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最大收获
今天原计划谈一下国内政策,比如产业发展、未来规划之类的。不过起笔时,看了下昨天的文章留言,加上前两天的,就想着临时加一篇,算闲谈。
一些从“大树镇长”过来的老朋友可能有所了解,小镇经历还算丰富,五级机关干了四级,也经历过一些事情。当初要到北京来还各种不情愿,甚至还想着跟单位商量能否毁约不来了,至于原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挺可笑的,也是年轻人的必经过程吧。
到了北京后,确实经历过很多。
有困难的,比如通勤距离一下子单程1小时起,比如收入实在菲薄,以至于早几年来的同事甚至在办公室住了整整一年多,又比如确实不太人道的工作压力。
像在工作时间上:786之类都算常态了,797之类也不稀罕,春节国庆加几天班那都是不值得说的事,至于碰到特殊时候,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持续40多天也就那么回事了。
不过有付出就有收获,相比这些辛苦或者付出,能够得到的收获还是很多的,比如说一些虚荣。
这些年,按照朋友的话说,小镇已经把这个年龄能够经历的那些非金钱的浮华大体都经历了,不说国级以上,跟现任正省部级一桌吃过饭的也有十几位了,全国去了20多个省,各种国家级的大场合也都经历了,美俄欧日等国的同行们也都有接触,也确实能唬唬人。
但这些,也就是刚入职前3、5年有点兴趣,就如有位常常参加国宴的朋友所说:刚开始那两年还挺喜欢吃国宴,拍照留念存个菜单啥的,可没过几年只要工作完成了,立马走人,回办公室吃个泡面、早点睡觉比啥国宴强多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依旧乐此不疲。
相比这些外在的浮华,小镇现在觉得最大的收获,其实在于个人能力尤其是认知的提升。
在这里工作的好处是什么呢?
接触的人不一样,各行各业最顶尖的人竟然可以成为日常沟通的对象,有什么想学习、有什么疑问可以找到国内几乎最顶尖的人去请教。
比如说对于种子的培育,小镇曾求教于李登海、包克辛等粮食种业领域的大拿,人家把一些东西给点透了,胜过百倍时间的琢磨。
又比如在财政、税收亦或者环境、产业政策等等领域,这就是为什么小镇虽不是这方面科班出身,可写起来是得心应手,毕竟一理通百里通。
即使跟小镇没什么关联的外交和国际关系领域,因为接触的多了,也能同很多顶尖的专家有所交流,大家互相交换不同领域的观点。比如昨天那篇印度的一些观点,就出自几年前同国内一位中印关系领域比较顶尖专家的交流,当然内容有所节选。
为什么很多朋友留言说觉得小镇比较谦虚,反驳小镇的言论也尽管展示出来,根本就在于这里。因为周围厉害的人太多了,只要有一点点自知之明就绝不敢妄自尊大,小镇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真的不过是中等偏上而已。
见的人多了,看得多了,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更知道保持谦虚、永远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狂妄只会毁了人。
就在小镇刚入职的时候,分管的部级领导跟我们这些小年轻单独座谈说:来到这里,就应该在3-5年在对应的领域达到顶尖视野,能力可以有不足,但是格局要提上来,年轻人如果脑子早早的固化了,那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这也是小镇每天繁忙工作之外,仍然愿意挤出时间同大家分享,并且花更多时间交流的原因。
小镇希望能从大家这里获得更多的认知、矫正小镇思虑不周的地方,开拓更大的视野;小镇也希望把自己这些年的感知传递的更多。
当然,认知是一个相对比较虚的东西,不像是懂外语会编程,学会了那就是实实在在能用的,认知很难进步、也很难看到收获,等到真因为这个问题出现差距的时候,往往已经人到中年,力不从心了。
什么是认知?很难描述,倘若强行描述下,可能是这种感觉:
就是不论这个世界怎么变,解读世界、解读变化并且在不确定性中找到自己那份确定性的解读能力;
就是对从没有接触的领域,如何搜集信息、自我辨识、去伪存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这个领域的学习能力;
就是能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抓到那个最需要做的,并且把一件件事排好序,尽可能同步开展的统筹能力;
也就是能够理解他人、抓住各方关切、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进而说服他人的沟通能力。
也是能够看到一些表面之下更本质东西的能力,又或者中学课本里讲过的那些辩证思维。
很多读者留言问小镇如何提高认知能力,小镇回答说:这个需要契机,需要环境、需要可以作为目标的榜样,还要有很多学习、实践的机会。
但是起步并不太难。
比如对于任何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对于存在矛盾的观点,能够压住内心的厌烦,思考下自己真的是无所不知?自己当做权威一样尊敬的人说的话真的就全对?
压住不耐烦的情绪,克服对于权威的迷信,多对比、多思考,每多做一次,就多了一点经验,经验积攒的多了,自然就升级了。毕竟人与人的竞争,并不需要自己有多强,超过对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