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平凉籍著名回族书法家马耀南

2016-04-21 中穆平凉社区
点击上方“中穆平凉社区”关注我们

信仰 清真艺术 | 阿訇


  汇聚穆斯林微力量弘扬伊斯兰正能量


平凉籍著名回族书法家马耀南


马耀南,男,回族,甘肃平凉人,1930年生,大学文化程度。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民革甘肃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三胞联谊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名誉副主任委员,甘肃省慈善会穆斯林扶贫助教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平凉民族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马耀南先生热爱书法,青年时代以柳体入手练有一定基础。近三十多年来临读过多家名帖,勤学苦练,笔耕不辍。同时对当代一些书法大家,书法风格,形体结构也多有领悟和吸收。马耀南先生的书法既遵循传统书法道路,又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书法刚劲有力,结构严谨,娟美秀丽,给人们以美感。

马耀南先生的书法,曾多次参加全国和省上书展,多次获奖。他的书法被民革中央,宁夏自治区政府、省文史馆等单位收藏。


 

在举国同庆祖国六十一华诞的日子里,平凉阿拉伯语学校围绕 “爱国、和谐、奉献”主旋律,倡扬“求知、进步、自强”新风尚举办平凉“振兴杯”民族文化会展的书画献艺现场,一位长者神采飞扬,挥毫落下,刚劲有力,气势磅礴“兴教育才仁覆天下”八个大字的时候,赢得了当众的一片喝彩。他就是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民革甘肃省委员会副主任,名誉会长,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三胞联谊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慈善总会穆斯林扶贫助教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甘肃穆斯林书画摄影协会名誉会长、甘肃老干部书法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书画研究院顾问、甘肃省诗文书画院客座教授、青海河湟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平凉籍八十一岁高龄的著名中国回族书法家马耀南哈吉。

马老的字好,人好。字与人合一之魅力,其相互映辉,和谐与和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其功深,品高,德重更令敬重。


 功深 贵持之以恒


马老其书法功底之深厚,耐看之往返,引人之入胜,源于五十年之功夫。出生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平凉的一个伊斯兰宗教世家的他,自幼心底善良,天资聪明,进寺念经,勤奋好学,博得长者赞扬。长即就读同仁小学之时,对回族书法家马寿山的字十分喜爱,决心步其后尘。尤其考入平凉陇东伊斯兰师范学校后,目睹古城以汪若南(中国著名书画家)为首众多的书画家中,而回族书法家仍然仅有马老一人。于是在酷爱仰慕向往的同时,心里涟涟泛起了波澜,立志跻身其中,从此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风华青春岁月,以柳体入手,起早贪黑奋起苦学苦练,打下了功底,练到了一定程度,在校园里小有名气,成为同时代的佼佼者。参加工作之后,直至 “动乱”的非常年代,仍不怠慢,利用工作之余,一有间隙便提笔就练。特别近三十多年来,更加酷爱执着,系统地学习钻研临读临摹了多家名帖大作,犹对张大千、启功等大师书法情有独钟。同时,虔心认真观揽同行之作,常请教其风格特点。凡到一地,对其书法之作到各大景点、宾馆、场所、场合的牌匾、题字、标语、广告等,都一一细品、细研,吸取精华,博采众长。甚至连习学者写的字都十分看重,那怕是一点一撇之好,都牢牢记在心上,并化解溶入自己的笔端。成为名人名家直到耄耋之年,仍老骥伏枥,锲而不舍,笔耕不辍。终于,梅花香自苦寒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八十一岁高龄的他,只所以有今天之成就,关键在于学贵有恒,成功于恒,成名成家亦终归结于恒。现在他的书法堪为上称。结构严谨,章法得当;挥厚有力,清劲挺拔;形神兼备,秀丽多彩;纯出自然,潇洒脱俗而耐人寻味。既继承了中华书法之传统,又融入了张大千、启功等名家大作及百家之所长于一身,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之风格,被人们称之为“大千的门生”、“甘肃的启功”。其作品多次参加甘肃和全国书展,并多次获奖,并被民革中央、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甘肃省文史馆及港台人士、约旦、日本等华人收藏。                 

 品高  融公正严谨之中



马老的字品味高。高在,公正大方,严谨有序,布局巧妙,疏朗清晰而透明。马老含蓄地告诉笔者:“我的字只能说过得去,够不上上乘之作,但我特别注重在间架结构上下功夫,力求公正严谨,让人一目了然,从总体上看到合理和谐,觉得还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确是这样,每每看到他的字如斯见到他的人,不仅字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其为人做事更令人感悟匪浅。

