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2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北京生存实录】 北京开始折叠了吗?

ph.w ph手记 2020-02-21

 

我曾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对我在北京所遇到的一些人进行了随机采访,包括建筑工人、理发师、交通协警、退休老人等等,以了解和记录北京这个超大型城市里一些最真实的生存现状。现摘选一部分发布出来,至于“北京折叠”到底会不会和有没有在发生,各位自行判断。



以下文字均为客观记录,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建筑工地工人


 

河南人,男,42岁,北京某楼盘建筑工地工人,小工,包吃包住,工资按日结算,每日130元,但只在年底统一结账,每个月队里发两百元的生活费,由于吃住都在队里,只要不生病不出意外,每月两百元也是够花了的。每年年初随工程队出来,年底回家,一年出二百多个工,年底拿两三万元回家。大工的话一天是180到200元之间,年底能多拿一万多元回家。

 

不能生病,不能进医院,不然年底就没什么钱带回家了。


 


 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的协警


 

北京本地人,女,56岁,海淀区某镇政府普通退休人员,退休工资一个月四千多。在某十字路口做协警,拿着小旗子指挥交通,每天上班两个小时,一个月工资两千多。家里有拆迁给的房产数套,人很热情,话很多,拉着我说不完,幸福感很强烈,说现在生活就像是掉进了蜜罐里,五十来岁就退休了,身体倍儿棒,干嘛呢?出来当协警就是找点事情做,共产党员就应该为社会发热发光,不然物质上确实不缺啥,但精神空虚受不了。

 



公园里打太极拳的老太太


 

北京门头沟人,女,81岁,原京西门头沟城子煤矿工人家属,丈夫以前是城子煤矿下井工人,已去世二十多年,说自己以前是57连,我没搞懂57连是什么组织,好像是把各类无业家属员工组织起来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一个劳动者组织。煤矿早已倒闭散伙,以前家里住两间平房,现在拆迁分配了两套两居室楼房,儿子一套,自己一套,女儿嫁到了市里,有自己的房产。每月退休金2300元,医疗保险报销60%,另外还有一老一小保险50%,也就是说医疗保险报销总体能达到80%。

 

自丈夫去世以后自己开始学练太极拳,到现在80岁了身体却比60岁时好多了,说自己以前是个药罐子,现在天天打太极再也不吃药了,每天从八段锦开始练起,然后是24式和杨氏42以及杨氏太极剑等,每天练习时间超过一个半小时。人很精神,很有幸福感,说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能住进楼房里,说门头沟风景很好,极力邀我去玩。

 



理发店里的年轻理发师


 

山西阳泉人,1993年出生,男,初中没读完就出来了,学理发六年,到北京快两年。店里包吃包住,底薪不高,按剪的人头提成,每个月不是很稳定,少的时候四千多,多的时候五千多。提起老家阳泉,说他姑的孩子在阳泉煤业集团上班,应该是阳泉最大的煤矿企业,以前待遇很好福利很好,现在却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想出来打工但媳妇不让出来,说先熬点工龄吧,我问他熬工龄有什么用呢,他说他也不知道。

 

说起未来,他说先在这里干着,等攒够了钱自己开一家理发店,说这话的时候他眼里有光。小伙子面容干净,笑起来略有羞涩,中指戴着戒指。


 


绿化公司职员


 

山东济宁人,男,1954年出生,在某绿化公司上班,负责签约小区的绿化,主要的工作就是每天浇浇水拔拔草种种花剪剪绿植等,包吃包住,按天计算工资,每天八十元,但要是下雨了不出工了就没有工资了,说起这一点他有些忿忿不平,说有的绿化公司即使下雨天也会给一部分工资的。一年只是过年的时候回一次家,我说现在高铁方便了可以多回去看看孙子啊,他说不坐高铁,高铁太贵了,150元的大巴十来个小时就到了,高铁的话得三四百,所以一年只回一次家。身体健硕,人很精神,谈笑风生,说这工作环境好,比工地上好多了,每天都是绿树绿草的,就是工资少点,还得攒钱给儿子花呢。


 


北京镇政府机关退休人员


 

