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贩“铁头老鼠”为何闻风而逃
毒品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十分巨大,1987年,联合国部长级禁毒国际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今天是第30个“国际禁毒日”。
我们将视线转回到179年前,公元1839年6月25日。那一日,在广东虎门海滩上堆积成小山一般的鸦片,在钦差大臣林则徐的指挥下,随着一缕缕青烟化成灰烬,随着一阵阵巨浪沉入大海,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此事大大增强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有力唤醒了中国人的爱国意识,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在中国禁烟禁毒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章,也成为世界禁烟禁毒运动的一个范例。
▼ 艺术作品《虎门销烟图》 作者:李延声
鸦片,俗称大烟,原产于小亚细亚地区,西汉时即已传入中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阿芙蓉,一名阿片,俗作鸦片,是罂粟花之津液也。”鸦片可供药用,有止痛安眠之效,可用来治疗腹泻、咳嗽等疾病,但其毒性很大,长期食用会使人上瘾中毒,是最原始最易炮制的毒品之一。
▼ 罂粟花
清朝时期,在利益驱使下,西方不法商人大肆将鸦片走私倾销到中国,以扭转贸易逆差,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无穷的祸害。
清朝统治者对于鸦片的危害早有认识。嘉庆朝《清会典》中明文规定了对鸦片犯罪的惩戒措施:“兴贩鸦片烟,照收买违禁货物例,枷号一月,发边卫充军;如私开鸦片烟馆,引诱良家子弟者,照邪教惑众律,拟绞监候;为从,杖一百流三千里。”
虽然制度已经出台,但民间吸食鸦片的行为屡禁不止。
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唯有广州一口通商,外国势力通过在船中夹带等方式走私鸦片,由广州进入内陆。《嘉庆朝实录》记载:“又鸦片一项,亟应严禁。现在闽粤等省私行销贩者甚多,近并有携至京师售卖者,最为风俗之害。”“鸦片烟一项,流毒甚炽,多由夷船夹带而来。”
▼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 1820-1834年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
(数据来自赵素芬《中国古代禁烟禁毒历史述评》)
到了道光朝,鸦片已经在中华大地野蛮生长,民众偷种罂粟熬煮成风,内陆各地皆有售卖鸦片之人,更有为官者“在洋盘获鸦片,辄将人船纵放……希图变卖分肥”。
道光十三年(1833年),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称:“鸦片由洋进口,潜易内地纹银,为害最甚”。当时林则徐已看到了鸦片倾销不仅对吸食者本身的健康造成伤害,更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道光十八年(1838年),道光帝采纳了鸿胪寺卿黄爵滋奏请严禁鸦片的建议,并表示“朕于此事深加痛恨,必欲净觉根株,毋贻远患”。
▼ 道光帝关于严厉禁烟的上谕
同年十一月,道光帝下定决心治理鸦片,降旨特派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任钦差大臣,“驰赴粤省”,命林则徐到粤后“自必遵旨竭力查办,以清弊源……该省窑口、快蟹,以至开设烟馆、贩卖吸食,种种弊实,必应随地随时净绝根株。着邓廷桢、怡良振刷精神,仍照旧分别查拿,毋稍松懈,断不可存观望之见,尤不可有推诿之心”。并期望 “趁此可乘之机,力救此前之失;总期积习永除,根株断绝,想卿等必能体朕之心,为中国祛此一大患也。”
▼ 道光帝关于委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禁烟的上谕
▼ 常用于走私鸦片的快蟹船
林则徐到粤后,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找到了当地治理鸦片的一些弊端。他发现当地收缴烟膏烟具等的初衷没有问题,但是有三个弊端:“一则恐以拿获之犯作为自首,希图减罪也;一则既缴之后,官不复查,听其吸食也;一则地方官塞责邀功,假造烟膏烟具以滋朦混”。更有人传言禁烟已驰,收烟收土,恃顽抗阻。
就此,他提出用传统的保甲之法收缴烟土烟枪,坚持“有鸦片即有吸食,势所必然。在官多一分之收,即在民少一分之食”的指导思想。对待那些“骨肉、戚友、相邻平日劝之不从者”,用“严夺其物以祛所嗜”这种没收吸食工具的手段,达到“一人之瘾,众人断之”的效果。
同时,他主张对收缴烟枪烟土进行校验,劈开上缴的烟枪查看是否有“烟油久渍”,避免收缴的烟枪以新充旧;火燃烟土,查看烟油,辨别真伪。他也提出意见,对那些戒瘾复犯之人,应照新例定罪,不得仍与初犯同科。
▼ 钦差大臣林则徐为遵旨严饬广东地方官查获再犯吸烟人加重治罪事奏折
林则徐在奏折中提到,他的到来有效的震慑了当时在广州的外国鸦片贩子,绰号“铁头老鼠”的大鸦片贩子喳噸(威廉·查顿)闻风而逃。
这个喳噸是苏格兰人,著名的怡和洋行的创始人,也是臭名昭著的鸦片贩子。据传其被当地人掷石击中头部却面不改色,平日里又像老鼠一样为了财富钻营,才得了“铁头老鼠“的绰号。喳噸在广州地方走私鸦片长达二十年,清政府早已下令将其驱逐,但他借口要清理账目又逗留了两年,此时却不得不离开。
在奏折中,林则徐还就鸦片相关之人定罪量刑之事,提出“宽而生玩,则不惟未戒者不戒,即已戒者亦必复食,稍纵即逝,恐不可挽”的意见。
▼ 钦差大臣林则徐为察看广东禁烟情形请早颁严例事奏片
在严查走私方面,林则徐很快就取得了重要战果:在洋外截回趸船二十二艘,起获鸦片二万二百八十三箱。这两万箱鸦片本应送往京师,但恐路上被调换,林则徐才决定在虎门进行销烟。
正是由于“虎门销烟”的壮举,林则徐被后世称为“民族英雄”,道光帝也称赞“可称大快人心一事!”可叹的是,“虎门销烟”后不久,清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鸦片贸易反而走向了合法化,逐渐流毒全国,情状触目惊心。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大烟”才真正禁绝。
▼ 林则徐画像
近期文章:
责任编辑:卢 溪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