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即将到来的疫情冲击,个人该怎么做?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3-01-02

三年了,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有的人觉得太快、太突然了,有的人觉得太慢、终于来了,但无论如何看待,终究开启了新的征程,无法回头,只能向前。
梳理了十个问题,希望能够缓解内心的不安,正确应对即将到来的感染冲击。
- 1 -
第一问:病毒还能清零吗?
坦率地回答,不能了,或者说从一开始清零就不过是阶段性的,为了争取时间,尽可能做好准备而已。
我们这套防控体系,高度依赖上下同心、每一个人都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但疫情持续三年,大家都尽力了、也开始无可避免的疲敝,面对R0值超过20的新毒株,我们现在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那样的单薄。
中国人民当然是世界上最顾大局的人民,但毕竟很多人口袋已经空了,真的抗不下去了。
我们不可能与全世界停止交流,而全世界除了我们几乎都已经放弃清零,这就决定了这个病毒已经不可能消灭了,剩下的,无非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采取更加务实的抉择。
但绝不代表我们过去近3年的努力没有意义,我们已经战胜了五波全球疫情的冲击,无论感染人数还是死亡人数都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挽救了许许多多的生命;我们的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已经超过了90%,坚持到病毒毒性显著弱化,我们的防控体系也得到了完善,有了更强大的应对未来疫情挑战的能力。
但是终究不能硬抗到底,要为应对未来的挑战留下足够的力量和时间。这就像当年五次反围剿,前四次胜的非常漂亮,但是当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如果将第五次反围剿坚持到底,坚决不突围,那也不对,即使突围要面临一场场严峻的挑战,也必须转变,要冲过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开启新的长征。
我们现在作出的决策,是审时度势之后的主动选择,是为了最大限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问:为什么是现在开始调整?
正如小镇一再谈到的,中国关系全国的决策,绝不会突然逆转,一定是边际改善的,尤其重视地方实践经验的总结,目前的政策包括刚刚公布的新十条,核心还是第九版防控指南和二十条优化措施,只是在政策执行之后,根据各地实践反馈做了进一步调整。
从科学和理性的角度,扛过冬天,等到明年开春再调整,届时经过几个月的准备,病毒毒性有可能进一步弱化,或许更加有利。
但现实中帕累托最优不过是理想结果,纳什均衡才是现实和常态。我们当然希望追求长期、整体、全局的最优,但是社会是由不同的群体、不同的诉求共同构成的,任何一个决策都会导致部分群体利益受损,最终长期、整体、全局的最优,往往会被短期的、个体的最优打破,尤其是需要全社会同心协力的防控,只要有一小部分人倦怠了,这个防线就很难守住了。
能够坚持到最后的方案,往往不是最优的,现实中只能努力实现次优的结果。
何况马上就要春节了,已经三年了,今年回家的愿望已不可阻止,今年新毒株传播力远强于去年,在全国范围大规模人口流动后,仍然实现社会面清零已经不现实了,需要为即将到来的春运提前做好准备,包括应对模式、准备、社会心态的,等等。
政策调整也必须考虑全民的意愿,当多数人想要变一变的时候,政策的调整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支持。不要被网络上迷惑了,中国多数地区,到现在仍然没有受到疫情的困扰,把握民意需要网络,但不能只靠网络。
第三问:我们真的没有其他路可以选择了吗?
我们已经没法继续走之前的路了,我们必须启程,去挑战未知,去开拓新路。
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不用赘述了,如果仅仅是病毒传播力很强,我们还是有办法的,就算R0值继续增大,我们仍然有信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反而是一个优化我们治理能力和社会共识的契机。
但我们的敌人不仅仅是病毒。必须承认,有一些人、有一些势力在故意使坏、极为猖獗,这些人与病毒合流,防不胜防,我们日常所见不过是冰山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
有些话小镇不能明说,只能说今年下半年一些地方发生的事情很不正常,之所以拖了这么久,绝不仅仅是病毒的问题。某些“匪帮”为了遏制中国,真的是毫无人性、毫无底线,过去我们严厉打击的一些势力,为了自己的私利,无耻的投靠了这些“匪帮”,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它们一定会被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
憋屈的是,我们还没法公开去批判。
俄罗斯公开批判了,曝光某些“匪帮”人工合成杀伤力更强的毒株,但是又能怎样呢?
“匪帮”三问就顶回去了:
你们有证据吗?
你们能破解吗?
你们能反制吗?
是的,太难取证了,就算有的我们抓到了,但能抓住所有吗?何况,它们玩的就是明牌,不说疫情,就说过往平时,每年海关拦截的海外异常包裹就有多少?
