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怎么办?先考虑这4个问题(干货总结篇)
之前重新编发了有关宝宝打人的应对办法后,不少家长朋友表示,自己家的孩子很多时候不是打人的那个,而总是被打、被抢玩具的那个,这时家长该怎么应对?是旁观还是介入?是找对方孩子家长还是教孩子打回去,还是带孩子躲开?
因此我特将早前发过的“被欺负”系列也重新编辑。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模拟场景,和大家一起讨论不同情况下家长可以怎样帮助孩子处理被“欺负”的问题。
一、孩子被“欺负”,家长不应过度介入,但也不能袖手旁观
毋庸置疑,伙伴关于对于儿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正如儿童教育学家Hartup所说,儿童的生活中存在两种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关系,即垂直关系(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养育和保护关系)和水平关系(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伙伴关系),后者能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为儿童提供学习技能和经验交流的机会,而这恰恰是垂直关系所不能给予的。
父母的过度干预和介入,会造成儿童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的混乱,很多时候会干扰孩子的伙伴关系形成,也可能阻碍孩子社交策略的形成。
但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孩子说话、走路、吃饭等基本技能的习得一样,除了孩子自己的实践外,也需要大人的示范和指导。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在同伴冲突中去摸索、适应和学习,希望他们自己发展人际交往的策略,有些时候,这些想法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的“美好愿望”,而将一部分孩子置于恐慌、害怕、焦虑,甚至无望之中。
既不能过多介入,又不能袖手旁观,那么父母应该如何选择介入的时间点,以及如何把握好介入的尺度,这就是本文后面要讨论的重点。
二、家长怎么做?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对于家长该怎么办,我们能做的只是分类讨论,却没有办法给出一个统一的、适合所有孩子的答案。因为,我们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个性特征、成长环境和经历、支持系统等等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只能根据每个孩子自己的具体情况来找出适合他的个体化的应对方式。
1.双方孩子的年龄:以2岁为界
如果双方都是2岁以下的孩子,他们还没有明确的物权界限意识,看到喜欢的物体就会直接伸手去拿,在情绪激动(无论是高兴还是生气)的时候,都容易通过拍打推攘来表达情绪。出现这种情况时,其实并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欺负”或被“欺负”,家长可以更多地给与一些支持与示范。
如果孩子因为玩具被抢而哭,我们可以抱抱孩子安慰他,然后试着拿其他的玩具让孩子去“交换”想要的玩具,通常在对方父母的配合下,可以平静解决“争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在拿到新玩具后,通常注意力就被转移,而不再会哭闹要求拿回之前的玩具。
如果孩子因为被推倒或被打而哭,可以抱抱他,告诉他你知道他很伤心,然后可以用比较小孩子化的语气对另一个孩子说:“哥哥,打人是不对的哦!弟弟很痛呢!”注意点到即止,不要过于严肃,以免吓哭对方孩子,也避免引起家长冲突,但同时也向你的孩子示范了,下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他可以怎么做。
如果你的孩子在玩具被抢和被打以后,反应平静,不哭不闹,自己爬起来玩其他玩具,我们就完全不需要做任何介入,继续旁观就好。
如果双方孩子都是2岁以上,建议密切观察,在孩子打起来以前不做任何干预,看他们如何就玩具或者其他冲突进行争论、和好、谈判以及协商。如果孩子有打起来的趋势,建议介入。
2.孩子的气质性格特征
在做出干预或者旁观的决定前,先问问自己:孩子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的行为模式如何?是适应很快还是适应缓慢?孩子面对冲突时是否以回避为主?还是直面冲突,“英勇向前”?
