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12月1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清代 刘智《天方三字经》注释

2016-09-24 纳国昌注释 中穆平凉社区
点击上方“中穆平凉社区”关注我们

信仰 清真艺术 | 阿訇

 ★推荐阅读★  

天方四字经

【清】马复初——祝天大赞词

《五更月》四种版本对照 一定要收藏

明太祖朱元璋御制《至圣百字赞》详解

【回族故事】 胡登洲与秀才

《宝命真经》命名考

中国伊斯兰文化瑰宝——手抄本《古兰经》及典籍在平凉

【推荐】中国《古兰经》抄本探源

中国现全球最古老手抄本《古兰经》 有千年历史

【斋月】伊朗圣城马什哈德斋月万人诵读《古兰经》

【朝觐报道】禁寺里的《古兰经》

【民族艺术】平凉人与世界最大木刻《古兰经》

700年,弹指一挥间——探寻中国现存最古老手抄本《古兰经》

毁灭民族从文化开始,毁灭文化从教育开始,毁灭教育从教师开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墨海泛舟】书法是信仰的再现  书法是一生的修行



清代 刘智《天方三字经》

(清)金陵刘 智介廉著

昆明后学纳国昌注释


《天方三字经》是清代伊斯兰教学者刘智仿《三字经》而做的伊斯兰教启蒙读物。

天地初,万物始,有至尊,曰真主!
统乾元,运理气,分阴阳,化天地,
奠山川,茁草木,定灾祥,彰日月。
腾鸟兽,跃鱼鳞,万类备,乃造人。
畀以智,赋以灵,故人为,万物精。
降圣人,传大教,教吾人,明大道。
大道明,方谓人。大道昏,不如禽。
尔小子!方有知,学浅近,莫深思。
学孝顺,事亲师,明长幼,别尊卑。
知仁让,习礼仪,谨言动,慎非为。
稍有进,语汝道。道难言,设喻告。
道之原,真主赐,非造成,惟人事。
道之先,念真言。朝谨畏,夕惕虔。
物非主,惟真主。穆罕默,主差使。
道之心,念真经,有圣谕,理分明。
凡万物,皆有心,真经心,雅西音。
道之光,语真详。道之暗,语涛张。
真致福,谬招伤,惟魔崇,附荒唐。
道之狭,不礼拜,自,如懈怠。
圣人云:拜如柱,立则兴,弃则覆。
道之美,洁净哉,礼洁身,课洁财。
道之法,畏望间,畏主罪,望主怜。
道之礼,知是非,是则近,非则违。
道之尊,时念主,旦及暮,勿暂阻。
道之肤,须知耻。夫耻也,道一支。
道之果,持斋戒。斋戒者,蔽火械。
道之种,时习学。惟学人,品高卓。
尔小子!须谨听:习学问,为主命!
凡为人,俱当效,无男女,无老少。
道之叶,是慎独。道若裸。慎其服。
真经云:慎得遂,后世途,慎作费。
道之髓,识。归旨明,万功启。
道之根,在诚意,意既诚,百为济。
道之宅,穆民心。穆民心,主之阙。
尔在道?道在尔?若人间,尔对此:
吾与道,道在我!无,无。
人问道,有几宗?尔对曰:有五宗,
随从者,神之道;受庇者,圣之道;
准听者,穆民道;者,奸邪道;
等待者,异端道。吾所履,至圣道。
道之纲,信以心。道之目,行于身。
修天道,勤五功;尽人道,敦五伦。
道如光,在人心,以认主,无形象:
述道己,休思止,须讲明,认主理。
主无方,亦无体,无状式,无比拟。
主无二,乃独尊,帝之帝,君之君。
任行止,命死生,亘今古,无变更。
