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给孩子“立规矩”:5.13上海饭团线下活动文字回放

张小猴 徐桂凤 徐桂凤 2023-10-13


写在前面


5月13日,我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小而美的饭团团友线下见面会。勤奋的张小猴同学把我在两个小时里面叨叨叨的内容给整理了出来,发出来与大家分享共勉。希望以后有机会和更多的团友面对面地交流~~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界线不得安全

——记5.13徐桂凤医生讲座

by 张小猴


“真正有内涵的人都是谦逊的。内心富足、生活真正充实的人,情绪也是平和的,有时候身体和大脑的劳累,能获得心灵真正的平和。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打不倒一个斗士。”以上便是我在见到徐医生真人之后最大的感慨。


温婉美丽的徐医生求学于美国,同时是两个年幼孩子的妈妈。边读博士边工作,还养育两个孩子,在处理好这些的同时、还能开饭团给广大新手父母释疑解惑,这个远非常人所能及。讲座时徐医生精神饱满、尊重每一位发言的听众,在后续拍照阶段也非常的谦逊低调,丝毫没有那种高高在上之感,深深地被徐医生的个人魅力折服,愿这样美好的女性能有好运相伴一生,毕竟,越努力,越幸运!



今天交流的主题是“规矩”,主要围绕“要不要给孩子立规矩”以及“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展开。


徐医生觉得“管教”、“立规矩”、“熊孩子”这些词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常常暗示着负面的意义,所她更喜欢用“设界线”来表达“立规矩”的意思,我本人对此也表示赞同。


一、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在场的父母们,其实基本都是赞同“我们要给孩子立规矩”这一观点的。徐医生态度很鲜明的提出“如果所有的小孩子长大后都会自动变成一个很好很好的人,那么我们要监狱、要法律做什么呢?”是呀,既然所有的人类长大后都会变好,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人去犯罪?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自动变好,而告诉孩子规则和界限也不等于限制孩子自由发展。孩子在小的时候,由于大脑发育并不成熟,并不能很好的去明辨是非,让他们自动去学会在生活、社会中应该如何表现,这个是很困难的。


对于一些可控的、客观条件上没那么容易成瘾、物理上可控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做个够”能解决问题(比如爱坐摇摇车)。但是有些成年人都难以抵御的易成瘾行为,比如不设限地玩ipad,或是观看网上海量视频,孩子也同样难以“玩够了以后放手”。不信的话,看看抖音之类的app是怎么火起来并抢占了大量社交软件流量的?



如果崇尚“任孩子自由发展、不设立任何规则”,那么孩子也很可能会在早期的社交关系中受挫。


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小姑娘,被妈妈“不设界限”的养到三岁,从来不懂上课时候不能大声唱歌、不能随心所欲打断别人谈话,自己想玩的玩具必须要抢过来不管这个是不是自己的。


在这类的事情发生多次之后,别的小朋友和小朋友的家长很可能会孤立这个行为存在问题的小姑娘,也很有可能这种类型的社交关系会恶性循环:没有人喜欢和她玩,逃避进入一个群体(抗拒上学),使用故意破坏打人等行为来引起别人注意……然后更加难以融入伙伴群体。



二、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1.根据孩子的心智发展来定规矩


人类情感的管控与额叶的发育密切相关,而额叶又是大脑发育成熟最晚的区域,大概青春期后期才会发育成熟。所以,家长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根据孩子心智的发展水平来设定一定的规则和界线。

 

比如,我们可以要求三岁的孩子不要打人,但是不能要求一个三岁的孩子吃饭的时候看书的时候完全像大人一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2. 制定规矩不能随心情而定,家庭成员间要一致


定什么样的规矩,这个是因家庭而异的,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但是有些最起码的规则和界限还是相通的,比如安全问题和一些最起码的社会规则。


孩子在家玩液化气、用手指抠插线板、在滑梯上玩耍的时候随意将小朋友推下引起严重安全问题,这类安全教育相关问题是一定要设定一定规则的。最基本的社会规则,比如大家一起听讲座的时候不能大声唱歌,在集体活动时不停打岔、打断别人的讲话,这种为了让孩子能顺利的在这个人类社会中生存下去必备的“规矩”,也必须要设立。



在讲座过程中,好几个妈妈提到了自己对于给孩子制定规矩的时候总是“随心情而定”这么个情况。同样的行为,心情好的时候就不管孩子,由着他去;而心情不好的时候,那这事没商量,不能做就是不能做。