如果是对环境适应很快,也愿意直面伙伴冲突的孩子,父母可以更多地放手,更多地旁观,只在需要时(比如肢体冲突发生时)介入。
相反,如果孩子是适应缓慢和退缩型,他们在玩具被抢时、被小伙伴打时,一般不会积极去把玩具抢回来,也不会“打回去”,更不会严肃表明自己的态度,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哭泣,会手足无措,会退缩,有些孩子甚至会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这类孩子则需要父母更多的支持和示范,以及更多的鼓励,而不是完全的旁观。
同时,我虽然不赞成父母过于强迫这样的孩子去快速适应环境(因为有可能让孩子更加的排斥伙伴交往或出现社交恐惧),但是在示范和逐渐鼓励孩子自己对伙伴冲突说“不”还是需要的。
比如,你一开始可以蹲下来,一边搂着孩子,一边对另一个孩子说:“姗姗不喜欢被推(你也喜欢这个玩具呀?可是那是姗姗的玩具哦,请你还给她好吗?)”
对于退缩型的孩子,妈妈表明立场,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出支持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也向孩子示范了如果自己玩具被抢,或者被其他小朋友打的时候,需要捍卫自己的利益。
然后,逐渐让孩子来接过掌控权,比如在示范几次后,你可以搂着孩子,蹲在她旁边,鼓励孩子自己说“这是我的!”或者“不要打人!”这样简单的语句,也可以先在家中练习,再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实践演练。
在实践演练的过程中,父母要坚定的支持孩子,无论他是否表达得很好,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你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真棒!真勇敢!”
3. 尊重孩子的态度和看法
一些时候,孩子依然会喜欢跟欺负他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这种时候我们应充分考虑其中的原因和孩子的想法。通常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是被“欺负”的孩子不认为推搡和抢玩具是攻击性的,反而把他认为是伙伴之间游戏的一种方式和互动方式。这类孩子通常在伙伴关系中也会用拍打、推搡来作为伙伴关系中的沟通方法,也容易被误解为是在“打人”。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建立更加合理的表达方式和互动模式(详见《史上最全应对宝宝“打人”攻略,总有一种适合你》)。
第二种可能性是孩子的玩伴太少,选择少。而那个小伙伴虽然时不时“欺负”一下自己,但是他会很多有趣的游戏,和他在一起的乐趣远远大于被“欺负”的委屈。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首先应该和孩子聊一聊在被“欺负”时他的感受如何?为什么喜欢和那个小朋友一起玩?想不想要交一些新朋友?
如果孩子自己不觉得是个问题,我觉得父母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如果孩子说他们不喜欢被推和被抢玩具,但是很喜欢和那个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父母可以向孩子示范如何在下一次被“欺负”时,很认真地告诉他的小伙伴:“不要推我,我不喜欢这样”,或者在家中通过绘本故事来向孩子示范应该怎么办。
在很多情况下,在听到小伙伴的抗议后,很多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就减少。
如果抗议无效,建议扩大孩子的玩伴范围,给孩子提供更好的选择,当然最后的决定还是应该孩子自己来做。
三、具体怎么做?4个问题给你答案
正如前文所说,我赞成父母在孩子水平关系出现问题时,在恰当的时候给予适度的示范和引导。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算是恰当的时机?怎么样才算是适度的指导和恰当的示范呢?
请设想下面的场景:
你家娃在游乐场玩耍,有个小朋友过来抢你娃手中的玩具车,这个玩具车是你家娃最喜欢的,所以他也不愿意撒手,于是两个孩子开始争夺。你看到那个小朋友推了你家娃一下,但是你家娃仍然抓着玩具车不撒手,然后你看到那个小朋友冲你家娃扬起了手,然后你家娃被打倒在地,玩具也被抢走,你家娃哭得厉害,大叫“妈妈”。
问题一:以下几个时间点中,你会选哪个时间开始介入和干预呢?
