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12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平凉阿訇】西北经学泰斗——普洱马阿訇传略

2016-03-06 黄登武 中穆平凉社区


本文摘自《中国经堂教育与陕学阿訇》哈吉.黄登武 编著

普洱马阿訇,名为马寿清,字仁山,西北、西南各省穆斯林尊称普洱马老爷,他的先人原是云南河西大东沟人,祖父是大阿訇,带着家眷到普洱县讲学,清朝嘉庆十九年(1814年),寿清生于普洱,所以有普洱马之称。

寿清出身阿訇世家,少年时跟祖父和父亲念经。1834年寿清20岁时,负笈北上到中国经堂教育的中心——陕西求学,因聪颖好学,曾得西安米二太爷资助,跟随周老爷的弟子陕西米三爷和云南剑川马阿訇学习(尔歌一德)(认主学)和《烂麻而其》,又跟细摆阿訇学习《白达微古兰经注》。寿清学成后,应米二太爷的约首聘于米家庄开字。寿清阿訇经书两通,学识渊博,根基雄厚,一生执教六十年,先后应聘在陕西、甘肃、河南、四川诸省设帐讲学,学内常招各地学子四十余人。阿訇敬业笃学,清廉守正,忠于主道,屹然为一方重镇,讲经授徒,全力贯注,足以开创风气,为世人所重。

同治元年(1862年),陕回起义爆发,穆斯林组成十八大营,时寿清48岁,已是开学阿訇。他作为随军依玛目,参加了十年反清起义,且是白彦虎的军师。据清史记载:“有称普洱阿訇者,尚在贼中,视为戎首.”(左宗堂同治八年六月三十日奏折),普洱马老爷在离乡背井、战乱不安的十年岁月中,给我们留下了厚厚的、珍贵的战争日记(用小儿锦写成的),现保存在平凉后裔马维才家中,有待史学家研究。

一八七二年,与清军洋枪火炮周旋拼杀,转战数省,历时十年的反清起义失败后,英雄白彦虎勇破重围,流落异国他乡,我陕回起义数十万穆民父老兄弟尽遭萘毒,男子十二以上,六十以下尽数杀斩残害,剩下的老弱妇孺分散发配于远城无水的高山枯岭。普洱马阿訇作为陕回万众领袖,为保存实力,延传教门,在事关万人性命,事关教门存亡的关键时刻,毅然代表回民一方在安民协议书上庄重签字。五十八岁的普洱老爷从此定居落户在平凉上杨翟家沟。受尽战乱磨难的陕回起义幸存者万余人落户平凉、化平,先辈们保持着高度纯洁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穷乡辟壤,高山枯岭上垦荒种地,兴办教门。他们站稳脚根之后,首要的大事是建立清真寺。年近六旬的普洱老爷,把陕西学派的经堂教育学风随即带到了陇东的平凉、化平。

相传阿訇在河南善义堂开学时,学风甚严,仪容高贵,为历代阿訇所不及。每日五时礼拜,必命海里凡排班站队,衣冠齐楚,而阿訇亦长袍大褂,威风至极。若因事外出,辄以数辆车随之。

普洱老爷一生,守贫不贪,他留给后人的,除了一孔破窑洞,没有分文财产。相传在战后的年代里,平凉、化平的教民数千人在一次知感主恩的“尔买立”上,为他们的随军依玛目普洱马阿訇,准备了金银宝石贵重物品,堆满四个方桌,请阿訇讲“吾尔子”。阿訇指着这些物品说:“这是奔波今世之人所喜爱的,难道你们叫我也喜爱吗?我希望你们的是善功和诚信,是求真主的喜,这些年我们遭了大难,应当有大觉醒,……你们把这些东西收回吧!我分文也不能受。”    