徐医生解释了一下,心理学上这种情况叫做“间歇性强化”,而由间歇性强化养成的行为习惯,是最难去纠正修改的。比如赌博,庄家很容易让赌徒成瘾,用的也是间歇性强化。第一二三局让你赢,然后第四局输掉了,第五局又赢了,此后不论你输赢(一般都是输),你很难去脱身了。


在场有位妈妈提到自己与自己的孩子相处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她发现吼孩子特别有用。有时候让孩子做什么,好声好气的说的时候孩子就像没听到一样,没反应,不理睬,但是一旦将声音提高几个分贝,孩子立马就乖乖做事了。于是妈妈就觉得,吼孩子真的很有用,但是看妈妈的现场表述时的表情,我感觉她应该是细想来这种做法可能有些地方有些不妥,于是现场讲出这件事来。


而我们眼光毒辣的徐医生,就非常直截了当的指出了这件事情为什么不妥:其实在孩子眼中,在孩子的认知中,这件我不喜欢做的事情,在妈妈没有吼我的时候我可以不用听不用管,反正只要妈妈吼我的时候我再去做就好了,既然妈妈还没吼我,那我就再玩一会儿我自己想玩的就好啦,不管她。当妈妈来吼我的时候,我立马把这件事做了,妈妈也不会怎样我。


这其实跟当妈的理解和初衷完全不同啊。妈妈得出的结论是“吼孩子真的有用,要吼”;孩子的结论是“妈妈不吼的时候我可以不用做这件事”,于是,妈妈以后会越吼越多,而吼叫在孩子这里也越来越不管用了。



这里完全没有什么规矩和规则,唯一的标准就是妈妈吼了没。而妈妈吼不吼很多时候取决于妈妈自己的心情,心情好的时候包容度高,同样的事情也不会说什么;心情不好的时候容忍度低,很小一件事就要发火。而孩子自身也没什么安全感:到底这件事我该不该做?什么样的事情我可以做?没有任何的边界,其实更没有安全感,孩子会不断地试探试探再试探,也一直不会觉得安全。


关于养育孩子时的“间歇性强化”,很多时候也不全是因为妈妈(一般妈妈为孩子的主要照料人,起码参加讲座的这些家庭基本都是以妈妈为主导,特别感谢两位爸爸的到场,虽然说,按道理讲,养育孩子本来就是你们的职责,但是你们确实做得比大部分中国爸爸要好了)


情绪不稳定、朝令夕改,有时候也是家庭成员间的不一致造成的。妈妈觉得是这样的规矩,但是爸爸不觉得这个规矩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于是并不在意孩子的行为,祖父母那一辈的有时候更加隔辈溺爱一些,粉丝滤镜加持下,保持清醒理智并不容易,所以想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的妈妈有时候很难让孩子去遵守这些规则和界线。


家庭成员之间的不一致,很可能也会造成间歇性反复的强化作用。今天可以,明天不可以,孩子很难形成真正的规则意识。而对于这些“随心情而定”和“今天可以,明天不可以”的规矩,其实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些规矩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还是我们换个别的规矩就可以了。比如,很多家庭的老人坚持孩子必须要穿袜子,对于穿袜子这件事其实没那么重要,也就不必要上升到“规矩”的高度,随孩子和老人去是没什么关系的,没必要牺牲家庭氛围去争的面红耳赤。



3. 分清父母的情绪和真正重要的事情


在要求孩子必须怎样的时候,家长可以问一下自己的内心,我为什么要定这个规矩呢?是因为这件事情真的很重要,还是我的权威被冒犯了呢(我让你下来你偏不下来,所以我很生气,并不是你不下来这件事情有多重要,而是你竟然不听我的话,所以我火冒三丈)?