问尔是,?尔但云:谢主恩!
再问尔,自何时?尔但曰:自约期。
约期云,是何义。面命时,有谆谕:
予主乎?对曰是!化万生,衣禄赐。
有逆者,谬曰否,诸外道,从兹有。
吁小子!宜知事,教诲言,须谨记。
仰观天,俯察地,天地中,人为贵。
人之贵,因有灵,参造化,鉴本身。
身原无,今有之,既有之,将又归?
识参此,属谁为?有主宰,谁敢疑?
思尔身,既有主。应领命,听安处!
主命汝,以五事:时念主,绝邪思;
日五礼,却尘世;岁月斋,止欲嗜;
富捐财,施仁义;朝天房,验诚志。
统圣凡,括愚智,此五者,毋庸易。
始七岁,即令知。教习仪,在亲师。
十五岁,事在己,自奉行,无推委。
主有谕;汝切记,遵有赏,悖有罪。
礼拜功,为首命,万行根,径。
开天钥,障火屏,涤罪泉,明冢灯。
礼之法,外六仪:用净水,服净衣,
立净处,居正时,心属意,面向西;
艾六件,拜内仪:赞主启,身直立,
诵真经,躬平脊,下叩首,末跪毕。
凡礼拜,宜整肃,失则沐,脱则浴。
尔须知,沐四制:一洗脸,自发际,
至下颌,及耳坠。须密者,掐须内。
二洗手,至胳肘。三抹头,四一有。
四洗足,至踝骨。宜仔细,勿怠忽。
再须知,浴十制:一洗手,至腕节。
二念名。三刷齿。四漱口。五净鼻,
抹耳项。洗两便,掐须髯。扬指遍。
每一体,洗三遍。次第明,莫教乱,
坏沐者,十八事;自后者,粪虫气,
自前者,溺与沥,血与淋,精与液。
显见者,血与脓,伤疮水,呕吐盈。
隐微者,狂晕醉,拜中喧,倚物睡。
毕,讲浴功。浴之由,十二宗。
五主命,四圣功,一典礼,二任从。
乐精出,夫妇共。寝睡时,有遗梦。
月经已,生产净。此五宗,为主命。
聚之日,会之期,识之日,戒之时。
此四浴,为圣仪。典礼者,浴亡尸。
幼者少,逆者顺,浴或否,从所任。
凡脱浴,有三制:一漱口,二净鼻,
水遍身,毫无弃。经产者,同此仪。
经产时,止七事。不拜斋,不人御,
不谒朝、不入寺、不捧经、不读制。
除此者,余无忌。既净已,沐浴之。
凡主命,有二义:曰正制,白副制。
正制者,人人事,一人废,有关系。
若斋拜,若施济,若觐朝,若学习;
副制者,责唯备,一人遵,众无事:
若殡礼,如慰嚏,若答安,如问疾。
古今圣,十二万,零四千,道阐半。
至吾归,穆罕默,道大全:有因革。
吾圣归,配贤继,补白克,欧麦利。
欧思茫,及尔毕。此四配,代传位。
四配已,四贤居,吾班首,哈纳非。
此四贤,人各遵。不相杂,方谓纯?
四贤传,皆圣道,有深浅,有微妙。
贤之传,传于圣,圣之传,自四侍。
侍与主,中有机,主所隐,人莫知。
道无尽,理无穷,能体贴,触类通。
尔小子,熟识此。初学人,可已矣。

 天地初,万物始,有至尊,曰真主!①统乾元,运理气,② 分阴阳,化天地。③奠山川,茁草木,④定灾祥,彰日月、⑤腾鸟兽,跃鱼鳞。⑥万类备。乃造人⑦界以智,赋以灵,⑧故人为,万物精。降圣人,传大教,教吾人,明大道⑨


>>>>

注释:


①有至尊,日其主—一《天方典礼·原教篇):“维初太始,万物未形,唯一真率,无方无似。’宇宙万物未形成之前,存在原有无始的安拉,通称为“真主”或“真一”。“真一者,其真独一无偶,其体独一无偶,其尊独一无偶,其用独一无偶”(《信源六箴·真一》)。

②统乾元。运理气——一安拉原初创造乾坤万有,由光天“理世”(性灵空间)转化为中天的“象世”(人类物质世界)。理即先于气而存在的物质本原,气即元气,构成宇宙万物的原始实体。

