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楚尾拾遗:黄石的城

yanruyu2002 故乡读书会 2022-10-15

故乡读书会,有态度,有温度。





    


楚尾拾遗


若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钩沉】

黄石的汉代古城

文|刘远芳



汉高祖六年(前201),置下雉县,这是黄石地区首次设县。其时,江夏郡下辖14县,其中包括鄂、蕲春、下雉三县。鄂县县治在今鄂州市区,下雉县治在今阳新县枫林镇境内。黄石地在鄂县与下雉县境域,与蕲春以长江为界;今黄石市区和大冶市主要在鄂县境内,而富水流域则主要在下雉境内。在汉代,今黄石地区曾先后出现若干重要城镇。

楚王城


楚王城址位于今大冶市金湖街道田垅村,当地居民称草王嘴,1984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据推测,草王嘴原名为“楚王城”,大冶方言中,“楚”与“草”发音相近,遂逐渐转音为“草王城”,加上城内长满荒草,又是一块伸到湖中的地,状似一张“嘴”,由此被称为草王嘴。


楚王城东距大冶市区约6.5公里,东南距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约2.7公里。地理座标为北纬30°05'41.9",东经114°53'52.7"。古城建在岗地上,城垣外现为低洼农田,落差6米—13米。城势从南到北,分别为南24米,西18米,北27米。当年的古城基本是三面环水,一面为陆路。十多年前,大冶湖水曾淹没古城周边低洼农田,直至城边。鸟瞰其形,草王嘴城犹如系在大冶湖岸边的一只小船。城址东面2—3公里处,从北到南分别有鸡冠嘴、柯锡太、大青山、小青山、石头嘴等众多古矿冶遗址。


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280米,东西宽228米,城垣周长990米,面积约55000平方米。东城垣长约300米,残高3-5米,现存垣面宽30米,北端内弧,中部缺口南北宽约18米,垣截面上宽13米,高3米,灰褐色土夯筑。南城垣长约220米,上宽13-19米,底宽24-26米,残高5-6米。西城垣长约260米,上宽11米,底宽约30米,中段缺口南北宽75米。北垣长约210米,上宽11米,底宽30米。《铜绿山古矿冶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楚王城建筑于西汉初期,使用于西汉早中期,其考古学文化与鄂王城址文化遗存比较接近,如建筑材料板瓦、瓦当、筒瓦纹饰风格、制作方法极为相似。城址周围发现12处矿冶文化遗址,其中11处既有生活用具又有大量炼铜渣遗存,显示草王嘴城与该地区铜矿的开采冶炼有密切关系,应是管理矿冶生产的机构所在地。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以前发现的先秦城址,无论规模大小,皆认为与政治或军事有关,即使商业、手工业相当发达,也都是依托政治性质的城市才得以发展起来。而草王城则是首次确认的直接与经济生产有关的城址。


楚王城东、西城垣中段各有一个缺口,直线相对。西城垣缺口已被填平,其上修建过水渠。从地形上观察,城址平面呈西高东低态势,即从西城垣缺口至东城垣缺口,城内平面地势逐渐低矮呈缓坡状,相对应的两个缺口可能为城门。西城垣缺口可能为陆地城门,东城垣缺口应该直通城外水域,可能是水域通行运输专设城门。


在对该城址的地面调查中,在城外东南角150米处发现了一口水井,并在其中采集到陶井圈标本。陶井圈内有凸起的棱形纹,外有直行绳纹,厚约4厘米、直径约75厘米。从纹饰和形制观察,陶井圈的时代可能为西汉。楚王城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直到现在农耕时还经常发现瓦片、矿渣。


楚王城在当时可能是铜矿生产的管理机构,并且是铜矿由湖入江的码头。城址东侧不远处即是铜绿山矿和鸡冠嘴金矿。


 

下雉城


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下雉县,属江夏郡。今黄石地区分属鄂县和下雉县。孝景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反,淮南王刘安欲发兵应之,为臣下劝阻。自此之后,刘安与朝廷相互疑惧,屡经反复,他终于下定决心造反,遂向亲信伍被(音皮)问计。伍被,楚人,相传为伍子胥之后,富有才略,为淮南王所重,“是时淮南王安好术学,折节下士,招致英隽以百数,被为冠首”。刘安说:“吾举兵西乡,诸侯必有应我者;即无应,奈何?”伍被回答说:


