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些事,亏钱也必须做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3-10-17

还是要感谢万众媒体的时代,虽然乱象、谣言不断,但任何声音、任何群体都能够得到发声的机会,而随着万众媒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被遗忘的人,渐渐被关注到了。

比如最近,环卫工人的工作服得到了关注,从网络到了权威媒体,关注点如此细致,这在过去几乎不可能。

这段时间全国高温天气异常,持续36度以上就需要调整工作安排,但总有人必须坚持工作,比如环卫工人、电网工人、外卖快递小哥等等,没有他们的付出,城市就会陷入瘫痪。

环卫工要求必须穿工作服工作,但工作服很便宜,普遍不吸汗不透气,还有的只有长袖工服,又闷又热,高温下非常难受。

但这些人在网络上是失声的,现实中又非常弱势,特别需要这份辛苦的工作,无论多难受必须无条件服从安排,生怕丢了工作。

有人提议说,应该给清洁工涨薪,要对得起清洁工的辛苦。

当然应该,但这种想法有些想当然的理想主义,就像廉租房最好不配独立厕所和厨房、地点也要偏一点,就才能避免被“富人”通过各种办法拿走。
如果廉租房盖的特别好,跟普通商品房没什么区别,就算设置了严格的申请条件,现实中也一定有漏洞、有操纵空间,毕竟很多时候“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还是要清醒的认识人性。

环卫工也类似,如果环卫工的工资大幅提高,比如达到社会平均,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一定会出现有人想办法承包所有的清洁工作,再外包给第三方劳务公司,以劳务外包的形式低价雇佣清洁工,最终一线清洁工到手的钱并没有增加,反而更多财政资金到了本不应该去的地方。

现实中也有很多例子,比如有的地方给清洁工开出了不错的薪资,结果引起哄抢,最后拿到的人不过是挂名,花很少的一部分钱去雇佣更需要这份工作的“穷人”,自己去干别的。
古话说“伐冰之家,不畜牛羊”,古代能够蓄冰的都是富裕的达官贵人,这样的家庭就不应该蓄养牛羊与民争利,但这只是美好的期待。现实中多少收入颇丰的明星富太,看上了直播卖货的收益,一个个珠光宝气的富太竟然卖9.9的货,吃相太难看,这不就是在抢普通人的饭碗?更甚至利用明星光环搞起传销。

现实世界有很多弱势者,他们要比互联网上最弱势的人还要弱势,他们发不出声音,虽然人数占比并不高,但乘以巨大的人口基数,总人数也非常可观,不能让他们掉队。

比如客运。

前不久小镇去太原参加太原马拉松,由于低估了堵车程度,错过了高铁,又必须当天返回,所以就想到了长途客运,结果一搜根本没有从太原到北京的长途汽车,最后找到了一辆顺风车,才终于当晚返京。

这件事之后,小镇搜索了长途客运的现状,发现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取消或减少长途客运,原因是需求量下降、运营成本太高,无法维持正常运营,只能关闭。

近些年,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高铁出行,长途汽车客运受到严重冲击,纷纷关停。
对于已经习惯了乘坐高铁和飞机的人来说,长途客运班线消失,没什么感知,但就算需要的人数再少,还是要看到仍然有很多人非常需要长途客运,他们是农民工、是不善操作智能手机的老人,是失声的“弱势群体”。

不仅城市,乡村客运也在面临巨大压力,从数据上看,乡村客运线路这几年反而增加了,但并不是市场需求增长、收益增加,仅仅是因为政府财政补贴,毕竟中国太大了,有上百万村落人口不足500人,比如广东2020年时已经有56%的自然村户籍人口不到500人。

这些村庄能够通公路就不错了,并不是所有村民都能够买得起小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很多村民只能靠政府财政补贴的乡村客运前往镇子、城市,那里有他们需要的医院、银行、市场等等公共服务。

但这很艰难,地方财政很难,已不需要多说,但政府不可能像商业机构那样只考虑收益,必须去做肯定赔钱但必须做的事,比如维持长途客运、维持乡村客运,但现实是很难全部覆盖,比如今年初就有村民通过留言板反映往返镇子交通不便,希望对非法运营的“黑车”网开一面。

也有行业企业想过办法,小镇一位朋友在共享单车公司,就曾经提出利用公司已经不具有市场竞争力但完全可以继续使用的共享电单车,投放到乡镇,沿着村镇之间的公路提供最末端的出行需求,在四川和河南等省试点了,但实话说对企业来说很难坚持,最后也只是试点而已,不了了之。

