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市十六区“一把手”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淀区专场召开

新媒体工作室 海淀宣传 2023-12-27


7月17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十六区“一把手”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淀区专场。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主持。海淀区主要负责人出席,围绕“充分发挥科技、教育、人才优势,为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海淀硬核力量”主题,介绍海淀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实践和阶段性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



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王合生介绍海淀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工作情况: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北京市委要求海淀区“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走在前列,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我们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定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海淀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为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硬核力量。

01

建好中关村科学城

让各类主体更好创新创造

海淀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地,也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科技创新资源和基础优势突出。海淀区有2个国家实验室、10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已完成重组36家)、10个新型研发机构;驻有37所高校、96家国家科研机构。除研发机构外,还有近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2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1家独角兽企业,266家上市企业。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4.4%,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95件,是全国的42倍、全市的3.5倍。


我们立足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的功能定位,加快中关村科学城建设。

聚焦前沿领域,服务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多元创新主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领先技术成果。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如,全区已有4000多家企业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加计扣除金额222.6亿元。新设立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开展并购贷、人才贷、认股权贷试点,上半年3项创新业务144笔、融资金额11.52亿元。

我们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中小企业聚集效应,围绕服务平台、融资支持、空间载体、政策体系,提升重点园区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创新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我们着力打造开放创新生态。深化“两区”建设,去年以来聚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总部29家,今年1-5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36家,实际利用外资49.8亿美元,占全市60%。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中关村综合保税区获批,目前我们正在加快推进电子围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遴选储备等工作,明年5月封关运作。我们把中关村论坛作为推动开放发展的加速器,永久会址下半年将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将具备承接国际大型会议能力,为中关村论坛提供服务支撑,共同打造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科技创新带动高精尖产业快速发展。


2022年,海淀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其中,信息、科研、金融、教育和制造业五个行业合计占8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4.2%。今年以来,经济加快恢复,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57.6亿元,增长4.3%;上半年预计增长6%以上。

我们努力培育更多科技领军企业。


一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向硬科技拓展,鼓励开创新体系,制胜新赛道,在关键创新链产业链上当“链主”。目前区内有8家千亿级企业、31家百亿元级企业、248家十亿元级企业、1750家亿元级企业。另一方面,通过底层技术布局支撑培育中小企业发展,上半年新登记注册企业17254家,总量26万家;其中科技型企业8536家,总量13万家。

我们正在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推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区块链、网络安全、工业母机(机器人)、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空天科技、绿色能源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努力形成更多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海淀是人工智能企业集聚区,占全市2/3,目前上千家人工智能企业发展迅速,大模型研发蓬勃兴起;生命健康产业重点企业占全市1/4;网络安全、基础软件、机器人、智能网联、空天科技等领域重点企业均占到全市六成以上。

海淀科技创新主要得益于人才,是首都的人才大区。


人才资源总量199.7万,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就有114万,是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很多国际国内的企业和机构愿意在海淀设立创新主体,是因为他们可以随时招到自己需要的各种人才,同时这些创新主体每年投入大量研发经费,又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人才创新创业机会多、生态好。

我们围绕引才、育才支持了一系列平台,比如奇绩创坛,这是我们培育支持的一家国际化创业投资孵化机构,面向全球集聚了一批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目前已吸引3.3万个创业项目,共加速企业311家,其中创始团队成员毕业于全球大学排名前50高校的项目占比为46%,博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8.6%,外籍、海归背景占比约为65%。


我们还依托清华、北大等高校资源实施了“薪火共燃”计划,目的是通过“政府引导、高校培养、企业协同”的新机制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目前,已举办3期,培养培训优秀企业家174名,所办企业中已有12家上市。

02

抓好城市精细治理

让区域环境更加优美宜居


海淀是首都西北部的重要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较为完整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体系,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我们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不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目前,森林面积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48%。通过腾退还绿、见缝插绿、以绿惠民,建设了一批郊野公园、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让绿色更多地走进群众生活。去年以来新建公园32处,目前共有118处;新建小微绿地、口袋公园17处,共有46处。


大力推进“无界公园”建设,去年以来拆除92处公园护栏和围网,市民进出更加便利。以海淀公园为例,拆除了1915.5延米外围栏杆,公园完全开放,同时,为了更加方便居民进出,又在重点出入地段和公厕附近新增和改造6个出入口。

我们实施“水清岸绿慢行”行动计划,建成了翠湖、稻香湖等五大片区循环补水生态水网,城区20条河道实现补水,全域增加水面面积154.4公顷。实施了金河、南长河、万泉河、北旱河等21个河道治理项目,治理河道41.2公里,实现了213.73公顷的蓝绿融合,建成滨水慢行走廊46.6公里、绿道215公里。

我们深入落实三山五园地区保护规划。


三山五园是对位于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的统称,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两大重点区域之一,有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121处重要文物古迹。


我们致力于重塑地区山水形胜的整体格局,推动景观生态与历史文化有机交融。已改建13处公园,新增绿道36公里,绿化面积42.36平方公里,恢复水面56.8公顷,实现水域循环互通。2020年9月,三山五园入选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按照计划我们今年要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典范区。

