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猜您喜欢的内容
部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知识点+图文视频解读
部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知识点+图文视频解读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点+图文视频解读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
第五单元 我国的地理差异
第1课 四大地理区域
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
2、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 划分界线: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秦岭
淮河一线;青藏地区、南方地区:横断山脉;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
4、秦岭-淮河所代表的七大地理意义: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 1月份0度等温线经过地;③、年降水量800毫米所在地;④、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的分界线;⑥、水田和旱田的分界线;⑦、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5、 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常用方法:综合法和比较法。
第2课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 包括地形:北方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黄土高原;
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2、 气候: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400-800mm;
南方地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 mm以上。
3、 土壤:北方地区:东北平原为“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为“黄土地”;华北平原由海河和黄河流域冲积而形成。 南方地区:东南丘陵为红壤,平原地区为水稻土。
4、 农业:北方地区:旱地为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甜菜、棉花、苹果、梨等;南方地区:水田为主,水稻、柑橘、甘蔗、茶叶、荔枝、天然橡胶、蚕丝、椰子等。
5、 矿产:北方地区:煤炭、石油为主,山西煤炭、大庆油田等工业基地;南方地区:水能、有色金属为主,宜昌电力、湘中有色金属等工业基地。
6、 面积:北方地区占全国20%,南方地区占全国40%。
7、 人口:北方地区占全国40%,南方地区占全国55%。
8、 文化:北方地区:四合院、冰雕、滑冰、陕北窑洞、面食;南方地区:划龙舟、傣族竹楼、水上人家、傣族泼水节。
第3课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A、 西北地区:
1、 包括地形: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阿尔泰山、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2、 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昆仑山脉一线以北,包括新疆、内蒙古以及甘肃、宁夏的北部。
3、 面积、人口:面积占全国30%,人口占全国4%。
4、 自然环境特征:本区地处大陆内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干旱是本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
5、 植被分布: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为本区自东向西距海渐远,因而自东向西降水量渐少,从东部400 mm下降到西部50 mm以下。
6、 水资源:本区水资源匮乏,河湖稀少,多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本区最长的内流河,水资源往往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7、 坎儿井:其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主要作用为新疆绿洲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8、 生态环境:本区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9、 民族:汉族和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
B、青藏地区:
1、 范围: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2、 面积、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不足全国1%。
3、 包括地形: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脉;
4、 河湖:黄河、长江(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青海湖、察尔汗盐湖。
5、 气候: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冬寒夏凉,气温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烈,日平均日照时间长,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6、 民族:汉族、藏族;
7、 文化:藏族多信佛教,主要礼节有献哈达,敬青稞酒和酥油茶。
第六单元 首都-北京 第1课 祖国的心脏
1、 自然环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东部、南部为平原,北部、西部为山地,东面为天津市,其它各面临河北省,气候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冬夏长,春秋短。)。
2、 政治文化中心:政治中心:我国首都;中南海是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是我国最重要的新闻机构。文化中心: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众多科研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百余所高等院校;国家图书馆、亚运村等众多文化体育场所。
3、 历史文化名城:50万年人类生活史、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经历了金元明清四朝);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众多的城楼、胡同、坛庙、寺观、王府建筑以及京剧、曲艺等。
第2课 现代化大都市
1、国际交往中心:北京与世界各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首都国际机场是我国最 大的国际航空港。
2、、交通运输建设:路网建设:地铁、轻轨铁路、各条环路、放射路、高速公路、立交桥;枢纽站点建设:北京西客站、北京站、首都机场。
3、街区建设: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如新建的平安大街。
4、城市绿地建设(目标是林木覆盖率50%,城市绿化面积4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平方米)
5、城市水网建设:新开挖的转河。
6、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四合院的存废、历史文化遗存、人口迅猛增长、沙尘暴天气、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
7、规划与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建设重点功能区:包括中央商务区(CBD)、国际传媒中心、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科技园区。
8、城市建设目标:建设人与环境和谐的城市环境。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运会之前要改造交通和环境