A. 小朋友来抢你家娃玩具的时候
B. 两个孩子开始争夺的时候
C. 小朋友推了你家娃的时候
D. 小朋友冲你家娃扬起手的时候
E. 你家娃被打倒在地的时候
F. 你家娃哭着找妈妈的时候
正如前文所言,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成长环境等等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家长在决定是否干预、什么时候干预时都会有自己的理由。我只以我家二娃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果场景中是我家妹妹(小团子),我会选择C,无论对方小朋友年龄多大。因为她年龄较小,还比较容易受伤,我也不希望她因为这次受伤而对伙伴游戏出现恐惧。
但是我不会选择A或B,因为小团子虽然安静,但不是个退缩性很强的娃,所以我觉得适度地让她暴露于伙伴冲突也是必要的,因为她迟早要面对这些。
如果场景中是我家哥哥(小包子),我会选择D。因为和妹妹不同,他已经3岁,外向活跃,也比较皮实,所以我觉得即使被推应该也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受伤或者伙伴交往的退缩。但是,我总体来说还是无法旁观别的孩子一巴掌拍到他的脸上,我更希望他在不受伤(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的基础上,学会伙伴交往和应对伙伴冲突的技能。
当然,我的选择未必就是正确的,做这个选择和我自己的育儿观、个人经历、我对孩子的判断等等有关系。
比如,我一个朋友的娃也是一个三岁男娃,她就会选择在F的时候进行干预,理由是:她希望她的儿子去经历一切的可能,然后在这种经历中去体会和思考,但是孩子受伤的时候,她会提供安慰。
问题二:如果你选择在躯体攻击尚未开始时进行介入,第一步你会选择怎么做?
A. 你大叫:““某某(小伙伴的名字),不要打某某(你家娃的名字)!”
B. 你一边快步走向两个孩子,希望能尽早隔开他们,同时略微提高声调,用坚定而非斥责的语气说:“不能打人!”
C. 你大叫:“某某(你家娃),他打你你也打他!狠狠地打!”
D. 你对另一个小孩的妈妈说:“你家某某要打人啦,你快制止他!”
我相信肯定很多人还是会选择B,但是我也相信很多选B的人在实际场景中会做A或者D。
这并不是说选择B的人在撒谎,而是“知”和“行”有时候真的很难以统一。而是在看到孩子即将被打的时候,相信很多妈妈的第一反应是想第一时间制止,所以我们非常容易出现A或D的反应。所以家长在实际处理问题时也需要不断的练习。
问题三:如果你介入的时候,孩子已经被打哭,第一步你会怎么做?
A. 告诉打人的小朋友:“你怎么可以打人呢?打人是不对的!”
B. 告诉那个小朋友的妈妈:“你家娃打了我儿子,你也不管管!”
C. 告诉你的孩子:“哭什么哭,他打你,你就狠狠地打回去呀!”
D. 抱着你的孩子,问他哪里痛
把这个问题放在这里,是想要强调一下,整个过程中,感觉到委屈的是你的孩子,所以作为妈妈,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去责备别人的孩子,也不是找他妈妈要一个说法,而是第一时间给你的孩子安慰。
问题四:在第一时间安抚了自己的孩子后,你会接着做些什么呢?
这个时候需要看对方父母的反应。如果对方父母有意图来制止那个小朋友(即使可能不那么及时),和那个小朋友说打人是不对的,让他道歉,或者使用其他的教育方式,我们就可以到此为止,无需进一步行动了,抱你的孩子走开一会,把空间留给其他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
但如果自己孩子受伤,对方家长却没有任何表示,或者在数次类似情况下,对方家长也只是说“没有办法呀,男孩子嘛”、“他不是故意的”之类,我们通常很可能就会被对方家长的做法和态度给惹恼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做出各种进一步反应。
比如,有的妈妈直接走到那个孩子面前,说:“是你刚才打了某某(自己娃)吗?打人是不对的哦,你妈妈没教你吗?”
有的妈妈则会直接找到对方家长,说:“你家娃总是喜欢打人,我觉得你是不是需要管一管?”
