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文胜:从历史的变迁中研究乡村现实问题

陈文胜 hncwsh 2022-12-31


从历史的变迁中研究乡村现实问题

——在十大创新成果发布会上的发言

陈文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新闻界的朋友们:

作为一名从事行政工作的科研人员,能获得我院2017年度“十大创新成果”荣誉,我感到十分开心。回顾十多年来的科研工作,有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从现实问题中发现难题

因为写这篇文章之前,当时是张硕辅副省长要求我调研一个农业发展问题。在基层调研的时候发现,凡是产量高、规模大的财政就给予经费支持,而这些产品是否能够在市场卖出去、是否有效益却不在政府政策支持的目标之中,感觉到农业将来会出大问题。那时还没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说法,我向张硕辅副省长汇报,认为农业不像工业产品,工业产品只要是所有的工艺是一样的,在任何地点生产它都是一样的品质。农业在不同的地方品质是不相同的,因为农业是一个生态产业,对气候、水质、土壤等生态环境的要求很高,不适应要求的农产品即使规模再大、产量再高也不会有市场竞争力,无法形成具有市场效益的品牌。因此,农产品品牌具有与生俱来的区域地标性、资源稀缺性、产品唯一性、品质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无疑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制胜宝典。记得我们在资兴调研时,基层干部和农民都讲到了这个问题,如狗脑贡茶的产地在资兴的一个乡,过了那个乡茶的品质就不一样了。同时也发现,某个县的柑橘开始时是一个知名的地标品牌,由于名声大了就急功近利,用别的地方的柑橘贴上本地的品牌,最后市场信誉一下就下落了。所以,从现实中感觉到农业发展的隐患,就提出了农业发展政策的变革问题,认为要以农产品品牌化为引领优化农业区域结构。张硕辅副省长非常肯定我们的想法,并批示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只是不久就调到云南担任省纪委书记去了。

二、要立足湖南研究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两会”期间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第一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命题,从此成为中国农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当时就在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在湖南代表团第一次提出这个命题?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缩影,湖南农的问题实质也就是中国农业的问题,研究湖南的问题也就是研究中国的问题。2016年9月份应邀参加中央农办唐仁健主任主持召开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座谈会,提出实施区域地标品牌战略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这个观点。唐仁健主任非常赞同我这个观点,座谈会后还邀请我到他办公室进行了汇报。从北京回来后,感觉到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很可能就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反复思考,写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型》一文,在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的前三天在《求是》杂志上发出来。有人说你那文章的不少观点怎么都跟一号文件相同?这说明这篇文章还是具有前瞻性吧。

三、从历史发展中把握问题变迁

所谓的农业现代化,它是一个前沿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怎样认识这个过程?必须从历史的发展中来把握这个变迁。比如农业的发展过程,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离开工业化和城镇化来谈农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把握农业发展的变迁。我不久前到复旦大学与曹锦清等教授进行交流时就提出,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农民收入的变革,进而导致农民结构的变革,并导致乡村社会结构的变革。所以,现在很难用过去的农民概念来判断今天的农民了,给农业农村的政策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无疑也导致了农业的变革。长期以来,对农业发展有两个经典论断,一是“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二是“农地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必由之路”。由此得出判断,没有规模的小农户无法实现机械化,就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但是现在的科技创新发明了微型农机,农民发明了社会化农机服务,如湖南人均七、八分地地,山区是人均三、四分地,小规模农户经营基本上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也就是舒尔茨在《改造传统的农业》中提出的,关键是要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因而从根本上颠覆了过去的经典论断,包括伟人的论断,这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农业发展方式的巨大变迁。在这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怎样把握这个问题的变迁?可以借鉴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的理论传统:宏观取向,变迁关怀,问题意识,在这个坐标中,才能够准确判断一个历史发展中的问题,过去是什么样状态,现在是什么样的特征,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以上三点感想,作为抛砖引玉!

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办公室主任、研究员,本文系在湖南省社科院2017年度“十大创新成果”发布会上发言的录音整理,刊发于湖南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8日

相关阅读

★陈文胜求是撰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陈文胜人民日报撰文: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陈文胜人民日报撰文:以“三治”完善乡村治理

★陈文胜:宅基地三权分置为乡村振兴再添一把火

★陈文胜:现代化的不同步演进与乡村振兴前景的忧虑

★陈文胜:警惕压力型乡镇管理体制使乡村振兴陷入形式主义泥潭

★陈文胜: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陈文胜: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关系进入新时代

★陈文胜:乡村振兴推进从小康社会向美好社会跨越

★陈文胜:以乡村振兴战略总揽三农工作

★陈文胜:中央一号文件的三农政策变迁与未来趋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