海淀区某镇政府机关退休人员,男,1934年出生,现在每个月退休金六千元左右,医保报销95%。老伴以前是农村的,没有工作,现在以家属身份领退休金(可能不叫退休金),每月一千多元,医疗报销与他一样也是95%。四个孩子。说自己家当时拆迁的早了,比清河毛纺厂拆迁还早,在2000年之前就拆了,钱也给的少,一共就给了三万元和四套房,四套房一个孩子给了一套,但老两口自己却没有房子住,一直在外面租房住。

 

谈起生活,八十多岁的老人兴致很高,说现在生活比过去好多了,但以前也有好处,面粉永远是一毛八分五一斤,每个月作为机关人员发29.5斤粮票;猪肉是八毛二一斤;羊肉是七毛一一斤;每个月标配一块香皂、二两碱面。。。。。。

 

说有很多故事要给我讲,等下次相遇的时候给我讲,要从日本人开始讲起。

 

不过我再没遇到过这位老人。


 


小区里养流浪猫的老人


 

《遇见猫咪1:养猫的老人》一文中有提到,1931年生人,男,曾经四野的解放军战士,1948年17岁时参加过北平解放。在自己的小区里每天坚持给流浪猫喂食,已经喂了八年,最多的时候小区里有三十多只小猫,每个月的开支都在一两千元。身体貌似并不是很好,右腿跛行。

 

每个月退休金12000元,享受公费医疗,子女各有其他住所,自己所住小区现在的房价大约在8-10万一平。

 

提到他养的流浪猫,他说:“我现在有能力养它们了,只要小区里别人不伤害它们,我养到死。”

 



  国家电网高压线工程场地看场人员


 

四川人,男,1966年生人,带着老婆从四川到温州某钢管厂打工,当时薪水不详,后来被作为技术人员加入到国家电网在北京某高压线塔的布塔和布线工程中,白天干活,晚上看场,看场主要负责看守各种零配件,每个月工资3800元整,无其他补贴,但也是只能到年底才给结算,每个月只发200元的生活费。

 

他和国家电网没有直接雇佣关系,工程是被层层下包,到他的小老板那里已经不知道是多少层了。由于工程所处地点偏僻,无水无电,需要自己搭建帐篷、生火做饭,无论刮风下雨、天热天冷,都只有一个破烂帐篷依赖,要走几里地去打水,每个月水费自负,要到周围小店里给手机充电,每次一块钱,店主有时会趁他不注意把充了一半电的手机给他说已经充满了。

 

每月两百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自己在这荒山野地里吃住开销,说到这里这个五十来岁的男人哭了,说很想自己还在温州打工的媳妇,但不知道工程还要多久才能结束。

 

他只负责地面工作,高压线塔高80米,在高空作业的人一个月能赚一万多,但偶有事故发生,曾有工友从塔上跌落导致瘫痪,获赔30万元。

 



 英国来京的幼儿园年轻女教师


 

英国人,女,1991年出生,英国文学专业毕业,典型的欧美美女,本人在英国的家境很好,哥哥是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在某国际著名公司工作。跟男朋友来到北京,同时兼任两份工作,一份是全职在某国际幼儿园教小孩子英语,另一份是每周几天的成人英语夜班教师,月薪不详,但是月光。

 



 卖香烟和成人用品的街边小贩

 


黑龙江人,女,1957年生人,在老家是做手工业的,退休五年,和老公来京与儿子同住,退休金1600元每月,在小区门口街边摆了一个摊点,专门销售香烟和避孕套,我很奇怪她能在这里把摊点做起来,她笑说已经打通了和城管的关系了。

 

每天很早就出来摆摊,夏天的时候大概六点左右,把周围地面打扫地很干净整洁,养了一个小狗在旁边陪她,每日销售额在300-600元之间,说香烟的利润率在20%左右,避孕套利润高,能到50%,每个月净利润能有三四千元。老家医保每年交一百元,报销80%,但如果到异地就医的话就只能报销30%。老公的退休金2800元每月,来北京后在拉面馆打工,一个月工资3000。我算了一下,老两口月入万元左右。身体很好,很精神,说其实1600元的退休金在老家也会过得很好了,周围很多人羡慕的。

 

不过这是2017年夏天的采访,至于过完这个冬天她还在不在那个街边摆摊,就不得而知了。

 



