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研究】经堂教育历史作用、当代价值和改革问题的几点看法
★推荐阅读★
【讲座】季芳桐:刘智《天方性理》与《天方典礼》 的核心精神及内在联系
沙宗平:回儒对话的实质---“宗教民族”与“文化民族”的碰撞和交融
2017-03-12 马效贤 相约穆斯林
经堂教育曾经对中国穆斯林起过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并且在当代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认清这一点,对于穆斯林进一步发展伊斯兰教育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但同时,经堂教育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本文根据笔者的切身体会和实际调查,对此做简要论述。
一、经堂教育的概念
经堂教育为明代陕西经学大师胡登洲阿訇所创立,是以清真寺为教学场所,以经堂语为教学语言,以培养宗教经师为目的的教育模式。经堂语采用明清时期的汉语语言,注重在讲出阿语句子含义的同时,直观反映句子的阿语语法结构。经堂语的这一特点具有规范性和条理性,能直接体现读者或翻译者的的阿文功底。有些含义丰富较难翻译的阿文语句,通过经堂语解释会得到更为透彻的理解。当然,对于经堂教育,还有其他的定义,有人提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但笔者认为那不过是在玩文字游戏,对讨论问题没有裨益。
二、经堂教育的历史作用
经堂教育作为中国伊斯兰教育的独特模式,为中国穆斯林了解伊斯兰打开了一道大门,为培养中国本土的经师奠定了基础。历代以来,经堂教育培养了无数阿訇,他们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知名的或无名的经学大师。有些人时代相袭,是著名的阿訇世家和经学世家。这些人以清真寺为场所,授徒、讲经、解惑、传教,为维护中国穆斯林的信仰,传承和发扬伊斯兰教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培养专业阿訇的同时,为了使既不懂中文,又不懂阿语的中国普通穆斯林民众学习教门知识,经堂教育创造性地发明了“小经”(小经”实则为“销经”,过去民间称标注拼音为“销”。笔者常听老人们使用“销”字。“小经”现在应该叫做“拼读经”。)所谓“小经”,就是借用阿语字母及其发音来拼写汉语。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拼音文字。但是我个人认为,中国穆斯林不注重汉语与“小经”的发明有关,因为“小经”使普通穆斯林产生了不学中文也可以学习教门的错误认识,中文无用论就此产生。
三、经堂教育的当代价值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逐步放宽宗教政策,经历了文革劫难的老一辈阿訇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他们怀着对教门的无比虔诚之情,起早贪黑,呕心沥血,用十到十五年的时间,培养出了新一代接班人,使几乎面临断层的经堂教育得以发展和延续。这是真主对中国穆斯林的疼爱,是真主不让伊斯兰在华夏土地上消失,也说明新一代阿訇将要担负更多的责任。
但与此同时,伊斯兰的教育形式开始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穆斯林民间各种形式的学习班、培训班、阿语学校、经学院、以及网络教育相继兴起,分散了人们对经堂教育的注意。少数人误以为从此可以不要经堂教育,部分教育界人士也在宣扬经堂教育过时论,大有让其它形式的教育模式取代经堂教育之意。诚然,各种教育模式的出现,确实填补了经堂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空白,为中国穆斯林培养了各类人才,但是在中国,经堂教育的核心价值作用是其它任何教育模式无法取代的。认清这一点很重要。因为:
经堂教育最大的优势是不脱离群众,能够解决所有穆斯林的基础教育。经堂教育普及基础教育的最简单方式是阿訇的主麻演讲,一个长期听卧尔兹的群众掌握的教法知识甚至比有些专业阿訇都要丰富。
经堂教育以虔诚、坚定的信仰为根基,以热爱教门的热情为动力,以严谨治学的态度为保障,以全面细致的教学为给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清真寺,浓厚的教门氛围具有强烈的熏陶作用,能使进入清真寺的人产生对真主的敬畏之情,思想变得宁静而单纯。经堂教育的学生一旦入寺,就会被要求穿礼拜服,做到衣着、行为和功修符合阿訇的标准。他会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通过与阿訇和群众的朝夕相处,接受阿訇的言行教育和群众监督,思想与行为方面潜移默化,最终从经堂教育精神气质的效仿者转变为传承者,学会了与群众相处和处理穆斯林的一些日常事务,如婚姻丧葬等。通过这些表面看起来的小事,他加深了与群众的联系和感情,得到了群众的信任。这是那些没有受过经堂教育的人所无法做到的。
