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转型的阵痛,无法回避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3-06-03
网传阿里大裁员,又被阿里辟谣了,强调仍然在继续招聘,今年计划新招聘1.5万人,其中校招3千人。

目前网络上流传的大多数确实是假的,有的还是一两年前的内容,当不得真,但裁员和招新都是真的,这也没啥可以避讳的。

阿里一向热衷于效仿体制,每年4月都会进行总结复盘、规划未来,到了5月就是机构和人员调整,每年这时候阿里裁员都会获得或多或少的关注,而且从阿里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3月31日员工数为235216人,而去年12月31日为239740人,今年一季度人员减少4524人,考虑到新招录人员,实际离开的人只多不少。

互联网人员流动大、裁员频繁,也不是啥秘密。

从个人角度,内部涨薪难度太大,幅度不高,然而如果跳槽,跳一次涨30%并不稀奇,翻倍的都有。

从企业角度,加薪容易降薪难,想压低一个人的工资没那么容易,所以互联网公司往往把薪资分为三块,工资、奖金和股票(期权),好歹能自我调控一下。

这几年互联网行情不太好,关键是发展模式转变,从过去靠钱砸流量的资本扩张转向挖掘自身潜力、降本增效的精细运营模式,融资少了、项目少了、岗位也少了,从企业到个人都发生了变化。比如有的公司从过去年底发奖金按照每个人的薪资发对应月份,前些年改成了整个公司搞一个内部系数,一般员工根本不知道到底怎么发的,去年直接把奖金停了,这在过去肯定要闹翻天。

但大多数员工忍了,就是因为大环境不好,裁员一波又一波,跳槽别说加薪了,能稳住薪资就已经可以了,挂在招聘网站上的岗位很多都是虚假的,不过是保持日常招聘、收集简历罢了,实际工作机会远少于公开发布的。

相比很多中小型互联网公司(员工几千人左右),一年人员变化超过50%,阿里一个季度人员只减少2%,已经算得上稳定了。毕竟按照劳动法要求,公司经济型裁员有很多复杂流程,比如需经工会同意,成规模的裁员方案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一次性裁员超过一定比例和数量的,也需要事前向当地政府报告等等。

任何实质和程序工作没有依法做到位,员工打非法裁员官司胜算很高,虽然对大公司来说,裁员的决定下了,有时候并不太在意裁员成本,毕竟裁员成本是总量控制,个别人员成本高点能够承受。但在成本之外,公司还要考虑社会影响和企业形象,有的想要上市的还有仲裁或法院案件的影响,这就不只是钱的事了。

但这是在平时,当整个大环境都不好,各家都在裁员的时候,裁员考虑的也就只是成本了,反正大家都一样。

从企业角度,早就想裁员了,尤其是前些年快速扩张的互联网行业。互联网跟金融还不同,金融行业习惯了动态薪资,一年多一年少很正常,但互联网过去十几年已经习惯了永远上行,薪资必须越来越高,但怎么可能呢?

前些年互联网大扩张,各家公司搞了很多业务,都想搞出来第二、第三增长曲线,对于性价比和成本并不在意,甚至有的公司为了给竞争对手添堵,根本不管自己是否需要,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都抢到手,挖墙脚就更别说了,只要给对手添堵就行。

这就导致前些年的人薪资太高,还有些行业也学会了互联网这一套,比如之前提到的哲库,给应届生开了40万的薪资,给企业带来了沉重压力。

现在发展模式变了,各家收缩经营,更重视自己的核心业务,互联网发展也基本到顶,毕竟互联网企业本质上就是广告和销售公司,收益更多是通过切传统模式蛋糕获得,并美其名曰“互联网化”,但现在能够互联网化的基本都完成了,甚至上厕所都互联网化了,没啥继续开拓的空间了。
比如广告典型的抖音,广告密度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小镇前几天做过测算,连续刷了50个视频,结果一半有广告,到这种程度已经是极限了,总不能广告密度提高到100%吧?但商家对广告推送和流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于是为了获得更多收益,平台开始尝试从外部引进更多原本看不上的“低质”流量;还逐步从过去的兴趣电商、直播电商升级为平台自有的货架电商,获得更多收益。

但这种调整相比过去的增量,要慢得多、少得多。正因此,最近两年新招聘人员的薪资压得低多了,大厂之间降级录用也变得比较普遍,比如去年某公司情况比较好,其他大公司裁员比较猛,就想着趁机提高自家职级的含金量,比如把自家的L9职级直接对标阿里的P9,但基本薪资也就开到5万一个月,这在过去基本是阿里P8甚至P7+的水平。

回到开头的阿里,去旧换新是理性的选择,普遍降薪压力太大,那就不如干脆裁掉,虽然短期成本高,但长期看还是划算的,裁掉一个的薪资甚至足够招2-3人,反正对大平台来说,讲究的是螺丝钉化,平台作用远高于个人,趁着经济形势不好,还能大幅压低新招录人员的薪资。

