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新增了同大国博弈的利器
小镇非常关注科技的进步,并且认为对于一些根深蒂固的难题,光靠体制机制的调整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比如资源的供给。
就在9月,小镇曾经介绍了中国人工合成淀粉,这是一个伟大的突破,具体可以看看旧文《西方还在做梦,中国梦已成真》。
粮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准确的说不应该说粮食问题,而应该说食物问题。
这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往事,关于FAO,也就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中文翻译。
其实FAO用的是“Food(食物)”而不是“Grain(粮食)”,准确的翻译应该是“联合国食物及农业组织”,但是在当年翻译的时代很难想象丰富的食物种类,考虑到中国当时最想解决的就是吃饱问题,所以就翻译成了现在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这是一个历史小故事,也跟今天要讲的有关,大家一定要注意,现在说的“粮食安全”,实际上指的是更广泛的“食物安全”,包括蔬菜、肉类、牛奶等等,而不仅仅指的主食。
粮食安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是最首要的问题。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决不能出现任何大的问题,首当其冲必须保证的就是食物供应问题。
总书记曾经这样定性:(三农)就是中国在世界百年大变局下,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在“吃饭”问题上决不能被人“卡脖子”。
当前,中国粮食储备和生产没有问题,即使今年气候反常、多地出现严重灾害,但从全国看总体还是增收的,吃饱没有问题。这一点在去年疫情刚刚爆发,全球多国限制粮食出口,出现“粮食危机”舆论的时候,小镇曾专门撰文《居安思危,兼济天下:为何当今中国不可能出现粮食危机》。
但是吃饱不等于吃好,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已经有了对更美好的生活向往,首要的就是想吃的更好,主食的比重越来越低,这当然也更有利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但带来的影响就是,中国现在很难靠自己满足越来越丰富的食物需求,比如这些年,中国大规模进口大豆,根本目的就是用于畜牧业当做饲料,来提供大量优质的肉类和奶类供应。
而这将在明年受到很大冲击。
美国为了应对危机,采取了大规模放水的方式,大量的资金进入大资本手里,在当前的疫情环境下,投资实业是很难的事。于是超发资金涌入金融领域,极大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这也导致了最近世界各国电力短缺问题,中国也出现了“限电停产”。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不仅仅影响工业生产,同样严重影响农业。
现代农业之所以稳定高产,根本就是因为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化肥、塑料薄膜等化工产品的应用才是近几十年来农业产量急速增长的根本,这也是现代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成本。
而这些现代农业生产必需的材料,其来源就是石油、煤炭等矿物质,生产更极度依赖电力。
大宗商品暴涨,一定会传递到农业生产。
山东正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
比如今年9月,玉米种植必需的尿素,已经从去年的80元每百斤涨到了150元每百斤,氮磷钾复合肥、磷肥、硫酸钾等上涨幅度也差不多。
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要知道这还是化肥主产地的中国。
现在玉米产量都非常高,平均在1亩1500斤以上,中国土地多年种植,靠土壤自身肥力根本无法支撑,我们也不可能奢侈到像美国一样动不动就休耕。所以只能靠化肥。
去年的时候,一亩玉米大概需要化肥投入400多元,再加上种子和农药的小200元,总共每亩大概投入600元,这已经很高了,种玉米本来就已经收益微薄。
结果今年大宗暴涨,导致化肥价格同样暴涨,一亩地的投入直接翻倍了,已经突破了每亩1000元,虽然玉米价格也涨了,但是农民反而更不赚钱了。
中国好歹有国家出手,由大量国企承担上游价格暴涨大部分压力,再加上国家提高收储价格、提供政府补贴,总的来说还能应对,但是大家应该也已经发现农产品价格上涨了。
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国外,国外农业生产一样需要大量的化肥农药投入,今年疫情导致的价格暴涨,使得很多农民已经承受不起化肥投入,比如说印度。
现在正是印度冬季作物种植的关键期,但是在印度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化肥短缺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有两点:
一是能源价格暴涨,印度国内出现严重的能源短缺,导致化肥生产严重不足;
二是由于美国自身港口和生产问题,美国港口严重淤积,直接导致中美航运价格涨了10倍,化肥国际价格和运输成本大涨,直接导致印度进口化肥价格高到离谱,印度国内企业已经无力进口足够数量的化肥。
现在印度已经投入了245亿人民币用于化肥生产补贴,要求工厂保证生产、以低于市场价的政府补贴价出售化肥。但是相比印度庞大的化肥需求、以及高昂的原料价格,这点钱真的是杯水车薪。
之前印度的化肥补贴已经高达化肥总成本的四分之三,每年补贴超过100亿美元,这笔钱不可能突然翻番的暴增,怎么办?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美洲、非洲,比如巴西。
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够建成化肥工业,印度和巴西的化肥一直严重依赖进口,比如巴西对化肥的进口依赖度高达70%以上,往年每年都要花一百多亿美元进口化肥。
今年呢?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化肥产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以上,在中国政府强力干预情况下,化肥价格都接近翻倍,那这些依赖进口的呢?