③分阴阳,化天地——原始两种相互对立的物质实体分离开来,形成阴阳,产生‘四行”(气、火、水、土)构成物质世界。(宋、明理学则称‘五行”’——金、木、水、火、上。)

④奠山川,茁草木——(古兰经);“我在大地设置了许多山岳,以免它带着他们而震荡,我在其间二设置了许多广阔的道路,希望他们能得正道”(21:31);“他是从天空降下雨水的主,我借以长出各种植物,我从它上长出嫩枝,结出累累的果实”(6:99)。

⑤定灾祥,彰日月——(《古兰经》“你说:‘主啊!你是掌握王位的,你把王位赐予你所意欲的人,你剥夺你所意欲的人的王位;你使你所意欲的人优越,你使你所意欲的人卑贱。福利是在你的手中,你对于每件事物都是全能的”’(3:26):“他是使东方破晓的主,他造夜以(让人们)休息、造日月以(让人们)计时,这是尊严的能知主的安排’(6:96)。

⑥腾鸟兽,跃鱼鳞——伊斯兰教揭示:“天轮日月,大地山河,尽人衣食之仓库;水陆飞行之物,花果草木之精,皆人身体之滋养”(《正教真诠·真赐彰)。

⑦万物备,乃造人——《天方典礼原教篇》:“天地万物既备,(按拉)乃集气、火、水、上四行之精,造化人祖阿丹于天方之野。”

⑧畀以智,赋以灵——《古兰经》:“昔时你的养主对众天使说:‘我确用泥土创造了一个人,当我完成的时候,并将我的性灵吹人他的体内的时候,你们当为他倒身叩头”’(3:71—72)。

⑨教吾人,明大道——先知的使命在于教化人们扳依伊斯兰道路,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主。


大道明,方谓人。大道昏,不如禽。尔小子!方有知,学浅近,莫深思。①学孝顺,事君师,明长幼,别尊卑。知仁让,习礼仪,谨言动,慎非为。稍有进,语汝道。②道难言,设喻告。③

 

>>>>

注释


①学浅近,莫深思——学识还很肤浅,不可以作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尤其探索安拉的本体,先知穆罕默德教导:“尔民参悟主之恩赐,切勿穷究主之本然。”

②稍有进,语汝道——待学识有所长进,稍具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让我将以玛尼”(道)的道理传授给你。

③道难言,设喻告——“道”阿拉伯语译音为’‘以玛尼”,即穆斯林的信仰基因。旧译“正信”,即正确无误的信仰;‘明德”,即最高的道德准则;“真赐’,区别于暂时的“恩赐”,因以玛尼“得之永得,失之永失’,故称“真赐”。以玛尼的道理非语言所能表达,不得不以人体和树木的各部位来比喻以玛尼的表现形式。


道之原,真主赐,非造成,惟人事。①道之首,念真言:②物非主,惟真主。穆罕默,主差使。道之心,念真经,③有圣谕,理分明。④几万物,皆有心,真经心,雅西音。⑤道之光,语真详。道之暗,语涛张。⑥真致福,谬招伤,惟魔崇,附荒唐。道之狭,不礼拜,自毁宅,如懈怠。圣人云:拜如柱,立则兴,弃则覆。道之美,洁净哉,礼洁身,课洁财。道之法,畏望间,⑦畏主罪,望主怜。道之礼,知是非,⑧是则近,非则违。道之尊,时念主,⑨旦及暮,勿暂阻。道之肤,须知耻。夫耻也,道一支。⑩道之果,持斋戒。斋戒者,蔽火械。

>>>>

 注释:

①非造成,惟人事——以玛尼的原根虽系安拉所恩赐,还取决于人们的接受与拒绝。

②道之首;念真言——以玛尼的首要前提是念诵《清真言),内容即以下四句。内心诚信和口头表述以及身体力行,称为“圣教传心之法”。

③道之心,念真经——以玛尼的核心是念“真经”,旧译(宝命真经》、《天经》,即《古兰经》。念涌古兰,按指示动便是以马尼的体现。

④有圣谕,理分明——圣谕即“圣训”(哈底斯),先知穆罕默德生前非“天启”(安拉的默示)的教导和行为。圣训为伊斯兰仅次于《古兰经》的立法依据。圣行,穆斯林奉为行动准则。