经堂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伊玛目、阿訇,为穆斯林社区输送宗教领导人,它解决了穆斯林的头等大事。目前,通过其他模式培养的穆斯林宗教人才,有很多人不愿意当阿訇,甚至从心理上鄙视阿訇、看不起阿訇这个职业。其实,他们的真实原因是图轻松,怕承担责任(对此,本人做过调查,情况大致如此)。这更加凸显出阿訇职业的伟大和经堂教育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尽管经堂教育存在许多缺陷,但只有清真寺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伊斯兰事业接班人——阿訇。
经堂教育的优势在于它以清真寺为依托。首先,清真寺是宗教活动的集聚地,群众基础好,有利于宣教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满拉们身处清真寺一方净土,远离现实社会的吵杂和诱惑,能安心学习,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伊斯兰接班人的培养。再次,清真寺是现行国家宗教政策认可的唯一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当然包括开展宗教教育。只要不违反国家政策,清真寺的宗教教育气氛越浓越好。其它教育模式则没有这样的好处,容易受许多条件的制约,特别是淡化了宗教教育,教门氛围淡薄。过去盛极一时的成达师范最后悲剧性的结局就是有力的证明。
四、经堂教育面临的挑战
经堂教育虽然是中国伊斯兰教育的核心,但这种教育也存在许多缺陷,成为制约经堂教育发展的瓶颈。经堂教育面临的挑战首先在于环境和体制方面。其次是教学制度方面。环境方面,是在目前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青年人开始越来越多地选择有利于就业和谋生的其他教育模式和教育机构,比如阿拉伯语学校,而很少有人愿意安下心来,待在清贫世界——清真寺里学习宗教知识。这种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之下出现的现象对经堂教育带来的冲击,目前还在继续。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是从事经堂教育的广大人士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体制方面,由于经堂教育离不开清真寺,而清真寺的管理模式是寺管会,寺管会对资金的支配首先考虑的是修建,把对教育的投资放在第二位。在这种体制下外面的资金又无法直接用于教育,使得阿訇无法对经堂教育加大力度,给老师开不出高工资,没有高工资就请不来好老师,许多能当老师的因此下海经商,做着与其所学不相符的工作,人才流失严重。
教学制度方面,经堂教育面临以下问题亟需改善:
从过去的没有学制到现在许多清真寺实施固定学制,经堂教育确实实现了一大进步。然而,这并不是从经堂教育的实际目标出发,而是为迎合形势,迫于招生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模仿各类阿语学校和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而采取的措施。目前,所有清真寺不分级别,一律把学制定为4-5年。在这样的学制下所设置的课程内容却包含小学、甚至幼儿到大学的内容,跨度很大。同时,教学方为适应学制,在不敢减少课目的情况下减少课时量,因此谈不上使系统地积累知识。等到学生毕业穿衣,也没有明确定位他是小学毕业,还是初中、高中或大学毕业。所以,把小学到大学需要十五六年的学习时间浓缩成四至五年,极不合理。实际上,在这样的学制下,学生只能达到初中毕业或顶多高中毕业水平,只能称得上是懂得伊斯兰的知识分子,却不能称之为阿訇。作为阿訇,最起码要达到大学教育程度。
经堂教育的缺陷还在于课节制的设置,对各年级都设置45-50分钟为一节课,本人认为:这种设置只适用于初中或高中,对大学级别的满拉按这种课节制上课不太现实,也不合理,因为没有按课节设置的教材,如果一节课时只讲一本经,每天也就讲不了几本经,满拉都会跑光,因为满拉都有一个基本的想法和要求:多讲经,而课节制限制了多讲经,知识的积累要有量,培养阿訇的方法更需要讲很多的经,这就是经堂教育的特点,也就是培养阿訇和培养学者的不同点,而这一点恰恰是外界所不理解的,其实,国立大学的学生的量也不少,是在图书管里通过自由阅读增加的,经堂教育则是以上课的形式把学生组织在一起统一阅读,这样的效果更好一些,只是阿訇比教授们更累一些,
不得不承认:近十多年来表面不断改进中的经堂教育,教学质量却没有大的提高,没有培养出能够讲经解惑或担负起一方教门重担的高质量阿訇,除了其它原因外,有可能与盲目地设置与世俗学校相对应的教学课程有点关系,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认真思考。
这里不是说所有教材都不适合,而是初中阶段要有课时和相应的教材。高中、大学阶段的教材,从经堂教育的角度看不需要另编教材,只需补充一些新的经典即可,因为不牵扯课时,知识也足够系统。