打蛇要打七寸,如果不能一击致命,就不能轻举妄动。何况我们正在与逆全球化、脱钩作斗争,如果应对不好,反而有可能被某些“匪帮”恶意引导,把矛头指向它们想要攻击的方向,比如进一步破坏全球化,往脱钩更进一步,那我们反而被动了。
账一定会算,但不是现在,我们现在最紧要的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第四问:我们“躺平”了吗?
我们当然没有躺平,我们也绝不会躺平。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躺平,何况现在,我们是见过大风大浪的。
国家现在正努力根据新情况进行调整,各个地方已经行动起来了,核心就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非常接地气,回答了很多普遍关切的问题。
疫情防控的调整,是为了持续提高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是优化而不是放弃,未来要在新形势下走出新路,那就必须“边总结、边调整”,但绝不会停下来,而是坚持小步快跑,跟病毒赛跑。
只不过未来的重心,必须从“防控”转向“防治”,适度放松控,让经济社会运转起来,只有运转起来我们才能获得足够的生产力来应对一切挑战,防是为了压平曲线、争取时间,治是为了尽一切努力降低对生命的损害。
大家千万不要被一些胡言乱语所蛊惑,要好好想想过去的一百年里,想想新中国成立后,想想最近三年,我们可曾躺平过?

- 2 -
第五问:疫情冲击会不会到来?
正如12月6日,国家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在清华大学做的讲座说的,无论政策如何调整,小步走还是更大幅度调整,一定难以避免经历一次很强的疫情过程,放开后第一波疫情冲击一定会到来。
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不能逃避,不能侥幸。
国家和各地政府当然会采取各种压制措施,尽可能减缓冲击,减轻对医疗系统的压力,但是这个过渡期也不能太长,需要在医疗承载力和快速过峰之间寻求平衡,避免战线过长带来的过度消耗,保存有生力量应对更长期、更复杂的挑战。
要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那就是或许每一个人都要得一遍,但是也无需恐慌,到那时相信病毒已经在我们的努力下,对人的危害真正降低到一次普通的流感而已,得一次“流感”总不至于过度担心吧。
现在的毒株已经不是原始毒株、德尔塔等更强毒性的毒株,我们对病毒也不再是一无所知,疫苗接种也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完全可以一战。
从最近统计来看,无症状几乎没有感觉的占比在一半左右,40%左右出现发烧、咳嗽、咽痛、头痛、乏力、流涕等症状,当然因为个体的不同,可能反应会更加强烈些,但持续的时间比一般感冒和流感更短,一般3到5天就可以恢复,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会发展到需要接受医院正规治疗的程度,但其中又只有极少数会发展到重症。
有些大V为了流量肆意制造恐慌情绪,说什么“发烧40度也是无症状”,这纯粹是胡扯,除非重症、危重症,一般无症状、轻症、普通发烧也就到39度,而且持续时间并不长,千万不要被误导。
第六问:坚决防控3年,放开后会不会出现“免疫债”,反而更加危险?
这种说法是典型的的污名化我们过去三年的努力,更是试图制造恐慌情绪,居心叵测。
所谓“免疫债”,唯一相关的医学理论特指过敏性疾病领域,指的是在儿童时期,不宜保护的太好,而是要让孩子适度接触病菌,促进形成健康的免疫系统。
但新冠是病毒感染,与过敏性疾病毫无关系,西方所谓通过感染获得的免疫力,并不高于疫苗接种,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免疫,有没有考虑过背后的风险、痛苦、后遗症和死亡?研究早已证明,随着病毒变异,新冠病毒存在免疫逃逸,英国鼓吹的群体免疫早就失败了。
何况,病毒感染不是单只1次,病毒在持续变异,国外面对新的变异病毒照样感染,还存在复发。就拿流感来说,得一次就不会再得吗?
我们过去三年顶住了疫情,这是无可争议的胜利,不要被误导。
第七问:疫苗接种有风险吗?
这又是一个制造混乱的问题,总有些人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故弄玄虚,就不说一些专业的医学理论,就用最通俗的话举例。
中国广泛使用的是灭活疫苗,简单地说就是极其微量、在人体内无法复制的“死”病毒,一旦感染新冠,人体内的病毒数量将是疫苗的几千倍、几万倍、几十万倍甚至更多,还不是灭活的“死”病毒,是能够复制的“活”病毒。
仅仅单纯数量的对比,到底哪一个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哪一个带来的不良反应更大?
担心疫苗却不担心被感染,这是什么道理?逻辑能成立吗?