某企业老板


 

C总,湖北人,男,1964年出生,之前貌似在国研院和中央电视台就职过,十几年前出来创业,仰仗着中央台的资源专营纪录片拍摄,但似乎并不太成功。后转型专做烟草企业的纪录片拍摄,在烟草行业暴利期间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在京某高档小区购置大平层房产数套,现总价过亿。

 

2016年军民融合被热炒的时候,把原先的烟草资讯企业摇身一变变成了军民融合企业,天上掉馅饼地接到了某地方园区管委会的总额一个多亿的军民融合项目,借助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迫切心态,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把这个项目糊弄完了,爆赚一笔。

 

于是开始膨胀,每天带领员工在公司熬夜加班、开会、制作ppt、写虚头巴脑的文章,自己编了一套《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十三五规划》,说是要报请国务院出台。每天把中央军民融合委员会挂在嘴边,对外称自己能通天。约见各种投资人,说要融资100亿,声称要把项目复制到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和地级、县级市,最终撬动一万亿的产值,要在国家每年的GDP里占一个点。。。

 

我说C总,你丫至少应该是一个副国级干部啊。

 

要在全国铺点撬动一万亿总产值的C总,创业至今,所有在职员工四十多名。



 


内退的南方某地级市审计局干部

 

W总,某公司总会计师,1962年生人,在南方某省的地级市审计局任职多年,注册造价师+注册会计师双证在手。说自己在审计局工作时,一个月兜里装10块钱从月初装到月尾都花不出去,日常大小开销都有人帮忙解决了,请客吃饭不用说,别人送的软中华都是每次两箱两箱送的,自己抽不完送给朋友抽,家里的房子三百多平,客厅大,阳台更大,阳台上种了两棵大树。。。我说你真是当党的官员腐败到家了,他摇摇头说现在不行了,从单位办了内退,带着老婆到全国各地打工,说是打工,其实是在旅游,每个城市找个公司待几个月,待够了就换城市换工作。。。

 

至于经济保障,原单位的退休工资6千左右,注册造价师的证件挂靠在老家一家企业每个月5千元收入,自己出来拿着注册会计师的证和三十年的政府部门工作经验轻松找到月薪3万左右的财务总监工作。医保享受公务员医保制度,不仅自己,爱人也跟着享受。烟瘾极大,酒瘾极大。

 

说他老婆很漂亮很有气质,很爱他,他在家里面什么都不用干。

 

他对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满脸忠厚,眼神自信而笃定,我当然全信。

 

有一次他又要找工作,说自己老人家了不大会调格式,把简历发给了最信任的我让我给他修改修改格式。

 

我打开一看,老人家简历里赫然写着1987年获得注册会计师和造价工程师双证。

 

我于是迅速百度了一下“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始于哪一年”和“中国注册造价师考试始于哪一年”,百度出这么两个结果:

 

 

那就很有意思了。

 

于是在网上又根据各种信息综合百度了一下他本人,发现W总曾经陷入两起借债近百万不还的经济纠纷案,以及夫妻离婚、银行账号冻结等信息。

 

继续上当地法院网站上看了一下,发现网站上赫然列着:

 

失信被执行人: 姓名*** 身份证号”。


与W总的名字一字不差,身份证号一数不差。


【本栏目是一个系列,会不定期更新】




本号已发布的诗词相关类:


《临乡偶记之:少年行》

《忆岭南》

《重复的意义》

《鬼节问鬼》

《所谓大学》

《要好好品读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九月的几首小诗, 送别九月》

《我见秋冬多妩媚,料秋冬见我应如是》

《今朝西分烈,明日下东南》


已发布的原创民国人物题材《猛回头已百年身》系列:


猛回头已百年身(1)

猛回头已百年身(2)

猛回头已百年身(3)

猛回头已百年身(4)

猛回头已百年身(5)

猛回头已百年身(6)

猛回头已百年身(7)

猛回头已百年身(8)


已发布的影评系列

《我等的不是敦刻尔克, 我等的是诺兰》

《不问来去,无问西东:好的传承像一束光,照亮人的内心与前程》


-----------------ph7杂记-----------------

ph7杂记,杂而不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