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临夏市大部分清真寺都开设了阿语和中文,并将其作为主课,这无疑是经堂教育的又一大进步。实事求是地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比较全面的阿訇人才。但在实践中,结果却事与愿违,大多数满拉不太愿意学习汉语和阿文。究其原因,可能是在制订课程时忽略了以下事实:
A:汉语:这些年招收的满拉除了少数是在公办学校升不了学而进入清真寺以外,大多数是都不爱学习,他们对重新学习公办学校里学过的课程不感兴趣,存在抵触情绪,但迫于压力又不得不学。结果就流于形式,老师付出心血,学生却收获不大。我寺曾经有一位满拉在年终总结会上对汉语老师说:“老师你教的确实好,可我一年连一个字都没有学会”。
因此本人认为,对初中尚未毕业的学生,理应继续补上汉语课程;而对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倒不如开设能增加满拉教门知识,激发其兴趣的与伊斯兰有关的中文课程,比如伊斯兰法、历史课等。还可以通过演讲、写作促其提高汉语水平。对此,本人深有体会,本人就是从一名初中没有毕业的学生逐步成长起来的。
B:阿语(口语):对一名学习阿文经典的满拉和阿訇,不会说阿语的确说不过去。而有了阿语就多了一条出路,提高了交际能力,可以直接和国外学者进行交流。但是在经堂教育中把阿语做为主课,意图取代阿语学校的功能,显然不切实际。阿语作为一门必修课,达到使学生掌握使用阿语会话的方法就行。据不完全了解:真正到清真寺来念经的学生,渴求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多讲几门经,认为过多的副课耽误讲经,浪费时间。甚至有学生说学阿语可以去阿语学校,何必来清真寺。因此,阿语的课时安排不宜多,方法学会了,打好坚实的阿文基础,会说阿语应该不是难事。
选择阿訇苗子缺乏考核机制,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影响教学效果。培养阿訇应注重学苗的选拔,划分层次级别,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对于悟性高、成绩优秀的学员应加大培养力度,并辅以物质保障,使其安心学习无后顾之忧。对于学习成绩平庸、缺乏培养价值的学员,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对其偏重进行生活技能的培训,让他们毕业后多一条谋生手段。这样既提高了阿訇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提升了穆斯林群众整体宗教水平。
近十年来,经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对学生的学习抓的很紧,却对思想教育和品德修养重视不够,加上网吧等周边环境的影响,造成部分满拉思想不太健康,行为不太文明,品德不太高尚。个别不法之徒还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使许多群众对满拉有所不满,批评之声时有耳闻。当然,有些批评言过其实,但反映出群众对满拉殷切期望。群众称满拉为“新阿訇”,对他的要求自然更加严格,期望更高。
各个清真寺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大同小异,没有一种机制促使形成有效的合作体制,致使力量分散。很多清真寺都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阿訇,但由于势单力薄而显得力不从心。
上述问题导致经堂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被逐步削弱,无法培养高层次的阿訇,阿訇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下滑,使穆斯林大众对经堂教育有所失望。
以上这几点都形成了对经堂教育的很大挑战
五、立足现实,走向未来
经堂教育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但面对中国3万多座清真寺和2千多万穆斯林,它依然担负着维护信仰、传承知识、促进功修的重任。为解决问题,本人认为:关键是阿訇要负起责任,要有战略眼光,富有激情和奉献精神,不以当一天阿訇做一天事的态度来对待教育。在此前提下不妨尝试以下两种经堂教育改革模式:
首先各清真寺之间达成共识,统一调度,合理利用资源,在同一地区或城市以金字塔式分出层次,一所大学,两所高中,其余为初中。其中初中=普及、高中=老师+预备阿訇)、大学=阿訇。
其次,划分年级: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大学三年,每个清真寺只有部:初中部、高中部或大学部,课程统一调配,在大的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各清真寺可根据自己特色设置一些课程,具有竞争性,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最后,阿訇除在自己的清真寺上课外,有专长的安排到另一个清真寺上课,按课时另外发工资,建立内部考核、考勤机制。
