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改革开放四十年满文档案工作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在京召开
11月5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在京举办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满文档案工作回顾与展望”座谈会。中央档案馆副馆长、国家档案局副局长胡旺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一史馆馆长孙森林作报告,一史馆巡视员吴红主持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等十余家单位的代表及七五年满文档案干部培训班学员共70余人参加会议。
一史馆保存有200余万件清代满文档案,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为了加速满文档案整理和研究,推进满文档案人才培养,经周恩来总理批准,1975年8月正式举办满文档案干部培训班。会议回顾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同志对一史馆事业发展特别是满文档案事业发展的关怀和支持,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一史馆在满文档案基础业务工作、人才培养、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肯定了七五年满文档案干部培训班在满文专业人才培养和推动满文档案工作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满文档案事业发展的远景进行了展望。此次会议还特别介绍了近年来一史馆在满文档案信息化工作中取得的开拓性进展,以及与相关单位合作研发并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特等奖的“满文识别通”“满文输入通”软件。这两项软件开创了少数民族文字手写体识别技术的先河,填补了满文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领域的一项科学技术和应用软件的空白,不仅为建立满文档案全文检索数据库提供了必要工具,更为满语言这一国家语言文字遗产的传承和活化开辟了途径,定将推动满文档案工作和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
与会专家结合自身经历表达了与满文档案深深的情结,并从培养满文专业人才、夯实业务基础、借助科技手段、完善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对新时代满文档案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会后,“满文输入通”软件将免费向社会各界发放100套,应用“满文识别通”及“满文输入通”开发的13万余件满文朱批奏折全文检索数据库,将于12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利用平台向社会开放利用。
此次会议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央视新闻频道、人民网、光明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中国网客户端等新闻媒体纷纷发表相关报道。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在当天用了1分31秒的时长详细介绍了满文档案数字化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背景。
人民网发表题为《填补满文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空白 改革开放四十年满文档案工作成绩显著》,重点介绍了一史馆与相关单位合作研发的“满文识别通”“满文输入通”软件的重要意义。
《光明日报》客户端发表题为《满文档案工作成果丰硕》的报道,报道援引孙森林馆长的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一代代满文档案工作者披荆斩棘、拼搏奉献,满文档案工作焕发了蓬勃生机与活力,取得丰硕成果。
《澎湃新闻》连发两篇报道《满文档案四十年:从满文干部培训班到满文图像识别系统》和《一史馆13万余件满文朱批奏折数据库将上线,使用方法抢先看》两篇报道,着重介绍了满文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介绍了七五年满文干部培训班的历史,重点指出应用“满文识别通”和“满文输入通”的“满文朱批奏折全文检索数据库”含有满文史料13万余件,可以应用于局域网,也具备接入互联网的能力。
《中国网》客户端发表题为《改革开放40年满文档案成就斐然 3项满文科技成果发布》的报道,报道援引孙森林馆长对未来的展望:满文档案研究要在新技术条件下加快满文档案信息化步伐,以满文档案全文检索数据库建设为抓手,建立完善扩大馆藏满文档案数字资源体系,探索有效的合作方式集合更多国内外满文档案数字资源。同时进一步做好满文识别通、满文输入通、满文档案全文检索数据库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升满文档案服务社会需要的能力水平。继续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合作,探索研发满文档案辅助翻译软件,让更多专家学者能够通过满文档案来研究历史,让普通大众认识和接触满文,为满语文的传承做出贡献。
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近期文章:
☆ 学术动态|第十二届中国琉球历史关系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附:近3届研讨会论文目录)
☆ 珍档展台|同治帝到底得了什么病?用了什么药?——皇帝用药进药底簿
责任编辑:卢 溪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