⑤真经心,雅西音——《古兰经》的核心篇章是“雅、辛”。为第36章,共83章,分别在麦加和麦那降示,篇名由雅、辛尼两个字母组成,含意众说不一。

⑥道之暗;语昼张——语言乖张,离经叛道,荒谬绝伦,足以导致以玛尼黯淡无光,魔崇乘虚而人,引人僻途。

⑦道之法,畏望间——法,判断以玛尼是否存在与坚定的准则。就是畏惧安拉的惩罚而止罪,企望安拉的慈悯而超升天国。

⑧道之礼,知是非——以玛尼的行为准则是明确是非,即“哈俩里。(合法),“哈拉目”(非法)。

⑨道之尊,时念主——尊贵、高尚的以玛尼是时刻记念安拉。念主的十项准则是“诵辞、知义,信斯理,恒斯道,问不讳答,求不缓授。明夫主有之理,主一之证,惟主无比之据。知夫穆罕默德之为圣也,为圣之至”(《天方典礼·五功篇》)。

⑩夫耻也、道一支——作者将以玛尼比喻为一株参天大树,生机勃勃,知廉耻既是大树表皮层,也是主要枝干之一。

道之种,时习学。惟学人,品高卓。尔小子!须谨听:习学问,为主命!①凡为人,俱当效,元男女,无老少。道之叶,是慎独。②道若裸。慎其服。③真经云:慎得遂,后世途,慎作费。道之髓,识归旨。④ 归旨明,万功启。道之根,在诚意,意既诚,百为济。⑤道之宅,穆民心。⑥穆民心 主之脱⑦

>>>>

注释

①习学问,为主命——先知穆罕默德教导:“求学是男女穆斯林的主命。从摇篮始至坟墓止。”

②道之叶、是慎独——谨慎于个人独自居处时,一言一行仍谨守礼法,不敢玩忽,以玛尼之树则枝繁叶茂。

③道若裸,慎其服——清初穆斯林学者袁国祚解释:“以玛尼如赤身鸟,其体未尝不全。如鸟生出羽毛(翼)来,可以择栖,至于背负青天,息以六月。无不适意,皆羽毛丰满而后能然也。故圣人喻之,是极其形容以玛尼与计较(谨守礼法)如鸟之羽毛,必不可少也二。”

④道之髓,识归旨——以玛尼的精髓是“以识主为宗旨,以敬事为功夫(实践),以归根复命为究竟(归宿)。”

⑤意既诚,百为济——以玛尼之根在于虔诚地敬畏安拉,令行禁止,自然根深叶茂,潜滋暗长,一切善行都可以获得成功。

⑥道之宅;穆民心——以玛尼札根在穆民心灵深处,坚如磐石,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⑦穆民心,主之阙——穆民心里惟有安拉存在,口念以时,心念无时。 阙,皇宫门楼。主之阙,指克尔白天房。

…………………………………………………………………………………

尔在道?道在尔?若人问,尔对此:吾与道,道在我!无恍疑,无适莫。①人问道,有几宗?②尔对日:有五宗,随从者,神之道;受庇者,圣之道;准听者,穆民道;革黜者,奸邪道;等待者,异端道。吾所履,至圣道。道之纲,信以心。道之目,行于身。③修天道,勤五功;④尽人道,敦五伦。⑤道如光,在人心,⑥以认主,无形象。述道已,休思止,须讲明,认主理。

>>>>

注释:


①无恍疑,无适莫——以到尼坚定,认主认圣,没有任何怀疑,更不会动摇或走向虚无空幻,导致迷信遇像,以物配主。

②人问道,有几宗——有人提问以玛尼有几种类型?下文作了具体回答。任教真诠·真赐章)解释:“‘以玛尼乃明德之本原,然人各有品、所得不同。”天仙(神)“有顺无违”,称随从的以玛尼;先知群圣“戒慎恐惧”称受庇(或保护)的以玛尼;穆民”习学循规”称准听(或承领)的以玛尼;奸邪如‘’失印叛员,永无赦宥”,故称“革黜”;迷误者(异端)如“失路迷建,望人指点”,故称等待的以玛尼。

