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得知蒋经国去世后,邓小平紧急召开了重要会议,痛心地说了8个字

云多维 2023-04-27








邓小平和蒋经国曾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窗,彼时风华正茂,谁都未曾想到,几十年后,在继毛泽东和蒋介石相继去世后,作为中国两大政党的风云人物,他们几乎同时接管了两岸大事,在政局上展开较量。
20世纪80年代,两岸氛围已趋于缓和,祖国统一指日可待,只等着迎来国共对等谈判的那一天。
可比这一天来到更早的,是蒋经国的死讯。
邓小平听到死讯后大为震惊,立刻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蒋经国死得太早了。”邓小平在最后痛心说道。


01

邓小平和他的老同学


1926年,22岁的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蒋经国这年也不过才16岁,也在这里求学。
两人虽然差了6岁,但交往密切,同学情谊也较为深厚。
那时的邓小平和其他一些中国留学生总是围着条大围脖,蒋经国感到好奇,就问邓小平。
邓小平解释道,在法国留学期间,中国学生经常去当清洁工,捡马粪算是清洁工作中挣钱最多的活儿了,捡一天马粪,基本一个星期的开支都有了,而法国的清洁工都有那么一条大围脖,所以他们也有。
两人时常在莫斯科河畔散步交谈,蒋经国总爱问邓小平在巴黎生活的经历,邓小平干脆写了几篇关于自己在法国的生活体验的文章,交给蒋经国。
1926年底,邓小平回国,而蒋经国在苏联滞留多年,直到1937年才得以回国。
苏联一别,两人再未见过面。
1973年,邓小平回归中共中央,周总理将大部分的涉外事务交付给他,这一年,蒋介石有意扶持长子,也将大多数事务交给蒋经国。
邓小平接过涉外工作后,随即宣布:北京已经准备好,可以跟台北直接谈判统一的问题。
“在现阶段,优先考虑用和平方式。”邓小平说道。
邓小平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向蒋经国频频传达友好态度。

1975年,中共中央特赦最后一批国民党囚犯,并让他们自己决定,是留在大陆,还是回到台湾。
有10位前国民党将领想要回到台湾,那里有他们的亲人,他们渴望与之团聚。提出申请的时候,他们惴惴不安,不知返台申请会不会得到批准。
但中共中央很快批准了他们的申请,并为之提供路费,办好通行证,将他们送去香港,回台人员将取道香港,返回台湾。
眼见回台在即,台湾当局给出的回应却是:“1950年以后反攻大陆被俘的人员,才可以考虑回台定居。”
年轻时他们效力国民党,末了历经沧桑,唯有与亲人团聚一个心愿未了,却被这样严苛的命令拒之门外,下令者还是他们曾不惜为之卖命的对象。
有人绝望之下,在香港自杀。
还有其他更多滞留在大陆的老国民党人,通过或公开、或私下的渠道,想要联系上对岸的蒋氏父子。
蒋介石已经缠绵病榻,顾不上这些昔日的部下,接过大权的蒋经国有更多繁忙的政府亟待处理,也无心理会这些早该成为过去的人。
这件事也折射出邓蒋两人在统一问题上的立场与态度。
相比邓小平的坦荡,蒋经国则更小心谨慎。
因为两人对陆台统一的看法不同,邓小平坚信统一后,两岸会有更长远美好的未来,而蒋经国担心统一后不利于国民党。
他对台湾的未来充满疑虑,担心己方做出的任何妥协,都会成为引发台湾动荡的祸端。
蒋经国曾对《纽约时报》说过这样一句话:“与中共接触,是自杀行为。”
疑虑重重的他,对想要回到台湾的国民党人员也感到不放心,于是对昔日的老兵下达了那般近乎不近人情的命令。


