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豆瓣评分8.8 央视这档纪录片完爆流量版《盗墓笔记》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综艺」,搜索「zongyiweekly」即可关注。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原文

央视纪录片《土司遗城海龙屯》历时四年记录贵州省遵义市考古团队考古发现过程,并还原一段埋藏百年的历史原貌。


近年来,历史文化类影视作品迎来一个火热势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成为纪录片现象级品牌,央视热播综艺《国家宝藏》、文物类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让自带疏离感的文物跃然于屏幕之上,成为年轻人心中新晋“网红”。然而这种因节目对文物产生的尊崇,所带来的文化自信提升,真的打开了那扇与历史对话的门吗?


央视纪录片《土司遗城海龙屯》历时四年记录贵州省遵义市考古团队考古发现过程,并还原一段埋藏百年的历史原貌。


海龙屯。


201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它可不是你老家在的那个“屯”。


片名中的土司,是中国边疆的官职,而海龙屯,即古代边疆抵御外敌的战略工事。


瞧瞧这悬崖峭壁上的关隘。



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天梯。



长达六公里的城墙。



断壁残垣,也不难看出它曾经的雄伟。


是谁,创造了它?


又是谁,毁灭了它?


两个问题,牵引着观众的心。


是的,相比于印象中考古纪录片平铺直叙的枯燥,这部《土司遗城海龙屯》特别会:玩悬念。


不注水,不跳跃,逻辑清晰,层层递进。


第一层,识骨寻踪。


纪录片中的海龙屯与其说是一遗城,更像是一具“历史尸体”。


在时间的风化中,只剩下破败的“骨骼”。


但,尸体也是会说话的。


片中的考古学家,就是破解这些密码的“法医”。


他们在海龙囤仅存的残骸中,发现了疑点。


为什么,城墙上出现两种不同时期的建筑工艺?



顺藤摸瓜,考古学家在海龙屯的几十公里之外,发现了同样工艺的城墙。


而城墙下面,竟是墓葬。


这些墓葬和海龙屯之间,想必存在着某种血缘关系。


第二层,盗墓笔记。


海龙屯,四周半径30公里以内,有三个成规模的高规格墓葬群存在,其中两个已惨遭毒手。


这个地方发生着真实的盗墓,真实的死亡。



看完《海龙屯》,感觉之前的盗墓剧,都是在过家家。


片中的贵州省考古研究所的高级技工贺军虎,跟洛阳铲打了38年的交道。


看看人家是怎么用这个盗墓神器的。


插,钻,捣。



拔出来一看:


呀,五花土,我当时就认定是墓葬。



一开口就知道是老江湖。


啥是五花土?


纪录片里进一步解释:


洛阳铲将地下土层结构原封不动地带上地面,人为扰动过的土壤往往经历了开挖和回填,打乱原有颜色界限,变成揉合多种土层的花土。


涨姿势。


但确定了墓穴位置就能开棺材动土了?


没那么简单。


1956年北京定陵考古就是教训。



当时由于没有保护措施,墓葬开启后,大量坟墓迅速腐败,一些丝织物接触氧气之后,瞬间化为灰烬。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考古队将古墓套箱,空运北京,室内考古。



大写的服气,这才是古墓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三层,顺藤摸瓜。


一座古墓,我们最关心的当然是,这里埋葬的是谁?


还是要从“遗物”入手。


传说海龙囤周围埋葬着无尽的宝藏,这话一点不虚。


历经几百年依然剔透的器皿。



布满云雷纹饰的金杯。



还有梦幻华丽的凤冠。



经过扎实的悬念铺陈,挖出来的文物,才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但,这些文物虽美,但都无法证明墓主人的身份。


贵州酸土,导致两个棺椁中,都没发现遗骸。


考古人员在封闭的实验室中挖掘了整整两年,才找到关键性的线索。


在银烛台的碎片上,刻着五个字:


雄威郎制使。


   

《宋史》中记载,被赐以“雄威军都统制”封号的,是在宋代抗蒙青野原战役中,一战成名的——杨价。



至此,墓穴主人之谜真相大白。


而海龙屯的主人,正是杨价背后的杨氏家族。


据史料记载,公元876年晚唐时期,成为播州首领,杨氏家族自此世守其土,经历唐、宋、元、明四个朝代更迭七百余年从未失势。


堪称——


流水的帝王,不变的播州


一部考古纪录片,竟看出了悬疑大片的酸爽感。


小编算是明白了:


历史从来都不无聊,无聊的是那些刻板的讲述方式。



知道了海龙屯的主人,那它又是葬送在谁的手里?


小编不剧透——是的,纪录片也有被剧透的风险——希望你们自己去看。


《海龙屯》的好看,当然是因为海龙屯本身就埋藏着很多干货。


走进幕后“不是初心,是本心”

与蓬勃发展的商业电影与电视剧行业相比,纪录片行业总是显得捉襟见肘,拍摄经费不足是大多数纪录片摄制组共同的困难。《土司遗城海龙屯》摄制组也不会例外,长达四年的拍摄时长也让本就不宽裕的经费更加紧张。为拍摄该纪录片,包括导演在内仅有十余人的摄制组驻进浓雾弥漫的龙岩山,入古墓,攀悬梯,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古装影视剧拍摄中,因涉及演职人员众多,场面宏大且拍摄时间长久,战争场面常常是让导演最犯难的拍摄部分。因此衍生而来的嫁接、换脸、抠图式后期特效在影视剧制作中大行其道,真实反倒成了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表现墓室空间,充满电影感的高级光影。



