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掉地上的食物,到底几秒内还能吃?

36娘 病理青年 2023-12-10


这是 36 开的第 12 张病历单

全单约 1367 字,读完大概需要 4 分钟

话说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

本 36 走在路上

边走边吃着刚买的鸡腿

突然一个身影冲过去

把本 36 的鸡腿撞掉在地上

word 心 how 痛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际

本 36 脑海中闪过一条神秘传说

五秒法则

似乎只要现在把鸡腿捡起来

就还能吃???





假如好吃的食物不小心掉在地上了

据说,只要你的动作够快

在细菌发现之前捡起来

那食物就是安全无污染的

而细菌发现食物的反射弧

是 5s


这,就是江湖上广为流传的

真男人都知道的

「5s 法则」

(Five-second Rule)



在有些地区

这个法则是 3s,1s

本 36 大胆猜测

可能这些地区的细菌

普遍反应速度比较快?


同时这个法则也会随着贫富状态变化

普遍认为

「越穷,秒数越长」

根据穷的程度

又演变成了 10s,30s,1min…



up 主毕导曾经拍过视频

用荧光粉模拟地上的脏东西

将三块薯片分别掉在荧光粉上


第一块瞬间拿起

第二块 5s后拿起

第三块 30s后拿起

然后观察薯片变脏发光的程度



结果非常 amazing

头顶绿光最强的

其实是立马捡起来的



毕导得出结论

薯片变脏程度

和它掉下去的姿势、角度有关

接触时间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说毕导的实验变量太小

接下来本 36 要讲的

就是 2560 次试验后的结果



本着严谨的探索的精神

美国罗格斯大学的食品微生物学家

开展过为期 2 年的研究

他们先将细菌布置到参与实验的

瓷砖、不锈钢、木头、地毯

四种固体表面上


然后模拟了面包、黄油面包

软糖、西瓜

掉在这四种「地上」的情景

并假设了四种手速

1s,5s,30s,300s


这样一共 128 种情形

每种情形重复了 20 次

(doi:10.1128/AEM.01838-16)


(不同食物掉在不同地上的细菌转移率)


结果发现

细菌的反射弧和移动速度

比我们以为的快多了


虽然较长的接触时间

的确会使更多细菌跑到食物上

但食物掉在地上的那一瞬间

只要地上有菌

细菌就能嗖地一下沾上食物



至于说我们捡食物的手速

根本追不上细菌沾上去的速度

不信可以回忆一下

你平时在群里抢红包的手速




而真正の决定性因素呢

有两个

一是食物掉在哪儿了

这应该很好理解

如果掉在了马桶里

过多久都不会捡起来吃吧



还有一个就是食物本身的含水量

在罗格斯大学的那项实验中

西瓜就是吸菌能力 MAX


u1s1,掉在地上的食物

不捡吧,心疼

捡吧,又有点嫌脏



似乎更决定性的因素其实是

身边有没有人?

如果没人看见

好像很多同学就会觉得

反正「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这句俗语的流传其实和

我们吃下的细菌数量

以及是否为致病菌有关

多数时候我们吃下的细菌都是「友菌

在免疫系统承受范围内的细菌

这种情况下其实都问题不大

最严重是变身「喷射战士



不过对于这样一直坚持吃

「掉在地上的食物」

还一直没事儿的同学

本 36 只能说

是真的运气好


但万一天时地利人和

地上正好有

引起皮肤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引起痢疾的梭状芽孢杆菌

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

等等强力致病菌

免疫力低下的人遇到了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鹅且,还有调研发现

我们每平方英寸的鞋底上

大概存在着数十万细菌

其中高达 96% 的鞋底上

有着各种各样的「粪便细菌」

比如大名鼎鼎的大肠杆菌

……



emmmmmmmm,不如猜猜

与无数鞋底每日亲亲的地面

情况如何?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

本 36 在这里贡献个小方法

那就是

把与地面亲密接触的部分去掉

然后

接!着!吃!



推荐阅读



病理青年

蹲坑时候看的人体百科全书

点点「赞」

给 36 加鸡腿

(这次一定不掉)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