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12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清真寺】泾源十二堡清真大寺简介

2016-04-14 阿克萨勇士 中穆平凉社区
点击上方“中穆平凉社区”关注我们

信仰 清真艺术 | 阿訇


泾源十二堡清真大寺简介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尊名!感赞清高伟大的真主,赐予十二堡大寺全体坊民无比地恩典。在先民迁徙落居十二堡140周年暨十二堡大寺建成130周年之际,为激励大众、昭示后人“紧抓真主绳索”,奋发图强,把伊斯兰教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立此碑以纪念。

       先辈历经坎坷,建成十二堡大寺。130年来,它像一颗永放光芒的恒星,启迪着穆民的心灵。让大家精诚团结、维护教门、坚守信仰。在发展经堂教育方面,起到了承前启后、传宗接代、重建良基,举足轻重之作用。

      清同治年前,我坊先辈居住在大荔、渭南等沃野千里的八百里秦川。 1862年由于清政府对回民的歧视和压迫,同年农历五月,渭南县有名的汉族大地主赵权中,以民团头目的身份,与大官僚张芾共同策划,制造种种借口对陕西各地回民进行残杀。提出"秦不留回"的罪恶倡议,迫使回族人民不得已而掀起了志在自卫的反清大起义。我坊先辈不甘落后,在禹得彦大帅的率领下,聚居于渭南乔店的南北禹家十一村族众积极投入到起义中,历经十余年艰苦奋战,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受尽磨难。后在清政府“必痛剿而后抚”的残忍手段下,为使伟大的伊斯兰教和回回民族在中国不至泯灭而息战言和。战乱中陕西回民百余万人口仅剩余六万多人,90%的回民在这次战乱中牺牲。

       饱受战乱的陕西回民起义幸存的万余人被“安抚”在平凉、华亭、化平(今宁夏泾源县)、张家川、会宁等地。他们忍受着巨大的心灵痛苦和战争创伤,在荒无人烟的高山枯岭上开拓垦荒,种地养息,修建清真寺,兴办教门。而我坊先辈战乱后幸存的3000余人被安置于气候阴湿、林木遮天、野兽出没、环境恶劣的华亭县十二堡。他们以坚定地信仰和不屈不挠地精神,不到十年,在关山脚下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园。创造了人类生存史上的奇迹。

        我辈先民,无论妇孺老幼,在十余年的起义斗争中,依然坚守教门、笃诚信仰、履行五功。光绪初年(1875年),与新建家园同步启动,利用七年时间于1882年建成了肃穆庄严、布局合理、气势雄伟、典雅美观的十二堡大寺。时人曾用“四大将军两条龙,八大金刚立卷棚,二十八宿闹空中”的诗句,赞美其建筑气魄宏伟。

        在十二堡大寺建成前,本坊就有几位著名阿訇。如陕西经堂教育主要传人、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为其悬挂“三来堂”的禹月明大阿訇;在西安、开封等地开学的禹怀益阿訇;以及马老爷阿訇及其后代马信真、马信一阿訇。他们品学兼优、为人师表的良懿美德常为人们赞颂。大寺建成之后,先后在此住学和开学的阿訇有普洱马、兰炳文、马老爷、马良骏、柴桐岭(马福良)、云南马(马宝)、二于阿訇(于福元)、兰三阿訇(兰秀斋)、玉堂阿訇(禹玉堂)、坡里马阿訇(马金良)、金贵阿訇(马金贵)、白有明阿訇、冶亮普阿訇、兰拜阿訇(兰月显)、云南二爷阿訇(马时若)、大于阿訇(于复初)、王二爷阿訇(王善明)、品山阿訇(禹品山)、兰明普等著名阿訇。

      清末民初,大寺常招满拉百人左右,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学子云集于此,求学深造。十二堡大寺成为西北闻名遐迩的经堂教育中心,经堂教育达到了鼎盛时期。特别是马良骏大阿訇前后三次从求学到穿衣掌教,与本寺坊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十二堡人时常以此为荣,世代相传。口里口外的教亲都称颂阿訇的尔林是“口里下种、哈密发芽、迪化开花、伊犁结果”。他们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的高贵品质,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民国后期,战乱频发,十二堡大寺经堂教育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堂教育有了逐步恢复昔日强盛之迹象。但随之又逢政治运动的冲击,经堂教育再陷低谷。尤其是在大跃进、文革等前所未有的政治浩劫中,百年古寺于1967年被夷为平地而毁灭。宗教人士株连陷害,幸存者寥寥无几,教门被迫转入地下。

      改革开放以来,坊民几经努力,商讨重建寺院。邀请本坊德高望重、年逾八旬的禹品山阿訇主持教务,恢复经堂教育。后又搬请兰明普阿訇任教。当西贤大寺搬请兰老阿訇之际,阿訇为其弟子,品学兼优的马福山穿衣挂幛。马阿訇上任后,迎难而上、身体力行,带头捐献巨额“业帖”。并号召大家同心协力、一鼓作气,重建大寺。全体坊民精诚团结、妇孺皆上,经过历时半年多时间一座做工精巧、规模宏大、高达十三米的三进勾式大殿,以及与其搭配相称、布局合理的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的雄伟大寺于1998年9月落成,屹立在杨堡村中心。当人们步入十二堡境地,远远就可望见其灿灿生辉的新月标志。

        知感真主赋予的无比恩典,当前我坊民物质生活逐渐好转。然而在尊重知识、教经育人、提高整体素质上,却因十年浩劫所遗留的创伤极难弥合,经堂教育元气难复,令人思而痛心。现任阿訇兰兴真,遵守陕西学派传统、继承前辈治学传统。传道授业、扬善止恶。在他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传教过程中,坊民自觉学习教门知识,不断向合格的穆斯林迈进。路漫漫其修远兮,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坊民在经堂教育的大道上,必将硕果累累,重现辉煌。

       大寺与坊民命运休戚相关。它的兴衰象征了穆民大众的兴衰。我穆民大众和平、友爱、谦虚、正义、高尚的品德源于韶华万代的主命圣行。而拜主颂圣,弘扬教门、凝聚人心,又非寺莫属。然有教必有寺,有寺必有师,我伊斯兰教能千古流传,阿訇之功当居首位。

       一个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怎样迈着历史步伐的民族,其子孙永远踏不正现实的脚步。冀望后辈贤达,爱护寺院,尊重尔林,以古兰圣训为规范,在此国家空前兴旺发达的太平盛世,更应高瞻远瞩,振兴教门,让我十二堡大寺的发展能顺应历史潮流,千古不衰。

       让我们共同祈求普慈特慈的真主,加倍回赐为十二堡大寺创建、重建、为经堂教育呕心沥血的众先贤、学者及其家属

 两世吉庆! 阿米乃!


 免责声明:     本微信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或作者推荐,本微信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请与我们联系。

往期内容

微信号:pl-muslim
期待您投稿 合作 建议……编辑:储月斋主微信号:cyzsuxh 邮箱:9397143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