现在的问题是,人本身就可能出现种种不适,不打疫苗也就罢了,一打疫苗就往疫苗上靠,再加上心理暗示,总觉得接种疫苗后哪哪不舒服。姑且就算是接种疫苗产生了不适反应,那有没有想过,这么微量的灭活病毒都如此明显反应了,一旦被感染又会如何?会不会更加强烈?
说一句并不太严谨的话:除非确实不适合接种的,凡是接种疫苗感觉不舒服的,更应该接种疫苗。
还有些人总是觉得“外国的月亮圆”,污名化中国疫苗,在这里也不说什么医学知识了,只说几个数据:
中国已经累计向全球120多个国家和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次的疫苗,有30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官员带头接种;
60岁以上老人接种中国病毒疫苗已经超过10亿剂次;
中国党和国家现职领导人已经全部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而且接种的是和普通老百姓一样的国产疫苗。
如果说到这还各种质疑,那就不是逻辑问题了。
第八问:要不要接种疫苗?
当然要,接种疫苗是保护自己最重要的方式,面对变异迅速的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效果不足,但有很好的的防重症效果。
根据香港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报告,截至11月23日,香港第五波疫情死亡人数累计10418人,其中67%未接种疫苗,超过95%为60岁以上;而80岁以上老人,没有接种疫苗的感染后死亡率为14.7%,接种两针的死亡率为3.74%,接种四针则降至0.87%,已经低于流感死亡率。
而从全龄段看,没有接种疫苗的死亡率为2.3%,接种一次的为1.01%,两次的为0.18%,三次的为0.07%;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青年人中,如20-29岁,接种3次及以上的死亡率为0%。
所以,只要能够接种疫苗,一定尽快接种,无论老人还是3岁以上儿童,值此之时,为人子女尽孝心最大的体现就是动员老人接种疫苗
而对普通人而言,只要距离上次接种时间超过3个月,当地如果开放新的疫苗接种,一定要尽快接种,这是保护自己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 3 -
第九问:都说自己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那么现在可以做什么?
虽然要做好最终都要被感染的准备,但于公于私,都要尽可能晚得。
对个人来说,病毒仍然在变异,如果大趋势不变,病毒毒性会进一步弱化,而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准备也将更加充分,尤其刚刚调整的时候,各方面难免需要调整磨合,扛过过渡期,进入常规模式,很多事就好处理了,相信过去几年大家已经有体会了。
于公而言,我们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做好抗冲击准备,医疗系统承受力是重中之重,我们每个人都尽可能做好自身防护,就是减轻国家和医疗系统的压力,让压力更加均匀,就能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是展示我们家国一体的关键时刻。
近期尽量减少社交活动,保持社交距离,有耐心一些。
个人做好自我防护,有三大核心:
一是接种疫苗。只要当地开放,条件满足就尽快接种,能够极大概率避免向重症发展,只要不发展到重症,死亡、永久性损伤、长期后遗症等就不必担心。
二是戴好口罩。戴好口罩能够解决预防的九成问题,一般情况普通外科口罩就行,去人流密集或者医院,可以戴N95,更严格的情况,可以内戴N95外戴普通外科口罩,一般情况口罩不需要戴一次就换。
三是做好自身清洁和防护。
关于第三个,小镇有一些自己的做法:
出门后,双手就不要碰口鼻、眼角了,随身可以带着面积大一点的酒精湿巾或者免洗洗手液,清洁双手后再接触口鼻等部位。
回家之后,外面的衣服尽量与室内衣服分开,可以在门口准备一个简易的衣帽架,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个便宜的铁皮柜,哪怕是一个纸箱或者椅子也行,进门后进行适度消毒清洁,然后更换室内衣服。
尤其注意,从室外回来后,一定优先清洗双手,要严格按照规范的七步法清洁。
由于国内人员居住密集,城市下水管道密封性不好,考虑到未来周围感染会越来越多,一定要做好下水管道密封,减少气溶胶感染的可能性,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点:
1. 每日通风2-3次,每次半小时,降低病毒浓度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概率。
2. 冲马桶的时候,盖上马桶盖再冲水;如果是蹲便,注意每日多次使用84等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
3.检查家中下水口,尤其是厕所下水口,检查是不是水封的,尽可能换成水封式,其他密封方式比如磁吸式,存在缝隙;如果不方便更换,可以用塑料袋注水或者使用硅胶垫封住下水口,使用时再挪开;如果长期不用的,使用硅胶塞、硅胶垫、防水胶带等进行彻底封堵。