普洱老爷执教六十年,呕心沥血,讲经授徒,全神贯注,百余名大弟子遍布西北、西南大半个中国,为经堂教育陕西学派的发展延传作了毕生贡献。驰名的大弟子有:昌吉马阿訇、徐州余阿訇、马良骏阿訇、柴墩岭阿訇、窑里马阿訇(张川人)、穷摆阿訇、(埋白坡公墓)、桂花营松阿訇、桑坡马长清阿訇(心斋之师)、广东杨阿訇、河西马阿訇、云南王家鹏阿訇、大理马阿訇、云南刘阿訇、云南小李阿訇、青海长脖马阿訇、河州绿辣子阿訇。慕年弟子有昭通马阿訇(平凉南塬山郎坡)、王继宗阿訇、马怀喜阿訇、马四阿訇、老云南马阿訇(马宝,云南二爷之父),普二爷(马鸣春阿訇)。普洱老爷在成都皇城寺开学三届十八年,对四川教门贡献很大,他在成都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弟子,受聘四川各地执教讲学,至今四川各地的教门与大西北一脉相承,代代相传。可以肯定地说,普洱老爷是陕学在四川的鼻祖和奠基人。在皇城寺,培养的著名弟子有杨善精(平凉上杨的杨老爷),洪秃子阿訇、(化平王阁人)四川的马如九阿訇、马良宪阿訇、马古泉阿訇、云南的王家鹏阿訇。其中尤以古泉和家鹏最为驰名。马古泉阿訇继普洱老爷统教成都皇城寺三十余年。四川各地经师多出自老爷和古泉门下,可见四川经堂教育确系源于普洱老爷所传。王家鹏阿訇(1854~1944)云南开远人,跟普洱老爷学成后,曾在甘肃、陕西、四川任教多年,1909年返云南开远大庄执教三十年,后到沙甸执教六年。1916年赴麦加朝觐。家鹏号称云南近代四大经师之一。

光绪十年(1885年),普洱老爷受聘河南善义堂讲学。在善义堂大力教授学徒,常招海里凡四十余人,讲学风气甚隆。河南桑坡大阿訇杨良俊、马长清(白心斋之师)即出自老爷门下。普洱马老爷在河南和杨泰恒、杨泰贞(人称阿訇王)一道,对经堂教育在河南的发展奠基起了巨大的作用。

习于陕西学风,对于认主学造诣颇深的普洱老爷,在善义堂讲学期间,当时中亚一带的苏菲“天人合一”的歪理邪说在中国大西北泛滥成灾,流毒蔓延,纯洁的伊斯兰受到了污染,使一些阿訇们误入迷途。认主学上,关于真主与物“同在”的问题,阿訇们之间解释不同,有的说是“体同”,有的说是“用同”。普洱老爷引经据典就“同在”问题,用阿文著短论一册,题作《白牙奴里买耳也》即解明“同在”,于1887年(光绪12年)在善义堂木刻出版。他在此经中,驳斥诸家看法,提出他的见解:“真主与万物之‘同’,即不是‘体同’,也不是‘用’同,只是在‘知能’关系上相同罢了”。此经传扬出去,立刻声名大起,各地学者云集善义堂,跟老爷研究学习这一门学问。普洱老爷解明“同在论”的《买尔也》问世,对发展中国经堂教育,捍卫伊斯兰正统思想,抵制异端邪说在中国大地上渗透传播起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中国历史学家白寿益先生,赞扬云南普洱马老爷和北京王四爷(王守谦)两人是周老爷之后,清末的中国西北两位举足轻重的陕学大阿訇。普洱马老爷乃中国陕学阿訇中,百余年来第一个著经立说,拨乱反正的阿訇。他的名著《明理居正》一经(即同在论),以充足的证据和精辟独到的见解,批驳了无知“苏非”的“天人合一”和《懒经》的作者查密史的谬误主张。普洱马老爷这部灿烂夺目的力作,点燃了百年来阿訇们对“人主合一”,所谓“浑同知能”的苏非歪理邪说和变更真主教门的庸愚们的批判的火炬,他使那些主张“人主合一”歪理邪说的人,变得张口结舌,使他所的邪说变得言虚理伪。老爷的力作,粉碎了当时甚为风行的以“人主合一”而招揽人们崇拜的人。百年后的今日,仍然是广大阿訇们的一盏明灯,具有无比重要的现实意义。

