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12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社区文苑】新民南路话今昔

2016-08-27 马湘平 中穆平凉社区
点击上方“中穆平凉社区”关注我们

信仰 清真艺术 | 阿訇

 ★推荐阅读★  

【平凉记忆】陇东旱码头上的赶脚人

【历史】泾源回族简介

【清真寺】泾源十二堡清真大寺简介

【民族艺术】平凉人与世界最大木刻《古兰经》

【清真学堂】晨拜后祈祷词(卫勒迪)

中国伊斯兰教哲罕忍耶晨礼的赞词详解

失重的时空——一组哲赫忍耶的心灵诗篇

【民族文学】生前身后

【推荐】平凉有条新民路

【社区文苑】米那没有战事 —— 杨光荣

【社区文苑】膝前不孝悔恨迟 莫等归真泪湿襟

【社区文苑】祝愿你在天堂里快乐成长

【社区文苑】泾川合子沟窑洞清真寺(外二首)

【社区文苑】致老阿訇

图为2016新民南路欢送哈吉盛况


【社区文苑】新民南路话今昔


新民南路话今昔

(长篇春官诗)


马漤萍   马湘平


多少年,多少季,

多少名人留诗句。

多少风,多少雨,

多少舞台演古戏。

昔是一幅尘封的画,

旧似一块未赌的玉。

六十年沧桑话平凉,

新民南路,角角落落,

坑坑洼洼留记忆。



中山桥,跨东西,

船舱商贾如云集,

和阳门楼的大喇叭,

播送着《骑兵进行曲》。

一队马车入城来,

七套八挂上不去。

何处的大师留绝技,

把油画涂在东门的大墙壁。



佐公柳,窗外绿,

春华豪楼树口碑。

婚礼不腻。

中华百年宴,流水席,

清汤泡馍吃老字号,

空前绝后有人气。

一幅门匾传到今,

汪若南大师,挥毫亲笔题。


新陇家,不重戏,

唱红《挑袍》《火焰驹》。

《谢瑶环》留传奇,

《杨门女将》镇蕃夷。

驰名丑角乔良平,

乔妆媒婆笑嘻嘻。

不知何人入了迷,

戏散忘了领回自家的小女女。


南客来,北客去,

惠家行店万张皮。

牛皮,狐皮,水獭皮,

手捏袖筒谈交易。

一桩生意富三家,

十户河南人,九家缝皮衣。

昔日码头最辉煌,

二毛子卖到苏联、意大利。


西寺街口客流急,

回坊小吃排次第。

老翁青睐热晶糕,

女士贪吃酸酿皮。

砂锅、粽子、厚锅盔,

醪糟、酒麸、火锅鱼。

崆峒美景天下闻,

陇东美食,美味无人比。


南颉街,演洋戏,

独轮推车吱唧唧。

货郎担子拔浪鼓,

剃头挑子两头低。

磨刀剪,摆药剂,

耍刀棍的玩把戏。

姓徐的巨人店中坐。

长袍套短褂,高出姚明多半米。


旧南路,城壕西,

亘古一片庄稼地。

一辙黄泥路,

几树老鸦啼。

鸡鸣犬吠狐狼走,

骨寒空穴鬼灯移。

雨后山洪上岸来,

河神娶走无数妙龄女。


多少悲,多少喜,

多少人家早富裕。

多少破,多少立,

多少高楼拔地起。

看是一道靓丽的景,

听似一部交响的曲。

六十年变迁话平凉,

新民南路翻天地覆日新月异今胜昔。


南大桥,是宝地,

几近繁华藏商机。

姹紫嫣红不夜城,

车水马龙商业区。

清真寺,风景异,

新世纪,立丰碑。

金行、银行占风水,

国营、私营接地气。

十一


北斗星、新世纪,

火车头、千钧力。

南路矗起新地标,

商界抖开霸主旗。

汇集四海精品货,

创出名牌钻石级。

AB双座大开张,

不愁老总缺少人民币。

十二


清真高平寺,

小坊出奇迹。

群策群力修圣殿,

金壁辉煌照寰宇。

众谋巨资搬泰山,

以商养寺大手笔。

有功首推寺管会,

能人当属退休技师马有德。

十三

陇上名坊旅平寺,

河南老乡人心齐。

民族进步作表率,

夯实和谐百年基。

一层宝殿一道景,

一座光塔一杆旗。

民众拥戴好教长,

政府表彰模范人物张明礼。

十四


老拱北,新天地,

一代大贤高品级。

雕梁玉砌古风韵,

前堂后院吉祥气。

奇花异草蝶起舞,

青松翠柏莺颂曲。

万人瞻仰百年祭,

试问世上能有几人比?

十五


果蔬伴四季,

花园卫小区。

北大医院笑声朗,

傢俬大厅聚人气。

五好监狱攀高峰,

城建公司上天梯,

上寺台有好学校,

外来的学生,踏破门槛进不去。

十六


西北壮观崆峒奇,

养生平凉人宜居。

自古渭州无战事,

泾河老龙享安逸。

南山北山赏桃李,

绿地广场跳神曲。

柳湖灯会说长诗,

潺潺涓涓暖泉水,

流的全是天堂蜜。



作者简介


马湘平,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平凉市民族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崆峒区音协副主席。

中学时代就酷爱音乐,追崇劫夫、王玉西、史掌元之曲风,研习熟谙众多词曲前辈之经典作品,萌发走词曲创作之路的奢想。毕业后上山下乡,在农村劳苦耕作十余载,才有“清晨套犁时,麦熟杏黄后”的提炼;虽生活在艰困中,却始终不绝对艺术的追求。利用农闲空余,採集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出以农村生活为题的各类声乐作品百余件,打下写作基础。

八十年代后,回城经商,也放弃未果的创作之爱。2008年退休后,再次步入词曲创作苦旅。自感背时太远,比少时更痴迷忘我,常为写好新作品而废寝忘食,对每件作品精雕细琢,求质不求量,唯恐“草根”之嫌。他的作品以民族风格为主,西北风味求浓,花儿格调求奇,回族题材求新。

已发表词曲一体的作品40件,获奖十余次。

其中:

《锦绣中国》获“五洲杯”全球华语歌坛作品征评金奖;

《我与你》获2015·亚洲国际艺术节词曲创作金奖;

《最美的心愿》获2014·亚洲国际音乐节词曲创作金奖;

《乡镇女书记》获“美丽中国”新农村题材征歌铜奖;

《三沙童谣》获2015·亚洲国际艺术节铜奖;

《莲花台》获“莲花台主题歌征集”银奖;

《东干娃》刊登于《中国乐坛》杂志2014年第5期。



 汇聚穆斯林微力量 弘扬伊斯兰正能量

微信号:pl-muslim

编辑:储月斋主

 邮箱:939714321@qq.com


点击右上角  发送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