第七单元 黄土高原 第1课 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1、位置、范围:太行山脉以西,乌鞘(shāo)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海拔1000-2000米。
2、地理环境的过渡性:地形:从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干湿区:从湿润、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干旱区过渡;农业:从农区向牧区过渡。
3、地貌:覆盖着深厚的黄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地表破碎,沟壑纵横,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等黄土地貌广布。
4、地貌发育:塬、墚、峁分别处于黄土地貌的不同发展阶段。在流水强烈冲刷、切割作用下,黄土层先形成黄土塬,黄土塬进一步发展形成黄土墚,黄土墚再发展演变为黄土峁。
5、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黄土的老家远在蒙古高原、中亚以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表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形成粗细不等的颗粒,在风力的作用下将细小的尘土带来本区,经过百万年堆积,形成今天的黄土高原。
6、文化: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我国农耕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黄河流域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土风情:戴白头巾,以面食为主。
第2课 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
1、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2、水土流失的危害:导致土地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剧增、旱涝灾害频繁等,严重制约着本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3、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质地疏松,多孔隙,易受流水侵蚀;黄土层受水侵蚀后,强度降低,极易塌陷;地表缺少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乱垦滥伐和过度放牧破坏了地表植被;修路、采矿等工程建设对地表的破坏;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等。
4、综合治理:一方面把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筑梯田、修堤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杜绝过度放牧等。
5、煤炭资源丰富,其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是全国的能源基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能源开发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同步进行。
第八单元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1课 珠江三角洲
1、开放的前沿:优越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香港、澳门,南临南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国家的扶持政策:1980年,我国建立4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珠海均位于珠江三角洲,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著名的侨乡。
2、外向型经济:珠江三角洲利用紧邻港澳优势,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先进经营管理方式、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本区已成为我国重要外贸出口基地。
3、“前店后厂”的地域经济合作模式:“前店”:香港;“后厂”:珠江三角洲。
4、产业结构调整:目前,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转移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珠江三角洲逐渐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重要制造和加工基地。
5、主要工业部门:世界著名的家用电器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
第2课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1、1997年7月1日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分别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我国南海沿岸,珠江口东侧,西与澳门遥遥相对,北与深圳市毗邻,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等组成,陆地总面积1000多平方千米,人口约600多万。
3、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北临珠海市,东面距香港70千米,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等,陆地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44万。
4、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中心,“东方之珠”、“购物者天堂”。
5、澳门:旅游博彩业、“海上花园”。
6、祖国内地对港澳的支持:内地促进了港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港澳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九单元 台湾省 第1课 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1、位置、组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全省由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组成,总面积3.6万平方千米。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在海洋交通运输和海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山地占三分之二,平原占三分之一,浊水溪是最长的河流。
3、气候:中部、北部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海沿海为热带季风气候。6-10月多台风。
第2课 台湾省的经济与人口
1、生物资源:森林、樟脑、红桧、兰花、蝴蝶;农作物:水稻、小麦、甘蔗;水果:香蕉、菠萝、柑橘;“森林之海”、“海上米仓”、“东方糖库”。
2、矿产资源:东部山地:金、铜;西部平原:煤、石油;北部火山区:天然硫磺;大陆架:石油、天然气;“东南盐仓”。
3、海洋水产资源:台湾海峡是优良渔场。
4、旅游资源: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
5、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20世纪60年代前:农产品加工工业、纺织工业为主;20世纪60-70年代:吸收外资,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20世纪80年代后: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工业:新竹高科技工业园区。
6、工业分布:西部平原。
7、工业城市:台北、基隆、高雄。
8、交通:环岛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桃园机场时台湾最大机场;海运以高雄、基隆为中心。
9、城市:台北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省第一大城市;高雄为全省最大工业中心和最大港口。
10、人口:2200多万,多分布在西部平原。汉族占98%,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11、文化:汉族祖籍多为福建、广东,闽南语为台湾主要方言,通用语为普通话。