③道之目,行于身——以玛尼的纲领是内心对经、训的坚信不疑。纲举目张,总揽一切,最后落实到行动上,即身体力行。

④修天道,勤五功——天道,即念。礼、斋、课、朝五项主命功修;人道,指封建社会提倡的五种伦理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在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天方典礼·原教篇》:“敬服五功,天道尽矣;敦崇五典;人道尽矣。学业精粗;存乎其人。用行合藏,遵乎其义。”

⑤尽人道,敦五伦——参见注解④。

⑥道如光,在人心——《古兰经》:‘安拉是天地的光明,他的光像一座灯台,光上之光,安拉引导他所意欲者走向他的光明”(24;35)、《清真指南·天命》:“圣人云:以玛尼是主之光,令人能认得真主,乃是真主之光,仍照真主本然、”

主无方,亦无体,无状式,无比拟。主无二,乃独尊,帝之帝,君之君。①任行止,命死生,②亘今古,无变更。③

 

>>>>

注释:


①帝之帝,君之君——安拉至高无上,至尊无比,君临一切。人世间绝对权威,唯我独尊的帝王,国君也只是从属于他的下民而已。

②任行业,命死生——天体的运行,生物的新陈代谢,世事的兴亡,人物的死生沉浮无不在安拉的执掌之中。

③亘今古,无变更——安拉超绝时空,凌驾于一切之上,他的本体不因化育天地万物而有所增损。(祝天大赞):“万古亘然天,无变无更天”就源于此。

问尔是,穆士林?尔但云:谢主恩!①再问尔,自何时?尔但曰:自约期。约期云,是何义。②面命时。有谆谕:予主乎?对曰是!化万生,衣禄赐。有逆者,谬日否,诸外道,从兹有。③吁小子!宜知事;教诲言,须谨记。

 

>>>>

注释:


①尔但云,谢主恩——穆斯林不自专,对于任何事的完成,一定要知感安拉的恩赐,诵念;“一切赞颂归于安拉厂’自豪地表明身分:“感赞安拉!我是穆斯林。”

②约期云,是何义——约期指先天性灵之世。“主命天仙取阿丹脊骨中之尘星,即占今圣智凡愚之子种,与古今基智凡愚之命配列于四班;受主呼唤谕曰:‘莫非我不是保养你们的主么?’于是应、否各半,此时定古今之顺逆。”伊玛尼的有、无、等级由此决定,所谓“得之者永得,失之者永失”。(《清真指南

天命》)

③诸外道,从兹有——由干否定安拉,从而产生背离伊斯兰的异教徒(外道)。

仰观天,俯察地,天地中,人为贵。人之贵,因有灵,参造化,鉴本身。①身原无,今有之,既有之,将又归?识参此,属谁为?有主宰,谁敢疑?思尔身,既有主。应领命,听安处!②


>>>>

注释:


①参造化,鉴本身——源出于《天方典礼·识认篇》:“今夫见草木之僵仰而知有风,睹绿翠之萌动而知有春,视己身之灵明而知有性,参天地之造化而知有主,必然之理也。”

因为天地与人体为大小两世界,大世界的造化与运行,由安拉主宰,人体的灵明活泼则赖有性灵依附。

③应领命,听安处——同注①:“惟知真主而趋向之,则根脚正定,纷纷异端不得以邪说惑乱矣”;(祝天大赞):“尊哉浩天,赦我愚仆,昧若瞽目,获罪于天,非敢傲天。大福大庆惟在天。仆唯敬天、事天,俟天之命”。


主命汝,以五事:①时念主,绝邪思;日五礼,却尘世;②岁月斋,止欲嗜;③富捐财,施仁义;④朝天房,验诚志。⑤统圣凡,括愚智,此五者,毋庸易。始七岁,即令知。教习仪,在亲师。十五岁,事在己,⑥自奉行,无推委。主有谕,汝切记,遵有赏,悻有罪。


