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死了,又是第一名。”
第一名播报截止0410日
全程班爱宝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 学硕 专硕 | 第一 第一 | 全程班 全程班 |
华中科技大学 成都大学 | 非全 | 第一 | 全程班 |
专硕 | 第一 | 全程班 | |
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 专硕 | 第一 | 全程班 |
学硕 | 第一 | 全程班 | |
西南政法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 学硕 | 第一 | 全程班 |
专硕 | 第一 | 半程班 |
个人情况
很开心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我今年一战备考华科新传专硕416分,综合成绩第一,全程班学员,爱宝号XC2023A80201。本科来自某985,专业是新闻学。
在大一和大二的时候,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本科期间,我的成绩并不理想,排名也相对靠后。这让我在正式备考专业课之前,并没有一个扎实的基础。
所以个人觉得我的复习规划和心得还是有一定的共性参考价值,跨考、基础不好的均可参考。
择校缘由
之所以会选择华科,不仅是因为华科的名校title和强大的学科背景,还因为华科新传的出题风格相对基础且稳定,复试分数线与国家线相差较小,并且整个招生环节非常的公平公正,不歧视本科院校,许多考生在复试的时候都有机会逆袭,综合下来对于所有考生来说还是非常友好的一所院校。
此外,华科专硕的分数线相对来说还是正常水平,一般过了国家线就有希望进入华科的复试,即使全日制没有录取,仍然有机会通过非全进入华科学习。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我全力以赴备考华科。
备考时间线
一
7月开始备考
我的复习时长大概是1年多,但不要被整个准备过程吓到,正式进入复习状态也就是从7月份开始。
我认为考研复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就按照早8晚10的强度要求自己只会提前透支备考决心和精力。因此在7月正式开始前,只需要保持8h的学习时长就可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速度和计划安排调整),7月之后,可以开始从早8学到晚10。
在复习过程中,我总结的几条比较重要的经验如下:
01
制定清晰计划
首先,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给自己制定清晰的日程表和每月计划。
日程表我有两版,一版是在每月月初,根据当月的学习任务制定,主要是将不同时间段分配给不同的科目,例如早上8点到11点是专业课背书,12点到下午4点专业课背书,晚上6点到8点复习英语,8点半到10点复习政治。
每天的任务量也是根据当月任务制定,例如一本专业书有80页要在当月背完,那么80除以30就是每天要背完的书。总之,制定这版日程表要学会计算任务量,更要学会分配任务。
另一版日程表则是一些日常琐事,可以把当天要取的快递,要出去玩的计划都写在里面,我推荐用手机自带的便签记录即可,这是我当时的日程表:
这样的记录既可以对自己每天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记录,也可以缓解自己的备考压力。
至于每月计划,我是与爱传播的班主任进行沟通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每月计划相对宏观,可以是当月要背完哪几本书,单词要过几遍,政治看课要看到第几节,它更像是一种学习目标,需要每天的具体任务分配来实现。最重要的是,做规划一定要将任务数据化,每天背几页书,每个科目学几个小时,每天背多少个单词……这些自己都要有意识地量化。
02
多动手写
其次,要多动手写。哪怕只是看书,也可以动手画画简陋的框架图,随手写一些关键词,只看不写,很容易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03
答题层次
除此之外,无论是专业课答题还是政治答题,清晰的层次绝对是加分点。专业课答题可以通过一、(一)、1……这种序号标注,政治答题则可以用首先、其次或者1、2、3序号标注。层次清晰,不仅可以展现你的答题逻辑,还可以让老师快速找到你的得分点。
04
适当休息
最后,不要一味地逼迫自己学习。学到疲惫和厌倦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已经感觉状态不好,就不要强求。饭后散散步、出去唱唱歌都可以缓解压力。与其担心自己放松会耽误复习时间,不如调整好状态,再以高效率投入复习当中。
专业课备考经验
334:多练多改
334考察的内容主要是实务和自选题,自选题包括网传、评论、视听、广告四个方向,可以在复习过程中选取自己擅长的方向针对性地准备。
实务部分的复习:
我建议可以在7月份开始。前期主要了解实务考察什么内容,实务应该怎样写,怎样写才算优秀的实务作品,实务写作的一些要求。
这一时期主要是要对实务有一定的概念,可以尝试着手写作,并且尽量保持两周一次的写作频率,但是不需要大量的练习。
后期在11月份的时候则可以进行大量训练,形成适合自己的行文思路和写作模板,做到一周一次,进入12月份紧张的复习阶段也还是要保持两周一次的练习频率。实务批改可以同学互批,也可以找学长学姐或者爱传播这类机构批改。
