政见和做法上与王安石不一致,但他本人不折不扣地是要维新的,是要创新的这样的政治家,所以他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他是在韩愈之后又一次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我现在一说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好像很简单,大家要知道,宋诗的调子,宋词以后的发展的轨迹,宋代散文的基本的品格,基本上都是由欧阳修以及他的学生苏轼奠定的。我们知道,欧阳修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史学家,在二十四史里边,他是为数不多的一个人参与了其中两部史书修撰的作者,这是非常不简单的,《新唐书》是他参与编撰的,而《新五代史》是他一个人独立撰写的。他是一个著名的经学家,他对于经学的研究推动了宋代学术史的发展。我刚才说了,他还是金石学的开创者。欧阳修是一个开风气的人,他涉猎的领域很广泛,但是可能在某个领域上他纵深度不够,这不要紧,一个开风气之先的人,他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给后人提供阶梯和肩膀,当他对一片新的领地开垦之后,后来的人知道怎么沿着他的足迹朝前走,这是最重要的。

 

  欧阳修自己不但富于创作,而且善于组织后来者一起向前进,所以他的影响力很大,这种影响力大到什么程度呢?在外国都有影响。他去世百多年后,金国占据了中原,灭了北宋。灭了北宋以后呢,当时在现在的陕西商县那个地方有一个金国的将领镇守商县,有一次很偶然地在一个村镇里边搜罗出很多欧阳修的后裔来,也就是中原人士,本来按例把这些人抓起来之后可能要处死,但是听说是欧阳修的后代,所以都把他们遣散了。你看,这个前人种树,后人不光是乘凉啊,有的时候还能获命啊。我说这个例子可能比较极端,但是确实能说明一个人在文化上的影响力的确能够化干戈为玉帛,他也许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恩惠,比方说我给你钱、给你财物,你把我赦免了,没有。它是一种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力和震撼力,人们推崇他,人们尊敬他,所以也会善待他的后裔。

 

  欧阳修一生在很多地方做过官,所以那些地方的人都给他立祠堂,有的是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建了,是生祠。还有是他死后给他建的,还有的是什么呢?是南宋的时候建的,还有在元代的,在明代、在清代、在民国,反复地翻修。说句实在话,香火这么旺,旺在哪儿呢?旺在欧阳修的品格,旺在欧阳修的文章。一个人活到这个份儿上,也真是古今之完人了。虽然他真的还有很多缺点,但这些缺点在我们现在看来都变得非常可爱了,仿佛没有这些缺点倒不是欧阳修了。


【往期回顾】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01:醉翁之意在哪里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02:偏向虎山行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03:他动了谁的奶酪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04:提前开始的决战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05:清醒的醉翁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06:费力反而不讨好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07:忠臣反被忠臣害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08:科举文章怎么写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09:后浪如何推前浪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0:力断皇帝家务事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1:花甲之年惹绯闻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2:卖油翁的境界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3:六一居士的六个“一”

每日一首古诗词

「陪你品读经典 ,沉淀心灵,升华灵魂」

唐诗 | 宋词 | 元曲 | 国学经典 | 百家讲坛 | 现代诗歌 | 人生感悟

微信号:mrysgsc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