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少点利益,多接地气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2-10-08


昨天谈了电动自行车的治理,很多朋友留言谈到自己的城市。


确实,一个城市对于电动自行车这种普通人的出行工具的态度,非常体现一个城市的治理水平。


但是治理是后置的,很多问题的源头其实在更往前的标准,前面订的不接地气,城市管理者也有心无力。


2019年的时候电动自行车有了一个新的标准,全名叫《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而旧的国家标准已经是1999年制定的了。


电动自行车诞生于日本,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因为全国禁摩而开始流行,旧的标准其实早就不适用了,而且因为太严苛实际一直没怎么执行,而在这么多年里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销量不断暴涨。


在这近20年里,一直希望制定新的标准,这里面考虑:从2000年开始很多城市试图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结果都失败了,电动自行车很显然已经禁不了了。而原来的旧标准实在太严格了,严格到几乎所有的车都不符合标准,虽然不能说“法不责众”,但是当“众”达到几亿人,那又能如何。


在1999年标准里,最核心的两个限制指标就是:整车质量低于40公斤,最高速度低于20公里。


在旧标准不适用,新标准难产的这些年,也发生了很多事。


比如说2009年曾有一个《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的标准要出台,计划将设计时速超过20公里或车重超过40公斤的电动自行车定义为电动摩托车,列入机动车范畴。如果这个标准通过,那几乎所有电动自行车就成了机动车,就必须考驾照、年检、上牌而且还要强制性买保险。


不要说10年前,就算现在,我们也做不到。


最后,这个技术标准因为被质疑为某些利益集团谋利益,遭到强烈抵制,最后暂缓。


而各地也开始进行各种“禁摩限电”的整治行动,有的城市几千辆的销毁扣押车辆涉嫌非法处置公民私有财产,还有的计划用行政命令全面封杀,又引起了激烈反弹,这一次很多厂商联合将地方告上法庭,于是又不了了之。


更多的不一一细说了。


总之不要看电动自行车很土气,但治理的过程并不简单,出了很多事情。再这么下去不行了,必须对旧国标进行修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修订,从2011年启动开始,中间几次搁置,最后一轮修订也是经过了十几次修改才终于在2018年通过。光从出台周折看,都不亚于反垄断法了。


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将以前“40公斤、20公里时速”限制提高到“55公斤,25公里时速”,相对宽松了许多,但是不要说2019年了,就算现在,全国仍然大多数车辆并不符合标准。


怎么办?


我们国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整体上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依法行政了,再想如十几年前那样违法清理已经行不通了。


当然有的事情还偶有发生,甚至发生在特别发达的省份。就在去年就有某个省,出台的行政命令很明显违法,遭到律师质疑合法性,最后被迫撤销,这仍然是跟电动自行车有关。


电动自行车背后有很多东西,今天就不多说了。现在很多治理问题,根源就出在这个几经难产才出来的2019年新标准上。


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在小镇看来,根源有两个:一个是利,一个是态度。


首先是利益。


2019年的标准也处处是利益,或者说标准本来就离不开利益。


这个利益首先就体现在修订参与单位上,大家可以去搜搜看,几乎全部是协会等机构,企业也只有2家,至于代表老百姓的民间团体完全没有。


这样的标准,不代表一定的利益是不可能的。


比如突出的一个就是关于车辆的长宽高限制,这也是为什么电动自行车几乎没有装后视镜的根源。


为了确保安全,正如小镇昨天在《不能禁止百姓雨天打伞》提到的,很多地方在拆除挡风遮雨配件,甚至包括挡风被,也一直要求佩戴头盔。


但如果说为了安全,那后视镜的重要性一定是最高的,现在很多事故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骑车人不知道后面的情况,为什么偏偏没有呢?