第十单元 走进西部 第1课 自然环境
1、西部地区范围: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12省区,面积占全国70%,人口约3.6亿。
2、西部自然环境:面积广大,多山地、高原、盆地,地形复杂,又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及高山高原等多种气候,自然环境复杂。
3、自然资源丰富:?水能:西南地区;矿产资源:白云鄂博:铁、稀土;宁夏石嘴山:煤炭;甘肃金昌:镍;甘肃玉门:石油、铁;新疆克拉玛依:石油;新疆塔北:石油、天然气;青海察尔汗:钾盐;云南个旧:锡;贵州六盘水:煤炭;四川攀枝花:煤、铁;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第2课 特色农业
1、草原牧业:新疆(细毛羊)、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
2、高寒牧业:青藏高原: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3、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西北内陆地区。灌溉农业:内蒙古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新疆利用高山积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农产品有新疆的长绒棉、吐鲁番葡萄、哈密瓜。
4、立体农业:西南地区地形崎岖,气候湿暖,利用地形变化发展“立体农业”,发展那花卉、水果等特色农业。
5、河谷农业: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省东部湟水谷地发展河谷农业,适宜种植喜温凉的青稞、小麦、豌豆等作物。
6、限制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水源,限制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气温。
第3课 工业、城市与交通
1、工业:西昌和酒泉的航天工业,西安的飞机制造业,包头和攀枝花的钢铁工业,玉门和克拉玛依的石油工业、金昌的有色金属工业、青海的化学工业。
2、城市:著名城市:陕西西安、重庆、四川成都、甘肃兰州;重庆是我国4个直辖市之一,位于长江上游,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别名“江城”、“山城”。交通便利,是长江上游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西安:13朝古都,“丝绸之路”起点,秦始皇兵马俑,碑林,明朝古城墙,大雁塔。
3、交通:青藏公路:西宁-拉萨;新藏公路:乌鲁木齐-拉萨;川藏公路:成都-拉萨;滇藏公路:昆明-拉萨;兰新线:兰州-新疆;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青藏铁路:西宁-拉萨;湘黔线:株洲-贵阳;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南昆线:南宁-昆明;成渝线:成都-重庆;贵昆线:贵阳-昆明;川黔线:重庆-贵阳;黔桂线:贵阳-柳州。
第4课 西部地区的重大工程
1、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西宁-拉萨。其修建的意义: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进一步改善了青藏高原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了该地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强内地与西藏的联系,促进藏族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造福沿线人民。
2、西气东输:西起新疆轮南,东至上海,途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9省区。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改善长江三角洲以及沿线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以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3、西电东送:北通道:内蒙古、陕西、山西火电和黄河上游水电,输送到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地区;中通道:四川和金沙江水电,输送到华中、华东、福建地区;南通道:云南、贵州、广西的水电,输送到广东地区。
第十一单元 认识家乡-河南省 第1课 位居中部的人口大省
1.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面积16.7万平方千米,简称豫,又有“中州”和“中原”之称。位于华北平原之上,信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它地方的是温带季风气候。
2. 河南省现辖17个地级市,159个县(县级市、市辖区)。省会是郑州
3. 河南的巩义、项城、永城、固始、邓州是扩大了管理权限的县。济源市是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4. 河南包括的地级市有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
5. 2005年河南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全省平均人口密度为585人/平方千米.
第2课 举足轻重的农业
1、河南省农业资源丰富,粮食、油料居全国第一,肉类居全国第二,棉花居全国第三。
2、河南大部分是旱田,信阳是水田,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小麦主要分布于豫东平原和南阳盆地,玉米在分布上大体与小麦一致,水稻分布于南部信阳的亚热带地区,东部平原沿黄一带。河南的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和烟叶。
3、河南发展农业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春季的旱灾和夏秋季的涝灾。
第3课 迅速崛起的中原城市群
1、河南是我国最早产生城市的省份之一,绝大部分城市集中在中北部,西南部两大区域。河南城市化发展的弱势是中小城市居多,城市化功能不强。
2、中原城市群包括的城市有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和济源等八个城市。
3、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特点是郑州的交通业、洛阳的制造业、平顶山和焦作的煤炭工业、漯河的食品工业。
4、河南的省会郑州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我国特大城市之一。它是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界处。它是河南省最大的工业城市。
第4课 方兴未艾的旅游业
1、河南旅游资源的特点是:“数量多、类型全、品位高、分布广”。
2、洛阳的龙门石窟和安阳的殷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开封有“七朝古都”之称。河南登封的中岳嵩山被誉为“五世同堂”天然地质博物馆。河南的四处国家地质公园入选了世界地质公园,他们分别是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嵩山世界地质公园。
4、河南的自然风光以山云岳景观为主,主要分布于豫北山地、豫西山地、豫南山地。
地 图
1、P 3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2、P 6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3、P 13西北地区地形
4、P 16青藏高原地形
5、p 56台湾省
6、P 93河南省行政区划和p96河南省地形图
往期精彩推荐
八年级下册道道德与法期中测试卷【含答案】(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2020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模拟测试卷(1)B卷【含答案】
如需要打印上面文档试题,长按或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到后台发送关健词如:《八下地理知识点》,您就会收到一条链接进入下载。如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加微信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学习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