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相信
所以看见
36氪报道,AI建筑设计公司「小库科技」完成了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AssBook和小库结识很早,要追溯到建筑圈的第一波互联网创业。虽然只是短短5年前,但作为创业者,回想来感觉已经像是远古时期。
那时人工智能对大部分人而言,还只是出现在电影里的高端科技;但媒体上,AI将全面改变每个行业的文章却层出不穷,不停刺激着我们的认知。
“狼来了”的故事,变成了“AI来了”的故事。
标志性的事件出现在3年前。
2017年的5月,AlphaGo横空出世。毫无悬念的击败了李世石,并和大棋渣柯洁鏖战三场。柯洁在赛后哭着说,“它太完美,我看不到希望。”
于是,世界围棋排名出现了历史性的一刻。
全世界在阿法狗的全面刷屏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强大。对于这样一个古老而缓慢的行业,阅读10w+是必然的。
此后几年,「小库科技」作为建筑AI设计公司慢慢被圈内人所熟知。尽管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一再描绘人类未来的场景,可大部分人对AI还是没有真实的概念。于是,当一个AI技术可以真实的放到电脑桌面上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不可避免的浮现了——
对科技圈的朋友来说,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对建筑圈来说,这个问题有那么点儿复杂。3年前,无论是报道AlphaGo还是小库的文章,在评论区有一种非常主流的声音——
“AI可以代替人工作,但无法代替人类思考,更无法代替人类的创造力。”值得玩味的,不是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而是说话者的态度。
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基本是不明白AI的学习机制的,对于算法的了解,也只基本还停留在电脑的认知上。那是什么让我们在判断“AI行不行”这件事上,那么确信它“无法代替人类思考”呢?它可以轻易的击败李世石;它可以用一晚上的时间把柯洁从热血沸腾的差之毫厘打到掩面而泣的全面溃败;它(AlphaGo Zero vs AlphaGo)可以通过自我的深度学习,迅速把那个强到人类无法击败的自己干死。这和我们在看完《猿族星球》后,在某个闪念有一丝后怕的感觉如出一辙——如果有一种生物(非生物)可以和我们同样思考,那我们将面临的是什么???
于是,本能的,我们便形成了统一战线,而创造性和艺术感成了唯一的阵地。人类对于超出自己理解范畴的东西,总会不自觉的启动内心的防御机制。这是人性,一直如此。大部分的设计师会对人工智能有抵触的情绪,也就不那么难理解了。所以,问题从来都不是“AI能不能帮助建筑设计”,而是“我们该如何面对人工智能”。
面对人性的防御机制,人类也总有另一种人性与之对抗——那就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类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之一,其表现形式“创造力”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
我认为所谓创造力,就是在别人看来天经地义的事情上,你认为不是天经地义的。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家彼得·蒂尔(Peter Thiel)在面试应聘者时都会问一个问题——这个不绕弯子的问题听上去很容易回答,其实不然。它不仅挑战智力,更挑战心理。因为每个回答的人除了提出新颖独特的观点,还必须说一些他们明知道并不为众人认同甚至强烈反对的事情,这需要勇气。一种是从0到1的创新,也就是创造出之前完全没有过的新东西。比如乔布斯发明了智能手机iPhone,导致诺基亚王朝崩塌。另一种是从1到N的创新,这种创新只是水平上的进步。比如iPhone诞生后,大量的智能手机品牌崛地而起,虽然造型更多元化,性能也更强大,但也只不过是把1复制到100罢了。显然前一种创新是根本性的,对于推动人类的进步有更大的作用,蒂尔一直在致力于投资这样的能做出从0到1创新的创业公司。而能做出这种独特创造的创业者,一定是那些能独处于主流思潮之外的独特的思考者和行动者。这些人,我们说他们是特立独行者,因为他们“相信”。在建筑AI这条路上,没有前行者,很少同行者;质疑者很多,看好戏的也不少。如果说「小库科技」有什么最值得骄傲的特质,应该就是他们有一种——在电脑刚成为主流办公工具的时候,我们也曾质疑过CAD、PhotoShop、3DMAX等等电脑时代的工具。记得在本世纪初的时候,ABBS论坛上就有类似今天对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只是主角换成了“电脑”这个今天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工具。讨论的题目是:“电脑制图会不会毁了我们的创造力和建筑学?!”事实证明,建筑学没有那么不堪一击,它甚至比各种技术更加长命百岁。虽然它古老而缓慢,但我们忘了它几乎可以包容人类所有的文明。我们习惯创造一种对立的场景,似乎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容易辨析。可时间一再的证明,这种对立往往是无效的。或者说,只是人类情绪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指的是是每个人在婴儿早期都具备的心理,即世界(其实是妈妈或其他养育者)会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一旦不按预期发展,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换个更通俗的说法,就是“巨婴”。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经有本《巨婴国》的著作,深入研究过这种心理。我想说的是,在科技极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人、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全能自恋”,还需要解决面对科技极速发展时的“全能自恋”。
很多人说:科技发展太快,人类必然失控,世界也将毁灭。我们必须清楚,“失控”的不是科技,而是我们的内心。无止境的追求科技,和无理由的逃避科技,都是失控的表现。
每年都有一些营销号写的那些“微信、抖音会毁了我们的生活”的10w+文章,转发赞同的人无数。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一个App就可以毁了你,那么你比一个手机都脆弱,是不是?
我们都看过NetFlix去年的大作“爱死机”——《爱、死亡和机器人》。这里面人工智能的未来,和你想的一样吗?无论一样与否,我想都有一个主题是不变的,就是“爱和死亡”。这是人类的主题,从未改变。如果你把人工智能当成对手,那么它就是你最大的心魔;如果你只是把它当一个工具,那么它将会是你最值得期待的精神延伸。所以,当我们内心产生质疑的时候,不妨往前走出一步,去尝试一下,或是参与其中。
当我们跨出这一步,人工智能能不能取代建筑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我们已亲身投入在时代的进步之中,智慧且勇敢。
前不久,我们针对5年前创业的跨界建筑师做了一系列的采访。虽然每个创业者的各有困境,但建筑人特有的“执拗”和略带“黑色幽默”的乐观却是如出一辙。
从2010年开始,他们研发新一代智能化设计工具。并在2017年推出了搭载AI智能设计引擎的AI设计云平台,为设计师提供全工作流的解决方案。 对于建筑师跨界的创业者,我总是抱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一方面,担心由于建筑师职业训练带来的的“过度局限”会影响他们创业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又非常希望能有一种属于“建筑师”的独特方式可以在残酷异常的市场上获得成功。
现在,小库的近亿元的A轮融资让我们看到了一点希望。相信在未来——创造力与内容力的时代——建筑师创业者们会献上更具别具一格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