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词人物丨李清照:瞎眼了,我嫁了一个渣男

王焱 每日一首古诗词 2021-11-17

文 | 王焱

/ 01 /

公元1129年,农历8月18日,李清照被命运残酷的贴上了一个新标签:寡妇。

就在这一天,她的丈夫赵明诚去世了。

这一年,李清照48岁。

赵明诚的离世,对于李清照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结婚二十七年以来,他们夫妻恩爱,生活和谐。可糟糕的是直至赵明诚去世,他们也没能结出爱情的果子,生下个一男半女。其时,恰逢乱世,金戈铁马,烽火狼烟,刀兵四起,生灵涂炭。对于年近五十岁又不幸丧偶的大龄妇女李清照而言,命运对她是何等的残酷。

是啊,深爱的丈夫死了,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往后天涯万里,红尘茫茫,这苦逼的日子可该怎么过呀?

为赵明诚披麻戴孝守灵的李清照,在夜深人静时,看着夜空中皓月,陷入了沉思。

三天前的晚上,正值八月十五。其时,明月当空,她还和赵明诚肩并肩坐在院子里秀恩爱。他们打着骨牌,喝着小酒,吃着韭菜馅月饼,听着苏东坡作词的流行音乐,你侬我侬,忒煞多情。情深处,热如火。然后,你懂得。

可是,可是这才过去了三天时间,他们夫妻就阴阳两隔了。二十七年的恩爱,也圆满的画上句号了。

难不成真是秀恩爱,死得快吗?

不,绝不是这样的。

苦命李清照情难自禁的恸哭起来,月光洒照的人世间,万籁寂静,仿佛只有李清照伤心的哭声在月夜下久久回荡。

明诚哥,我的郎!你把我当做什么人啊?你还记得结婚那天,我们说好一起到白头的呀?可是,你怎么忍心丢下我一个人就走了?你难道忘了我们大明湖畔的约定了吗?

/ 2 /

李清照依稀记得,嫁给赵明诚那年,自己还是个十八岁的小姑娘,正值青春,风华绝貌。

那天,她听说赵明诚要来家里做客。于是乎,向来以素颜示人,从不化妆的李清照,丢下了平日里蹲坑时都在读的情感小说,刻意对着镜子细心打扮一番。从外套到裤子,从鞋子到袜子,包括口红胭脂睫毛膏,无不精挑细选。

她甚至在想,一会见到赵明诚时该和他聊点什么?谈文学,似乎不太贴切;谈诗歌,似乎没太意味;谈历史,好像太过粗犷;谈时髦,似乎过于庸俗。自己平日里喜欢打牌赌博(李清照酷爱赌博,有“博祖(赌博祖师)”之称),喝酒写诗,可不知道赵明诚喜不喜欢?

初次见面,我该给赵明诚留一个什么印象呢?

苦苦思索了半天了李清照,终于想出来一个好办法:打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如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这首《点绛唇》,写的就是当时自己见到赵明诚时的情形。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妆”,看看李清照清秀艳丽的外在装扮,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独立女性形象依然跃然于纸上。

此刻的李清照,于当日的情景仍是历历在目,可是,那终归已经是二十七年的事情了。

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3 /

公元1129年9月,也就是赵明诚去世后的第一个月,金兵南犯。

大半夜听到消息的宋高宗赵构,吓的连裤子都来不及穿,就慌忙逃命。更可笑的是赵构这怂货在逃亡途中由于受到过度惊吓,导致严重阳痿,以致后来不能生育。此后,出于对江山社稷的考虑,赵构下令从民间找回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来继承皇位。

事情原委大概如下: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是为宋太祖。

公元976年,农历10月19日夜,宋太祖赵匡胤离奇驾崩,终年50岁。

对于赵匡胤的死因,正史记载含糊其辞。野史《湘山野录》留下了“斧声烛影”的千古谜案。对这类谜案,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甚至是根本相反的看法:

第一,宋太祖或被暗杀(野史认为,暗杀者为宋太宗赵光义),或因急病猝死(有关学者认为赵匡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故没有留下传位于宋太宗的遗诏;

第二,宋太宗即位时没有“任何遗诏”可以宣布,连“编造”的,甚至“事后编造”的太祖遗诏都没有;

第三,正因为宋太祖没有留下传位遗诏,而太宗又未来得及或不便编造太祖遗诏,故宋代官修的《实录》、《国史》和《长编》、《宋史》等书中也就“看不到”太祖的传位遗诏。

公元976年,农历10月21日,即赵匡胤去世后的第二天,他的同胞弟弟赵光义取代了他的儿子赵德芳(电视剧《包青天》里的那个大名鼎鼎的八贤王),做了北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是为宋太宗。

宋太宗死后,传位于儿子宋真宗,宋真宗又传宋仁宗。就这样,北宋王朝的皇位继承人一直由宋太宗赵光义的子孙担任,从此跟宋太祖赵匡胤的子孙再无半毛钱关系。

公元1127年,金国军队攻破北宋首都汴梁。包括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在内的整个北宋皇室,即宋太宗一脉的皇室成员,被金人一锅端掉。史称这一事件为:靖康之辱。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男主角郭靖、杨康二人的名字,便取材于“靖康之耻”。

靖康之变后,走了狗屎运的九皇子康王赵构,成了北宋皇室的唯一“幸存者”,也成了大宋皇帝的唯一继承人。只是不幸的是赵构在逃亡途中被金人吓阳痿了,导致不能生育,所以才有了在民间寻找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回来继承皇位的这一事件。