略衡山以击庐江,有寻阳之船,守下雉之城,结九江之浦,绝豫章之口,强弩临江而守,以禁南郡之下,东保会稽,南通劲越,屈强江淮间,可以延岁月之寿耳,未见其福也。


以上为《汉书·伍被传》所记伍被之言,与《史记》大致相同,但在最后多了五个字“未见其福也”,意思则大有区别,显然,他对淮南王造反的结局是不看好的。不过,我们关注的是伍被这段话中的另外五个字——“守下雉之城”。区区五字,透露的信息却十分重要。其一,肯定了下雉县的存在;其二,下雉有城。有城,且可守,那么下雉城必定具备较好的地势和规模,属于军事要地。与寻阳(治在今黄梅县西南)、九江、豫章(今南昌)等沿边城市并列,则下雉亦应在临江地界,交通便利,城池坚固。《汉书·高帝纪·第一下》载:“(高帝)六年冬十月,令天下县邑城。”六年即公元前201年,正是下雉建县之年。诏令天下县和邑均筑城,下雉必不例外。


今阳新县枫林镇有南城村,下辖自然村中,有一个名叫下羊,下羊组有一块地方叫下池。村民说过去叫下雉,为便于书写,改为今名。下雉在富水河南边,是一座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山丘,四面环水,北面是网湖,东南面是舒婆湖,西南面是下羊湖,下羊自然村通过一条湖堤才能到达该地。它的北面临富河的地方有一道斜伸入富河十来米、海拔九米、宽约二三米的红砂石梁。以其地为城,临江濒湖沿河,三面环水,易守难攻,的确是拒敌守土之佳处。听当地人说,这道石梁旁边还有一口古井,丰水期隐没水下,枯水季则显露。有井就说明过去其地曾有民居。


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记载:“今永兴县有阳新里下雉村,盖宁故国。”南宋时期兴国军籍著名文学家王质说:“今下雉去富池二十余里,或者富池即故下雉未可知也。”宋代人对下雉城的具体位置并不清楚,可见其时该城城址已经埋没。嘉靖《兴国州志》:下雉故城“在州东南四十里昌平乡下羊下雉潭”,则其时已经有所发现。下羊,下池,下雉潭,名称不一,指向相同,因此,南城村下羊组下池极有可能正是西汉时期下雉城的所在地。

黄石城


黄石城、黄石港均因黄石矶而得名。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云:

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迳其北,即黄石矶也,一名石茨矶,有西陵县,县北则三洲也。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三·建安四年:“勋走保流沂。”胡三省注:“流沂,地名,近西塞,在今寿昌军东北三十里。”流沂垒即黄石矶,又名黄石山、石茨矶,东距西塞山约二十里。


清康熙《大冶县志》载:

道士洑矶:即西塞山,横踞江面,断岩绝壁之下,漩涡如沸,舟师失色。

黄石公矶:即黄石港口,一名石茨矶。


1987年版《湖北省建制沿革》载:梁末郢州领四郡十四县,其中“西阳郡领西阳、西陵二县,均在大冶,俱在江南岸黄石矶,西阳在上,西陵正值矶。”“梁西阳郡,初治西陵,在黄冈、麻城间。侯景乱后,地为北齐所有。大宝元年(550)西阳郡南迁于大冶境,今黄石港上下,在江南岸。”这里,对《水经注》中关于黄石矶和西陵县地理位置再次作了确认。侯景之乱后于江南侨置西陵县,其县城就建在黄石港的黄石矶,此即黄石城。为什么称黄石山、黄石矶,《湖北通志》的解释是,因其“石色皆黄”,故名。


那么,黄石矶在今何地呢?

清《一统志》载:“黄石城在县(大冶县)东三十里,一名流圻垒。”又载:“黄石矶,在(大冶)县东北三十里,一名黄石山,山下有黄石港。”《黄石市地名志》载:


聋子矶,位于老黄石港出水口北侧,居黄石矶上游,故又称黄石港上矶,地质为沉积岩。早年有朝阳阁(庙),已废。


黄石矶,位于老黄石港出水口南侧,按长江流向,居聋子矶下游,故又称黄石港下矶,俗称后矶窝。早年花家湖(引者注:今名花湖、花马湖)之水由此入江,以石色皆黄,故名。


黄石矶的核心区域,在今黄石市黄石港区境内,黄石长江大桥南端以东,朝阳阁与下会庙之间滨江地段。光绪《武昌县志》载:“然东有黄石港大冶华家湖水出焉,流澌湍激,冬夏不涸,古有黄石城盖筑于此,万一有警,以此为池,东境而不可犯也。”黄石城故址位于黄石矶,其地居江湖交汇处,北临长江,西临大港,南濒大湖,扼江湖之孔道,交通便捷,地势显要,故曾为西陵县治。


