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懿传》里陈设精美,进故宫带你看真实的“清宫造”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12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延禧攻略》刚刚结束热度,近日热播的《如懿传》又把观众的眼球集中到这部布景华丽,道具精致的清宫剧上来。《延禧攻略》里满满的非遗文化吸引了无数关注,《如懿传》则用很多代表性物件,展现了乾隆盛世的清宫生活场景。


每部剧对宫廷内的家居布置各不相同,但是真实的皇家日常家居是什么样子呢?


近日,故宫家具馆经过三年的筹备,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正式向公众开放。此次开放的家具馆一期展厅位于紫禁城西南角的南大库区域,馆内“南大库清代宫廷家具展览”展出清代家具300余件,且以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家具为主。


△故宫家居馆展厅中的“原景重现”


这是故宫博物院继陶瓷馆、书画馆等专馆之后,开设的又一大专题展馆。接下来我们将从《如懿传》里出现的宫廷陈设出发,结合故宫的展览,带您认识一下真正的“清宫造”。

 


撰文 | 王冀蒙


△养心殿


△翊坤宫


横店影视城里仿造的皇宫只有前三殿、后三宫。因此以韩忠领衔的美术组,在北京影棚里搭建了《如懿传》里的养心殿、翊坤宫、慈宁宫等十多个宫殿,并且为皇帝和妃子们准备了不同的环境和道具。

 

△高贵妃的风铃,符合她通音律、擅琵琶的性格


无论是高贵妃院子里的孔雀和风铃,海兰纱帘上随处可见的兰花,还是养心殿里的西洋钟和地球仪,都充分尊重了当时的文化和人物性格。


△《如懿传》中场景


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道具,《如懿传》中富丽堂皇的家具场景更是在金堆玉砌中展现皇家的风采。从服饰到室内的装饰摆放,都是满满的“满清贵族范”。

 

那么真正的清朝皇宫里,是否真的如此盛大浩荡呢?


皇帝的“宝座”


 

△《如懿传》中养心殿的宝座


无论去哪个妃嫔的殿中,或是在养心殿里,皇帝都要坐在上首的位置,这个座椅就称为“宝座”。真实的皇帝“宝座”是什么样子的呢?


封建时期,家具和礼仪常常结合起来使用。最高统治者更是把家具视作一种既可以充当坐卧之具、又可以代表帝王权威的礼器。

 

△紫檀嵌玉云龙纹宝座


故宫家具馆里的”紫檀嵌玉云龙纹宝座”就是一件精美的“清宫造”,浮雕海水纹地,其上嵌白玉正龙、火珠、夔龙拐子,足下踩托泥,座前附有一只精美的脚踏。

 

宝座后面则是“紫檀嵌黄杨云龙纹屏风”,八字三屏式,以紫檀雕云纹地,嵌黄杨木雕龙戏珠纹。

 

△黄花梨嵌㶉鶒木染牙山水图宝座


皇帝坐于其间俯视群臣,颇有一种“君临天下”的优越感,既表达了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也通过宝座和制度来达到“明制度,示等威”的目的。


《如懿传》

 

《如懿传》中有一个画面,皇帝身后有一对鹿角制的底座。


清朝本身就是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一般来说,清朝皇帝每年都会去围场进行一次秋狝,就是秋天时去狩猎,以示皇家子孙不忘祖先的文治武功。鹿便是最受欢迎的秋狝猎物。

 

△皇太极所制鹿角椅


有一年,皇太极突发奇想用猎到的鹿角来制作鹿角椅,自那之后,清朝皇帝除雍正外都曾制作过鹿角椅。皇太极的鹿角椅最为经典,康熙、乾隆、道光、嘉庆东巡时都要来“恭瞻”太宗鹿角椅。

 

△故宫家具馆 乾隆时期鹿角椅


避暑山庄曾珍藏着康熙帝用自己猎获的鹿角做的鹿角椅,乾隆帝每次来“恭瞻”时都要为之写诗作赋赞颂一番。故宫则珍藏着乾隆和嘉庆时期的鹿角椅。

 