目前三山五园艺术中心,也是海淀区博物馆新馆即将完工,位于海淀公园、中关村会议中心南侧,馆内保藏、研究、阐释和展示海淀区各时期文化遗产,基本陈列区域今年年底开放,欢迎大家来参观游览,感受海淀的历史文化魅力。

我们深入实施城市更新。


2021年以来,已累计实施100个项目,包括老旧小区、危旧楼、办公楼宇、商圈、厂房等多种改造类型,完成改造面积447.7万平方米。我们目前正在实施141个小区、393万平米的老旧小区改造,改造内容包括外墙保温、外窗更换、室内上下水改造、屋面防水、楼内公共部位翻新、加装电梯等,我们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开展实施更多项目。

我们注重在城市更新中最大限度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今年4月,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正式开园,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诞生地,部分厂房和设备被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我们在更新改造后保留了原有建筑风格,把历史文化街区与商业街有机融合到了一起。

我们充分利用京张铁路旧线及入地后释放的地面空间,规划建设京张铁路遗址公园,规划范围沿线涉及9个街镇的70多个社区和20多个高校院所。我们本着共建共享的原则,广泛采纳社会各界意见,让周边居民参与到规划建设中,前不久公园一期区域正式开放了,让很多居民找回了历史记忆。

今年上半年,经过修缮后的清华园车站旧址也正式开放,清华园车站是京张铁路出西直门站后向北的第一站,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从西柏坡抵达北平就是从这里下车。从清华园车站到香山双清别墅连起了“进京赶考之路”。

我们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通过更新路面、增加公共设施、美化路边环境等方式,完成阜成路北三街、五塔寺路、二里庄环巷、买卖街、双榆树三街等464条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提升。深入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实施城市道路、园林绿地隔离护栏撤除和优化管理,努力塑造更加开敞、清朗的城市环境。

我们依托街镇责任规划师制度,开展了“小空间大生活”——百姓身边的微空间改造行动,对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三角地”“边角地”改造提升,努力提高社区公共空间建设品质。比如北太平庄街道学院南路32号社区、志强北园社区等7个项目,通过改造后,为居民增加了锻炼健身、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03

办好各类惠民实事

让市民生活更有可感幸福


海淀是教育大区。


一方面,海淀高等教育资源富集,这里驻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7所高校,在校大学生44万。每年都有大量全国各地的学子来海淀求学读书,在这里与我们一起见证海淀的发展变化。每年也有很多毕业生留在海淀工作、服务海淀发展,高校成为海淀人才的源泉活水。


另一方面,海淀是全市基础教育规模最大的区,基础教育在校生40万人,占全市1/5;教职工4.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3.1万人;是国家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实验区。海淀基础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办学类型多样,既有地方教育部门举办的公立学校,又有驻区高校举办的学校,还有各种类型的民办学校。

我们正在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围绕“让所有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目标,加快推进学区制改革、集团化办学,已建成39个教育集团,覆盖172个校址、23万名学生;中小学生在教育集团及优质学校、特色学校就读比例达91.3%。我们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双减”工作,规范引进校外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全区有98%的中小学生参与课后服务。我们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实施“成长中的教育家”工程,推动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去年以来4000名教师和65名书记校长交流轮岗。

我们努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把海淀教育金名片擦得更亮,力争在未来五年建成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富活力、更具特色的现代化教育强区。


我们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全区现有注册医疗机构1413家,共有床位17421张。我们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获批今年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目前海淀区北部医疗中心、苏家坨中心医院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海淀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均搬进了新的门诊大楼,海淀妇幼也正在加快改造。

我们着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全部行政村实现“一村一室(站)、一村至少一医”;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262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12家。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建立家庭医生团队748支,重点人群服务签约率84.4%。畅通了包涵北医三院、西苑医院在内的14家医联体三级医院预约转诊渠道,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对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无法诊治的签约病人,可及时向上级医院预约转诊。

我们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党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扎实推进作风建设,把接诉即办工作作为主抓手,以提高群众诉求的解决率和满意率作为工作标准。今年以来共承办群众诉求75.93万件。我们强化未诉先办、主动治理,推进“每月一题”专项治理,推进“零诉社区”建设。我们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合力共建美好家园。

海淀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走在前列,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以中国式现代化海淀新实践,为首都现代化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区长李俊杰介绍“海淀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答记者问:


记者:去年海淀经济总量已经突破万亿元,基数很高,而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挑战不小,请问海淀区当前经济运行形势怎样,今天可否给到我们一些更为提振信心的数据和举措呢?


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区长李俊杰:


记者:人工智能对话大模型ChatGPT的发布引发了全球对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关注。据了解,近期海淀区也发布了人工智能产业的促进措施。请问作为全国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目前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哪些成果,这次发布的政策有哪些亮点?将对产业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海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区政府新闻发言人林剑华:


记者:教育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海淀区是教育大区,随着这几年海淀北部地区的快速发展,请问海淀区是如何做好北部地区教育配套,满足居民义务教育需求的?

海淀区副区长程培衡:



像导游爷爷一样,用热爱“开讲”!

这里可以“书式躺平”,来吗?

你是个有“数”的海淀人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