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1月2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文化】中国穆斯林匾联文化大观

2017-01-18 中穆平凉社区
点击上方“中穆平凉社区”关注我们

信仰 清真艺术 | 阿訇

 ★推荐阅读★

明太祖朱元璋御制《至圣百字赞》详解

明朝皇帝朱元璋敕赐清真寺的赞文 ||仁覆天下 道贯古今

【文化】西安清真大寺 历代牌匾楹联鉴赏

【清】马复初——祝天大赞词

博大精深富有教育意义的清真寺楹联

五更月:四种版本对照 一定要收藏

清代 刘智《天方三字经》注释

【讲座】季芳桐:刘智《天方性理》与《天方典礼》 的核心精神及内在联系


中国穆斯林匾联文化大观


    匾额、对联,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是汉文字组合的艺术精品,其语言精炼、遣词典雅、格律严谨、意境优美、韵味隽永,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以回、维吾尔等10个少数民族为载体,形成了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伊斯兰文化。在中阿文化的滋养、润泽中,回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匾联文化,借鉴了中国文化中匾联的传统形式,用来表述本民族文化的内涵,丰富了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内容,也是中阿文化相互交融借鉴的有力表征。 

      在遍布全国各地的众多回族清真寺中,书写、雕刻和悬挂着大量的匾联,反映了回族精神世界独特而丰富的内涵。


      清真寺中的匾联以反映回族宗教信仰的居多。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认主”学

      对于穆斯林而言,“认主”是第一位的,这是整个宗教信仰得以建立和维系的根本。回族清真寺的匾联,很大一部分都是谈“认主”问题的。

 
     “是有真宰”(宁夏同心清真寺匾)

 
     “清真不二”(北京马甸清真寺匾)

 
     “普慈众生”(辽宁西丰县清真寺匾)

 
     “清真根底原清无伴侣无配偶独一无二至高无上;

哲海令耶祖传圣教受磨砺有始有终正大光明。”

(云南弥勒县竹园清真寺)

 
     “溯主宰之本然,无始无终无形无像,荡荡乎默运阴阳真造化;

思圣道之中正,不偏不倚不争不党,洋洋乎维持宇宙纲常”。

(辽宁锦州市清真寺)

 
     “仰文化之流行,化育无穷,化人化物能化化;

溯降生之复往,生机不已,生天生地更生生。”

(甘肃徽县东关清真寺)

 
    “认真主无影无踪凭万物作证;

参造化非远唯以理存心。”

(山东莱芜东关清真寺)

 
     以上匾联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表现了回族穆斯林对真主的认识:真主是实有的、至仁至慈的、无形无象的,真主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真主是可以而且是必须认识的等等。
 
   

关于宗教义务

 
      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教义务是“天命五功”,即念(诵清真言)、礼(礼拜)、斋(斋戒)、课(天课)、朝(朝觐)。回族清真寺涉及“五功”的匾联很多。

 
     “道自西来历唐宋元明清永垂教典;

泽流东土本念礼斋课朝世守良规。”

(云南昌宁县勐廷清真寺)

 
     “天命不敢违道,完五功方见独一真光;

人心尤宜尽理,通三乘得开百年暗幔。”

(宁夏同心县清真大寺)

 
     “礼拜守五时,道为率性;

纲常亘千古,教在明伦。”

(江苏常州清真寺)

 
     “一年二会七天聚;

日守五时礼六番。”

(宁夏银川市光华门清真寺)

 
     “拜以收人心,心清自然寡欲;

斋以炼人性,性定岂尚妄为。”

(甘肃临夏市清真老王寺)

 
     “岁斋一月清心寡欲;

日礼五时默祝和平。”

(陕西省铜川市清真寺)

 
     这些匾联反映了回族穆斯林对宗教义务的理解和所持的态度:宗教义务在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中不仅极为重要,而且和他们的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
 
   
    

关于“两世吉庆”

 
      回族穆斯林深受伊斯兰教“两世吉庆”思想的影响,既重现世又重后世,这在清真寺的匾联中同样有所反映。

 
     “复命归真”(甘肃广河县直街清真寺匾)

 
     “道贯两世;圣光普照。”

(宁夏银川市罗家庄清真寺)

 
     “修身正心秉诚以事主;

尽人合天复命而归真。”

(河南洛阳市中窑清真寺)

 
     “寻思昨天,保守今日,提防明日,日用之事在身心;

记忠先天,勤修终天,惧怕后天,天堂之路惟忠孝。”

(云南昌宁县勐廷清真寺)

 
     清真寺的匾联除了反映回族宗教信仰的内容以外,还有关于其它方面内容的匾联。
 
   

反映回族伦理道德观

 
      “道合中庸”(辽宁营口清真寺匾)

 
     “博爱平等”(河南开封三民胡同清真寺匾)

