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心理 | 改变,从对巴普洛夫行为说“不”开始
接触过心理学的朋友想必对巴普洛夫的狗并不陌生。作为一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巴普洛夫先生其实更愿意被视为一位生理学家,然而他被人们所熟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理学中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巴普洛夫在对狗的唾液腺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狗会在看见食物(非条件刺激)的时候分泌唾液,将食物和声音(中性刺激)关联起来后,那么即使面前没有食物只听见了声音(条件刺激),狗也会分泌唾液。狗听见声音然后分泌唾液(条件反应)的这个过程就被称为条件反射。
Dr.Watson,请停止您的巴普洛夫行为
这样的条件反射对人类同样适用——20世纪2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约翰·华生通过著名的“小艾伯特实验”发现,条件作用不仅可以让狗对原本的中性刺激产生唾液,还能让人类产生某些特定的情绪反应:他将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名叫艾伯特的11个月大的男婴面前,艾伯特起初并不害怕这只小白鼠(中性刺激),甚至还愉快地和它玩耍起来,然后华生在艾伯特每次触摸小白鼠的时候就制造出刺耳的巨响(非条件刺激),听到巨响后小艾伯特开始嚎啕大哭,几次下来,华生停止了声音刺激,但是这时候的小艾伯特仅仅是看到小白鼠就会哭闹不止。实验结束后,小艾伯特的条件反射并没有得到解除,他对小白鼠的恐惧后来延续到了小兔子、小狗,甚至是圣诞老人身上,最后不到7岁便因病早逝了,而华生也因为这个实验被后人认为违反了学术道德。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呢?生活中的条件作用似乎无处不在,比如看见鸡毛掸子就肉疼、听见狗吠就心慌、闻到汽车尾气就想吐——在我们自己的关联和想象下(被揍、被咬、晕车),最初的鸡毛掸子、狗叫、尾气等中性刺激慢慢变成了条件刺激,我们自身也随之形成了条件反射。这些条件反射看上好像无伤大雅,可是仔细想想,从“懂事之前”的无忧无虑到长大之后的三千烦恼,可不就是一次次的条件作用造成的吗?
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抽烟、酗酒、打女人——一个貌似已经无可救药的直男癌在小时候也许是一个精致、敏感的男孩儿,只是在父亲一次又一次无情的嘲笑、打骂下,渐渐开始恐惧、排斥自己身上敏锐善感的特质,发展到最后可能表现出对一切女性特质乃至女性本身的敌意和憎恶。然而即便如此,曾经经历过的心理创伤依然存在,因此酒精就成了他暂时逃避自己的工具。
痛苦的源头:反射思维
好的条件反射会让我们避开危险,但是适应不良的条件反射却会让我们的生活陷入窘境。无论何时,当发现自己心情烦躁、焦虑不安时,除非是对现实生活(比如失业、丧偶、患病等)的直接回应,否则这些情绪反应就很可能就是条件反射造成的。这些有害的条件反射会重复循环地向我们灌输恐惧、自我怀疑和焦虑不安,并使我们产生极具破坏性反射式思维,比如,“都过了半个小时了都还没有回我信息,她一定是讨厌我了,我这种人最后会孤独终老的吧”,或者“打招呼竟然被无视了,是哪儿得罪人家了吗?我真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家伙”。
轻度至中度反射思维可能会导致社交不安、轻度强迫症和轻度完美主义,常见的征兆有轻度生活不满,工作受挫感,自我、生活、人际关系不和谐;中度至重度反射思维可能会让我们的社会生活极大受限,并导致长期自我怀疑,抑郁和焦虑,以及明显的强迫症状,常见的征兆有妄想,经常性滥用酒精,精神萎靡,工作能力丧失;重度反射思维则可能会导致严重抑郁,极度焦虑和惊恐发作,以及自杀倾向,常见的征兆有酗酒,工作和社交能力丧失,慢性身体疾病等。
改变自己,从告别反射思维开始
要想彻底拔除这些有害的反射思维,我们首先需要辨识那些藏在自己焦虑或恐惧之下的到底是事实还是假想——我们对生活中的事实和真相理解得越透彻,就越不会被反射思维所束缚。对未来的预测和对别人的猜测都不是事实,事实是可以被观察并证实的客观现象,而假想则是基于我们的理解、判断,以及关于某些可能性的预测。无论听起来多么可信,除非能够被证实,否则就只是假想而已。
在前面提到的例子中,“半个小时没有回信息”和“打招呼没反应”是事实,“我这种人最后会孤独终老的吧”与“我真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家伙”则是猜测——恋人没有及时回自己的信息还有可能是一时太忙没有注意到,而熟人对打招呼没有回应也可能只是因为那天刚好没有戴隐形眼镜,所以看不清有人在跟自己微笑示意。
除此之外,事实和假想之间还有一个细微的差别:当仔细倾听心里的声音时,我们偶尔会听到一些孩子气的、不成熟的抱怨、畏缩,和迟疑声音,比如“他昨天晚上没跟我说晚安,肯定是不爱我了”,或者“只有不到一周时间了,这次的考试我肯定过不了的,还是放弃吧”——这些孩子气的想法源自我们童年习得的不安全感,如果我们能听出来是不安全感在说话,那么我们也就能够分辨出这些想法只是假想而并非事实了。
当我们能够判断自己的念头是出自事实还是假想之后,就能够捕捉到自己的反射思维了——因为它们总是喜欢躲在假想的背后。意识到反射思维的出现之后,我们只需要马上停止后续的联想就可以了。也许一开始无法做到立刻退出反射思维的陷阱,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入手来锻炼自己对反射思维“说不”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尝试构建心理图像来帮助自己停止反射思维,以下是两个例子:
踢足球
想象自己在足球场上,将反射思维看成是一个个来自其他球场的足球,如果一个球滚了进来,就走过去重重地把它踢出去,再来就再踢。最初球场上可能会有很多球,但随着我们大胆地清理自己的球场,进来的球便会慢慢减少。
释放气球
如果对足球爱不起来,那么也可以把反射思维想象成手里的氢气球。当我们发现受到不安全感的威胁时,手里就会出现一个气球,这时候,试着松开拴着气球的那根线,静静地看着气球飞上天空一一变得越来越小.直到最后不见踪迹。
小编寄语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在生活中摔得鼻青脸肿,但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即使没办法立刻从坑里爬出来,慢慢挖土填坑也始终是会有出头之日的。在那之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堤防反射思维的侵扰,只要不被它忽悠,分清事实和假想,就会知道生活中并没有什么绝路,如果此路真的不通,也完全可以换个道儿走另一条路。
编辑 | 小雅
相关阅读
《改变自己》一书的作者是国际知名心理咨询及治疗专家Joseph J.Luciani博士,他有30年的临床心理治疗经验。他认为没有人生来就缺乏安全感,内心满是愤怒、无聊或抑郁。事实是,快乐才是我们的自然状态,慢性不愉快则只是一种能改掉的心理习惯。
本书介绍了经Luciani博士多年临床实践改进的“自我谈话”疗法——这是一种全新的、开创性的心理疗法,可以帮助读者学会识别有害的反射思维和情绪,发展新的、健康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消除生活中的倦怠、绝望和情感麻木,重新找回快乐本性。
鹿 其 鸣 也,寻 其 友 声
一个赞转一圈~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领走《改变自己:心理健康自我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