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仁德同行 让爱心延续

2017-12-07 丁培兴 储月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文苑】父爱如水

民族艺术‖穆斯林书法家丁培兴艺术简介

向书 画 印 阿兼通迈进的民族艺术家 || 聚一

走进电视台的平凉西阳回族媳妇儿

与仁德同行  让爱心延续

2013年12月10日平凉著名青年阿訇哈吉丁吉惠阿訇顺命归真,年仅46岁。噩耗传来,闻者无不动容。在丁吉惠阿訇归真两周年之际,丁阿訇的叔父丁培兴老师为文,整理社区报道帖,以示纪念。愿大家铭记阿訇的崇高品德,作为自己人生的榜样。

         吉人已去    惠风长存


吉人 承主恩  笃六信  勤五番 卅册真经传伊兰正道 成己成人  吉庆两世


惠者 循圣迹  完五功  跨三省 廿载传教扬和平真理 善身善世  惠及八方 



      时光荏苒,岁月如流。快到临近年终最后一个月,内心却不由自主地隐隐感到惆怅与酸楚。贤侄苏莱曼•吉惠阿訇离开我们已两年了,每当回想起吾侄生前的往事,宛如就在昨天……

      1999年秋,在真主的襄助下,平凉河东寺重新开放。吉惠阿訇作为首任教长,他不嫌坊小,不畏困难,率先垂范,四处募捐。在他的带领下,把只有七八间破旧不堪的土瓦房,坊民不足20户的小者麻提,建成了功能设施齐全,以办学(妇女学习班,寒暑假中小学生班,讲经班等)为主的、面貌焕然一新的清真寺,也成为平凉城乡首屈一指的不分内外、不讲教派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清真寺。

      吉惠阿訇心怀大爱,充满仁慈。阿訇生前最敬重的长者是吉惠的爷爷(我的父亲)丁元光。每逢主麻日,阿訇都要先到他爷爷奶奶跟前问安,并让家父做好准备,然后到后院骑上摩托车,趁早把老人家带到清真寺里。吾侄深知他爷爷多年来的习惯——晨礼和主麻是最先到达清真寺的人之一。

      每天宵礼之后,与家父一起交谈最多的,也是我与贤侄吉惠。我们爷儿仨在一起谈教门、唠家常,无拘无束,其乐融融。有时候因阿訇太忙,晚上顾不上过来与家父拉话了,我就劝父亲早点休息,而父亲总是说“夜长着呢,再坐会儿……”,其实,老人是期盼着他最看重的孙子吉惠阿訇的到来,即使是道一声“色俩目”,说几句话,老人家都会感到温馨和惬意。

      有一位秦姓的孤鳏老人,无儿无女,常年栖身南山坡下豫陇沟的一间破屋里,如今已年逾九旬,因在老家泾源县念过经,人称秦阿訇。尽管无依无靠,却不伸手讨要。吉惠阿訇悉知家父生前一直都很关心这位念经人,于是也时常接济秦老,即使阿訇赴宁夏固原东坊寺任教之后,也多次委托我把转手的乜贴(含天课)送达给这位风烛残年的老者。

     丁阿訇生前在开学任教之同时,最为关注、做得最多的是穆斯林公益事业。他心系穆民、乐善好施,不论是山区打井,解决人畜饮水,还是建寺办学、扶贫助学,他都是以身作则、亲力亲为,使教亲的乜贴落到实处,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受教获益。尽管在送别丁阿訇的殡礼万人集会上提出的设立“丁吉惠阿訇扶贫助教基金”一事由于人为因素而搁浅,但丁阿訇所倡导的慈善事业和仁爱精神已播撒在广袤的黄土地上,激励着更多有信仰、有志气的穆斯林去效仿,去践行“敬主爱人”的社会活动。令人欣慰的是,中穆平凉社区、义仓社工、平凉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促进会等民间社团和各界热心人士,大家不分彼此,各尽所能,纷纷出智、出资、出力,为需求帮助的贫困家庭和个人奉献爱心。

      值得一提的是,由数名关注民族发展进步事业的社会贤达、知识分子发起和成立的民间社团组织——平凉市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促进会,他们以提高穆斯林青少年学生素质为己任,接力丁吉惠阿訇未竟之事业,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以诚待人,用心做事。自2013年以来,少促会的志愿者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深入了解,排摸建档,针对那些家庭贫困而学习优秀的学生,与学校、家庭建立帮扶关系,使之能上起学、上好学,茁壮成长成才,减少回族青少年的失学辍学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平凉少促会开展5次助学活动,共帮扶贫困生93人次,发放助学金97000元;近几年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少促会都对名列前茅的回族学子在予以登门祝贺、物质奖励之同时,还让他们来到清真寺与暑假学习班的中小学生以及受资助的学生、家长们交流互动,现身说法,激励更多的奋发学习,将来成为大学生、研究生,为民族增光,为祖国添彩!

      令人尤为感动的是,今年入冬之后,少促会借助在省上获得120个 “壹基金•暖冬礼包”的契机,在会长米祥仁哈吉带领下,在网上和微信群中发起“暖冬行动•让爱继续”的众筹募集活动,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共筹募善款两万余元,采购优质棉衣190件,自“12•5”在人民广场参加“国际自愿者日”即“暖冬礼包”发放仪式之后,少促会的同仁们自费驱车,自备干粮,冒着严寒前往崆峒区上扬乡,寨河乡及华亭县、灵台县和三个乡镇献爱心、送温暖。连日来,他们不辞辛劳,齐心协力,先后将120个“壹基金•暖冬礼包”和众筹自采的190件棉衣发放到上述区、县、乡贫孤、留守儿童手中,有的家长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区、县、乡民政、教育部门及所在学校领导都对少促会的暖冬行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赞赏。

        记得在与兰大丁士仁教授的一次谈话中,他说道,作为一个有正信、有责任感的穆斯林,在履行个人主命(念、礼、斋、课、朝)之同时,还应当肩负起一定的社会主命,诸如慈善公益以及一切有利于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事情。

        吉惠阿訇之所以受到广大穆民乡亲的拥戴和赞誉,成为人们心中的好阿訇,正如丁教授解读的那样,他在伊玛目的神圣岗位上,除了传道解惑之同时,以满腔的热忱投身穆斯林的公益活动之中,以他的仁德和魅力践行、诠释着“敬主爱人”的伊斯兰人生观。

      祈主提升吉惠阿訇的品级,赐福他的家人,让他的风范和美德发扬光大!(阿米乃)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或作者推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

微信号:pl-muslim

 邮箱:9397143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