02

中美建交令蒋经国恼火不已


1978年5月,68岁的蒋经国正式成为台湾当局最高领导人,此时74岁的邓小平正带领中方,与美国进行以中美建交为目标的谈判,这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政治博弈。
与美谈判的过程中,邓小平在对台方针上也做出了深刻思考,并作出了调整对台工作方针的历史性决策。
曾经的我们,把解放台湾当作坚定不移的目标,但从即日起,“解放台湾”调整为“台湾回归,实现统一”,不再提起“解放”二字了。而是真正将台湾视作一个问题,去解决,而不再是解放。
同时,邓小平也在考虑该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和台湾实现沟通。
他想到了那位苏联的老同学。
接过台湾大权的蒋经国,也在用审视的目光密切注视着邓小平的动向,这位昔日的同窗,如今隔岸的对手。
1978年12月16日凌晨,蒋经国被紧急叫醒,连夜从床上爬起来会见美国驻台大使安克志。
安克志告诉了蒋经国一个消息,蒋经国差点被气得两眼发黑,安克志临走前一直请求蒋经国不要将这个消息泄露出去。至少不要在第二天早上8点前泄露。
怒气勃发的蒋经国拒不答应。
蒋经国发怒的场景颇为眼熟,令人不禁想起,当年得知美国总统尼克松秘密访华后,蒋介石的反应。
尼克松招呼不打一声偷偷跑到中国去访问了,还得到了毛泽东的亲自迎接。
当时的老蒋自以为受到了美国的“背叛”,急火攻心,愤怒地叫嚣着“尼克松不是个东西!”。
蒋经国生气的原因,也是安克志请求保密的消息,也很快得到了公布。
不禁令人感叹,不愧能让蒋家父子俩气出如出一辙反应的消息。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发表了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政府承认中国立场,即台湾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只有一个中国。这无疑是邓小平给予蒋经国的一大重击。
自以为在美国政坛多个部门都有“亲台眼线”,对邓小平动向也有密切关注的蒋经国,却连卡特总统是怎么跟邓小平谈判好的都不知道。
直到建交消息公布的前几个小时才得知,他甚至根本来不及阻止。
不久后,解放军停止了从1958年开始的对金门、马祖的炮击政策,国民党也停止反炮击。

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了停止金门炮击的消息。
同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向台湾当局示好,提议两岸开放经贸、旅行和通邮,以及其他一系列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
廖承志也发表了致蒋经国的一封公开信,在信中他提议国共展开第三次合作,并表示愿意访问台湾。
这封信是邓小平的意思,信中情真意切,文采斐然,尤其引用的一句“度尽劫难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令人称道不已,展现了邓小平和中共中央的广阔胸怀、对台的真挚情谊。
对于大陆的种种示好,蒋经国却显得尤为警惕。
海峡两岸的和平呼声如同浪潮,愈来愈高,国民党占据台湾这么多年,向来对大陆秉持敌对仇视的态度。
如今大陆展现出一派友好和善的态度,对台频频招手,突如其来的和平攻势令蒋经国颇为不适,他不清楚大陆的真实意图,这需要用一段时间来观察。
他觉得不能与中共进行谈判,拒绝了廖承志访台的请求。
但同时出于对台湾本土的考量,蒋经国认为两岸之间的经济往来,社会文化交流,对台湾来讲不是坏事。
蒋经国觉得,如今台湾对大陆的政策过于不积极了,他希望台湾能掌握主动权,不能一直处于只守不攻的被动状态。
于是蒋经国提出要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邓小平对蒋经国这个提议表示不满:“我们曾经多次劝台湾当局,不要这样搞,要搞一个你不吃掉我,我不吃掉你的办法。”
虽然“三民主义”太不现实,但可以说,蒋经国的态度终归是有所松动了。
至少不再对“统一中国”再三回避抗拒了。
因此也有人认为,在即将步入20世纪80年代的节点,邓小平和蒋经国已联手初步搭建好了“两岸修好”的舞台基础。相信进入80年代后,未来更为可期。


03

统一未捷身先死


进入80年代,中共中央对台的友好和善意,以渠道更多、更频繁的方式释放出来。
1980年5月14日,邓小平正式托人给蒋经国带话。
“请你对蒋经国先生讲,我们都是过七十岁的人了,在我们这一代解决这个问题,历史会给我们讲些好话,为后代做点好事。”
“你们可以私下同他们谈谈,把他们的意见告诉我们,双方沟通思想,寻求合理的方式、方法,能够尽早的实现这个统一。”
9月9日,邓小平带话给陈立夫,再次提议国共进行第三次合作。
邓小平还让人带话给蒋经国的弟弟蒋纬国,希望蒋纬国能劝一下哥哥。
邓小平知道,蒋经国十分孝顺,尤其是母亲毛福梅,这个女子的逝去永远是蒋经国心中一道陈年的伤疤。
于是邓小平作出指示,要浙江溪口的同志负责修缮蒋经国母亲、祖母的坟墓,并将修缮好的坟墓照片秘密送到蒋经国手中。
中共中央甚至邀请蒋经国回到故乡访问。
邓小平修订宪法,赋予香港和台湾“特别行政区”的特殊地位。
这些带话和努力,都为两岸沟通的渠道添砖加瓦,令两岸交流更上一个阶段。
大陆尽力释放善意,避免任何刺激到台当局的可能,努力化解双方分歧,可惜由于历史局限性,横亘在双方间最难以打通的一块石头,是蒋经国始终没办法全然信任“统一”的说法。
在他看来,实现统一,就意味着向共产党妥协,被共产党吞并,国民党要吃天大的亏。
即便到了1987年,蒋经国依旧死咬着“三民主义”不肯动摇,以及“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