从我与马老三十多年相识交往中,虽相知不多,但所知之点滴足可让人起敬。远的从略,比如像他在位工作39年期间,和退休的十三年之后,从始至终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公正廉洁;实事求是,说一不二,言行必果;以人为善,和气和平;处事谨慎,心胸坦荡;苦干实干,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等而著称。公正的情操,清廉的品格,严谨的作风得到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信赖与敬重,成了党和政府的诤友,同行的知音,下属和亲朋乡邻的良师益友。特别在他多年主持省民革工作和担任省政协常委期间,无私无畏,敢于秉公谏言,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曾对贫困回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发展民族教育文化事业以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扫黄打假、解决失学儿童入学等等,都曾深入做过调研,所上报的专题报告和许多提案都受到了上级和各部门的重视,其中不少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由于他的影响力和所发挥的作用,早已到了退休年龄的他,仍被留职并委以重任。就在他68岁终得应允即将退休时,面对社会腐败现象,尤其高官的贪污腐败,深恶痛绝。因此,他义无反顾地昂然接受了省委重托,亲自率领调查组一行顶逆风而上,排干扰而行,终于以深入调查的真凭实据将问题大白于报端,一时间轰动了金城兰州,百姓无不拍手称快。省委、政府对他提出的反腐倡廉举措亦十分赏识,被及时采纳并得到了通报表彰。   

 德重  源于仁善为怀



   仁者,泽被天地,大爱无疆。他把最大的爱倾注于笔端,奉献给教亲所凝结的墨宝:“清真言”“作证词”及“百字赞”;为平凉清真北大寺、旅平寺和南寺等全省多坊清真寺牌匾上提写的:“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真主至大”、“真主至慈、唯拜真一” 、“正本清源  怀清守真”” 、“恩泽寰宇  仁覆天下”、“主降古兰设正教  圣传真理导世人”、“古兰恩泽远, 穆圣德懿长”、“古兰照始终  正道通古今”、“真主造万物 穆圣引正道”、“真光照万里  圣教传千秋”、“古兰映日月 清真传天下”、“古兰经光照四海  伊斯兰滋润五洲”和“真主大能造万物  穆圣光辉照全球”等等,无以数计的出之肺腑之言词,充分表达了一位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回族书法家,对真主特尔俩(清高伟大)的忠贞不二,对伊斯兰教的无比虔诚和对贵圣的一片炽热之情。同时他把爱投向到了深爱的祖国,深爱的故乡平凉,落下了“敬主爱人”、“爱国爱教”和“日照环球中国亮,月好还是故乡明”等撰词佳作。

马老在清真北大寺重建开工典礼上讲话‍

善者,敬主爱人,善待一切,恪尽职守,倾心竭力,为主道、人道做奉献。他把安拉的昭示:“你当孝敬父母,当优侍亲戚,当怜恤孤儿,当救济贫民,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当款待旅客,当宽待奴仆。”(4:26)装在心上并付诸于实践。其首,怀着对故土父老乡亲的深厚感情,每年必省故里祭奠归真的父母和一切亡灵,诚请亲友干 “尔麦里”,托众求主的慈悯,并一家不拉地访亲探友,以恋亲情。其二:在他退休之后,整整十三年,不顾年老体弱,不畏艰辛万难,不图任何名利禄,以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与同仁一道常离开温馨的家庭,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慈善事业当中。一年四季,他们风里来,雨里去,翻山越岭,先后到全省最困难的东乡、积石山、庆阳、正宁、宁县、花池、宕昌和定西、平凉、天水及张家川等地扶贫帮教,先后资助新建小学40多所,帮扶了200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还为平凉大寨挂花营等村庄打机井30多眼,解决了这里多年人蓄饮水的困难。此善大举深得民心,无不为之而感动。与此同时,还为省慈善总会平凉阿语学校、平凉伊斯兰教育中心和清真南大寺等捐赠自己的书法200余幅,为建寺、扶贫和兴教育才做出了可贵的奉献。其三,把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当幸事,以自己之长回报给故乡的亲友和一切喜爱自己书法的人,几乎做到了有求必应,故而全省上下许多寺观、饭店、企业和家户人家都留下有他的墨宝。更可贵的是,凡应承的从不失言,而且都是一视同仁,一气呵成,从未出过差错,其作品干净干练无不令人折服。同时在奉送作品的同时,解说其寓意,从明理中得以启发。有时,还情趣秒生,挥毫撰联,对人入座,如名贯其中给白涛、杨振夫妇哈吉和马英明、吴晓云夫妇哈吉撰写的“雪松听涛  白杨振芳”、“英姿映明月 ,晓云绽云天”以及给张敬喻先生的“敬守真诚喻循和平”等很富有诗情画意,都让人一睹为快,回味无穷。

马老以他独特的经历度过了八十一个春秋,也以他独特的方式实现了独特的人生价值,以其奉献和影响被编入《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名人录》、《甘肃回族人物》和《甘肃省统一战线人名录》,成为了广为人知的中国著名回族书法家和盛世之名人。

(作者:白涛    来源:平凉民族艺术网)



 免责声明:     本微信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或作者推荐,本微信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请与我们联系。

往期内容

微信号:pl-muslim

期待您投稿 合作 建议……

编辑:储月斋主

微信号:cyzsuxh

 邮箱:9397143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