△《如懿传》中场景


《如懿传》中妃嫔们在自己的宫里都有各种各样的座椅,或是和其他妃子聊天时的罗汉床,或是交椅,或是小墩。

 

电视剧中的道具自然不能从故宫借调拍摄,所以无法和真正的“清宫造”相提并论,但剧组仍然尽量将道具做得精美。

 

△紫檀嵌珐琅绣墩


清朝时宫廷里的绣墩可谓是精美至极。绣墩造型仿腰鼓,上下两端各雕玄纹两道,玄纹之间以浮雕卷草纹卡子花界出6格,每格各嵌夔龙纹珐琅片一块。为了做这个绣墩,工匠还要专门去做几个形状各异的珐琅片。


妃嫔的“衣帽间”



△《如懿传》中精美的柜子


女人的生活少不了放置四时衣物的衣柜。《如懿传》中,经常能看到各宫中放置的华丽衣柜。清代实际所用的柜子则要更为名贵精致。

 

△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竖柜


故宫家具馆中的“黄花梨百宝嵌人进宝图顶竖柜”可谓华丽夺目,用珍珠、珊瑚、玉石、水晶、玛瑙等材料组合成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装饰图案,然后镶嵌在木器上。

 

明清鼎盛时期要接受各个番邦的朝贡,而在接受贡品后,朝廷通常会回赐丝织品、瓷器、金银等,一般回赐的价值远高于贡品,所以也就有了这进宝图的纹饰。


这个柜子最初陈列在西六宫内,后来也曾陈列在乾隆读书的地方。


△《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竖柜


这件贵气十足的百宝嵌也曾在2016年热播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出现过,因时间久远宝石有所脱落,因此需要修复师来进行复原。


钟鼓馔玉


自雍正皇帝将养心殿作为寝宫后,养心殿就变成了皇帝平时休息、进行日常活动的居所。养心殿也由最初的简朴变得越来越华丽。


到了晚清时期,殿内陈设品竟达到七百八十余件。

 

《如懿传》中,除了富丽堂皇的家具,偶尔在养心殿也能看到那些结构精妙的西洋钟。


△《如懿传》中乾隆摆弄钟表


都说“穷玩车,富玩表”,乾隆皇帝就是玩表中的佼佼者。他对西洋钟表极为感兴趣,一生致力于收集各种奇钟异表,并多次命令海关官员不惜重金采购西洋钟表,还在造办处亲自指挥制造。西洋钟在当时可谓是红极一时。

 

由于乾隆皇帝对于西洋钟的关注和推崇,钟表匠也将钟表加入了许多妙趣横生的功能,比如:变换文字、音乐鸟、活动人偶、水法、行船、转花、滚球等复杂的功能,令人眼花缭乱。

 


此前《延禧攻略》中也曾出现了御制钟,其中体积最为庞大也最为精巧的,莫过于“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

 

△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


剧中出现的只是仿品,若你看到真品,一定会感叹其精美绝伦、巧夺天工。这座大钟受西洋鸣钟的启发,一共有七套机械系统,分别控制走时、报时、人偶活动装置等,乾隆八年开始设计制作,直到乾隆十四年才完工。

 

这座钟每到3、6、9、12时,钟上的三道门会同时开启,人偶缓缓出现敲钟报时,并且在报时的同时钟表二层的箱子会打开,仙鹤和仙人会缓缓而动;寿星也越过八仙前来祝寿,寓意“群仙祝寿”。

 

△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


《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也介绍了一座钟表,“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因为破损严重修复师用了一年时间将其彻底修复。

 


上层是三套系统的走时打点计时器,下层是诸多精巧的零件:纺车旋转、水轮风车运转、大小鸡啄米、扇动翅膀等各种动力表演。

 

