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饶毅,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来源:本文由律新观察(ID:lvxinguancha)摘编自饶毅科学网博客2011年8月22日文章《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后改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以及2011年8月30日文章《和院士良性竞赛 共同提高中国科学水平》。
近日,贵州省科技协会发布消息,某名酒集团的总工程师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一时舆论哗然。对此,官方媒体发表评论,直言必须“慎之又慎”;中国工程院也回应称该工程师尚处于地方推荐公示阶段,还不是有效候选人。早在10年前,在竞争激烈的院士评选中,饶毅教授便作了《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一文,吁请各界关注国内真正做出杰出贡献而未获承认的科学家。在另一篇文章中,饶毅提出“自律”的院士制度改革方案。他认为,院士制度的副作用逐渐显现,若将“院士”改为“学部委员”,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回归学术本质。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国际水准的中青年科学家在成为院士之后,往往不再专注科研本身,这对中国科学事业而言无异于“腰斩”。为了激励科学发展,饶毅曾提出与院士竞赛的方案,如今10年过去,这一竞赛所带来的效应以及中国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仍有待社会各界观察与思考。
“烟草院士”谢剑平和“白酒准院士”王莉
很多人来问,如何改善中国院士制度。以我一己之力不可能做到,不过,并非不能努力。
▍院士制度改革需靠“自律”:重新称为“学部委员”?
中国的院士制度,是因为加上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目前的水平,才带来一些副作用。
院士制度特权最大的是前苏联,而不是中国,但是前苏联的院士制度副作用并不大。在中国的副作用,当初设立时很难预见。我自己在加州大学(80年代)或哈佛大学(90年代初),曾致信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建议将当时的“学部委员”改成“院士”,这封信是否起作用任何,我不知道。但是,无论是我,还是真正做出决定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可能还有国务院批准),称呼改成院士都是因为认为需要更多尊重科学家。那时,即使两弹一星的元勋们,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都与他们的贡献不相称。那时不能预计到现在的问题,包括对中国文化对头衔重视的程度。
很多人都盯着院士的所谓副部级待遇,其实不是很重要。在北京、上海,一些院士看到主管自己经费的司局级(甚至处级)都点头哈腰,从无副部级的感觉。头衔的意义大于待遇。如果将“院士”重新改成“学部委员”,使学术荣誉回归只能在学界内部有价值而不方便用于学界以外,过一段时间,可能副作用就要减少很多。是否愿意改成“学部委员”在于科学院领导和主席团是否愿意,换个时髦的说法,这叫“自律”。
▍院士=光荣养老?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做院士而荣休是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任何对院士制度有想法的人,都担心有一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其实还不到真正“科学家”的水平),当了院士以后,就不真正积极做科研了——因为,院士的头衔可能会带来明显的问题:
1.有些人做科研的目的就是做院士,所以,一旦当选院士,就积极做其他事情;
2.这些人给学生树立不良榜样,有些学生也决心步其后尘、走入歧途,影响中国科学今后的发展方向;
3.这些人不积极做科学,并非没有资源,而在资源比较多和权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不积极做科学,那么就给国家的科研投资带来较大的浪费;
4.从普遍情况来说,中国目前科学水平还不是很高,一些(虽然不是全部)中青年科学工作者顶多达到了国际上比较好的大学的副教授的水平,就在当选中国院士后离开科研一线(“国际副教授水平做中国院士而荣休”),等于对中国科学釜底抽薪,使中国科学的高度被“封顶”或“腰斩”。
▍引入竞争机制?可以考虑和院士竞赛以相互激励
能否解决“国际副教授水平做中国院士而荣休”的问题?
比如,我这几天有个想法,是个“以身殉职”的竞赛建议:
殉职的意思是说,这个竞赛的失败者,已经定义是我本人,而胜者是那些现在和将来在中国做科学比我好的人;在十年以后(2022年8月17日),看看有多少中国的院士超过饶毅在中国的科学工作。因为有些院士回国比我早,所以从现在算起不太合理,所以比较的年代可以从20年前1992年开始,到2022年为止,共30年,只以在中国进行、以中国为第一地址发表的论文;竞赛的对象主要是生命科学做探索性科学研究的院士,年龄大的不算(因为他们的时代和背景不同),而是和我年资相同或更年轻还有冲劲的,也就是在1977、1978年以后上大学,1991年以后获得博士学位,或1994年以后有独立课题组的;其他人有兴趣也可以自愿加入;竞赛的标准是在中国做的科学研究,是否针对重要和有意义的问题,其工作对本学科领域的贡献在世界上、在人类知识推进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十年后(2022年),中国(和海外华人)能够评价科学水平的人自然应该更多。如果不行,就由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也行。大家说了,我就不说。当然,大家都不评价,我也可以说。
▍乐观的“孩子气”好于不良的“中国式成熟”
我的目的,不是让大家不如我,而是真心期盼很多人比我好。我现在就知道有很好的,比我好的,不过不一定都在科学院院士行列。
因为我将继续32岁以后的习惯:晚上和周末习惯性不上班、还看专业以外书籍和写杂文、实验室研究生和博士自主做科研(如何上下班不是我的事情,休假不用请假)。所以,中青年院士(和其他自愿参加竞赛者)肯定容易超过我。
我这么做,也许不仅使得一些院士因为爱面子而积极做科研,可能还激励科学院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特别是微观生物学小组,积极选拔一些真正好的人做院士。这样十年以后来看,比饶毅好的人里面,全部(或多数)还是院士,而不是院外比饶毅好的人多于院内。
不过,有理想的孩子气远远好于不良习俗的所谓“成熟”:在国际上畏畏缩缩不能上台面,在国内背后搞人水平高。
提倡在中国做好科学研究,共同努力提高中国目前还不高的科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