>>>>

注释:


①主命汝,以五事——先知穆罕默德教导:伊斯兰建立在五件事上。即下文分别叙述的念、礼、斋、课、朝五大功修。

②日五礼,却尘世——每日晨、晌、哺、昏、宵五次礼拜,礼拜中要求“神存心临,内怵外兢;毋外虑,毋旁顾,毋搔手,毋举足,毋作声,故犯者,复礼也”(《天方典礼·五功篇》)。

③岁月斋,上欲嗜——“斋者,止食色以谨嗜欲也。每年一月,鸡鸣而食,星灿始开。一日这中,省躬涤过”(同注②斋戒)。

④富捐财,施仁义——伊斯兰教法规定,穆斯林资财除正常消费开支外,剩余的达到规定的“满贯”,应按资才的品类缴纳二课,一般是抽取25%。施济对象是贫困的穆斯林,原则是“先亲而后疏,先近而后远”。父子,夫妻,主仆互不相受。施济天课在于体现安拉的仁慈,义不容辞。

⑤朝天房,验诚志——朝觐者离乡去国,别离亲人、跋山涉水奔赴麦加圣地,冒醒暑高温.接受考验,朝阙谒陵,显示对安拉的虔诚。

⑥十五岁,事在己——中国穆斯林历来以男童12岁,女童9岁为“出幼”,意味步入少年期,从此应承担宗教功修与义务。此处十五岁’之悦,可能有误。

礼拜功,为首命,万行根,履真径。① 开天钥,障火屏,②涤罪泉,明家灯。③


礼之法,外六仪:④用净水,服净衣,立净处,居正时,心属意,面向西;又六件,拜内仅:赞主启,身直立,诵真经,躬平脊,下叩首,末跪毕。凡礼拜,宜整肃,失则沐,脱则浴。⑤


>>>>

注释:


①万行根,履真径——礼拜为一切善行最根本的功修,以实际行动感赞安拉,实践“归真复命’的道路。

②开天钥,障火房——礼拜者虔诚致意,坚持不懈,就有了进人天园与远离火狱的保证。

③涤罪泉,明冢灯——先知穆罕默德教导:礼拜如同门前有一条河流,每天在水中洗涤五次,身体哪会有半点污垢(罪愆)。因而他的坟茔也是宽敝明亮,舒适自在。

④礼之法,外六仪——礼拜制定的六项法规(外称条例,内称仪则),即先决条件和动作要求,下文已分别说明。

⑤失则沐,脱则浴——穆斯林日常生活中必须保持大、小净(沐浴),尤其礼拜。‘失’指尿溺、脓血、下气、哎吐自体内排出,坏小净;“脱”指男女性行为和梦遗,以及妇女月经和分娩,坏大净。后文‘净仪’有详细说明。


尔须知,沐四制:①一洗脸,自发际,至下颌,及耳坠。须密者,掐须内。二洗手,至胳肘。三抹头,四一有。②四洗足,至踝骨。宜仔细,勿怠忽。


>>>>

注释:


①尔须知,沐十制——小净(沐)的四个基本条件——洗脸、洗手、抹头、洗足。(净下则是圣行)

②三抹头,四一有——以湿手抹头四分之一部位。

再须知,浴十制:一洗手,至腕节。二念名。三刷齿。① 四漱口。五净鼻,抹耳项。洗两便,掐须髯。扬指遍。每一体,洗三遍。次第明,莫教乱。②


>>>>

注释:


①二念名,三刷齿——大、小净前必须先’‘念名”,及确念‘台思米’,以奉普慈特慈的安拉尊名开始。

②次第明,莫教乱——大净的基本要求是淋浴全体,遍及每一个毛孔。程序先以小净(不洗足)开始,然后洗上体、次下体,自右至左,洗三遍,最后洗足,不可以颠倒顺序。


坏沐者,十八事;自后者,粪虫气。① 自前者,溺与沥,②血与淋,精与液。③ 显见者,血与脓,伤疮水,呕吐盈。 隐微者,狂晕醉,④拜中喧,倚物睡。


>>>>

注释:


