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言专栏 | 文字共和国的成员:徐冰、戴建业、唐诺......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8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作者: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  王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看这几位的名字,您会觉得这是一个东拉西拽的标题。


但是,这是一个特别讲道理的标题。


“文字共和国成员”的说法来自唐诺在一档访谈节目中的话。


这一说法是“职业读书人”唐诺先生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种总结,对自己终身职业的一种期许,好像也是万千痴爱阅读、尊崇文字之人的共同标签。


比如我,一下就记住了这个提法。

△  唐诺

比如徐冰,他那份著名的《天书》,好似是要打破我们对文字的尊崇,但这种“打破”却恰恰体现出徐冰对文字的敬畏。  

虽然2018还有一点点时间才翻过这一页,但我几乎可以肯定,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今年秋天举办的艺术家徐冰的个人回顾展,是我今年看过最烧脑、最目瞪口呆的展览。


尤其是那份《天书》。


整整四年的时间,徐冰用活字印刷的方式雕刻出四千个伪汉字,这些字的字形我们好像全都认识,那一笔一画、一撇一捺完全就是我们自幼开蒙便熟悉的书写,可是那长长的书卷上,那高高的墙壁上,没有一个字我们能读出字音,没有一个字我们能认出字义。

△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徐冰:思想与方法”展览

徐冰是要我们读懂这些字吗?

徐冰自己是读懂了这些字吗?

徐冰为什么要创作这些“毫无意义”的“汉字”呢?

徐冰的那四年创作是“毫无意义”吗?

这些字的一笔一画都那么严谨,但这样严谨的一笔一画为什么不成其为汉字呢?

这一笔一画没有组成一个汉字,可不成其为汉字的一笔一画为什么会给人强烈的美感和认真的思考呢?

站在《天书》的展厅中,这些问题像无休无止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拍打过来,就像看上去无休无止的“伪汉字”让我感到一阵阵背脊发凉。


一份巨大的无力,一种实在的虚无充斥身体。


莫名想起李白的诗句:“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说这寥寥几个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李白所写、王国维所评的那种“千古荒凉”之感,竟凝结在徐冰创作出的一个个“伪汉字”中。

△  徐冰作品《天书》概貌

徐冰说:“这是一本在吸引你阅读的同时又拒绝你进入的书,它具有最完备的书的外表,它的完备是因为它什么都没说。”


徐冰说:“文字是人类文化概念最基本的元素,触碰文字即是触碰文化之根本。”


徐冰说:“《天书》表达了我对现存文字的遗憾。”


一位艺术家深刻的哲学思考在推动他无休止地延展对文字的求索。


这种探索的成果之一便是回顾展上的另一部关于文字的作品:一部动画短片——《汉字的性格》。

△  徐冰

这部片子试图展现汉字最简单的笔画,大自然最简单的形态,人与人最简单的情感,它们互相之间都有联系,它们也分别和文字发生联系,它们和文字的这种相似、相反、相关的联系演变出千差万别的意涵。


动画仿佛为我们展示了徐冰对文字思考的演化,虽然这种演化没有终结,这种演化的方向并不止一个,但起码有一个问题,徐冰是明确的:

我们的思维、性格、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我们审美世界的态度,关于我们的一切几乎都与汉字的方式有关。

这部动画巧妙而幽默,巧妙之处让人会心一笑,幽默之处让人哈哈大笑,它用另一种蕴含哲理的方式把参观者从《天书》带给人的震撼和空虚中解脱出来:在文字共和国里,我们当然需要深刻,但我们也可以简单明了、通透幽默。

△  观众可在展览现场临摹徐冰创造的“伪汉字”帖

又比如戴建业,他对文字的玩味方式是幽默。

戴建业,62岁,男,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该校古代文学学科组长、学术带头人。是研究陶渊明文学、六朝诗歌、唐诗和唐宋散文的学者。

现在,他的个人介绍这一栏里必须要加上一个Title:抖音红人。


戴教授在抖音上关注了13个抖音号,发布了100多个讲课短视频,收获了160多万粉丝,360多万个点赞,红得一塌糊涂。


这个口头禅是“听懂了没有”的老教授,一口极其纯正的湖北麻城普通话,一张亲和力极其强大的笑脸,而且一笑起来就让人看不见他的眼睛了。

△  戴建业

但他俘获粉丝的武器不是讨喜的语音和讨喜的相貌,而是让人放怀大笑的语言方式:

比如,他说唐人的浪漫:

“唐玄宗把李白放出了宫廷,就是给他一笔钱,叫他滚蛋。不是个当宰相的料,听懂了没有?

杜甫是李白的粉丝,慕名求见,李白就忽悠他一起去访名山,炼仙丹、寻仙人、采仙草。

中途还遇见个高适,三个人就从长安到洛阳,从夏天搞到秋天,干什么呢?

炼仙丹、寻仙人、采仙草。

都没有成仙,听懂了没有?三个人搞得蓬头垢面。我们的杜甫就开始说:‘我不干了,老哥我要回去。’听懂了没有?

那才真的是一代浪漫的人。”


再如,他说唐人的狂放:

“在唐代,自我感觉最好的一个人就是李白。

他总觉得自己有股子仙气,其实是个挺搞笑的人。

他一直以为自己有政治才干,在四十岁那年接到了唐玄宗的诏书召他进京,他说:‘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一看这个德性就知道肯定当不了官。”

这种“拉家常”式的解读唐诗,这种真正走进古人生活、平视伟大诗人们的视角,好像让我真的呼吸到了唐时的空气。


因为自己喜欢李白,也朗诵李白诗歌的缘故,戴教授对李白《将进酒》的解读是最令我耳目一新、醍醐灌顶的。

△  戴建业解读《将进酒》片段

这种“劝酒歌”的清新解读不仅可爱,似乎更还原本真、符合生活的情景,而且,这种别具一格的句子停连甚至对我们朗诵的抑扬断句、情绪处理、内在语对象这些技术问题提供了指导。


我特别期待下次能有机会借鉴戴老的讲解方式来朗诵《将进酒》。或许我们可以抖音约一下!


