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漫山遍野的育儿文章中如何大海捞“真” ——科研套路教你见招拆招

芝麻麻麻 徐桂凤 2023-10-13


当当当!喜欢芝麻麻麻上一篇文章《新手麻麻的自我修养——育儿书里不常见的三句话》的筒子们注意了,1-5岁微信育儿群群主“芝麻麻麻”的第二篇原创科普文来了。




文:芝麻麻麻


最近经常听到一个新词“微信育儿”,有人解读为是个麻麻都加个微信群麻麻群讨论育儿,也有人解读为现在都讲科学育儿,而网络传媒特别是微信公众号里有很多科学理论,要多多学习。

然而,现下公众号实在太多,产出的育儿文章也自然是海量。面对漫山遍野的育儿文章,麻麻们如何去伪存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指导是一大难题。今天,我从我所接受的九年的科研套路的角度尝试对忽悠人吓唬人的理论见招拆招


No.1  拿着个案当真理,隔壁二大妈如是说。

麻麻们在育儿的路上可谓艰难险阻,经常遇到各种困扰和麻烦。而我们面对一些育儿理论的时候又常常感到很无助,因为书里写的经常是骗人。书里说4~8个月添加辅食,可人家隔壁二大妈家小孩3个月就喝水果汁了也接受的挺好啊~

科研实验中,在评估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时,常见的考量点是实验对象的样本量。当实验对象只有单纯的一个或者两个的时候,只能叫个案分析或者报道,而不能完全算作系统的实验设计。这样的个案报道体现的个别的例子而不是广谱的普遍真理。

同样,在我们理解很多育儿理论的时候,科研中说描述的结果往往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指的是实验组的平均水平远高于对照组的平均水平,而不会说实验组中每一个全部赢过对照组。所以,科学理论大多是普遍真理,但从不否定存在个体差异,不是说每一个个体都一定会依从这个理论。就好比100个人里80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现象,而你遇到的刚好是隔壁二大妈说的是那20%而已。

我们更容易相信眼前见到的,我们习惯于被身边见到的实例所深深触动,然而事实上我们不能保证我们对样本的遇见率是足够随机的,也许我们碰巧遇到的是少数派呢



No.2  “相关”不是“因果”,证据也分强弱。

曾经看到文章说,“拿笔姿势不正确是因为小时候爬的少”。其中引入很多分析论点,扔出来一大串高大上的名词,什么感统失调,平衡感,内耳前庭,一层一层讲出很多理由。

我初次看这样的描述的时候是非常疑惑的,因为从我习惯的科研套路来说,在没有充分前提的情况下丢结果,经常过度解读,面对现象有很多推测的解释,但真正的科学结果是富有逻辑性的一步步严谨的推论而不是推测拿笔姿势不正确和小时候爬的少,这里面隔着婴幼儿期隔着童年,有太多太多的干扰因素。

看到这样的结论,我会习惯性提出几个反证:1)如果一个爬的很多的小孩去学错误的拿笔姿势是不是学不会?2)是不是只要爬的多,正确拿笔姿势无师自通且绝对稳定不会变坏? 3)如果一个没爬过的小孩,刻苦训练正确的拿笔姿势是不是绝对学不出来?多玩命的矫正都绝对不成功?……

习惯了套路,每当说起各种道理的时候,习惯性的会问一句:证据呢?逻辑呢?严谨么?有没有过度解读?我不否认里面有证据,很有可能在某个实验里,拿笔姿势正确组的孩子比拿笔姿势错误组的孩子小时候爬行时间更多。然而拿笔姿势和爬行只是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娃身上的相关。

举个歪栗子,妈妈甲最近胃口不好,吃的东西少,食物残渣不足,然后两天没拉屎。后来第二天因为家具颜色和老公吵架了很生气;妈妈乙吃了好多柿子,鞣酸摄入过多,肠道蠕动慢,然后两天没拉屎。后来第二天为了孩子上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和老公意见不合和老公吵架了很生气。妈妈甲和妈妈乙都先出现了“没拉屎”,第二天出现了“和老公吵架”。“没拉屎”&“和老公吵架”都放在同一个人身上,都是先后分别同时出现,这两件事情在客观上就有联系有相关。但是,“相关”不等于“因果”,我能说因为没拉屎所以和老公吵架了,或者因为和老公吵架了所以连屎都不拉了么?

所以,我想说的是,造成任何一个现象往往是多个因素混合影响而成的,把中间千千万万的干扰因素都忽视,掐头去尾的光去对应相关的现象,就一跃而当做因果来解释是不符合科学的。如果有文章系统的说,两组(足够大的样本量)生长环境一样性别一样年龄一样叉叉叉叉什么都一样的孩子,唯一的差别是爬行时长多的孩子握笔姿势正确。那说出这里面的因果才算是有些科学诚意。

再者,医学用药里总讲一个词叫证据弱证据强,简单化一点解释就是说,证据弱就是说这个药治疗这个病有一定疗效,但疗效没有那么好。其实在育儿理论里也是一样,绝大多数研究受困于实验设计的不完备,样本量的不充足,地区差异环境差异等等的考量不充分,存在一定偏倚。

也可以理解为,育儿理论里有些是对的,但不完全对,不是每个情况下都对,不是放哪个娃身上都对,但也不是全无道理。所以,我们每当看到一个结论的时候,都应当往前看下这个理论的前提条件,客观的筛选而后再选择是否接纳。




No.3  没有什么全优点或全缺点的永恒真理。

又想到一个发育中的焦点:爬行。我看到一些文章的理论基本可以概括为:不会爬就全身残疾。然后又出来一些极端反对声音:不用爬就走一样天下无敌。根据科研套路,一般此类极端解读都会存在偏颇。首先,知识理论是不断更新和修正的,20年前的理论成果基本被推翻更新的七七八八了。

所以我至今没见过哪个paper里会敢把话说的这么满,特别是如此复杂深远的影响力的探讨。古谚说的好,每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爬行对于孩子的发展当然有很多优点,但也不是说全是优点没缺点,那我们为什么不一直爬到成年,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的我们千辛万苦进化来的直立行走的意义都荡然无存?

什么事都有好坏,难点在于“度”的把握。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再是那个正义黑白分明,绝对脸谱化的时代了。很多时候,孩子不分优点或缺点而都是特点,而且是持续变化调整的特点。我们不是在育儿文章里找认可寻求安慰,我们是从理论到实践,从理论的镜子里寻找自己孩子可提升和改良的空间。

在育儿路中,持续变化的不光是孩子,还有我们。谁都无法精准预测一个孩子的未来。我们应当采纳的,是海纳百川而又淡泊从容的学习心态。我们需要做的,是随时观察孩子的变化,调整我们的养育策略


No.4  多少科普是广告,多少软文为产品。

为自保,此段略。


以上是科研套路教会我的思维模式,也是我甄别海量育儿文章的理论依据,希望能为麻麻们在茫茫育儿文章海中带来一点点灯光。






推荐阅读:

新手麻麻的自我修养——育儿书里不常见的三句话





育儿育己


徐桂凤,儿童发育行为心理医生,曾工作于广州某三甲儿童医院,现学习工作于美国爱荷华儿童医院发育与障碍中心,同时也开始攻读爱荷华大学流行病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儿童进食问题的行为干预以及家庭化治疗)。



育儿交流微信:Bamia2 (因时间有限,主要用于线上分享会,以及妈妈们进行相互交流和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