黄石港至迟在嘉靖年间已经得名,明嘉靖《大冶县志》载:“华家湖:水源出本县流水里诸山合流,江水盈缩,湖同张家湖,其吐纳皆自黄石港。”而其得名应源于黄石矶。清同治《大冶县志》卷三《建置志》载:“扶桑宫,在黄石港下矶;三元宫,在黄石矶。”卷十《人物志》载:“李从云,字能白,世居黄石矶。”20世纪五十年代,黄石矶仍遍布黄色石头,后于修堤建桥时取石或覆土,矶石不可复见。


黄石港的具体位置,《光绪湖北舆地图记》有详细记载:


江水自黄石港南流六里,西北汇六里为青山湖。又东南流二里至石灰窑,有港口西汇为湖。其西北汇者曰北湖,曰张家湖。自港口至西北岸磨石山下,长十二里。其西南汇者曰南湖,曰张家湖。自港口至西南岸长三十里,而自港口至西岸仅八九里,故其形中,湖中有小阜,所以分南北湖也。


黄石港系花马湖入江口。原花马湖之水,经今鄂州境内长港,过老虎头山北麓,经老虎头堤(又名花湖堤),在人民街后河巷东北侧汇入长江。后河巷,因后河而得名。后河即黄石港入江河段,因位于沿江街之后而得名。黄石港迭经变迁,淤渍多弯,水流不畅,且入江口无闸控制。


1954年大水,为防止花马湖之水淹没黄石城区,修筑了老虎头堤,同时将黄石港老港口堵废。1957年在九厢地与王家坳之间另辟新港连通长江与花马湖,因居老港上游,故名上港,又名新港,其闸名上港闸,俗称新闸。黄石港在黄石境内已经基本消失,唯其中一段名锁泉港者尚存。黄石老港入江口江堤以内部分,至今仍是一片荒地,无任何建筑。


东汉建安三年(198),刘勋走保流沂,“筑垒自守”。如果此城即黄石城建城,则其始距今1800余年。当然,当时应该只是简单的寨堡式军事建筑。以大宝元年(550)西阳郡南迁,西陵县城于黄石矶计算,则距今已有1400余年。《湖北省建制沿革》载,隋朝开皇九年(589)平陈,调整郡县建制,“省西陵、鄂并入武昌”。西陵县治撤销,自此,黄石城逐渐消失于史册。城址早已无存,故无法知道其规模、形制。


北宋时曾于黄石矶以东今戴司里一带设磁湖镇。清康熙间,黄石矶东、南侧形成繁华的市镇,后迭经兴废,至清末,形成长江中游重要码头和物资集散地,此即是今日黄石港地区的雏形。

阳新故城


今富水水库临近大坝处,水下是被淹没的阳辛古镇。魏黄初二年(221),孙权析武昌县南部区域置阳新县,县治就在阳辛。该镇宋以前均称阳新,明代旧志始见“阳新”与“阳辛”混用。(《华夏徐氏通谱》载,阳辛之得名来自华夏远古先贤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的名字。颇不靠谱,聊备一说。)


阳新故城位于富水河边,有城墙,以块石砌筑,外沿高5米,内壁高3.5米,城面宽3米,城顶谯楼为三层,东南西北均为石拱门。正街为东西走向,长约五里,东头横街长约一里,街道宽丈余,青石路面。民国时期的古镇,有徐、杨、张、李四姓祠堂,有屈原庙、关公庙、吴王庙、武显庙、太尉庙等祭祀场所。


隋开皇九年(589),废阳新、安昌、奉新三县,合置富川县,也许就在那时,阳新镇不再作为县治,但仍然作为一座城镇保留了下来。明清时称阳新市。1912年,兴国州易名为兴国县,两年后恢复古县名“阳新”,自此,阳新镇就改称阳辛镇了。


1960年修建富水水库,居民移民高处,古镇沉于水下。

(载《黄石日报》2022年7月28日第5版,节录自《黄石文化简史》)

黄石飞云洞/胡海清摄      

更多原创,敬请阅读



祠堂记

大冶往事:三代逐科名,一门双进士

走遍浠水(三)

苏东坡的赤壁

黄冈古山寨传奇(9):大崎山.小崎山

故乡是黄冈|黄冈采风系列之⑬


 您的赞赏或分享,都是最好的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