△《如懿传》中的钟表


电视剧中出现了许多乾隆时期的钟表,而在历史中,最得乾隆喜爱的是一座机械人偶钟。

 

△机械人偶钟


这座机械人偶钟是英国人向乾隆进贡的贡品,每逢3、6、9、12点报时、奏乐。上层的人偶展示一条“万寿无疆”的横幅;下层的欧洲绅士则是一腿跪下、一腿半蹲,写“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横竖撇捺皆有笔锋,同时人头左右摇摆。

 

乾隆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帝王,他不仅带头设计出能写“万寿无疆”的机械人偶钟,后来更要求设计一座可以开花的钟——钟顶安镀金莲花,逢打钟时开花,周围饰象牙做的花草,配紫檀木座。

 

△和珅


和珅在乾隆时期极为得宠,他的钟表收藏就是他和乾隆关系的最好证明。《御览抄产录》记载道:“大自鸣钟十座,小自鸣钟三百余座,洋表二百八十余个”。

 

乾隆晚年将自己的一部分钟表拆毁,融出了上万斤的铜,造了21尊佛像。现在故宫收藏的钟表仍然数以万计,恐怕乾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钟表吧。


除了钟表,西洋镜也是很受皇室欢迎的物品。


 △《如懿传》中的千里镜


《如懿传》第一集的时候,乾隆还是皇子,青樱兴冲冲得从自己姑母那里拿了“千里镜”给他把玩。

 

其实在明末的时候,“千里镜”就已经流传进来,乾隆时期流行于高官显宦之家,不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各国使臣都争相收集进贡。

 

△千里镜


广东学海堂的创办者、道光年间两广总督阮元就是“千里镜”的忠实粉丝。他曾这样称赞过“千里镜”:“能令人见目不能见之物,其为用甚博,而以之测量七曜为尤密”。


此外,在养心殿里的摆设中,还有一个很高科技的东西——天文仪器。

 

△《如懿传》中的天文仪器


早在顺治时期,就已经有地球仪了。到了乾隆年间,皇帝视察观象台时,看到台上天文仪器均为西洋的构造,遂下令按中国传统的浑仪结构建造一架占仪,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依旧在北京伫立的“玑横抚辰仪”。


△玑横抚辰仪 位于北京古观象台北侧东端

 

清宫“匠人”



所有精巧之极的物件,都是出自皇家造办处。它始于康熙年间,最初设立在养心殿,康熙三十年时移至慈宁宫以南。

△木匠


作坊先后有六十余个,包括玻璃厂、匣裱作、珐琅作、木作、自鸣钟处、如意馆等等,这些作坊与皇室的起居息息相关。


能够进入造办处的工匠,都由政府发放安置费,乾隆时期在60-100两左右。工匠们进入京城后还会得到一笔安家费,住所也会被安排在距离紫禁城一带,甚至可以带着家眷一起来。


△木匠


在造办处做工的工匠,月俸根据能力分为六两、八两、十两,如果做得精细还会得到赏赐。这样下来,不算赏赐的部分,工匠一年的俸禄最高有120两。


要知道,当时名满天下的纪晓岚年俸也只有180两。

 

不仅福利待遇极好,能够“带薪休假”,乾隆还曾说过,对于造办处,是“料给值,工给足”,所以工匠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出最好的“清宫造”。



《如懿传》中繁华锦绣的生活下,是颓靡衰败的气韵,权力和人性无所遁形,但是前朝的鼎盛气象却是真切存在的。

 

唐时有“贞观之治”,清时有“康乾盛世”,它们都代表了一个王朝最为繁盛的时期,那时留下的精美繁复的文物长久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地随时间而焕发更为夺目的光亮。

 

影视剧不可能复原全部的“清宫造”,但总会用一些小细节让观众知道,曾经的泱泱大国,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制 | 陈   杰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编辑 | 王冀蒙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铃木忠志:戏剧场的养蜂人

  84岁杨鸿年:美好的歌声让我们的心在一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