成立一个董事会筹划资金,联系一个清真寺共同合作,设立大学,除请隶属本清真寺的阿訇上课外,聘请其他有专长的阿訇和老师、学者兼职或专职讲课,工资由董事会发,独立运作,不隶属寺管会。必要时可以转到另一个清真寺,购置学校自己的财产。
笔者曾经与临夏阿语学校四年毕业班的学生座谈,其中一位学生问:你认为哪一种教育适合中国伊斯兰教育模式,我回答:目前还没有,清真寺和阿语学校都在探索,有朝一日把这两者的精华结合在一起,可能就是最好的中国伊斯兰教育模式。
我愿意和各位阿訇、学者和有识之士达成共识,合作共事,以探索和振兴中国伊斯兰经堂教育之大业。
(具体课程设置、招生标准、管理学生等在此暂且不详述)。
附:
伊斯兰教育的榜样
----一所女校的成功例子
我在此告诉大家一件例子,供在座各位参考:
我在春节期间参观了一所女子学校。学校已经运行了十几年,但真正达到成功只有四年时间。由于学校实行三年学制,所以目前只毕业了一届学生。依笔者看来,这所学校的教学理念非常符合伊斯兰的教育模式,是一所真正人性化的教学单位。学校共有三百八十名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学校校长向我们介绍情况,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使得在座的每一位客人感动不已,有些人脸上挂满泪花。
学校的教育理念是:经人合一,而不是人经分离,要做到学到的知识能马上在个人身上体现出来。对学生学习古兰、圣训的要求是:学习了多少就要背下多少,并要背下中文翻译。也有专门背诵古兰经的学生,有四个学生从去年十月份开始背诵古兰,截止目前,已经背下20几本连同翻译。
学校的针对性很强,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家庭妇女和清真寺女校教师。因此,主要科目是古兰、圣训、教法、礼仪等。而阿语三年总共上了二十五六课,
学校思想行为方面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参观中,我们看到楼道等地方贴着温馨提示,比如:“潇洒一吐,风度全无”;“凡听见走过的声音,就没听见学生吵闹的声音嘘----安静”等。确实,我们在参观时,无论上课还是下课,没有听到一个学生说话的声音,她们都很自然的走动、学习,没有人去注意有外人参观;校园、楼梯、楼道里见不到有吐的痰、纸屑,墙面上没有脚踩的印子和乱涂乱画的痕迹。宿舍里两张单人床并在一起睡三个人,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各种东西摆放整齐,简直与部队宿舍相差无几。学生们的高度自觉精神实在令人感叹不已。
听校长介绍,学校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晚上三四点起来做夜间拜,然后悄悄进入教室自习,每个星期学生们自愿封斋一天。学校负责做两次饭;封斋和不封斋的。学校从不主动要求学生做夜间拜和封斋,只对他们讲这样做的好处。学校没有制订管理制度,没有值日表,更谈不上罚款,处罚等措施。学校要求学生出门穿长袍,不去网吧。新学生到校第一学期,有个别学生很不习惯这种生活方式,但到第二学期后学生不愿脱下长袍,也没有人愿意去网吧。学校厕所的卫生常常不知道是谁什么时候打扫干净。许多学生到了第二学期把押金条上的名字抠掉,装在信封里从办公室门缝中塞进来。有些学生把自己的金戒指装在信封里,偷放到校长的桌子上,作为学校的开支。校长说,有一次学校压面机坏了,准备去修,结果不知什么时候,学生们凑了三百多元钱修好了。今年古尔邦节,社会上有人愿意给学校宰牲,但学校说自己有牲,其实是学生们自己主动凑了三万多元宰的。
这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深深地打动了我和在场的所有人,离开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掏出身上多余的钱,放在校长的办公桌上,有五千多元。
这所学校的教学模式同样属于经堂教育,但它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功,能在不使用任何强迫制度的情况下,使学生达到如此高的素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我当时就想到联系丁士仁老师,请这个学校的校长参加这次会议,相信会对我们有所启发。校长表示愿意参加会议,但几天后给她我发短信告诉无法起身,她的理由让我再一次深受感动。她说:她和老师们商量调整自己开会期间的课程,但老师们都是超负荷工作,无法代她上课。为了不耽误这几天给学生上课,为了不使自己无法向真主交代,她决定不参加这次会议。
通过以上事情,我想我们每个人内心已经找到了答案。那就把答案留在我们心里,让我们慢慢体会。
祈求伟大的真主饶恕我们的过错,并引导我们
谢谢大家!
赛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