表现战争激烈,干净利落的动作剪接。



其中最出彩的地方,要属服道化的高度还原。


不少网友评价:


这是目前为主服装还原度最高的国产片。



这片光看服装,就能让你看出cosplay的冲动。


士兵贴身的锁子甲。



夫妻结婚时色彩艳丽的明代衣冠。



还有官服身上细致的龙凤图案。



除了高还原度,《海龙屯》还力图重现明代服饰的多样性。


短短几秒的镜头,就出现了十余种形态不同的服饰。


上到达官的飞鱼服,下至平民的六合一统帽,足见其细致程度。



所有这些服饰,都是通过第一手考古资料还原。


对于拍摄经费有限的《土司遗城海龙屯》剧组来说,真实还原战争场面几乎成为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挑战,但他们的坚持让不可能变为可能。在经费有限、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摄制组工作人员轮番上阵,你唱罢来我登场,摄影师们也穿上军士戏服,拿起兵器,古战场遗址上高声一呼,仿佛跨越时空与700年前的明代军士进行了一场亲密的对话,站在历史长河的两端感受着彼此的艰辛,把拍摄变成了一次难忘的修行。


边演边拍的摄影指导李品


担负龙套与拍摄的90后实习摄影师


挣扎百年也要破土而出的文物和历史,也该鲜活于荧屏之上


对于历史的还原还直接体现在服饰与道具之上。明代官服按照官阶品级及文武官职对官服冠帽、官服纹饰与基本制式进行了多种划分,影视剧中常见的多为乌纱帽、团领衫和束带公服。《土司遗城海龙屯》中仅一场仪仗队游行的戏份就让摄制组煞费苦心,摄制组将海龙屯新王宫出土的恺甲片照片交由百荣金老师亲自鉴别,导演石姝丽潜心研究出土文物,并查阅大量明代史料、古书古画,形成设计图纸,并亲自一一甄选。两位年轻的中国古代服饰顾问琥璟明与梁启靖承担了其中明代仪仗、铠甲的研究与制作工作,影片中展示出的庶士大帽、士兵甲胄、飞鱼服等无一不是对古人创造力的再次还原。


土司遗城道具图纸


土司遗城道具图纸


土司遗城道具图纸


土司遗城海龙屯剧照


明代作为中国火器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的战役恰恰展现了冷兵器与火器的激烈碰撞,如何让观众更直观的感受战役中所爆发的激烈碰撞是摄制组遇到的又一难题。 经过一番讨论与研究,摄制组最终决定还原战役中使用的兵器,让观众与数百年前的兵器来一场直面交手。


为在最大程度上还原这些兵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摄制组沉下心来与火箭筒、散弹枪、迅雷铳与盾牌为伴。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反而转化成来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一件件带着时光打磨痕迹的兵器就这样在工匠的手中复活。对历史复原这件事上,摄制组并不是完全的孤军奋战。


听说摄制组要拍摄复原剧,内蒙古师范大学传统弓箭研究者仪德刚老师,立即将亲手制作的传统角弓寄给剧组。这让处于经费有限又高度压力的摄制组更鼓足了一口气。最终成型的服饰兵器因还原度极高被当地馆藏。



除了精心复原历史与战争场景,摄制组还通过3D动画模型,演绎被观众熟知的洛阳铲工作原理,从科学角度解释了“以铲探墓”的可能。配音方面,摄制组邀请了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方亮老师。浑厚的嗓音,一开口就带领着人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千年之前的海龙屯,陪他回首兴衰荣辱的百年历史。


在这方面,《海龙屯》参考的是明代的名画《平番得胜图》



各色的军旗,武器,在剧组的精心制作下,从2D变为3D。


若山巅之城的遗址是古人留给后人宝藏,考古学家则是唤醒宝藏的使者;若纪录片是与历史对话的那扇门,纪录片工作者则是推开门的手。


人们常常用工匠精神描述纪录片拍摄工作者,他们被众人放置在平凡人无法企及的位置,常常被人表彰与歌颂。其实他们是平凡的也是与历史的土地最接近的人。90后的执行制片张先童,也是剧中杨应龙的扮演者,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开着器材车奔波于土墓与山石之间,认真地完成最最基础的工作,也完成主要演员的工作,而他不过是整个摄制组的缩影。


右(张先童)


土司遗城海龙屯剧照(张先童 饰:杨应龙)


若问他们坚持下来的初心是什么。导演给出了一个别样朴实的答案:没有什么初心,就是想要做好,不能敷衍,人活着还得有责任,(我们)做了这些,就能让更多的人根据历史照亮未来的路,总不能整个世界都是黑色。


土司遗城海龙屯剧组


2015年土司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这个互联网+背景下的“快“时代,他的到来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人们迈着匆忙的脚步向前,碎片化的信息、短平快的视频和娱乐化的内容成为这个浮躁社会里人们的首选。那扇与历史对话的门还只是刚刚开启一角,门后还有更多值得探寻的宝藏。



这年头,谁走心谁不走心,观众都看在眼里。


B站上,纪录片结尾,弹幕都是感谢的声音。



这样的历史还原值得被拍出来,这样用心的拍摄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往期节目推荐

   演员靳东:对戏剧,我始终心存敬畏

   小言专栏 | 《复联3》:细节出色竟是一把双刃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