但不必过于紧张,虽然可能有一定病毒泄露,但只要注意通风,定期消毒,控制浓度,就问题不大。
关于药品或者呼吸机等器械储备,建议准备一些非处方药即可。呼吸机、制氧机除非本来就有基础病日常需要,就不要抢了,留给更有需要的人,抗病毒类药品也没必要。
新冠终究是自限性的,本质上无药能治,现在市面上种种特效药不要过于迷信,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身免疫力解决,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接种了疫苗,需要考虑的就是如果被感染了,如何让自己更加舒服一点,尽可能缓解难受的症状。
有不少官方途径已经科普了,在这里小镇也简单分享一下,注意每类药品没必要准备多种,有1种就行,而且一定要严格按照推荐剂量服用,绝对不能因为感觉不舒服就过度服药或者吃多种,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为了缓解症状,通过多休息、多喝水、补充足够蛋白质也能度过,小心盲目用药导致的副作用。
中成药:
别管介绍里说抗病毒,中成药的抗病毒核心就是清热解毒,有类似功效的药品都差不多,连花清瘟确实能够缓解症状(注意缓解症状,不是治病),但没必要迷信,何况现在也确实不好买。
有很多类似的药品,比如银黄颗粒、抗病毒颗粒、藿香正气水、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小柴胡汤颗粒等等都可以,类似于咽立爽口含滴丸这样的“非热门”药其实也行。
NSAID类解热镇痛消炎药:
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就行,注意准备一种就可以,绝对不要重复、过度用药。
大人有片剂,儿童有混悬液,但是要注意,孕妇、有胃炎胃溃疡的禁用布洛芬。
去咳药:
目前新冠感染前期往往是干咳,可以准备右美沙芬,有痰可以用氨溴索。
但是一定要注意,咳嗽不严重就别吃药了,当然也看个人承受力,可以参考自己过去应对感冒的用药习惯,但是如果痰特别多,就别吃去咳药了,把痰咳出来是好事,但是要注意用纸包住,不要乱扔,扔到密封的垃圾袋里,注意消毒。
止鼻涕:
可以用氯雷他定,很多过敏的人应该也常备,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过量,严格按照规定剂量来,小孩可以用对应的混悬液。
喉咙痛:
常见的含片就行。
至于其他可能症状,比如乏力、肠胃不适,可以考虑藿香正气液,呕吐可以补充维生素B6,眼睛干涩准备些玻璃酸钠滴眼液,等等。
上面列举的都是常用药,不用多备,按照家庭人口每人2-3天用量就足够了,虽然以中国的产能药品不会缺,但也没必要浪费,囤太多一时供应不上,其他人也不好办。
另外考虑到消毒需要,可以备一些84消毒片或者75%酒精等,至于器械,如果宽裕,买一个一百多块钱的血氧仪也可以,但实际上并不需要,因为如果血氧浓度低,自己光靠呼吸就能感觉出来。
家里也可以准备一些抗原,每人5个即可,尽量买两个不同品牌,感觉有症状后可以测试一下,如果阳性,再换另一个牌子测试,如果还是阳性,做好报备,居家隔离,做好其他家庭成员的防护。
以上这些基本就够了。
第十问:如果感染了,怎么办?
如果还能够忍受,不是连续三天高烧不退、咳血、呼吸困难,轻易不要去医院,一是减少医疗系统的压力,把有限的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二是本来熬熬就完事的,就不要去医院冒风险了。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要注意居家隔离,减少与未感染家庭成员的接触,如果做不到,那也放宽心,在心态上就按照感冒处理就行,只不过要做好准备,可能确实比感冒要更难受,比如浑身酸痛、嗓子剧痛需要含片才能入睡等,但熬过反应最强烈的三天就好了。
如果家里有儿童和老人,一定更加注意保护老人。儿童抵抗力还是更强,如果孩子被感染之后,要限制孩子乱跑,尽可能避免传染给老人。
总之,保护好自己,尽可能晚被感染,不要盲目前往医院,帮助国家、帮助有需要的人,减少医疗系统的压力,只要扛过第一波,适应了新的阶段,一切就会平稳下来,在这个过程中,自觉主动的与那些制造混乱的“小作文”作斗争。
最后,还希望能够更多关注城市边缘群体,关注小城镇和农村。现在的一些政策,往往更多站在城市有房家庭身上,比如居家隔离,对于很多群租、混租的人群来说,根本不具备居家隔离的条件;而在农村,马上就冬天了,医疗资源不足、供暖条件不好,风险要比城市大得多。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缓解紧张情绪,不要被吓倒了,只要心理上做好准备,没什么可怕的,我们已经做了三年准备,要比国外更有条件应对好。
一定要相信国家。


其他文章推荐
■  仁至义尽,舍义求利
■  一个国家的失败
■  俄乌冲突即将收盘,乌克兰完了
■  防控新变化:如何走出疫情阴霾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防失联,请关注“大树乡谈202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