徐医生提到了一件事情,在很多中国父母眼中,孩子见到长辈不打招呼是件非常非常严重的事情,很多父母完全不能接受“孩子不打招呼”这个行为。但其实,孩子不打招呼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对于打招呼这件事,徐医生没有做过多的展开去讲,而对这件事,我自己有自己的见解。我觉得孩子在面对父母的朋友以及对孩子来讲并不熟悉的亲友时,不打招呼其实是无所谓的,因为对你来讲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人,在孩子眼中也不过是个只见过几次的并不熟悉的人,他们怕生也是很正常的,没必要逼迫孩子一定要怎样。很多时候父母要求孩子必须打招呼,不打招呼就像被踩住尾巴、被攫住痛点一样反应激烈,其实很多时候反映的是家长的情绪,家长觉得在社交中有很大的压力,孩子让自己很没面子。


父母需要分清,孩子到底是行为真的有问题,还是由于自身的一些情绪和经历,导致自己反应过激。在立规矩的过程中,父母很可能会由于太过在意社会眼光而把自己的焦虑的情绪传给孩子。


比如孩子在游乐场玩耍的时候,有一些父母会一直跟在自己孩子身边,特别注意孩子的行为。要么害怕孩子欺负别的孩子,别人会认为自己是“熊孩子”的“熊家长”,于是不停地焦虑提醒“你别这样,不要推,不要跟别人靠太近...”;要么特别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一直提醒孩子“你看好了你的玩具不要被别人抢去”等等。


其实对于这些事情,家长需要放轻松一些,尽量少的把自己的情绪化做为孩子的“规矩”。



4.  规矩的设定和执行不一定要强硬,也不等于要打骂


立规矩的时候,要注意把“人格”和“行为”分开。把行为与人格搅在一起,会让孩子有一种“妈妈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是与我的行为相关的”这种错觉。比如有些家长会经常把“如果你怎样怎样妈妈就不爱你了”或者“你怎样怎样妈妈才爱你”,这样就非常不合适。


同样,规则的设定和执行不一定要用强硬的“你必须怎样怎样”,或者通过打骂来进行,有的时候换一个角度和方法,可以很轻松解决问题。


貔貅妈说小貔貅有段时间很喜欢睡前在床上喷水,这个行为始于某天喝睡前水时,小貔貅偶然喷了一下,非常的好玩,从此一发不可收。但是这样的行为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床铺全湿了,大人小孩都没法立马睡觉休息。更换新的床单被褥需要一定的时间,非常影响全家的休息和第二天的活动。


对于这么一件事情,毋庸置疑的是“不能在床上喷水”这个规矩是必须要制定的。但是对于两三岁的孩子而言,如果家长很坚决的制止、拒绝,这个时候小孩子很可能是并不合作的,会跟你拗到底、最后不欢而散。


对于这件事徐医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作为一个大人,我有时候也会觉得喷水蛮好玩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刷牙和洗澡的时候喷水玩,睡觉的时候就不玩了,弄湿了床铺没办法好好睡觉了。如果孩子非得要玩,可以让他到床下玩,然后告诉他以后在合适的时机玩,并不是一定要硬杠到底的。



对于幼儿社交中的一些行为,比如抢玩具、打人等,孩子需要明白社交规则,但是同时也需要了解孩子不合规则的行为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应对。

比如有时候孩子其实是用这种行为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喜欢,抢你的东西、推你是想让你来追我,跟我玩。


如果了解了自己孩子的行为动机之后,就可以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喜欢,比如口头邀请对方和自己一起玩等,也可以在平时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自己。


这种情况有时候也适用于大孩子。徐医生家里的小哥哥,有天从幼儿园回来之后,屁股对着妈妈,一边拍着屁股一边嘴里喊着“放屁臭死你”……


如果这种行为对着老师或者其他人做出来,无疑是非常不礼貌和不合适的,所以徐医生会撇开头不去看他,并用平静的语气说:“这个不好玩”;同时,徐医生还要求全家都忽视孩子这个行为。几次之后孩子觉得没意思了,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再去做了。



写在后面:


两个小时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张小猴写了很多,还包含了一些我们现场讨论的案列。但是我们公众号文章篇幅有限,所以我只选取了部分内容。 希望给没有参加线下活动的朋友一点参考。


非常开心有机会和大家面对面,感谢组织沙龙的貔貅妈和恬妈,感谢带去摄影师朋友的夏天妈妈,也同样感谢所有来参加的朋友。


下一次的线下网友见面会应该是在广州。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为什么我和孩子说话,他总是不理我?

再难也要上?如何正确地为孩子选择“兴趣班”

美国幼儿园学什么(5)认识和保护地球

大宝接受不了妈妈抱二宝,两个孩子只能分开带?

要不要让孩子自己一个人玩?

更多文章请进入公众号左下方“文章目录”分类查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