这种事还是得靠政府,但政府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也只能螺蛳壳里做文章,纠结于监管要求和现实需求之间。比如长途客运,载客量越来越低,为了保住更多的班线,出现了“保底补票”,就是由客运企业买单,就算完全没有乘客,客运企业也要保底买上10张票。

但给客运站保底了,客运企业又怎么维持运营呢?迫不得已,过去严格打击的站外沿途载客,也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实很艰难,面临很多无奈的选择,大多数情况不过是尽力维持、以待变化,左边是必须监管、避免风险,右边是弱势人群需要得到更多的保障。

最近蚂蚁集团被罚71.23亿元,重新炒热了去年已经关停的“相互宝”,客观的说,大平台确实有问题,需要整改,但“相互宝”确实是一个好产品,探索了一条新路,也确实没有盈利,反而平台承担了很多成本。

比如只收取8%的管理费,用于进行赔付案的勘察,几十万上百万案件,8%的费用真的不高;又比如去年1月关停,但在关停前已经初次确诊的用户,平台继续承担了初次确诊之日起180天的赔付,支出近50亿元,这些钱都是平台出的。

相互宝开拓了一种新的保险模式:付费后置、规则简单。不像当前几乎所有的医疗保险要求必须提前支付,才能在有效期内提供保障,而且保险条款极为复杂。相互宝每期确定需要支付的金额,再分摊给参与相互宝的用户,条款也非常简单。

正因此短短几年拥有了上亿用户,足以证明社会的需求非常旺盛,毕竟现在的医疗保险门槛太高了,一定意义上买保险是有钱人的消费,当然这个有钱人在很多人眼中标准可能有点低,毕竟很多人也在质疑“月入3000元就是中产”,觉得说这话的经济学者是开玩笑。

但真的是开玩笑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更多收入菲薄的人不被看到罢了。

医疗保险最重要的重疾险,在中国的渗透率只有10%,但现实中因病返贫的占比最高,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因病致贫、引病返贫户在所有贫困户里占比高达44.1%,中国很多甚至是多数群体,只有最基础的保障,根本没有重疾保障。

相互宝以极低的费用让这些最低收入、被边缘化、被“遗忘”的人有了获得重疾保障的可能,即使到关停的时候,也并不是因为经营不下去,分摊的费用也一直控制在合理水平,比如0到60岁的大病池分摊费用一直在每年170元以下,60岁以上的高一点但高的有限。

对比重疾险动辄一年几千元或者需要购买几十万元保险理财产品,这个费用太低太低了。

改革一直在进行,只是改革不能盲动,试错成本太高,往往需要市场先行探索。相互宝的探索证明了不同于当前保险模式的新模式完全可行,在相互宝之后,越来越多政府组织的惠民保涌现,提供了更普惠的保险,投保门槛低、价格亲民、规则简单,很短时间就覆盖了全国上百个城市覆盖超过3亿人,小镇也已经购买了2年北京惠民保产品。

当然,这个领域仍然在摸索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个城市有多个惠民保产品,这些年由于参保人数太少,也开始出现分化整合,但这仍然是一个未来的关键改革方向,而且要思考如何走出城市,覆盖到乡村

就像要想办法改善高温下环卫工的工作条件,更换更透气吸汗的工作服;在财政压力下,继续维持必然亏损的长途客运和乡村客运,在财政压力和村民需求之间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而医疗保险对所有人都极为重要,富人总有办法,穷人怎么办?

能不能在传统的保险模式之外,打造一个完全不赚钱的保险体系,比如由国家出面成立类似相互宝、惠民保的全民共担体系,在全国社保医保体系暂时难以打通的当下,先建立起一套全国体系,并以此为切入口,逐步完成医保、社保的全国互通,建立劳动力全国统一大市场。
这与昨天提到的农村宅基地改革,促进城市资本下乡推动乡村振兴,都属于结构性的制度改革,从生产要素入手,完全可以激发更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有很多现成的办法,经营模式互联网平台已经探索了,核算控制利润率在很多政府采购项目也很平常,比如某有机废弃物回收发电,基本控制在8%左右的利润水平。

更不要担心因为有了保障就有人故意生病,这又不是廉租房拿到只有收益,但凡有可能谁愿意生病呢?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关键就在于能不能真正去到基层,透过各种伪装、修饰,看到真实的世界,看到那些在传统渠道、互联网上失声的人。


其他文章推荐
■  预见未来:未来10年乃至30年的政策大方向
■  掌控自我、赢得未来的方法论
■  何以解忧?何以破局?
 48小时未发文,点击这里  ■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防失联,请关注“大树乡谈2022、202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