在戴老的抖音视频中,他用幽默让文字成为联通我们和古人(不管是唐人还是魏晋时人)的笑点共鸣。

△  戴建业趣味解读古诗词

再比如郭德纲,在他今年9月新出版的随笔集《郭论》中就一再表现出:“自己只是‘文字共和国’的一名普通成员的谦逊。”

从历数庙堂之上中国历史上的“清君侧”,到讲述江湖之远的清末民间手艺人“锔碗丁”的荒唐家事,再到细品舌尖上的“老天津吃货”,如何蒸包子、包饺子、熬鱼吃,作为文字作者的郭德纲在这本随笔集里谈天说地、纵论古今、大话民俗风情,把自己的“记问之学”侃侃道来。但是,全书出现最多的文字却是如下内容:

“说句心里话,郭论的论字,我实在不敢当,有学问的人才能叫‘论’,在我这儿,应该只能算是个‘囵’。”


“就是跟各位一块儿聊聊天,把我知道的一些事情、我看过的书、还有我听人说过的一些事儿,大概念叨念叨,如果您觉得哪儿不好,咱们可以一块儿探讨,也可以让我长点儿能耐,长点儿知识。”


“当初给这本书起名《郭论》的时候,我是有意见的,因为我觉得自己担不起‘论’字,我的思想也够不成一个论点,叫《郭说》还行。得了,最后就叫了这么一个名字,好在各位读者跟我也不较真,也不上吝。”

……

我认真数了一下,全书一共40个章节,有31个章节都反复出现过上述的“客气文字”。

那这就是真客气了。

从《郭论》的这份儿“客气”,你能强烈地感受到一位相声演员,一位知名相声演员,一位在曲艺江湖里摸爬滚打大半辈子的相声演员,他对文字的敬畏。


不管你是多大的角儿,不管你是多大的腕儿,只要进入文字共和国,所有人好像都获得了一种无比平等的身份。文字是一切文学的基础,文学是一切艺术的基础,所以这种敬畏是很容易被共情的。


最后来说说“文字共和国成员”这一说法的提供者:唐诺。


关于唐诺的生平经历、明星家人、文学成绩,许知远先生的《十三邀》节目已经很全面了。能感受到,和唐诺的对话让许知远感到对等、互补、愉快。


不同于采访俞飞鸿的失态、采访马东的姿态错位、采访姚晨的没话找话,采访唐诺一定是许知远从本心出发寻找到的采访对象。很多时候,许知远就像面对一面更年长、更宽和的镜子一样在提问自己的内心,而收获到的唐诺的回答仿佛每一个字都说到了许知远的心缝里。


这是一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对于一位媒体人来说,这种对话真是珍贵。


看完节目后我买来唐诺的散文集《尽头》,这是唐先生的自我评价和读者评价都很高的一部著作。看完文集中和NBA有关的那篇“球评”后,只能掩卷叹服。


作为篮球迷、偶尔也写一两句球评的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唐诺评写林书豪那阵“林疯狂”旋风的文字会把文化现象、社会情态、经济形势描摹得那么透彻,我更想不到一篇“球评”会数次引用米兰·昆德拉、引用博尔赫斯、甚至引用萨特和卡夫卡。


豆瓣上有一位可爱的书友,整理出全本《尽头》所提到的219本书名。


要知道,这不是学术论文,只是一本散文随笔集,然而这个夸张的数字在唐诺那里是再自然不过的,毕竟这是一个常年每天阅读8到10小时的狂人,这是一个每天要手写6千到1万字、然后为了保证文字质量只保留500字的“职业读书人”。


唐诺的观点是:读书是一项有起点的事情。


因为我们人类知识的积累,每一代人读书的起点都发生了变化。


那么同理,因为我们每个人志趣的差异,每一位读书人的起点也都大相径庭。


然而,起点的不同绝不是我们去认知更多文字、理解更多文字的隔阂,相反,它应该成为一种动力。唐诺反复提及的文学家博尔赫斯:“晚年瞎眼的时候,在撒哈拉沙漠,抓起一把沙子,走到另一个地方,把沙子放下来,他说,我正在改变撒哈拉沙漠。”

每个人都只是小流,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可以是文字的江海;


每个人或许都只能积累跬步,只要是在积累,总有一天可以到达心中的“千里”。

因为这样千差万别的起点,我们反而在文字中实现了平等。

△  文学家博尔赫斯

这期文字的原意是想总结我2018年的阅读收获,可没想到阅读是常为新的,反而是近期的这些阅读体验不停活跃在笔下。


唐诺说得真好,热爱阅读的人都应该是文字共和国的成员。

郭德刚是,他让我们看到文字让明星与我们平等。

徐冰是,他让我们看到文字让哲思、艺术与我们平等。

戴建业是,他让我们看到文字让古人与我们平等。

唐诺也是,他让我们看到文字面前,人人平等。

新年将至,新的一年,文字共和国的版图一定会延展,期待你我的文字之旅有更多交集。

※图片和视频来自网络




扫码加入粉丝群

一个看文化的平台

一群聊文化的知己


制 | 陈   杰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编辑 | 李   端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巴蜀译翁杨武能

 《一千零一夜》背后的“雕玉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