而阿里刚刚进行了“1+6+N”的改革,拆分出多个集团准备独立上市,比如菜鸟、盒马、阿里云等等,降低整体薪资开支,也有利于上市。

裁员的影响绝不仅仅停留在阿里内部,这只是开始。

阿里这次改革,核心就是“去中台化”,过去阿里推出了中台战略,把各个业务的中后台职能、支持、数据资源等全部集中到集团,搞“大中台、小前台”,引起互联网行业的集体效仿,这个改革确实提高了效率,避免重复建设,更关键的是实现了集权。

但事物有两面性,随着阿里规模越来越大,从当初推行中台战略的几万人,扩大到如今的20多万人,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反应迟钝、内耗严重。

还出现了集团与地区、业务部门的矛盾,不止一位朋友对小镇说,阿里集团的人瞧不起在地方和业务部门的同事,尤其是集团中后台的人更加高傲,总觉得自己出去代表集团,见的领导层级更高,就瞧不起同公司的同事,而集团的人晋升、薪资等各方面待遇也更高,各方面怨气不小。

这次改革,集团中后台部门是人员调整的重灾区,为了平稳过渡,安排很多人到下属各部门,其实很多部门根本不愿意接,毕竟这些人薪资太高、也不好用,更别说历史积怨等问题了。接收了这些人,自家原本的招聘就得停了,自己新招的人好用,还是上头空降的人好用,这根本不用说。

虽然未来几个月这些人的薪资仍然由集团承担,但几个月后呢?终归会通过各种途径慢慢让这些人“毕业”,必然会对就业市场产生冲击。

这就要说到阿里一个特点,那就是抱团,一个公司或者部门,但凡出现了一个阿里的人,只要他职位提升有了招聘权,一定会优先把在阿里的同事招进来,彼此抱团,这一波大裁员后,其他非阿里的人当然会受到影响。

有人带了头,其他公司也必然会跟进。毕竟大规模裁员还能避免社会关注的机会,并不好找。

关于裁员的事就说到这,总结三句话:

快速增量时代过去了,企业早就想裁旧招新,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目前只是开始;

一切都有周期,波动前进才是常态,不要总想着未来一定比过去好,能尽可能维持巅峰状态就很不错了;

互联网虽然日子没以前好过了,但仍然是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好行业。

最后谈谈大环境。

发展模式需要切换的何止互联网行业,这是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普遍难题,最典型的就是过去以房地产为核心的土地财政,由于土地资源的非市场化管控,为了尽可能平衡地区发展差异,有意识地将更多土地指标给了中西部等较落后地区,东部生产效率更高、人口流入的地区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这就带来一个恶果,那就是中西部地区不珍惜土地,为了招商引资半卖半送这也就罢了,更严重的是选择以大规模兴建新城带来短期的经济增长,城市项目建设动辄需要几年时间,换一任就有新的想法,导致重复建设严重,全国各地新城规划容纳人口数高达2亿,一个百万常住人口的小城,规划的新城动辄能容纳几十万人,可人从哪里来?

搞新城建设的钱来自政府信用,金融机构出于控制风险等考虑,也愿意把钱借给地方政府,大量的钱投下去并没有产生足够的回报,一座座新城建设标准动辄对标发达水平,但却没有相匹配的人和产业,又如何能偿还欠债?

虽然所有政府信用归根到底是中央信用,但借的钱终究是要还的,未来必将进入还债周期,当初花借的钱有多痛快,还钱的时候只会更加痛苦,从各地到各行业都要经历这场痛苦的转型。

怎么破解呢?

房地产短期刺激的老路绝对不能再走了,没听说过饮鸩止渴还能活命的。

未来只有更加市场化,必须承认基本的客观规律,不可能所有地方都能有同样的发展速度,相比总量需要更加关注人均和效率。

什么意思呢?

要回归到以人为本,根据人的走向分配资源和发展模式,这就要从思想和考核体系上进行调整。

就以东北为例,看上去这些年东北发展很不好,人口持续流失,经济增速也不行,但这是从总量的角度,如果改为人均角度呢?整个东北人均GDP增速反而排在全国前面。

以黑龙江为例,总量上从2010年到2022年,GDP只从0.83万亿元增长到1.59万亿元,年均增速不过是5.67%,但从人均角度,由于同时期常住人口从3833.4万人减少到3099万人,人均GDP年均增速是7.46%,对比下,浙江从2010年到2022年,人均GDP增速也只有7.37%。

现在东北由于人口流失,导致人口结构老龄化较为严重,但底蕴很足,坐拥4所985、11所211高校,从人均角度,东北不会被落下。
从全国看,放弃在总量上追逐的不切实际想法,更多关注人,通过人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反而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只是这种调整不会好受。

其他文章推荐
■  透过机构改革,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  铸就决胜未来的“屠龙刀”
■  长城举报比亚迪:小心内斗为外人所趁
 48小时未发文,点击这里  ■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防失联,请关注“大树乡谈2022、202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