 
     “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前永泰和”(辽宁沈阳市清真南寺)

 
     “继往开来,团结精神延教绪;归真至善,发扬道德正人心。”(甘肃华亭县清真大寺)

 
     “真伪诚心,勿由心有是无非,有非无是,欺心处,难逃天临;

公正为主,莫谓主用恶报善,用善报恶,归主时,自按刑施。”

(四川武胜县沿口清真寺)


 
     “名实兼收不独润身还润屋;

经营俱到真能成己更成人。”

(甘肃和政县台子街清真西大寺)

 
     “真经圣喻,命善止恶,恩光照耀千余载;

往圣前贤,去伪存诚,美德常昭万世遵。”

(甘肃临夏市清真铁家寺)

 
     “修己克己安分守己办些慈善事业多福多寿;

忍人让人切莫害人做几件有益事情积子积孙。”

(河南洛阳市新街清真大寺)

 
     回族穆斯林十分重视伦理道德的建设,特别看重一个人的善行。
 
  
 

抒发爱国思想


 
       爱国是回族穆斯林的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爱国情怀在清真寺的匾联中也有具体体现。

 
     “爱国爱教”(四川郫县郫简清真寺匾)

 
     “世守良规”(四川成都鼓楼清真寺匾)

 
     “宏扬宗教,爱国爱教”(甘肃旅兰清真寺匾)

 
     “同仇敌忾,报国朝真”(四川叙永清真寺匾)

 
     “本然清高,畅明真机,精一执中,兴教建国”

(四川武胜县沿口清真寺)

 
     “为我国我民分责任;

与同洲同种振纲常”

(湖南隆回县山界清真东寺)

 
     “真主独一圣训万端;

爱国爱教团结团结。”

(河南洛阳市塔西村清真寺)

 
      可以看出,回族穆斯林把爱国看成是信仰的一部分。
 
   

箴言联

      回族清真寺的匾联中,还有一部分箴言联,这些佳对妙联,格言警句是回族智慧的体现,反映了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发。

 
     “金钟转,时光消失,试问善功有多少?

银须长,子孙当家,请想人生能几何?”

(云南洱源县大营清真寺)

 
     “为名忙,谋利忙,劳筋碎骨何日方醒卢氏梦;

生寄也,死归也,弃假守真即时快寻主人翁。”

(四川万县清真寺) 

      “学问无穷得一步知一步趣味;

光阴有限闲半日少半日功夫。”

(河北大厂县南寺头清真寺)

 
     “天经如皓日岂独照我;

圣道如大道不禁行人。”

(陕西铜川市清真寺)

 
     “大道外无大道,莫教错认方针直乖趋向;

歧路中有歧途,需要践踏实地始悟清真。”

(甘肃岷县南川清真寺)

 
     除了清真寺的匾联外,在日常生活中回族也会采用匾联的形式,用以述事抒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贺联

 
   “(横批)主配良缘 

 婚姻自主鸳鸯成双,

美好青春无限风光”

(宁夏西吉县民间婚联)

 
  “(横批)感赞真主 

 兰屋建于吉祥地,

真主赐恩立栋梁”

(宁夏同心县民间乔迁贺联) 

   “早也忙,晚也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

今日苦,明日苦,苦中作乐抬碗面来。”

(云南沙甸民间   马坚父亲马忠洁为贺一家茶食馆开业题贺)
 
   
    

功德纪念匾联

 
      回族穆斯林具有乐善好施、扶危帮困、周济贫困的优良民族传统,从功德纪念匾联中可以了解他们的精神面貌和优秀品格。
 

      “懿教流芳”

(河北沧州  民国元年直隶督办为孟村县回民韩佩珂之妻刘氏行孝题)

 
     “和缓同功”

(河北沧州  民国十年66位乡友赠马连壁医德匾)

 
     “功在树人”

(河北沧州  清光绪三十二年直隶省长为王承斌刘元书捐资建校题)
 
   
    

回民墓地匾联

 
      回族穆斯林认为“生是主之命,死是复归于主”。在回族墓地不仅有大量的碑记,而且也有为数不少的匾联。

 
     “高风仰止”(广东广州先贤古墓匾)

 
     “清真别舍”(广东广州先贤古墓匾)

 
     “诚一不二”(广东广州先贤古墓匾)

 
     “天经勤诵习;地府乐安舒。

雅范留千古;徵间启万年。”

(云南沙甸明代清代回族墓地)

 
     回族在中阿两大文明的滋养和影响下,将伊斯兰文化创造性地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文化。回族的匾联文化,是回族穆斯林融合、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回族穆斯林对中国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贡献。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或作者推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

 汇聚穆斯林微力量 弘扬伊斯兰正能量

微信号:pl-muslim 

邮箱:9397143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