我想,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以后,绝大部分妈妈会发现,对方家长要么态度强硬恼火,要么在尴尬以后会让他的孩子远离你的孩子。那么怎样才是比较妥当的做法呢?我来美国后有一段亲眼所见的实例让我印象很深。
带娃在图书馆玩的时候,看到一个小男孩在经过一个小姑娘的时候,踢了她一脚,小姑娘当时就哭了,但是小男孩的妈妈在一旁看着无动于衷。
这位女孩的妈妈就抱着小姑娘走到小男孩妈妈的面前,问到:“你儿子刚踢了我女儿一脚,你看到了吗?”那个小男孩的妈妈这个时候才说:“噢,看到了,对不起”。
然后这个小女孩的妈妈说:“我觉得你完全不需要对我说对不起,但是我觉得你应该让你的儿子对我女儿说对不起,他应该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那位男孩的妈妈翻了个白眼,走开了,然后那个女孩的妈妈对她说:“宝贝,他踢你是不对的,他应该要对你说对不起。他可能现在还不知道,所以你能不能过去告诉他,他踢得你很痛,这样是不对的呢?”
小姑娘点点头,走到小男孩面前,声音不大,说之前还看看妈妈,但还是很坚定地说:“嘿,踢人是不对的,会让人很痛的!”然后,那个小男孩看看小女孩,停顿了一下,说了一声“对不起”。小女孩答:“好的,我接受你的道歉,祝你玩得愉快!”
当小女孩回到妈妈旁边的时候,她妈妈给了她一个大的拥抱,并说:你做到了!妈妈为你感到骄傲!我非常喜欢你和他说接受道歉,并祝他愉快时的样子!”
我觉得这位妈妈的处理方式总体上是很好的,她第一时间安慰了自己的孩子,也避免了自己去“教育”别人的孩子,而是她鼓励自己的女儿去向小男孩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那段。
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一定要让小男孩说对不起,而是这位妈妈用实际的行动教会自己的女儿,在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不是躲开,不是“打回去”,而是对“欺负”她的小伙伴说“不”。这种示范和指导是非常恰当而实用的。
而最让恨不得拍手叫好的是最后她给予女儿的肯定,那个拥抱和那些话语肯定会给那个小姑娘极大的鼓舞和肯定。
但是,这位妈妈和对方家长沟通的方式仍然值得商榷。这种方式直接将对方妈妈置于了尴尬和防备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对方妈妈的回应方式也就可以理解了,我想有的家长在这种状态下甚至可能会直接炸毛,大吵起来。
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家长达成共识,孩子也能学习到应该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大人也因为孩子的冲突吵起来,所以我们考虑试试下面的方法:
绝大部分家长在自己娃“欺负”了其他娃的时候,其实都是抱歉、尴尬、紧张、防备性的心态,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做些事情,但是要抱着“0”期望。
你可以抱着孩子走到那个家长面前,告诉他:“你可能没有看到,刚才你家娃打了我家娃,我就是想告诉你一声,谢谢!”(如果有受伤,就要涉及伤口展示了)。
然后你不需要站在旁边,等待那个家长给你任何“交待”,抱着孩子走远一点就好,给这个家长留下空间来反应,来教育他自己的孩子,也将处理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对方家长。
如果对方家长或孩子道歉,这时不用“得理不饶人”,接受道歉,然后简单表明你的态度,说几句表示理解的语言,比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确实还需要时间和机会来学习如果恰当地进行伙伴相处,大家一起努力”。
如果对方家长反应很负面, 那么只需要简单地停止往来就好,相比于家长拉锯闹矛盾,或者教孩子“打回去”,告诉孩子“我们不需要和总是打人的孩子一起玩”,也不失为一种更好的应对方法。
特别要注意的是,尽量直接和对方家长对话,避免“教育”别人的孩子,因为在对方家长眼里,虽然他们的孩子不对,但是你如果去“教育”,就是以大欺小,同样也会激起对方强烈的保护本能,只能让事情恶化。
最后,虽然在这篇文章不具体再铺开讨论,但还是要提醒一句:学龄期的孩子家长要注意,孩子有没有被“霸凌”的迹象。如果有,一定要及时干预,不要害怕“社交压力”,坚决站在孩子一边,对“霸凌”要“零容忍”。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更多文章请进入公众号左下方“文章目录”分类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