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世界都在给中国体操的“断崖式下滑”找原因!|关键解读

2016-08-18 梅丸君 媒玩






“我是替女儿亲了张继科和马龙…”

(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刘国梁)







中国体操没落,究竟是什么原因?



在中国女排逆袭东道主的同一天,里约奥运体操项目的最后一个比赛男子双杠决赛,邓书弟和尤浩先后失误无缘奖牌。

 

在体操项目最后一个、也是最有希望的一个夺金点面前,中国体操最终失守了。

 



这是一个曾经扛起夺金大旗的王牌队伍,是中国国家形象绑定加冕的体育项目,就连主场奥运的主火炬也是由“体操王子”李宁(而不是“国球”乒乓球运动员)来点燃,那一天,是中国体操的荣耀巅峰时刻,也是走向衰落的开始。

 

谁也没有想到,在里约,中国体操战绩遭遇了“断崖式”下滑。1金未进,男女团各获一铜。自1984年以来,中国队首次在体操项目没有金牌进帐。四年前,金牌的数字是4,而东道主那一年更是豪取9枚金牌。

 

和糟糕的战绩相比,国人对体操项目的关注恐怕更加冰冷。大部分体操赛事被安排到凌晨2-3点进行,而且清晨也难再听到未夺金的消息。唯一引起传媒注意的人,可能是商春松,一个靠体操扛起一个家的故事。但与傅园慧、宁泽涛们相比,这样的苦情故事再难符合社交与90后的语境需要。

 



中国体操在低谷”,全世界都在给他找原因,它也成功引起了西方媒体的注意。路透社16日以“中国体操30多年来首次失金”为题分析了中国队为何在里约的实力和发挥越来越糟。

 

文章指出,“出征里约的中国体操选手大多没有参加奥运会的经历。”如今杨威、李小鹏等人退役后活跃在真人秀,当年的新生力量邹凯、冯喆也早早告别了运动生涯,整个体操队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这意味着,绝大部分运动员都处在一个“非最佳运动年龄”。

 

 

“内村航平一个人,推翻了中国体操。”法新社的报道中认为中国体操队的惨败,与日本体操的崛起有关。其实,不只是日本,以“全能女王”拜尔斯为代表的美国体操队也势头正劲,这也很大程度斩断了中国女子体操的夺金之路。

 

缺乏“偶像级”领军人物也是士气低落的原因之一。以男子体操为例,和伦敦奥运“4老带1新”相比,里约奥运的阵容是”1老带4新”,年轻队员即使有夺牌实力,但缺乏大赛经验和足够的抗压能力,的确需要一个“主心骨”。


担任解说的前体操世界冠军陈一冰就总结:“中国小将有实力,但没发挥水平,乌克兰人拿了冠军,但其实,他的表现并没有多出色。”


虽然前奥运冠军刘璇一直为中国体操队遭遇裁判不公正打分摇旗呐喊,但这一归因依然受到争议。早在体操女队单项失利之后,上一届参加奥运一举夺冠的冯喆在微博上说:没有金刚钻,不要怪裁判。暗指体操队失利的主要原因依然是实力不足。

 

我们姑且判定“裁判压分”的确存在,那么这种主观故意的行为动因是什么?这恐怕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种解释认为,中国人在国际体操联合会中“朝中无人”,致使“中国体操国际话语权丧失”。但“话语权”是靠官员撑起来的吗?恐怕不是,中国在乒羽项目上的话语权不是靠官员撑起来的,而是靠实力撑起来的。

 

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正式公开点评了中国体操队,透过他的评论,点透了所谓的“裁判压分”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



 

“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他们在体操奖牌榜上名列第11,他们目前的训练还是像机器人一样,这一点必须现在开始改变,要知道,日本体操已经改变了,他们的体操编排更加西化,因此也更和谐,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

 

“日本体操已经从传统里走出,中国人也应该这样。如果他们继续下去,他们就是机器人一样的运动员。他们在几何线上是完美的,但动作韵律却不存在。

 

这些声音足够刺耳,也是中国体操队必须承受并铭记。央视解说不只一次地提到,国际体操运动正在追求成为一项追求身体“美”的运动,它更加注重编排,也更加注重表演性。专攻难度的中国体操,已经在这一轮体操运动的改革中丧失优势。中国体操,可能真的需要转变方向。






媒玩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