普洱老爷定居平凉后,先后在平凉老庄、大秦、化平的黄岭寨、张家川、会宁县等地任教,期间又培养了一大批弟子,其中以老云南马(马宝,云南二爷之父),柴墩岭、马良骏最为驰名。柴墩岭阿訇主要执教西海固地区。据史料确证,他是西、海、固三地区经堂教育陕学传人和奠基者,他的弟子麻子老爷,再传弟子县南马,三传弟子小马阿訇都是近现代西、海、固地区的大阿訇。

普洱老爷对中国教门的特大贡献是,他给大西北培养了一位学贯中阿、著作等身、誉满口里口外的马良骏阿訇,号称全疆总教长,弟子满天下。马良骏阿訇(1867—1957),二十多岁从张家川来平凉求学,定居平凉南塬五老沟穆家庄,师从普洱马门下深研认主学,良骏阿訇深得普洱老爷真传,不但学业大进,更主要的是思想大转变,也是良骏阿訇的人生转折点。普洱老爷博大精深的尔林,使哲派阿訇马良骏完全继承了胡太师创立的陕西学派,堪称胡太师再传弟子门人之一。一百多年来,良骏阿訇遍布西北大地的数百名弟子,将陕西学派经堂教育流传至今。

马良骏阿訇在他的名著《太里赫苏》一经中赞扬他的恩师普洱老爷说:“我的吾师塔子、我们的毛俩、逊尼国的大阿訇、时代的豪杰——普洱马。”良骏阿訇在评论普洱老爷名著《白牙奴力买而也》时说:“他否认真主的本体与万物的“浑同”是正确的,是合乎理智的,是合乎古兰明文的(太里赫苏第一册185页)”

相传,在陕回起义失败后,清府镇压回民的刽子手左宗棠问普洱马阿訇:“古兰经是高洁的,何以写上猪字?”阿訇答:“给大人手上写个火字,你能觉得烧吗?”阿訇的圆满答复使左无言以对。

又传,阿訇晚年功修过人,在平凉大秦开学时,通霄达旦颂古兰,做礼拜,念“若可勒”。阿訇从五十三岁起,斋月不下大殿,坚持坐静一月。其功修之虔诚,乃中国阿訇之表率也,现代阿訇望尘没及也。

又传,普洱老爷在泾源黄岭寨开学时,适逢家乡翟家沟盖礼拜殿,老爷从泾源县化来松木椽,至今百余年,椽木还在殿上,沥沥在目,引人怀念。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坎坷曲折,历尽沧桑,高龄89岁的普洱马老爷尚在成都皇城大寺执教。老爷予知不久归主,要求回家“睡土”,皇城教众念老爷劳苦功高,用两只大骡驮骄,历经40天,日夜兼程,送老爷回到了平凉老家上杨乡翟家沟。老爷回家后,令家人在清真寺院里挖好了坟墓,自己现场看了,然后水米不进,卧床数日,在斋月某日霄礼后,命家人拿来白布盖上了老人家的尊贵面容,向西侧卧,安然归主了(求主升品),老爷归真后,大弟子马良骏时在化平开学,前来为尊师站了“者那则”,另一大弟子穷摆阿訇表了话,众弟子数十人在老爷坟前颂经祈祷七日后各自离开了。

回顾百年来,吾教吾族,坎坷曲折,历尽沧桑的经历,我们当深切怀念大西北的经学泰斗,我们的导师,我们的领袖普洱马阿訇,严守凭经立教不立派的原则,坚决抵制以人为的主张立教门的所有异端邪说,弘扬经堂教育,完善经堂教育,造就更多的优秀阿訇,传播伊斯兰真理。

 免责声明:     本微信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或作者推荐,本微信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请与我们联系。

往期内容

【平凉阿訇】一代经师——王善明阿訇

马良骏阿訇致师弟兰秀斋阿訇的信(阿拉伯文)

王静斋阿訇在平凉

历史人物‖“红色阿訇”蔡登霄

老照片‖美国人眼中的平凉1936

【清真学堂】探望坟墓的好处与礼节

【清真学堂】“讨白”的真正称谓

微信号:pl-muslim
平凉经字画、民族书画、民族用品经销、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影视制作、婚礼庆典拍摄、宣传片制作联系电话:13399337896

期待您投稿 合作 建议……

编辑:储月斋主

微信号:cyzsuxh

 邮箱:9397143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