岳飞后来因为干预过皇位继承之事,得罪了赵构,也为自己日后的灾祸埋下了伏笔。

而这期间,李清照基本上是追随赵构的逃亡路线追进。当然李清照追赶赵构并不是为了活命,而是要将自己和赵明诚生前收集积攒的文物送给朝廷。因为李清照深知在这战火连天的岁月里,仅靠她自己的能力实在是难以保全这些文物。

可是出乎李清照意料的是,这个可怜而又可恨的赵跑跑赵构,并不代表这个国家。他所代表的,仅是他自己的那条小命而已。

当然,结果我们可想而知,李清照最终没能追上赵构。当年十一月,李清照流浪到衢州,次年三月又到越州。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李清照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也被贼人在夜里破墙盗走。

/ 4 /

可谓屋漏恰逢连夜雨,惨遭变故,身心饱受挫折打击的李清照,在这期间又遇到了另外一个男人,张汝舟。

我猜想这个心怀叵测的渣男张汝舟,当时应该是这样搞定李清照的。他先是披上羊皮,虚与委蛇地将自己装扮成暖男的样子,趁机向急需男人肩膀依靠的李清照伸出了和蔼友善之手:

亲爱的清照女士,您好!我叫张汝舟,是个大宋政府的一个小公务员。您可能不知道,我是您忠实的粉丝,而您则是我唯一的偶像。我读您的诗歌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您的微薄,豆瓣,微信公众号等所有的公共社交网络平台,我都已经老早关注。您所有的诗词文章我都如数家珍,倒背如流。我对您的敬仰之情,有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清照女士,还有个事您可能不知道,其实我也是个文艺青年。我也喜欢写诗作词,也曾夜点油灯下苦功,早晨天还没亮就起来用功了。那些年,我张某人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为了写诗,我也曾玩命的学习。可是自打读到了您的诗词,我才知道,我的文学创作之路也就到此为止了。您的高度,是我无法企及的;您的深度,是我无法融入的;您是太阳,是雨露,是雷电,是光明,您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我打从娘胎里一出来就苦苦追寻着的爱慕对象。

我知道我可能有些唐突,但是,请您相信,我对您的爱绝对是真心的,我可以对天发誓。亲爱的清照女士,请您给我一个机会,让我陪着您一起,赏花赏月赏秋香,思君思国思社稷,可好?

我设想,张汝舟当时应该是像一条哈巴狗一样,用极其虚伪恶心的花言巧语骗取了李清照的信任,打动了李清照那颗饱受世情冷暖,人世沧桑的心。于是乎,在张汝舟这个伪装暖男的蓄意欺骗下,李清照一不留神做出了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

嫁张汝舟。

/ 5 /

当然,刚结婚那会,张汝舟对李清照还是挺好的。他为人彬彬有礼,像个谦谦君子,对李清照照顾得也还不错。

这一时期的张汝舟,其人物形象,像极了古龙笔下的“伪君子”。而这种伪君子在目的没有达到之前,其人道德水准,是具备了世间好男人所具备的所有优点。譬如王怜花、龙啸云、连城璧、江别鹤等。

当然,故事进展跟古龙小说中的大致相似。与李清照结婚后不久,张汝舟便撕掉了他虚假的羊皮,暴露出原本的狼性。原来张汝舟接近李清照的真实想法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可这些东西是李清照视之如命的,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怎么能就这样交给张汝舟呢?

两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权上闹矛盾,渐渐发现志向情趣大异,真正是同床异梦。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张汝舟这个渣男,竟然对李清照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家暴。可怜的李清照,在有苦难言的黑暗婚姻中,受尽了张汝舟残酷的殴打和折磨。

李清照的人生,又一次掉进了无底深渊。

在此后的多个愁绪难眠的夜晚,李清照不仅在内心一次又一次的问着自己同一句话:我该怎么办?

/ 6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痛定思痛的后的李清照,在经过一番心里斗争后,做出了一个在当时可以说是惊世骇俗的决定:离婚。

对于此时的李清照,我对她的敬佩,只能借用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智斗”一折里刁德一说阿庆嫂的一句戏词来形容:

这个女人呐啊不寻常!

因为在当时,依照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是一个在感情生活上绝不凑合的人,她宁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一旦看穿对方的灵魂,她便表现出无情的鄙视和深切的懊悔。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

“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

李清照是何等刚烈之人,她宁可坐牢,也不肯与张汝舟这“驵侩”之人为伴。

于是李清照收集了张汝舟在科举考试作弊过关的相关证据后,将张汝舟告上大堂。而这场官司的结果是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随之入狱。

可能是李清照的名声太大,当时又有许多人关注此事,再加上朝中友人帮忙,李清照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件事在李清照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久久不能痊愈。

/ 7 /

感情生活的痛苦,国家民族的苦难,世俗之人的误解,将李清照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

李清照一生,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专,别人看她如同怪异。

李清照感觉自己像是生活在一个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在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

在杭州城深秋的落叶黄花中,李清照孤身一人,茫然地行走着。此情此景,融汇于心。在一个愁绪难安的黄昏时分,孤独的李清照,在三杯两盏淡酒下肚后,吟出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词作《声声慢》。而这首词也确立了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终 - 

【版权说明】:本文转自“在下王焱”,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喜欢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