很遗憾,2019年国标有一个限制:


整车高度小于或等于1100mm,车体宽度(除车把、脚蹬部分外)小于或等于450mm。


就是因为对整车高度的限制,使得一旦装了传统后视镜那就一定会超过1100mm,那就不符合新的国家标准,就不能上牌,上路也就会被抓被扣。


这样规定,核心是为了阻断外国产品进入中国。


在电动自行车领域,中国是最典型的大而不强。


国外电动自行车质量非常高,选择的路线不同于中国,一是由于不禁摩,所以电摩化,速度很高;另一个是欧洲流行的电动踏板车,没有转把,纯粹脚踏省力,还可以实现山地越野等。



由于国外产品力实在太强,所以不同于国产自行车超过八成出口,国产电动自行车出口的数量长期不到产量的3%,基本就是对内销售。


当然,中国实在太大了,人口太多了,禁止归禁止,但是谁都知道电动自行车需求有多旺盛,都想守住中国的市场。既然不愿意投入研发把车子造好,跟国外差距又太大,那就在标准上下手,让外国产品来中国无利可图。


压制高度就是最一针见血的,从根本上决定了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就只能使用10到13寸的轮子,那么欧洲高大的电踏车型就没戏了。


毕竟这么低矮的车身会特别难受,但这也产生了一个副作用,因为考虑的太多,后视镜没了。


否则宽度上专门标注“(除车把、脚蹬部分外)”,那高度上加一个“(除后视镜外)”并不难。


标准已经出来了,各地就得按照标准执行,那后视镜自然就没法用了。当然也确确实实实现了阻止外国品牌进入中国的目的,毕竟如果符合标准,车子再怎么搞也就能卖3千4千,主要还是1千到2千,这个价格考虑到海运之类,完全无利可图。


而喜欢高端的欧洲踏板车的,也因为带电池根本不可能符合进口标准,毕竟已经明确电助动的也是电动自行车,只要是电动自行车就要限速,别说欧洲的电踏车,一辆普通的自行车最高时速都能超过25公里。


类似的还有必须加装脚踏的限制。


其实我们都明白,制造商肯定卡着标准来,就算按照标准,55公斤的车,这么矮的车身,谁也骑不动,那个脚踏根本用不上,真要没电了,还不如下来推着,现实中应该也没谁会把脚蹬电动自行车当作健身手段。


这两个脚蹬突出车身,带来的安全隐患可一点不比挡风遮雨的那些配件小。


那为什么一定要求必须有呢?


第二个是态度。


很多话上面已经说了,这个态度指的是订的标准到底是为了百姓使用更方便更幸福更安全,还是为了其他,从根本上就决定了这个标准会定成什么样。


如此影响数亿中国人的标准,制定标准的却是很多不骑车的人,而其中有一些专家,小镇也见过,很不接地气。


比如某位,他从小生活很优越,经常去欧洲,特别喜欢欧洲的那种电助力的踏板车,他就对2019年的新标准特别不满,觉得电动自行车就应该得脚蹬才能动,电的作用就是给一个助力,骑起来轻松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人坐着不动车子就能动。


当然他的观点实在过于极端,没被采纳,毕竟要是按他这样搞,电动自行车不就成了自行车,车子重点也就20、30公斤,那还咋卖。


但是不由得需要思考下,一位平时根本不骑电动自行车的人,就因为自己的喜好,就觉得中国应该学习欧洲,浑然忘了欧洲已经很发达了,骑自行车更多是休闲健身甚至时尚,中国呢?骑电动自行车实际是无奈、是生活。


一个是玩,一个是活,能一样吗?


类似的也包括生产企业,标准的确限制了车身高度,传统的后视镜确实超高,但是下沉式后视镜也有啊,为什么不做呢?


更多的不一一说了,小镇为什么这么关注电动自行车,就是因为这个领域与民生极为关切,但又偏偏考虑民生太少,就导致了很多治理问题。


很多地方没有错,标准就是这么定的,那就得按标准来,地方还有执法部门就是要依法行政,这没错。


90%的管理问题,其实完全可以通过更源头的比如标准调整从根本上解决掉。如果标准制定时私心太多,那困难就全落在了全国各地的基层部门、落在了中国数亿老百姓身上。


全世界并不是没有先进的经验,很容易就能了解到,毕竟电动自行车真不是什么高精尖的东西。


只能寄希望于未来吧,按照常规一个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希望5年之后,能多考虑考虑民生,也让各地方少点压力。


其他文章推荐


■  不能禁止百姓雨天打伞

■  中俄联合打破新霸权

■  我们要多向下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