自选题:
自选题我选择的方向是网传,一方面一定要重视钟瑛老师的网传这本参考书,不仅要通读熟背,还要关注目录和小标题;另一方面则是要关注网络传播领域的前沿研究,在读论文的时候可以整理一些框架笔记和要点,对于后期的论述题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440:先厚再薄反复背
440主要考察新闻学、传播学、中新史的内容,题型以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为主。专硕的参考书主要是《传播学教程》、《新闻理论十讲》、马工程版的《中国新闻传播史》(每年情况可能变化,以官方考纲为准)。
前期440复习:
主要是把专业书通读一遍,包括注释和课后习题,同时可以有意识地用笔写下每本书的结构框架,不需要非常详细,甚至可以只是把书的目录边看边抄一遍,并且进行克制的丰富(真的不要补充太多,要不然就变成抄书了)。
最终的效果应该要能做到对整本书的大致内容有印象。我因为报了爱传播的全程班,所以前期专业课除了自己看书,还会上爱传播的课,保持有规律的输入。
后期440备考:
我只能说:背书、背书,还是背书。背书我开始的比较晚,10月份才开始,所以我当时最多每天会背书6-7个小时。背书也不是要求一字不差的完全复诵,而是理解消化之后的再输出,当然这毕竟是考试,过于大白话也是不可取的,因此背书还是帮助你规范语言表达的过程。
检验背书效果,可以在每天背书结束后,在白纸上默写今天所背内容的要点和框架,在第二天背诵新内容之前,对着这张纸再重新快速浏览一遍加深印象。
背书就是一个背了忘、忘了背的循环过程,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要气馁,告诉自己背就完事了,相信自己背的每一遍书都会在脑子里留下印记。
有了背书的输入,还要有输出才行。答题的时候,一些框架能够帮助你快速整理答题思路和要点。
例如5w框架、pest框架、宏中微框架、新闻生产流程框架等等,这些框架也不是要你死记硬背,而是自己在阅读中积累,在使用中熟练。如果觉得还是有点抽象,可以前期多看看论文(比较推荐看硕士论文),并且在看的过程中做笔记整理框架,以下是我看论文的笔记:
这些框架和要点的积累不仅对初试答题很有帮助,等到复试复习的时候也会一目了然,帮助你快速的回忆起所学的知识。
公共课备考
英语:单词单词单词
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当时每天最少1h背单词,但是一定要背够120个(这个任务量的安排看自己),一定保证每天背单词不能断,我自己的亲身体会就是,背单词断了一段时间之后,阅读题的正确率直线下降。
但是有人会说单词背了文章也看不懂,那我觉得可能问题在于,你只是简单地过了一遍而不是背单词。一定要背到这个单词出现在文章里你立马能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而不是要靠上下文猜,还有比较形似的词语,更要着重区别他们。
我当时是用不背单词app+听写的方式。我总共单词背了3遍,第一遍是在不背单词上背的红宝书,这一遍主要是筛选,将我非常熟悉的单词删掉,不熟的单词收藏在生词本里。
第二遍则是背之前收藏的生词本,并且善用app的听写功能。先在软件里过一遍今天要学的单词,再用听写功能手写在纸上,并进行批改,将错误的单词再收藏到新建单词本里。
第三遍要复习的单词则是之前听写错误的单词。
这样单词越学越少,也越学越牢。
英语作文我是在11月份开始准备,也没有背很多成篇的作文模板,而是记一些功能句,学习其他作文的行文思路,重要的是前后衔接要顺畅,而不是复杂句子的简单叠加。
至于英语做题,我觉得可以每天两篇阅读,保持自己的做题手感和阅读速度,不建议一上来就刷最近的真题,最好给自己保留近两年的题目当作最后的考前模拟题。后期冲刺则可以留出整段时间,用近两年的真题进行模拟考。
政治:徐肖CP更有用
前期我主要是看徐涛的课,搭配核心考案,主要是对考研政治考什么有个简单的了解。看课我建议在一到两个月内看完。
等到背诵笔记出了之后就开始看背诵笔记,我当时徐涛和肖秀荣的都买了,个人比较推荐肖秀荣。我给自己安排每天看几页背诵笔记,然后看完就进行相应内容的刷题。题目我就是反复刷,用的是苍盾考研的刷题小程序,对于一些反复错误的小知识点,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进行抄录。
大题就是靠背肖四,如果觉得肖四也很难背,可以再看看类似苏一这类博主的精简肖四笔记,但是答题一定要注意材料和理论的结合,可以开头理论+材料延伸。切忌一股脑地将背的理论原封不动地誊抄,结合材料真的很重要。
政治答题首先要注重选择题的正确率高,其次大题要尽可能写多,可以用首先、其次的结构划分层次,也可以标1、2、3这类序号,我个人当时是用的序号,我觉得选择哪种方式划分层次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层次清晰,如果排版和字迹不清楚,阅卷老师也很难判断你的答题层次
写在最后
考研是一场漫长的战斗,比拼的不仅有努力,还有方法和心态。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希望我的分享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价值,以更高效和健康的状态面对考研路上的困难与挑战,最终取得自己满意的结果。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小E
知知
小S
卷卷
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