巴西如果想保持跟往年类似的化肥进口量,恐怕需要起码400亿美元,这直接导致巴西国内农业生产不可能盈利。
美国和巴西正是中国大豆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国,中国85%以上的大豆需要靠进口满足,仅仅2019年就进口了8851万吨,来自巴西和美国的高达90%。
现在大豆进口面临很现实的问题:
一是如前面所说,化肥等价格暴涨,必然导致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冲击,国外产量锐减已经成为必然。
二是中美贸易摩擦,大豆进口本来就是中国打击美国的一大利器,我们需要靠这个拴住拜登和特朗普等政客,所以我们需要尽量压低从美国的进口,轻易不能放开。
三是由于美国港口大量淤积,航运价格暴涨也牵连到了巴西,就算巴西花大价钱买化肥,也很难保障如往年的稳定供应。
所以,结论是什么,相信大家应该有结论了:
未来几个月,全球农业一定会受到严重威胁,农产品供给会出现远比去年更严重的紧缺问题,明年一些国家很可能要发生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也是最近,WFP呼吁超级富豪捐款解决粮食短缺的很重要原因。
怎么办?
中国肯定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但是全球其他国家的问题怎么办?巴西、印度这些粮食出口大国、化肥进口大国的问题怎么办?
对于友好国家、体量不太大的国家,我们会像去年一样提供紧急的粮食援助,但是印度巴西这样的,我们救不起也没有理由救,国内也不可能靠扩大种植一夜之间填上几千万吨的大豆空缺。
按照基本的供需关系,大豆的紧缺会传递到畜牧业,那么肉类、奶类供应怎么办?这是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为什么小镇特别厌弃美国逢危机就大放水、操控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恶劣行为,关键就在于这,这是直接影响全世界人民吃饭问题的大事,就在2008年类似的化肥暴涨影响全球农业生产的事已经发生了。
结果美国今年还这么干。
其他国家的事放在一边,我们怎么办?
长期来看,还是要推广更加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比如秸秆还田,降低肥料的投入。
但这救不了急,也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第一产业的产量终归有上限,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更加稳定的饲料蛋白供应方式,中国现在人均肉类和奶类消费量仅仅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半,还有很大的增长需求。
好在,我们有科技,还有工业。
就在G20会议召开的时候,我们向全世界公布了一项重要的科技进步: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合成。
必须要说明的是,这项突破在技术难度和意义上要低于之前的人工合成淀粉,因为人工合成淀粉是直接打通了第一和第二产业。
这次的一氧化碳到蛋白质合成实际还是通过生物合成,其突破关键是大大降低了合成时间,可以在“22秒”内完成,并且实现了一碳气体工业化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收率最高85%,合成的乙醇梭菌蛋白的蛋白含量高达83%,远远超过进口大豆蛋白含量30%。
技术难度略低、属于对已有技术的革新,也使得这项技术可以很快的大规模应用,就如新闻所说,现在已经形成了“万吨级工业产能”,以现代工业恐怖的效率以及中国基建实力,在比较短时间内,将产能提高到千万吨完全可行。
这代表什么呢?
在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前提下,为中国饲料产业提供了稳定的大规模供应渠道,中国将能够摆脱大豆供应受制于人的危险,大大增强了中国的食品安全,而且也必然可以压低畜牧业生产成本,我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更好的食物供应。
而在国外大豆等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冲击的时候,这更具有了极大的战略意义。
美国人搞那些事情又能如何?最终不还是要解决能源、生产和食物问题?
简单算一笔账,1000万吨乙醇梭菌蛋白就可以减少近3000万吨大豆进口,直接将中国大豆进口量压低了三分之一,任何国家再也不可能跟中国讨价还价、哄抬大豆价格,我们可以更加顺畅的把大豆进口作为跟美国谈判的关键法宝。
更何况千万吨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能实现第一个千万吨就能实现第二个、第三个,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技术优化,将进一步压低价格,中国甚至可以最终停止大豆进口,仅此一项就能大大降低大豆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
相比美国靠放水、收割其他国家、搞损人利己的强盗做法,中国向科技要生产力,才是真正有益于全人类的。
中国长期的科技投入,也正在结成硕果,为中国未来关键的大国之争提供一件件利器,相比那些蝇营狗苟的权谋,这才是人间正道。
所以也提前预告下,接下来全球一定会爆发近20年最严重的粮食危机,但是作为中国人不必紧张,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中国的王牌还没有出尽。
其他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