①自后者,粪虫气——由肛门排泄的粪便、蛔虫、下气(坏小净)O

②从前者,溺与沥——由生殖器官排泄出的溺尿,白浊。

③血与淋,精与液——脓血、下瘠,非性行为随尿溺流出的精液,只坏小净,不坏大净。

④隐微者,狂晕醉——一度颠狂,昏厥,人事不知。”“醉”非酒醉,伊斯兰禁酒,视为大罪之一。

沐礼毕,讲浴功。洛之由,十二宗。①五主命,四圣功,一典礼,二任从。②乐精出,夫妇共。③寝睡时,有遗梦。月经已,生产净。此五宗,为主命。聚之日,会之期,识之日,戒之时。④此四浴,为圣仪。典礼者,浴亡尸。幼者少,逆者顺,浴或否,从所任。⑤凡脱浴,有三制:一漱口,二净鼻,水遍身,毫无弃。经产者,同此仪。⑥


>>>>

注释:


①浴之由,十二宗—一大净的条例有十二项规定,下文分别表述。

②一典礼二任从——大净条例主要是“五主俞,不遵行者违法。“典礼’则为当行之事,例如洗浴亡人。“任从”则可行或不行。

③乐精出,大妇共——一夫妇性行为或非性行为,在有快感的情况下泄精。

④识之日,戒之时——(聚礼、会礼)朝觐受戒和驻阿拉法特山作《古兰经》,集历代先知的大成,继承道统有所扬弃和改革。

③吾圣归,配贤继——先知穆罕默德与世长辞之后,由“四大哈里发”执政,继承与弘扬先知未竟事业——统一阿拉伯半岛,进行社会改革与对外发展。中国穆斯林学者称为“四配”,即艾补伯克(632—634),欧麦尔(634-644在位)、奥斯曼(欧思茫)(644—656在位),尔里(656—661在位)。

④吾班首,哈纳非——四配之后,出现“四贤”——四大教法学家,亦称‘四大伊玛目”(班首),即哈乃非,沙非尔,马立克,罕伯里。中国穆斯林基本奉行‘大伊玛目”哈乃非教学派。

⑤四贤传,皆圣道——四大教法学家的主张,仍是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依据,虽有不同见解,并没有背离伊斯兰道路。穆斯林不论遵从其中一派,均属合法。


贤之传,传于圣,①圣之传,自四侍、②侍与主,中有机,③ 主所隐。人莫知。④道无尽,理无穷,能体贴,触类通。⑤尔小子,熟识此。初学人,可已矣。


>>>>

注释:


①贤之传,传于圣——四大教法学家的主张,基本以经、训为准则,忠实地继承了先知穆罕默德的传统。

②圣之传,自四侍 四侍即安拉御前的四大天使。先知穆默德传教时,安拉的旨意——天启,主要由天使长哲伯勒依作为媒介,通过《古兰经》启示先知。

③情与主,中有机——《天方历圣懿宪注释》:“真光丕显,首造天神。维诸天神(使),各勤于厥职,念真赞真,罔有自逸。者伯勒依司天命,觉示群圣;十科依勒司天禄,惠育万生;易司洛非司号令,生化万汇;尔滋洛依司威权,收纳万物,维兹四侍,各率其属,祉承天下,若工艺之器,罔在自用。”

④主所隐;人莫知--一先知穆罕默德禁止人们穷究安拉本然。在于安拉本然“至隐至微,至广至大,起古今之才人。无能测其高深;集海内之经书,不能闻其至理”(《清指南·补遗》)

③能体贴,触类通——反复体验认主之理,其他有关问题就逐渐分晓,迎刃而解。



 汇聚穆斯林微力量 弘扬伊斯兰正能量

微信号:pl-muslim

微信号:pl-muslim

 邮箱:939714321@qq.com

点击右上角  发送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