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辰为你读画:诗仙和道士,哪个才是李白 | 走寻

2017-04-05 发现未知之美 走寻


 / 《上阳台贴》·唐· 李白 //



▼  点击收听 ▼



诗仙和道士,哪个才是李白 

文 / 龙一行  读画 / 北辰


在今人心目中,李白是一位光耀千秋的大诗人,但是在诗人生活的唐代,其诗名肯定没有今天这样大,但他还有几个身份,就是道士、书法家。李白不但写有大量崇道诗,还受过道箓,是一个真正的道门之士。 他生平留下唯一的一件书法真迹《上阳台帖》就与道教有关。

 

开元十三年 (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离家出蜀游三峡,至江陵,与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四代宗师司马承祯相遇。这位年届八旬的老道一见英风豪气的李白,便夸赞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李白受到这位仰慕已久的道界高士的赞许,欣喜有加,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希有鸟比司马承祯,以大鹏自许,表示要与他神游八极。

 

开元十八年,李白初入长安求仕,暂隐终南山,便结识了玉真公主,因她的引荐,李白做了待诏翰林,掀开了他政治生涯的第一次巨幕。另外一方面,他的忘年之交司马承祯已于“岁乙亥夏六月十八日”,公元735年,羽化飞仙。

 

但是,做诗与从政毕竟不是一回事。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难适官场的李白被玄宗 “赐金还山”,从政之梦破灭,于是开始人生第二次漫游。也就是这一年,我国文学史上发生了最值得纪念的一幕——李白在洛阳与另外两位大诗人杜甫、高适相遇了。他们携手北渡黄河,登王屋山求仙访道。

 

遗憾是这次求仙之行未果,大家一直不能释怀。满为惆怅的李白忆起昔日的宗师司马承祯,不禁悲从心来,专程登临王屋山阳台宫,祭奠其师。挥笔写下了25字的《上阳台帖》:“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上阳台帖》其书极类其诗,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其落笔天纵,收笔处一放开锋,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一如李白豪放、俊逸的诗风。诗如其人,书亦如其人也!

 

宋徽宗赵佶看到此贴,欣然为之题跋。尔后,元张晏、杜本、欧阳玄以及清乾隆皇帝等,也在上面提起了字;以致后来这些题跋者的字数,几乎都是正文两倍以上。


此帖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又被大收藏家张伯驹购回,张伯驹怀着对毛泽东的崇敬,将《上阳台帖》赠之。毛泽东喜好书法,收到此帖后十分珍爱,反复欣赏把玩。1958年,毛泽东自己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礼品一律缴公,这件《上阳台帖》就这样,被送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











北 辰

主 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千里共良宵”、中国交通广播“北辰在找你”主播。个人微信:beichentingxianchang。



走寻作品,欢迎转载

投稿、合作:zouxun@winhe.cn


—— 热文推荐 ——

 弘一法师 张大千 | 李苦禅 | 启功 | 王镛 | 胡抗美 | 范曾  | 鲁迅 | 周有光 | 徐静蕾  | 三大行书  | 楼兰书法 | 杨开慧书法  |  唐宋八大家 | 拯救小学教材  | 走失的80年代 | 京华建筑沉思录 | 央视著名主持 | 汉砖之美 

出品人 · 施晗  |  主编 · 柴天鳞

执行主编 · 冯志亮  | 责编 ·  聂海燕 |  美编 · 苗雨


长按二维码  关注 ·「走寻」

若您喜欢此文,请

留言 点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