除去积聚已久的怨气和不甘,还离不开美国的插手。
美国的背后扶持,令蒋经国觉得,不仅可以不用与共产党握手言和,甚至还能把台湾的模式推广到大陆去。
两边的论调虽然不一致,但蒋经国的盘算,也从某种程度说明,两岸统一基本已成为彼此共识。
1982年,中共再次倡导国共实现第三次合作,廖承志再次致信蒋经国,希望蒋经国能为实现统一大业做出贡献。
一个月后,对岸有了回应。
这次接招的不是蒋经国,而是远在美国的宋美龄。
宋美龄发表公开信,婉转谢绝廖承志访台的建议。
虽然依旧未能达成一致,但这次信上交锋也是继两岸中断来往30年后的第一次公开对话。
谈判的时机尚未等到,两岸的贸易却在不断发展,台当局对此也并不多加干涉,这也是蒋经国的默许。
他想先从民间的交涉,继而观察到两岸政治的趋向。
一方默默观察,一方乐观等待,邓小平认为,终究会等来国共谈判的那一天。
从1983年起,蒋经国的身体状况便每况愈下,他觉得是时候将与大陆的谈判提上日程了。
但他们需要一个不带任何色彩和偏向的中间人。
于是蒋经国找到了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请他来担任两岸对话的中间人。
1983年,蒋经国私下对李光耀讲道,由于邓小平的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日渐茁壮强大,如果台湾能与大陆结合,中国一定能拥有一个伟大而光明的前途。
第二年,中英就香港问题达成一致,香港将在未来正式回归中国。

1986年夏,李光耀再度访问台湾,蒋经国告诉他,自己已有了关于改造台湾的全新计划和想法。
后来有人分析,此时蒋经国的“三不政策”是说给国民党中的一些顽固分子听的,实际上他已经在考虑与大陆结合的问题了,两岸高层已经展开秘密接触。
到了80年代后期,两岸早已没有以往剑拔弩张的氛围,无比和平。
“我觉得中共是有诚意的,党对党中央层次的对等谈判是可行的......现已到该下决心的时候了。”1987年4月4日,蒋经国对沈诚说道。
所有人都乐观地以为,以和平解决台湾为目的两岸谈判就在不远的将来了。
可惜时间不等人。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突然咯血,撒手人寰。
邓小平不料蒋经国的死竟会来的如此猝不及防,立即召集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上,邓小平叹道:“当蒋经国依然健在时,中国的统一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困难和复杂。”可惜蒋经国早早地走了。
他的逝去,也意味着未能展开的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彻底终止,原本两岸统一的曙光逐渐黯淡。
“国民党会被消灭”的思想始终盘踞在蒋经国心头,被长期拘泥于国共恩怨,他无法正式迈出统一的步伐。
面对共产党,一次又一次的溃败成为蒋经国心中的阴影,无力反攻的不甘,即便是统一,他也坚持要按自己方式来。
在时机最好的时候,对形势做出误判,对大陆抛来的橄榄枝,或置之不理,或要鱼与熊掌兼得。
屡次错过历史良机,终究是未能等到魂归故土的那一天,统一未捷身先死,徒留苍凉空遗恨。

相对于蒋介石,大陆对蒋经国的死更为痛心,他的离去,将原本已逐渐打开隔阂的海峡,拉得更长、更远了。

三年前,如果我们采取了陈薇院士的建议,现在可能是另一番模样。

田纪云:我很怀念胡赵时代的中南海大院

奥密克戎凶残的一面才刚刚现山露水

武大丁虹教授:我用痛哭讲完了一堂网课,抗击新冠需要科学与人性

忍无可忍!让我们戳穿6个一直愚弄老百姓的新冠真相!

我是如何把新冠主要症状阻断在了第一天——一个外科医生的自述

大米的惊天秘密

汤灿出狱后首秀

李克强:北大的先生们

曹德旺:2023年将爆发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果然来了

13年前一篇奇文,竟准确预判了当今中国内外形势……体制内果然有高人!

扫码,添加小编微信

观看最新热点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