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代赈济|甘肃流民回家之路

邵琳琳 皇史宬 2019-11-15



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

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


这是宋代诗人晁补之在《流民》一诗中描绘的流民捡拾榆钱充饥的场景。在封建社会,灾荒的发生会导致饥民流动,像清代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甘肃地方遭受旱灾,大量流民就涌入陕西。这给刚即位的乾隆帝出了道难题,乾隆帝非常重视,下令甘陕地区协作赈灾。


甘肃多地被灾


甘肃省向来地瘠民贫、岁多歉收。这次灾情绵延两年,导致出现大量流民:雍正十二年(1734年),庆阳府属之环县夏麦只收四分,巩昌府属之靖远县、直隶阶州二处秋收歉薄。雍正十三年(1735年)入夏以来,灾情加重,宁夏府属之花马池、兰州、西固厅、平凉府合属夏收俱歉。

其中,受灾最严重的,莫过于平凉府属之固原州、庆阳府属之环县二处。该地井泉稀少,民间多食窖水,此次因旱水草缺乏,当地百姓糊口无资,不得不“移就邻封”。

署理宁远大将军查郎阿为遵旨查明陕甘赈抚情形并各州县粮价事奏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兰州巡抚许容为遵旨具陈赈济灾民事奏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饥民流移川陕


雍正以前,甘省每逢荒歉年份,百姓多散处邻省,以两地为家,行踪居所无定。至乾隆初,寄居四川、陕西两省的甘民已达“不下千万”。

甘民流居川陕,究其原因,一是府库和民间的存粮不足。西北边陲军兴日久,甘省协助备办军需,供给殷繁,仓储有限,官赈银粮不足以覆盖全部灾民;而民间存粮也不多,灾区的百姓即使有银钱也无处购买粮食。

二是抚臣赈灾不利。时任兰州巡抚许容按照散赈的惯例,自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二月初一日起至乾隆元年(1736年)二月底,三个月内大口日给口粮三合、小口日给口粮二合,灾民“不敷度日、难以充饥”,故而男妇老幼弃家远徙。乾隆帝为此还严厉训斥了当地官员。

三是固原厅州、环县、北乡一带就地耕种的民人,多为从外地流寓至此,所以每遇歉收,便又习惯性流寓他地。

四是甘肃、陕西地壤相接,陕省节气早于甘省,甘民情愿在两地往返,或耕种或佣工,不误农时也不耽工时。

五是人情社会基础。甘民经年流寓陕省,多数在陕西依亲傍故,足以营生。

经查,雍正十三年(1735年)七月始,固原、环县、平庆、会宁、靖远等处乏食穷民,开始陆续流移外地觅食营生,每处或三五户、十数户及数十户不等。他们大多从汧阳、陇州经过,或散处于陕省各属,或由汉中入川省。至乾隆元年(1736年)二月,凤翔、西安、汉中、汧阳等处聚居甘民已达三千余人。

▼ 流陕甘民分布地域(红圈内为聚集地区)

▼ 陕西巡抚硕色请赈恤甘省流移民人事奏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两省协济,流民回籍


鉴于明朝亡于流民起义的教训,清廷上下都十分重视对流民的管控。自顺治朝开始,就不断强化官赈,以期收获民心。资送流民就是清代救济灾民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政府出资为流民提供口粮和路费以便返回原籍。

乾隆帝谕令:“救荒之事如救焚拯溺……甘省备办军需,百姓连年挽运,急公踊跃,现值灾年,穷民流离载道,其情可悯。” 于是特蠲免甘肃省雍正十三年(1735年)额征钱粮草束等,并令陕甘抚臣“加意赈恤”。时任陕西巡抚硕色两度为赈恤与资送甘民回籍事宜上奏,乾隆朱批:署官加赈要注意时限与途资两个问题。

基于此,陕西巡抚硕色令李文锷、叶树滋在两省交界的州县沿途核查,统计寄居甘民人数、是否自愿回籍等情况,并把改徙川省的甘民情况汇总。

陕西方面,凤翔、西安、汉中等州县分别于二月初八、初十等日起陆续资送甘民回籍。对于自愿回甘的穷民,“大口日给盘费三分,小口日给盘费二分”。甘肃方面,委员在甘省交界处等候接领。甘民回境后,沿途依照陕省盘费标准照管,到后由地方官按照散赈办法,一体赈借口粮和籽种。

途中偶遇特殊情况,则做具体处理。例如,甘民陈世彩夫妻资送途中生育,故在当地留养30日,每日给银6分,嗣后继续资送。

对于在甘省有恒产暂时前往陕地,或不愿回籍的人,两省认为不可逾违民情勉强接送。对于“贫病艰窘不能自糊其口者”,更保证他们的口食,“每日大口给米五合,小口二合半”。

▼ 陕西巡抚硕色为报资送流陕甘民回藉日期并缴朱批奏折事奏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据川陕总督查郎阿奏报,这次灾赈,陕省安插、资送甘省灾民公用银59两,动支过仓储备赈京斗米915石。考虑到陕甘接壤,理应协济,甘省地脊民贫,每值荒岁动支较多,故而预筹陕甘协济之法。计划在与平庆接壤的邠、乾一带及西安府属邻近州县仓粮内,动仓斗十二万石,分别运送庆阳府城三万石,平凉府属九万石,再按照各地方大小、需用多寡,分拨运贮,以备一时之需。

▼ 川陕总督查郎阿为预筹陕甘协济之法事奏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虽然此次资送甘民回籍的赈抚工作尚算妥帖,但是有清一代流民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流动人口不仅没有成为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反而成了国家和政府的极大负担。


近期文章:

和珅家的孩子们

香气缭绕紫禁城 · 制香

“皇史宬”首次面向热心读者开放纪实

明清番薯传播小史



责任编辑:卢  溪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